2018中國經濟真實狀況 [淺議如何做好當前經濟報道]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要】在當前我國經濟遭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大背景下,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做好經濟類報道,對于各行業(yè)提振信心、化危為機具有十分重要的輿論引導和鼓舞作用。經濟報道需要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不但要充分反映最新的經濟動態(tài),更要在節(jié)目中培養(yǎng)受眾理性分析經濟形勢的能力、發(fā)揮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引導功能。
【關鍵詞】經濟報道 “平民眼” 對比法 大策劃
經濟報道,除了涵蓋了我們傳統(tǒng)認識中和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工業(yè)、農業(yè)、財政金融、商貿市場、交通城建、農業(yè)農村、房地產等方面的報道之外,還包含民生、信息、服務等領域,可以說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經濟報道的資料線索往往與大量的枯燥的數字和專業(yè)性強的文字聯(lián)系在一起,普通受眾不易了解和接受,不易形成良好的傳播效果。
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首先就要求我們轉換視角,以“平民眼”去看待經濟大潮的風起云涌,以百姓懂得的語言說新聞。今年7月28號,《人民日報》頭版對湖南省行政方式的轉變進行報道。這則報道是較好運用 “平民眼”的一個典范。新聞從長沙縣生豬養(yǎng)殖大戶鄒曉崇這個人物切入,以他參加縣政府決策的過程展開。鄒曉崇本人關于農村環(huán)境治理的發(fā)言,被縣政府的決策者一一記下。整個過程被全縣75萬人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的實時直播觀看,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方式的透明度。這個“平民視角”展示出湖南公民參與行政改革的熱情提高、參與式行政走進公民生活這一轉變。報道將籠統(tǒng)主題細化為百姓身邊的小事,角度新穎、生動貼近,體現了重點報道讓百姓讀得懂的采制思路。
其次,在經濟的報道中,統(tǒng)計數字是一個必須巧妙使用重要素材。經濟報道離不開數字,例如稅收開門紅、工業(yè)經濟增幅多少百分點、某企業(yè)產銷兩旺取得新突破等等,但是僅僅簡單地回顧成就和羅列數字,不能使受眾獲得直觀的印象,加深對當前形勢的了解。在這一方面,電視的傳播優(yōu)勢就得到了體現,為了方便受眾的了解和接受,可以充分運用觀眾直觀易懂的畫面語言加以說明,同時適時使用各類圖表、字幕去加以強調和提醒,使受眾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新聞實質。在這方面,中央電視臺的 《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做得比較成功,他們正是充分運用圖表的輔助手段,讓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形象生動起來,使觀眾看上去一目了然。
第三,善于用“對比法”創(chuàng)作經濟報道。在經濟新聞中,針對最新統(tǒng)計的經濟數據、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條款乃至于各類主題報道都是非常常見的。在新華網推出的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系列報道中,就有一篇主題是《政府工作報告》的新聞。作者另辟蹊徑,以《政府工作報告》中30年詞匯變遷這一個小的切入點去反映中國社會的大發(fā)展、大變化。文章還在各種詞匯的出現頻率上運用起了“對比法”。文章說到: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對“制度”的強調,“制度”一詞1978年只出現6次,2003年出現32次,2008年時則飆升至85次,一躍步入使用最多的10個實詞中。通過這種數字對比,不但使普通受眾形象地了解到中國政府30年來的發(fā)展變化,還展現出新時期中國政府對于“制度”的建設和創(chuàng)新的高度關注。此外,“對比法”還有助于將那些突發(fā)性的新聞事件做深做透。針對重慶高考文科狀元何川洋民族身份造假這條新聞,如果單一來報道事件本身就會顯得深度不夠。這時我們可以將其納入教育公平、高考制度等大背景下進行比較,以及在這一事件發(fā)生之后,何川洋被一些知名高校取消錄取資格究竟是對是錯進行正反兩方的對比,提高新聞報道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第四,注重策劃。從近幾年新聞競爭的實踐來看,一種全新的新聞理念悄然流行:那就是策劃制勝。策劃式報道是對傳統(tǒng)的“一事一報、一事一因”的報道模式的突破,其特點是由某一個事實或線索入手,主動挖掘各種背景材料,對報道的內容、形式進行有意識的謀劃、設計和包裝。通過策劃,可以使新聞報道的主題更明確、內容更集中、形式更活潑、角度更新穎,從而使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和影響力大大增強。《安徽新聞聯(lián)播》在2009年7月份推出大型經濟策劃類報道《新空間 新機遇》,通過對安徽船舶工業(yè)、新能源產業(yè)、創(chuàng)意經濟等七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及其產業(yè)集群、產業(yè)鏈的“揭秘”,以更高的視角,從鮮活的事例入手,配以專家的觀點來思辯、解析、前瞻安徽,真正把這次危機當作一次為未來長期發(fā)展謀篇布局的機遇,讓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安徽的加速崛起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由于策劃的主題鮮明、題材選擇有代表性,播出之后不僅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也體現出安徽電視臺作為主流媒體圍繞中心的喉舌意識、服務意識,敏銳的新聞洞察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要使經濟報道具有可讀性、可看性,必須多從受眾的角度出發(fā),巧花心思,在報道內容、報道角度、報道方式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不斷嘗試,讓我們的經濟報道緊跟時代步伐,反映時代潮流!
(作者單位:安徽電視臺新聞中心)
責任編輯:姚少寶 周蕾
相關熱詞搜索:如何做好 報道 經濟 淺議如何做好當前經濟報道 經濟報道 報道經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