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奧運會徽呈現文化身份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奧運倒計時開始一陣子了,細細一算,從2001年12月29日申奧的舉國歡騰到如今已經快六年了,倒計時顯示奧運離我們只有400天。我們除了看看到在修路架橋以外,奧運文化的深度似乎在國人心中更加淡漠了。
有人曾問我,為什么奧運的會徽會做成一枚篆刻的形式?人們從中便是的是一個人在跑步?還是有更深的精神文化在其中?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
在自己的家門口開奧運,當然要盡可能體現當代中國形象氣質,如何將中國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奧運精神中,顯示了東方文化的魅力,其中大有學問。當我們認同將中國書法篆刻意味融入奧運會會徽,表明了中國身份的集體自我確認。這方帶有篆刻藝術趣味的設計,具有舞蹈的動態(tài)美和音樂的節(jié)奏美。它通過文字內容、章法結構以及刀鋒運行造成的金石趣味來表現中國特有的文化底蘊,具有豐富多彩的審美價值。
其實,日本1964年在東京舉行第十八屆夏季奧運會時,設計的徽章是五環(huán)在下面襯托的日本國旗,科委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二戰(zhàn)以后重新崛起的日本。不僅如此,而且大大顯富,通過凸顯東京這一引人注目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市,而延伸到日本國家形象的重新世界化體認,對此日本政府和體育界對東京奧運會空前重視,不僅擴建城市改進交通網點,而且耗費近30億美元巨款,不惜代價地大興體育場館和其他設施,開了奧運會主辦者追求豪華大興土木的先例。嘗到甜頭以后,日本準備第二次申奧,并打算搶在中國前面將篆刻作為其國家形象代表。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中國已經足夠現代化,使得老百姓差不多很少用圖章,而是象西人一樣簽名了事。而整個日本國從上到下的信物仍然是圖章。如果日本用了篆刻作為日本申奧的徽章,恐怕其影響不下于韓國將端午節(jié)申遺成功對我們的文化精神沖擊力度了。
在這個大背景上來理解奧運設計的文化重量,就有新的體會了?梢哉f,從1894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誕生之前,在巴黎誕生了第一枚奧運紀念章。100多年來,奧運紀念章就成為傳承奧林匹克精神和傳達國家形象的雙重任務。中國的奧運徽章設計中具有中國文字的多重含義:北京的“京”,文化之“文”,舞蹈之“舞”,比賽之“賽”(跑步),多樣統(tǒng)一和而不同。這方篆刻緊緊抓住“漢字文化圈”的主旨,表現出東方文化中漢字文化的重要性。這方印文不僅具有古代的泥封效果及駁蝕而成的自然變化,在線條上又力求粗細變化,把筆法中的提按頓挫融入印章,使得線條產生一種澀動,既有刀味,又有筆意。
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關于“神”、“形”、“虛”、“實”的理論在篆法中形成具體的美學規(guī)范。篆刻把文字線條看作傳神達情的對象,因而十分注重用筆使轉的靈活與飛動。篆刻線條的生命意味講究情、活、轉、嬌、豐。這種對篆刻藝術生命活力的倡導,表明了體育與藝術的生命意識表現,使古老傳統(tǒng)與現代競技在章法刀法美中的融合體現。
在現代性競技活動中,以紅色印章的方式傳達中國文化精神,表明了一種傳統(tǒng)的回響。篆刻講究章法和刀法,通常強調賓主、呼應、虛實、疏密等形式美規(guī)律,印內文字排列的變化合度、和諧統(tǒng)一,界格的平衡均勻,自然生動,以及整個印面的氣韻生動,中和渾穆。只有達到這種審美標準的印章方能臻達高格。 同樣,刀法能雕刻出印章的筆墨效果,增添金石韻味。這方印文盡管還有些不如人意處,但其章法寬舒自然,在流暢中有生動的活力,在挺拔中有歡樂的氛圍,在紅色的印體上表征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態(tài)。
用中國古老的文化象征物篆刻來闡釋中國精神的重新提升,其深意在于發(fā)現東方文化精神的中國聲音。敢于在現代性競技中,運用傳統(tǒng)的篆刻藝術展示其精神,表明了中國人主動發(fā)出中國文化聲音的意愿!叭蚧笔且粋充滿痛苦的歷史記憶,但又是無法回避的現實語境。
當今世界,中國已經進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代,這意味著各國之間在交換價值和經濟制度上認同的逐漸整合為一體,表征為對以自由、平等為核心內容的民主價值的趨同,以及保障自由、平等、人權充分實現的民主制度的普遍化。參與全球化過程對于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已經不是愿意不愿意的問題,而是怎樣選擇時機和方式的問題。
“全球化”不是一個全球單一化的過程,而是一個逐漸地尊重差異性的過程。盡管差異性面臨的處境很艱難,但是必須尊重它。這方奧運印章所傳達的人文意蘊,絕非僅僅局限于體育的會徽上,而是通過會徽表征出的“中國性”,它涵蓋了不斷超越的追求和國際對差異的尊重,以及堅持跨越語言和文化差異的障礙的文化體驗和記憶分享,都表明了中國文化的世界性對話的精神愿望。這才是中國舉辦奧運的真實含義。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