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調查》欄目研究綜述】 央視面對面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欄目在央視開播,標志著中國電視界走上了調查性報道的道路。作為中央電視臺唯一一檔深度調查類節(jié)目,《新聞調查》15年間吸引了眾多學者和業(yè)界人士的目光,研究文獻層出不窮,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規(guī)模。筆者將1997年到2011年間對《新聞調查》的研究文獻分學界和業(yè)界兩個領域,從宏觀和微觀視角進行文獻綜述,以一窺《新聞調查》的學術研究成果。
【關鍵詞】《新聞調查》 文獻綜述 學界 業(yè)界
一、研究背景
《新聞調查》欄目創(chuàng)辦之后,對于轉型期的中國存在的許多問題及違法現象都進行了揭露,成為央視一檔深入人心的節(jié)目,同時,也成為與業(yè)界和學界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節(jié)目。《新聞調查》在學界享有較高的認可度,片子長期被中國各大主流新聞教育機構當作教學資料。其節(jié)目制作方法和制作思路,一直備受業(yè)界推崇,不少節(jié)目被視作中國調查節(jié)目的樣本。因此,筆者選取《新聞調查》欄目作為文獻綜述的對象,對15年間此欄目所包含的學術價值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二、研究成果
《新聞調查》學術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書籍,二是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和相關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論文。
書籍方面,從1996年節(jié)目開播至今,以《新聞調查》為研究對象的專著有共7本,見下表1:
這7本書均為媒體從業(yè)人員所寫,均偏重經驗總結和心得感悟,語言隨意平實,不具有嚴格的學術規(guī)范。但由于是來源于實踐的反思與總結,它們和節(jié)目本身一起組成了豐富的感性資料,成為學界研究的基礎。
與書籍寫作出版周期較長的劣勢相比,國內新聞學術刊物上的相關研究更顯活躍。
筆者采用CNKI中國期刊網數據庫檢索結合文獻查詢的方法,將“新聞調查”作為題名和關鍵詞進行搜索,剔除重復發(fā)表的文章,以及關鍵詞一致,但內容與《新聞調查》欄目無關的文章,總共搜集到有關《新聞調查》欄目的研究文章471篇(截止2011年5月)。從研究可行性的角度考量,筆者在搜索結果中根據文章內容與《新聞調查》的相關度進行了二次剔除,最終形成了此次文獻綜述成文基礎的149文章。
按照文章發(fā)表時間和作者身份的差異,將研究情況繪成表2和表3。表2以發(fā)表時間為橫軸,以文章篇數為縱軸。圖中兩條曲線分別反映的是業(yè)界和學界研究總量的演變,表3則是對業(yè)界、學界參與研究所占比例的一個數據統計。
。獙W界文獻總數為118篇,業(yè)界文獻總數位31篇
表2:業(yè)界人士和學界學者的研究文獻總量的演變
由表2來看,《新聞調查》的文獻研究大致經歷了2000、2006和2008年三個高峰期。在時間點上稍晚于《新聞調查》發(fā)展的幾個公認的轉型發(fā)展時間點(1999年、2005年和2008年),體現出節(jié)目本身的發(fā)展水平與學術研究關注度呈正比關系。
由表3來看,學者是從事調查性報道研究的主體。149篇文章中,學者所著文章共118篇,占研究文章總數的76%。而業(yè)界的文章高峰都略早于學界。央視《新聞調查》欄目分別在2001年、2003年、2006年召開過較大規(guī)模的學術研討活動。每次研討活動的舉辦,都掀起了《新聞調查》欄目的研究熱潮。
三、研究方法
《新聞調查》的學術文章主要采用三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比較研究和實證研究。其中,案例研究是最為常用的方法。
案例研究主要是以《新聞調查》某一期節(jié)目或某一階段的節(jié)目為研究對象。
比較研究則主要有兩大比較內容,一是同質節(jié)目比較,如中西方比較――《新聞調查》與西方《60分鐘》節(jié)目的對比分析,或是國內節(jié)目的比較――《新聞調查》與《焦點訪談》的比較分析等;二是不同質節(jié)目比較,如新聞與紀錄片的區(qū)別。
相比之下,實證研究為數較少,沒有通篇使用實證研究法的文章。少數文章在研究《新聞調查》實務運作方面使用了實證研究,如張靜民的《的選題藝術》一文以列表形式統計了一年來《新聞調查》選題內容,說明其選題的廣泛性;《解讀欄目的議程設置》(曹丹)通過對《新聞調查》采訪對象的人數的身份的實證分析,歸納出其采訪對象的特點。
四、研究內容分析
《新聞調查》研究內容也可依據業(yè)界和學界分為兩大部分。
(一)業(yè)界
業(yè)界具有理論研究價值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對新聞調查發(fā)展階段的總結。業(yè)界人員將新聞調查的發(fā)展階段總結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1996年-2000年)為多元探索時期,第二階段(2000年-2002年)為發(fā)展時期,第三階段(2003年至今)為成熟時期。學界對《新聞調查》發(fā)展歷程的歸納總結基本遵循業(yè)界人士提出的這個框架,許多學術研究也是在此基礎上開展的。
2、對某些概念的辨析與探討。從業(yè)人員對自己在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進行了理論上的反思與探討,對一些存在爭議的概念,如選題、調查文體、真相等,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這些來自業(yè)界的定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學界的肯定,成為學者分析相關問題時的重要參考。
(二)學界
學術文獻的切入角度可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宏觀角度即是從全局的、抽象的角度來對《新聞調查》進行研究;微觀角度則是選擇《新聞調查》的某一方面、某一特點、節(jié)目制作的某一環(huán)節(jié)進行研究,兩者并不是割裂開來的,宏觀研究的內容時常包含微觀研究的內容,二者互有重疊。
1、宏觀視角。對比研究在宏觀角度文獻中所占比重最大!缎侣務{查》的對比研究對象主要是《焦點訪談》和《60分鐘》。總體上認為《新聞調查》欄目是介于《60分鐘》和《焦點訪談》兩種節(jié)目之間的一個節(jié)目形式。相對于《60分鐘》節(jié)目來說,《新聞調查》在選題內容和話語空間上都相對更隨和一點。而相對于《焦點訪談》來說,《新聞調查》更傾向于通過調查性的手法展示事情。
《新聞調查》的節(jié)目特點一直是學界研究的熱點。在2003年《新聞調查》步入成熟時期之際,惠東坡從節(jié)目特色、節(jié)目形態(tài)、節(jié)目成功因素三個方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系統、完成的闡述。他認為《新聞調查》用“講故事”結構節(jié)目,用“調查”推進“故事”,用調查過程“說話”。①在惠東坡學者之后,對《新聞調查》節(jié)目特點進行歸納總結的文章不在少數,分析的角度也五花八門,如受眾策略的角度、電視文本的角度、議程設置的角度、新聞專業(yè)性的角度等等,但研究內容本質上還是在對《新聞調查》的節(jié)目形態(tài)或節(jié)目特點進行歸納總結。
縱觀學界的文獻,對《新聞調查》的主流態(tài)度是贊美,但也不乏提出異議的聲音。對《新聞調查》的質疑主要集中在選題過于寬泛、定位不夠明顯、評論多與少等三個方面。此外,還有一些零散的質疑聲。如有對節(jié)目整體的批評聲:“政策報道簡單化,工作報道程式化,成就報道概念化,批評報道一般化,報道語言文書化,缺乏與現實生活的交融性,與底層群眾的親和力,導致對新聞事件背后的生活與命運,文明與審美的淡漠,正在日漸成為這檔每期45分鐘的大型新聞評論節(jié)目的癥候!雹谝灿袑(jié)目某一方面的疑問:“《新聞調查》深度有余,快捷不夠,是長期以來的弊病。究竟是調查“新聞”,還是調查之后不是新聞的變成了新聞?”③也有坦誠地對節(jié)目生存環(huán)境的擔憂:“從1996年欄目創(chuàng)辦至1999年,《新聞調查》定位于深度報道,靠深入、理性、思辨的報道,贏得了觀眾的認可。2001年欄目開始強調“探尋事實真相”的欄目理念,加強了輿論監(jiān)督的分量。然而隨著電視新聞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欄目開始回歸電視的本體,注重敘事和故事化報道!缎侣務{查》的競爭力因此受到削弱。”④
2、微觀視角。對于《新聞調查》這樣一個具有示范效應和標桿價值的節(jié)目來說,它每一個生產和運作的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導致成功的元素都值得研究。因此更多的學者選擇從某一個小點著眼,研究范圍更窄,層次更深入,內容也更具體。
敘事化是微觀角度文獻中學者們關注的最大熱點,有24篇文章,占據微觀視角研究文章總數(共50篇)的比例高達48%,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開始于《新聞調查》步入節(jié)目成熟期之后;記者/主持人的研究方向次之,有9篇文章,研究時間段始于2005年;采訪/提問和選題問題各有6篇和4篇文章,前者是所有元素中最早被單獨列為研究對象的元素,后者雖然專門撰文研究者不多,但在宏觀視角的文章中其涉及比例相當高;后期制作目前的研究點主要為剪輯和同期聲,雖然只有2篇文章,但都集中在近年出現;至于剩下的其他研究方向非常分散,有研究節(jié)目策劃、有研究節(jié)目評論、還有將節(jié)目與新聞自由和公共關系聯系起來研究的,相較其他研究方向“勢單力薄”,未成體系。
五、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149篇學術文獻和7本專著,形成了《新聞調查》15年來的一個較為完整的研究網絡。但縱覽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一種外部視角,總結、表揚性文章居多,或者更多的是基于對《新聞調查》以往文本的分析,而缺少經過深度的參與觀察、冷靜思考之后,從內部視角進行研究的文章!雹輼I(yè)界文章大多以歸納現象為主,理論深度不夠,而研究生(博士、碩士)的論文又多流于形式,掌握的資料不足。學術刊物上的文章多為作者對《新聞調查》欄目的感想,缺乏較為長期的研究積累以及較有前瞻性的解讀。少數文章主體部分甚至基本照搬其他文章,存在內容同質化現象。其實,筆者認為,節(jié)目之外,政策,社會,媒體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更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
參考文獻
、倩輺|坡,《〈新聞調查〉何以與眾不同》[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3(10)
、谥禅櫿,《技巧中的意識形態(tài)――中央電視臺〈新查調查〉欄目解析》[J].《南方電視學刊》,2000(4)
③段勃,《新聞調查:如何辦成“百年老店”》[J].《新聞愛好者》,2007(5)
、堍莶毯}垼对谛侣劦睦硐肱c現實之間――新聞調查被邊緣化原因探究》[J].《現代傳播》,2007(3)
(作者: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09級碩士生)
責編:周蕾
相關熱詞搜索:綜述 央視 欄目 央視《新聞調查》欄目研究綜述 新聞調查案件綜述 新聞調查的案件綜述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