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反向的民主化:第三波民主的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6-17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的國家,多在建立法治、公民社會、領(lǐng)導(dǎo)人問責(zé)制等現(xiàn)代國家的基本制度之前建立了自由選舉制度。相反,第一波民主化的國家則在普選引入之前已經(jīng)先建立了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第三波民主化中這種反方向的民主化造成了在大多數(shù)國家中形成的是不完全的民主制度。不完全的民主有三種發(fā)展前景:(1)繼續(xù)向前,完成民主化;
(2)民主選舉制度失敗,轉(zhuǎn)向一種不民主的制度;
(3)在統(tǒng)治精英低效但公眾對民主政治要求也低的情況下,更會墮入一種低水平平衡的陷阱。本文通過分析三個新民主國家的大眾觀念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展示這樣一種不完全民主的各種問題。這三個國家的前身各不相同:過去屬于專制體制的俄羅斯、過去曾有民主和專制的捷克、過去是專制軍事政權(quán)的韓國。

  

  一個幽靈正在當(dāng)代民主化研究中游蕩:通常意義上的民主制度(如選舉)的建立,并沒有(至少尚未)創(chuàng)造出符合成熟民主標準的政權(quán)。短短的五年內(nèi),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 從把二十世紀末期描繪為民主化的第三次高潮期轉(zhuǎn)向宣揚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1] Larry Diamond對發(fā)展中國家民主建設(shè)的研究中,強調(diào)指出自由民主和選舉民主之間的距離正變得越來越大。[2] “世界民主運動中心”(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指出其基本任務(wù)是“超越形式上的選舉,深化民主建設(shè)!盵3] 對第三波民主化的各種建設(shè)性批評意見中,重點并不是Robert Dahl所擔(dān)心的理想的民主與現(xiàn)存的多頭政治之間的差距。這些批評的主要擔(dān)憂集中在新建立的民主國家中對法治的嚴重違反、政府的腐敗、政府缺乏問責(zé)制等問題上。

  無可否認,引入自由的、競爭性的選舉是建立民主的必要一步。選舉制度的建立,公開地、無可爭議地表明舊政權(quán)已經(jīng)結(jié)束,而且從此公眾有權(quán)來選擇誰來治理國家、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選擇如何治理國家。最初,研究第三波民主化的學(xué)者認為選舉制度的確立就是民主制度得以鞏固的充分條件,F(xiàn)在,學(xué)者們逐漸認識到,這一條件是完全不充分。Linz和Stepan指出,光有選舉制度不一定就有高質(zhì)量的民主,也不一定就能造就一個高質(zhì)量的社會。[4]

  大量的實證證據(jù)表明,盡管非民主的國家中發(fā)生了很多正面的變化,但是更多必須的變化仍然尚未發(fā)生。根據(jù)“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分析,目前世界上民主水平居中的國家,尚未具備第一波民主化國家的全部各種特征。其評價報告認為,當(dāng)今世界191個國家之中,有 81個定為“自由”,這些國家的公民享受基本民主公民和政治權(quán)利;
另外57個為“不完全自由”;
剩下53個為“不自由”。[5] 相對于十年前來看,象加納、吉爾吉斯斯坦、泰國等國家的自由程度可以說有所提高,但說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民主化則言之過早。

比如說,許多國家盡管舉行選舉,法治卻很糟。作為法治程度的評價標準之一,在“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腐敗程度評分指數(shù)中排名后一半的53個國家里,有23個國家大體上都有自由的選舉。[6]

  雖然選舉是民主化所必須的,但它并非民主化的充分條件。許多第三波民主化國家都缺少一些東西。缺少的到底是什么?簡單答案是:現(xiàn)代國家的各種基本制度。本文的目的是要區(qū)分兩個不同的發(fā)展過程:現(xiàn)代國家制度的建立和自由民主選舉的引入。對新民主國家的擔(dān)憂是由于第一波民主國家和第三波民主國家的不同發(fā)展次序引起的。第一波民主化國家,如英國和瑞典等,先建立成為現(xiàn)代國家――即先建立了法治、公民社會制度和對貴族議會負責(zé)的水平問責(zé)制度等。在英國,首先形成了政府向議會負責(zé)的制度,然后議會的選舉范圍才逐步擴大,直到擴大到全體的公民。在此過程中,民主制度逐漸形成。相反,第三波民主國家一開始就是反方向的民主化過程:在建立基本的現(xiàn)代國家制度,如法治和公民社會之前,先引入自由選舉。到現(xiàn)在,他們?nèi)匀贿沒有完成建立既是現(xiàn)代國家、又是民主國家的過程。[7]

  二十世紀的政治巨變說明,政治轉(zhuǎn)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注定一定會有完美結(jié)果的。事實上,政治轉(zhuǎn)型之后形成的不完整的民主政治,不見得就一定會成為完善的民主。原有體制解體后,不見得必定會完成民主化,也不一定會退回專制體制。一個政體可能持續(xù)維持一種“斷背”的民主,即,一方面存在自由選舉等民主的形式,但是缺少法治、健全的公民社會、政府問責(zé)制等現(xiàn)代政治必須的成分。

  

  民主化的次序

  

  一個民主政體,是由一套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和一套大眾參與和代表制度構(gòu)成的。一個穩(wěn)定或成熟的民主是由兩個獨立過程形成的結(jié)果:國家制度的現(xiàn)代化和民眾參與國家治理制度的民主化。在歷次民主化浪潮中,國家現(xiàn)代化和引入民主選舉這二者的次序是極不相同的。

  韋伯認為,現(xiàn)代國家是建立在法治和各種公民社會制度的基礎(chǔ)上的。首先,國家是個Rechtsstaat, 即它是依靠法治而不是個別領(lǐng)導(dǎo)人或其屬下的專斷決定。法治是控制政府官員執(zhí)行領(lǐng)導(dǎo)決定所必須的,從而在政府管理中實現(xiàn)可預(yù)見性,亦即理性。法治可以制約統(tǒng)治者,不管而領(lǐng)導(dǎo)者是通過何種方式產(chǎn)生的。第二,現(xiàn)代國家里,社會并不是統(tǒng)治者家庭的延伸物。它有獨立于國家的公民社會的機構(gòu),如大學(xué)、教堂,商會、工會和媒體等。而且,這些機構(gòu)都能自由表達自身利益。第三,即便是在非民主的時代,在某種程度上,統(tǒng)治者對于社會精英仍然有一種水平的責(zé)任性;
精英能夠通過一定的渠道表達自己的觀點。除了傳統(tǒng)政體中統(tǒng)治者與精英之間存在的表達渠道外,甚至還有代表社會各階級的議會或者在有限范圍內(nèi)選舉產(chǎn)生的議會。一個現(xiàn)代的國家,不見得必須要是民主的。早期的一些現(xiàn)代國家,如君主制的法國和普魯士,完全具有專制主義的特征。事實上,韋伯所提出的現(xiàn)代國家的標準模式中,并不包括民主這項內(nèi)容。[8]

  根據(jù)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關(guān)于民主的最低限度的定義,民主的本質(zhì)在于通過全民普選和自由選舉實現(xiàn)垂直的責(zé)任性。這樣,當(dāng)權(quán)者要依靠大眾的選舉來獲得執(zhí)政的權(quán)力,而不是對一個由非民主程序選舉產(chǎn)生的貴族議會負水平的責(zé)任性。不過,人們通常忽略的一點是,熊彼特關(guān)于民主的理論以迪斯累利(Disraeli)和格萊德斯頓(Gladstone)時代的英國為例。這就是說在建立民主的時候,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已經(jīng)形成了。[9] 熊彼特認為自由選舉是民主的根本特征,但他忽略了很多選舉很可能是不自由和不公正的,還有一些混亂的和被操縱選舉無法斷定是否自由和公平。在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之前很久,在大量的缺乏韋伯所謂的現(xiàn)代國家特征的發(fā)展中國家就存在著遠非自由的選舉。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中,競爭性選舉在發(fā)展中國家中推廣了,雖然不少國家尚未建立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10] 結(jié)果,盡管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中舉行自由選舉的國家增加了77%,但達到真正政治和公民自由的國家只增加了40%。[11]

  熊彼特這種民主的最低限度定義可以說犯了Terry Lynn Karl 所說的選舉主義(謬誤fallacy of electoralism),即“認定選舉比民主的所有其它特征都重要!盵12] 達爾(Robert Dahl)所定義的多頭政治(Polyarchy)可以說是現(xiàn)實政治中最接近于理想的民主體制的制度。在這個定義里,他在熊彼特的最低限度的以選舉為中心(即選舉主義)的定義上,增加了一些制度特征和程序的要求,如承認個人自由和組織政黨和壓力集團的自由。但是,達爾的定義事實上也假定了該政體已經(jīng)具備了現(xiàn)代的國家制度,因為沒有Rechtsstaat,就沒有個人自由的保障、結(jié)社自由或者公正計票。[13] 一般都可以將這些制度特征(個人自由、結(jié)社自由等)分別賦予一定的權(quán)重,給各國依次就這些制度方面評分。將這些評分加總后就得到一個評價一個國家民主的程度的數(shù)量指標;蛘,根據(jù)該指標,可以將各國簡單地區(qū)分民主和不民主兩大類。[14] 對于那些歸為“不民主”的政權(quán),并沒有專門的標準來區(qū)分它們之間的不同。大概,“獨裁只是一個‘其它’的類別,或許最好被命名為‘非民主’政體”。[15]

  現(xiàn)代國家和民主的組合是不確定的:從邏輯上講,一個國家既是現(xiàn)代國家又是民主國家的概率只有四分之一。[16] 除了現(xiàn)代民主國家和既不民主亦不現(xiàn)代國家,二十世紀出現(xiàn)了納粹德國這樣的現(xiàn)代國家和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如果從經(jīng)濟特標準而不是政治標準來衡量的話,一般認為印度并非現(xiàn)代國家。從政治上來講,印度從十九世紀開始現(xiàn)代化。在英殖民者建立了精心設(shè)計的法院系統(tǒng)后,印度的法治得到確立。而公民社會的機構(gòu)則在印度從英國獨立并舉行第一次自由選舉的很久前便開始成為政治生活中的壓力集團,對英統(tǒng)治者實施影響。實施上,一些后來使得英國成為現(xiàn)代憲政官僚政體的制度,如公務(wù)員通過考試的擇優(yōu)錄取制度,最早是由維多利亞時代早期的改革者如Macaulay、Northcote和Trevelyan在印度開始實行的。[17]

  在第一波民主化中,各國都在開放全面的競爭性選舉之前建立了現(xiàn)代國家。以英格蘭為例,該國在十七世紀就建立了法治,而且國王開始對議會負責(zé)。公民社會的獨立機構(gòu),包括經(jīng)濟的和政治的,在十八世紀晚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從1832年以后,國會立法逐步擴大選舉權(quán)的范圍,直到1918年確立全民的普選權(quán)。到二十世紀初,經(jīng)過與上議院的沖突,才確認政府只對下議院負責(zé)。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各國、低地各國、老英屬殖民地等地的民主化的次序也大體相似。[18] 美國憲法在十八世紀制確立了法治和公民社會等制度;
但是,普選權(quán)則直到1965年的《選舉權(quán)法案》通過后才得以實現(xiàn),F(xiàn)在回頭來看,建立一個現(xiàn)代的國家,可以說是孕育第一波民主國家的胚胎階段。

  第二波民主化中的國家的一個共同特征是,第一次引入自由選舉都造成了失敗,只是接下來的第二次努力才獲得成功。德國和奧地利是典型的成功例子。雖然這兩個國家在一戰(zhàn)后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國家,但是1919年引入普選后,很快民主就失敗了。[19] 之后,納粹德國政權(quán)的“去民主化”到1945由于軍事失敗而中止。到戰(zhàn)敗后在德奧第二次引入民主的時候,已經(jīng)不需要同時建立一個現(xiàn)代國家了。所要做的,只是要將已經(jīng)有的現(xiàn)代國家去納粹化,根除反民主的傳統(tǒng),同時建立一些制度以防止民主再次失敗。此間,德國由一些民主的魏瑪共和國或更早前成長起來的政治家確立了《基本法》。而在奧地利,其“第二共和國”則重新確立了該國1920年憲法。兩國主要政黨的基礎(chǔ)可以追溯到1871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或者1889年(奧地利社會主義者黨)。西班牙的民主化同樣證明了這一點。盡管西班牙的現(xiàn)代國家的發(fā)展要慢一些,但佛朗哥獨裁政府并不是極權(quán)政府。它允許公民社會的組織在劃定的范圍內(nèi)發(fā)展。在佛朗哥死前的十年里,他有意地將他的獨裁去個人化,創(chuàng)造了一個憲政君主制的框架,成為了他1975年死后,西班牙民主化的工具。

  但是,第二波民主化的國家中,有一些遭遇到了長期的困難。二戰(zhàn)后,意大利和希臘在現(xiàn)代國家確立之前就引入了民主選舉。希臘接下來發(fā)生了軍事政變,而意大利的民主則受到了來自被左翼和右翼的挑戰(zhàn)。兩個國家都符合熊彼特的最低的民主標準:選民有權(quán)力把政府里的無賴扔出去。但問題是,他們的政府里一直都有很多的無賴。由透明國際評定的十點腐敗指數(shù),希臘是4.9點,意大利是 4.6點,比許多亞非拉和東歐國家要差。

  第三波中民主化的國家,是一種反方向的民主化。在現(xiàn)代國家制度完全確立前,這些國家就引入了自由選舉和政府對選民的責(zé)任性。這樣,這些新民主國家的領(lǐng)導(dǎo)者面臨雙重挑戰(zhàn):既要完成現(xiàn)代國家的建設(shè),又要與其批評者在自由選舉中競爭。如果一個民主國家是在極權(quán)主義(totalitarian)政府倒臺之后建立的,那么新政權(quán)面對的挑戰(zhàn)要比在威權(quán)主義(authoritarian)國家之后建立新政權(quán)面對的挑戰(zhàn)要大。[20] 在威權(quán)主義國家里,雖然大眾沒有政治參與,但他們一般會滿足于被動的服從政權(quán)的命令,而政權(quán)一般也會允許一定范圍內(nèi)某些公民社會組織的活動和一定程度的法治。相比之下,共產(chǎn)主義國家的極權(quán)主義使命使得其強迫大眾為理想主義目標奮斗(例如斯大林時代的蘇聯(lián)和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現(xiàn)代國家的組織往往被連根拔起或者被扭曲。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民主政權(quán)缺乏治理社會所必須的現(xiàn)代國家制度。同時,官員失去控制經(jīng)濟的權(quán)力,新政權(quán)又增加了一個挑戰(zhàn):引入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制度。(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21]

  雖然從邏輯上講,一個政權(quán)如果是完全的民主國家或者完全的不民主國家,就只有一種形式,但是,如果一個新政權(quán)是不完全的民主國家或者不完全的非民主國家,則可能有許多方式。[22]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以三個新民主國家為例:韓國、俄羅斯和捷克。這三個國家在建設(shè)現(xiàn)代化國家和發(fā)展民主的次序上各不相同。因此,根據(jù)我們的理論,它們在跨過選舉的門檻后,邁向完全民主的進步速度也應(yīng)各不相同。

  俄羅斯是一個反方向民主化的極端例子,因為它在完全沒有建立現(xiàn)代國家之前就引入自由選舉。

沙皇俄國不是一個現(xiàn)代國家,而蘇聯(lián)的列寧主義政權(quán)又被斯大林發(fā)展成為一個極權(quán)政體。極權(quán)政體破壞了公民社會制度,損壞了法治。而一黨制選舉則使得責(zé)任政府成為笑談。勃烈日涅夫的“自由化”只是放松了黨國對社會的壓力,而沒有建立現(xiàn)代國家。政府一直是對黨負責(zé)而不是對選民負責(zé)。1993年俄國引入自由選舉時,由于此前除了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之外不存在任何政黨,所以民主完全是“從零開始”。[23] 由于蘇聯(lián)政權(quán)的“反現(xiàn)代國家”的遺產(chǎn),[24] 我們應(yīng)當(dāng)預(yù)期當(dāng)前的俄羅斯離一個完全民主的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guān)于俄羅斯的情況,樂觀地說后共產(chǎn)主義時代的挑戰(zhàn)是“在海上重建一條船”,[25] 但是更確切的說法是“在海上完全從頭開始建一條國家之船!

  韓國是第三波民主化另一種起點的例子;
民主化從一個威權(quán)主義的現(xiàn)代國家,而不是極權(quán)主義的政治制度開始。Linz對這兩種非民主政體進行區(qū)分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南北朝鮮的比較看出來。韓國即使在的軍事獨裁之下,工會和學(xué)生組織仍然能夠表達一定的訴求。而且,經(jīng)濟的發(fā)展要依賴一個強力的政府,同時出口導(dǎo)向式增長的壓力使得大財閥對全球市場和本地政治壓力都很敏感。[26] 直到 1980年代中期之前,韓國是一個“標準的被強大的軍政府統(tǒng)治的發(fā)展的專政國家”,和拉美官僚威權(quán)主義政權(quán)非常類似。[27] 之后,韓國引入了民主的各種制度。1992年一個非軍人(金泳三)當(dāng)選總統(tǒng)。到1997年,著名的反對黨政治家金大中當(dāng)選為總統(tǒng),標志著韓國的選舉民主具備了責(zé)任性。目前,“自由之家”把韓國的民主程度歸為和智利和希臘等相當(dāng)。韓國主要的民主缺陷是在法治上。《國家安全法》的實施,使得政府可以壓制批評者;
而銀行、財閥和政府之間的緊密關(guān)系導(dǎo)致賄賂和腐敗,甚至牽涉到總統(tǒng)的家庭。[28] 但無論如何,因為有公民社會的遺產(chǎn)和充分的法治保障財產(chǎn)權(quán),我們應(yīng)當(dāng)預(yù)期韓國的民主化要比俄羅斯更進步。

  捷克的歷史包括了所有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因素。捷克斯洛伐克在1918年獨立時,繼承了哈布斯堡皇室所建立的現(xiàn)代國家制度。在兩次大戰(zhàn)之間,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東歐國家中唯一維持民主政體的國家。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被殘暴的納粹占領(lǐng)。納粹失敗后,捷克斯洛伐克重新獲得了民主。但只在三年后,從1948年起,捷克斯洛伐克經(jīng)歷了沉重的共產(chǎn)主義統(tǒng)治。其間,政治家受到清洗,公民社會受到壓制。同時,工業(yè)化程度極高的捷克經(jīng)濟被扭轉(zhuǎn)成命令經(jīng)濟。反對共產(chǎn)主義政權(quán)的捷克人只能運用“無權(quán)者的權(quán)力”、偽善的奉承、口是心非和逃脫。[29] 在共產(chǎn)主義瓦解、民主被重新引入后短短的時間內(nèi),由于選出來的捷克和斯洛伐克領(lǐng)導(dǎo)人不能就該國兩個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達成協(xié)議,捷克斯洛伐克在1992年終分裂為兩個獨立國家。如果按路徑依賴模式來分析捷克民主化的進程,比較難以定奪。這是因為,如果以過去半個世紀中發(fā)生的事情為主來分析,我們應(yīng)當(dāng)預(yù)期捷克具有俄羅斯的大部分缺點,所以它的民主化程度應(yīng)當(dāng)比韓國低。但如果強調(diào)早期歷史,比如十九世紀里建立的現(xiàn)代國家,兩次大戰(zhàn)間建立的民主國家等因素,我們又應(yīng)當(dāng)預(yù)期捷克在民主化上比俄羅斯和韓國更進步。下文中,我們用實證的數(shù)據(jù)來檢驗這些預(yù)期。

  

  民眾對不完善民主的評估

  

  政治學(xué)家通常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評估民主:一種強調(diào)民主制度,一種強調(diào)大眾的民主觀念和態(tài)度。如果按照熊彼特的定義,那么要衡量民主的發(fā)展程度,可以用選舉中政黨競爭的激烈程度或者政府中政黨更替的強度、頻度等來測算。而按照達爾對民主的定義,許多學(xué)者也設(shè)計了一些指標,來綜合評價政治制度和政府績效來衡量一個國家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程度。使用這一類評估方法,可以做成哪個國家比另另一個國家的民主發(fā)展程度更高,哪個國家比哪個國家的民主發(fā)展程度更低的判斷。另一種做法是由阿二蒙德(Almond)和Verba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公民文化》開始的。學(xué)者可以通過問卷調(diào)查,研究公民中有沒有民主態(tài)度和民主觀念。這種公民社會行為和態(tài)度的“民主性”,也是Harry Eckstein的一致性理論所強調(diào)的。同時,普特南(Rober Putnam)社會資本理論也強調(diào)公民觀念和行為對民主的重要性。[30]

  一般來說,可以用問卷調(diào)查來評價政治制度的發(fā)展程度。比如,可以問被調(diào)查者:“總的來說,你是非常滿意、滿意、不非常滿意、或者根本不滿意民主在你國運行的狀況?”不過,問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假定該國是民主的,或者至少是在民主化當(dāng)中的。但是,在歐洲委員會的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European Commission’s Barometer surveys,ECB)使用這個問題所調(diào)查的二十一個后共產(chǎn)主義國家中,只有11個是被“自由之家”歸為民主或自由的國家,九個國家被列為部分自由,一個國家被列為不自由。阿爾巴尼亞并非一個民主化的范例,但是76%的被訪對象回答說滿意本國的民主狀況。[31] 事實上,我們發(fā)現(xiàn)各國的“自由之家”民主程度評分與民意調(diào)查中的總滿意度之間的相關(guān)性為零(0.001)。[32] 另一方面,即便承認這種問題和回答沒有誤差,他們也測不出公民對民主發(fā)展的不滿意是對選舉結(jié)果不滿或者選舉過程不完善所致,還是由于對現(xiàn)代國家制度的缺失不滿所致,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既然現(xiàn)代國家的特征——法治、公民社會制度、責(zé)任政府三者是相互獨立的,在測量公民對他們的政權(quán)的民主程度的評價時,民意調(diào)查就應(yīng)當(dāng)包括公民對三者和選舉過程的評估。我們在三個新興民主國家的晴雨表調(diào)查中,就問到了這些問題。在韓國,我們用新韓國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New Korea Barometer surveys,NKB), 在全國范圍抽取代表性的隨機樣本。第一次,在1996年一月,我們面對面訪談?wù){(diào)查了1000名韓國公民樣本。第二次,在1997年五月,我們面對面訪談了1117名韓國公民樣本。這兩次調(diào)查,正值韓國政治制度的缺陷非常明顯的時候;
其后,我們在亞洲金融危機后,于1998年十月面對面訪談?wù){(diào)查了1010名韓國公民樣本。[33] 對俄國,這里用的是第七次新俄國晴雨表調(diào)查(New Russia Barometer,NRB)。該調(diào)查在全俄范圍內(nèi)抽了1908個隨機樣本,由俄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意調(diào)查機構(gòu)VCIOM在1998年三月五日和四月十五日之間完成。該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的俄國公眾的普遍焦慮,到1998年8月盧布崩潰時,國際銀行家們也都感覺到了。[34] 在捷克,維也納的Paul Lazarsfeld協(xié)會主持的第五次新興民主國家民意調(diào)查(New Democracies Barometer,NDB)在1998年2月訪談了1017個人的公民樣本。[35] 這幾項調(diào)查在本文中我們統(tǒng)稱為晴雨表調(diào)查。

  將新興民主國家中的民眾對民主的評估與成熟民主國家民眾對民主的評估進行比較,即便不是錯誤,也是非常有問題的,在某種情況下更是不可能的。在成熟民主國家中,由于沒有發(fā)生過政體變更,所以問民眾對舊的、不民主政權(quán)和新政權(quán)的比較之類的問題毫無意義。但是這個問題對于新民主國家卻是基本的、至關(guān)重要的(參見下文表一)。即使是使用同樣的問題,由于各國具體情況的不同,對問題的含義的理解也會各不相同;蛟S可以說,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比成熟民主國家的公民更加能夠容忍民主發(fā)展中的缺陷,因為對他們來說,雖然現(xiàn)在的民主不完善,但相對于不民主的舊制度還是算較小一些的邪惡。相反,在成熟民主國家,人們會用Dahl所說的理想民主來衡量現(xiàn)行制度,自然容易產(chǎn)生不滿。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么歐洲委員會的晴雨表調(diào)查(ECB)發(fā)現(xiàn),76%的阿爾巴尼亞人、56%的羅馬尼亞人對他們的民主制度滿意,而瑞典只有55%、英國只有46%的人表示滿意。[36] 奧地利對新興民主國家晴雨表調(diào)查(NDB)的資助,使該項目對奧地利民眾點進行了兩次抽樣調(diào)查。奧地利特別適合與前共產(chǎn)主義國家進行比較,因為歷史上奧地利的領(lǐng)土包括后來納入蘇聯(lián)勢力范圍的許多國家的部分或者全部。而且,奧地利是一個第二波民主化國家,而不是第一波民主化國家,在1938年和1955年之間,先后被納粹和蘇聯(lián)軍隊占領(lǐng)過。1998年NDB調(diào)查了1048名奧地利公民樣本。[37]

  

  法治

  

  上文強調(diào)過的,法治對建立一個現(xiàn)代國家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一個不民主的政體里,有兩種偏離法治的類型。一種是剝奪個人的基本自由,通常是由于官員的霸道行為。第二是分散的或系統(tǒng)性的腐。簭钠胀ü裾ト⌒☆~金錢,或從分配公共財產(chǎn)和資源中攫取大筆財富,特別是在與富有的外國企業(yè)和外國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

  在一個新民主國家中,政府對公民的直接鎮(zhèn)壓應(yīng)當(dāng)基本沒有了。這是由于取消不民主的舊政權(quán)時,通常都要摧毀舊政權(quán)的鎮(zhèn)壓法律和機構(gòu),來實現(xiàn)艾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所說的“不受政府壓制的自由(freedom from the state)!盵38] 不過,這并不表示官員的霸道行為也會隨即消失――雖然要讓政府官員避免霸道和強迫行為的經(jīng)濟成本是很低的(這和經(jīng)濟上的許諾不同),但是這樣做意味著官員失去了很多權(quán)力,因而實現(xiàn)起來也是很困難的。

  當(dāng)問到人們是否感到今天比在前政權(quán)下更自由,各國大多數(shù)人都感到獲得了不受國家干擾的自由。平均81%的捷克人感到更自由,俄羅斯是73%,韓國是70%。(表一)。更多比例的韓國人報道沒有感到自由的改變,也許反映了民主化之前韓國政府的鎮(zhèn)壓程度相對已經(jīng)較低――1987年以前,韓國的政府雖然不民主,但不是極權(quán)的。在所有三個國家,沒有人認為他們的自由比在不民主政權(quán)之下減少了。

  

  在新興民主國家的政治里,腐敗比隨意壓迫人民對法治的威脅更大。[39] 腐敗行為會從舊政權(quán)被繼承下來,同時在新政權(quán)重新分配舊政權(quán)的財富時還有新的腐敗機會。在后共產(chǎn)主義國家里,私有化的過程一般來說對那些具有內(nèi)部消息的人和舊官僚體制的成員和朋友更有利。好多研究俄羅斯的學(xué)術(shù)著作都會問道:“莫斯科會是下一個巴勒莫嗎?”[40] 在捷克,腐敗丑聞涉及與政府關(guān)系密切的主要投資基金,在1997年使總理Vaclav Klaus被迫下臺。在韓國,在民主化前后的經(jīng)濟發(fā)展導(dǎo)致腐敗一直影響到總統(tǒng)的層次。

  我們的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顯示,民眾對精英腐敗非常關(guān)注——一種傾向認為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腐敗惡化了。在俄羅斯74%的人認為腐敗比在共產(chǎn)主義時代更嚴重了,而捷克69%的人也這么認為。在俄羅斯,只有4%的人認為腐敗在民主化后減輕了,而捷克6%的人持有這種觀點。在1997年的韓國民意調(diào)查,當(dāng)時正好總統(tǒng)金泳三家庭的成員由于腐敗被起訴,85%的人認為腐敗程度高或者非常高。但是,1998年在反對黨領(lǐng)導(dǎo)人金大中當(dāng)選總統(tǒng)后的調(diào)查中,僅有26%認為腐敗程度高。

“透明國際” 十分制的腐敗指數(shù)重點監(jiān)測精英的腐敗程度,顯示各國差異巨大:奧地利7.5,捷克4.8,韓國4.2,俄羅斯2.4。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高層的腐敗是遙遠的,而對本地的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wù)中的腐敗的則會有切身體會。本地官員收受賄賂或禮品會導(dǎo)致廣泛的憤慨。[41] 我們的晴雨表調(diào)查問人民他們是否指望在分配日常服務(wù)方面受到公平待遇。在捷克,至少六分之五的人預(yù)期醫(yī)生、銀行、本地商店、郵局和警察會公平對待普通公民。在俄羅斯和韓國法治的脆弱則很明顯,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預(yù)期會得到警察的公平對待,至少五分之二的人預(yù)期在市政辦公室得不到公平待遇。在韓國,公民在本地商店(92%)和警察(45%)那里受到公平待遇的機會完全不同。在俄羅斯在醫(yī)生辦公室(83%)和銀行(24%)之間則存在巨大差別。(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由于面對不是以現(xiàn)代模式運行的公共服務(wù)(即符合韋伯所說的不帶個人色彩、符合規(guī)則、科層型等特征),公民有很多的對策選擇。他們能夠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nèi)施加壓力得到他們應(yīng)得的。或者,如果可行的話,他們可以轉(zhuǎn)向市場。再者,他們會利用私人關(guān)系、行賄等來應(yīng)對政府的不足。當(dāng)然,他們有些也只好無可奈何甘愿接受官員的決定。如果大多數(shù)公眾都預(yù)期領(lǐng)導(dǎo)者照章辦事,而且公眾自己也照章辦事,就會對領(lǐng)導(dǎo)者施加很大遵循法治的壓力,因為如果不如此,領(lǐng)導(dǎo)人就會在選舉中的受到懲罰。但是如果公眾認為要想辦成事就必須動用賄賂或關(guān)系,那么全社會的法治就會被損害。為了確定人們預(yù)期使用什么樣的標準程序,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問人們會建議朋友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糾正政府的缺失。[42]

  在一個社會里,如果執(zhí)行法律的機構(gòu)不是象韋伯的理想的自動售貨機一樣的科層組織,人們一般都會愿意付出額外的努力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不過,各國公民的行為還是會明顯地不同(表二)。在官員失職的情況下,韓國和捷克人傾向于轉(zhuǎn)向市場(如果得不到補貼的房子,就買一所房子;
進不了好的學(xué)校,就給孩子請家教;
公立醫(yī)院暫時沒空位,就請私人醫(yī)生。)或者,他們也會施加壓力讓官員做應(yīng)該做的事情。相反,俄羅斯人則更傾向于利用賄賂或關(guān)系來得到政府許可或者醫(yī)院的治療,孩子上大學(xué)的機會,和有政府補貼的房子。如果申請政府許可遇到托延,一般韓國人和捷克人會寫信給有關(guān)官員要求處理,而俄羅斯人則更可能使用賄賂或者關(guān)系。

  

  

  公民社會

  

  良好的公民社會要求有值得公民信任的政治機構(gòu)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然而,共產(chǎn)主義政權(quán)取消了所有重要的社會組織,以避免形成有組織的大眾觀念和動員對黨國的支持。結(jié)果,人們只好轉(zhuǎn)向非正式的朋友和家庭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這樣造成一個沙漏型的社會,公民對政治機構(gòu)完全脫節(jié),同時也避而遠之。由于公民對于大型組織不信任,導(dǎo)致捷克的“公民論壇運動”搞得象一個壓力團體集團,而不是一個政黨。用哈維爾(Vaclav Havel)的話來說,“政黨為黨(即共產(chǎn)黨),而公民論壇為所有大家。”[43] 與此相反,韓國的不民主統(tǒng)治者沒有仿效北朝鮮的極權(quán)統(tǒng)治。韓國的公民社會組織能夠獨立于國家,而且的確也獨立于國家。前政權(quán)的遺產(chǎn)在今天的公民組織的成員情況當(dāng)中就能反映出來。在韓國,我們的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的75%的人說他們是某種社團的成員。俄羅斯則只有10%的人報告他們屬于體育、休閑、音樂、藝術(shù)、政治、鄰里或者慈善組織的成員。[44]

  我們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大眾對公民社會的代表性組織的不信任比較普遍。奧地利和三個新興民主國家的大多數(shù)公民既不信任國會,也不信任政黨。唯一的區(qū)別在于這種不信任的程度(表三)。不足八分之一的俄羅斯人信任國會或者政黨。捷克人中信任率只高一點。而在韓國,信任國會和政黨的人還不到四分之一。在奧地利,對國會的信任率要高一些(31%),但是對政黨的的信任率要低(17%)。這種低的信任度,預(yù)示了后來選舉中公民抗議性的投票:在1999年奧地利大選中,民粹主義和煽動性的自由黨得票比例高居全國第二。對于其它社會組織,在所有三個新民主國家,大多數(shù)人對各個主要政治組織都不信任;
在奧地利所問到的14個組織中,稍高的只有警察(54%)和法庭(53%)。用七分制的話,在我們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中的中間被訪者對這些組織并非非常地不信任,但也只在中間點上(4)。這個立場說明,中間公民對這些組織至少是持懷疑心態(tài)。[45]

  

  在一個非民主的政權(quán)下社會化的人們有理由不信任鎮(zhèn)壓政權(quán)的組織。出于對來自大型組織的壓力的自我防衛(wèi),他們能夠信任他們認識的人的面對面關(guān)系。事實也大致如此。超過四分之三的奧地利人和韓國人信任他們的熟人,在捷克也有55%的人信任熟人。不過,俄羅斯人中,這個比例只有三分之一。這也許反映了前蘇聯(lián)的政治灌輸,要求公民向國家安全機構(gòu)報告家人和朋友的政治不正確言論。更深入的統(tǒng)計分析顯示,公民對他人的個人的信任并不溢出成對政治組織的信任。[46]

  

  自由選舉

  

  自由選舉是民主必須的。但是由于不同的黨派要靠相互批評和攻擊對方來爭取選舉上的優(yōu)勢,所以選舉對一個社會來說又是分裂性的。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如果一個社會以集體主義文化為主(如共產(chǎn)主義文化或東亞文化),則公眾可能會不喜歡由自由選舉帶來的分裂性的、有時甚至是惡毒的選舉競爭。但事實上,我們研究的這幾個國家中,大眾對競爭性選舉都有廣泛的支持。1996年的新俄羅斯晴雨表(NRB VI)問俄羅斯人當(dāng)時計劃于六月舉行的總統(tǒng)大選是否應(yīng)當(dāng)舉行或推遲。葉利欽總統(tǒng)的班子據(jù)說當(dāng)時在考慮是否要推遲大選。所調(diào)查的人中,只有6%的人認為應(yīng)當(dāng)推遲,73%的人支持應(yīng)當(dāng)進行選舉,其余的人說不知道。在捷克,1998年新民主晴雨表發(fā)現(xiàn)92%的人支持人們可以選擇支持哪個政黨的政治制度。當(dāng)韓國人被問到是否支持有多個候選人和政黨供公民選擇的選舉時,79%的反應(yīng)是正面的。

  在這些國家中,公民對各政黨和國會的不信任,并不以意味著人們愿意放棄那些在非民主制度下不能存在的主要機構(gòu),自由地公開地批評今天的政府。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也問道公民愿不愿意國會關(guān)門、廢除政黨等等。這種事情在這些國家不久的過去都發(fā)生過。大多數(shù)人捍衛(wèi)這些制度,雖然一些人可能只是把這些制度看作相對于一黨制或個人獨裁更不壞的一種選擇。在奧地利,89%的人反對暫停國會和政黨活動;
在韓國是81%、 捷克79%、俄羅斯62%。

  

  責(zé)任政府

  

  將集中的權(quán)力分立,使國會和法庭能夠?qū)π姓块T進行制衡,就實現(xiàn)了水平的責(zé)任機制。在韓國,這種責(zé)任機制表現(xiàn)為,法庭能將一些被指控有腐敗行為的主要政府領(lǐng)導(dǎo)人判為有罪。同時,制度設(shè)計上將總統(tǒng)和國會的選舉時間錯開,這樣總統(tǒng)有時就必須和由不同政黨的人擔(dān)任的總理“同居”。捷克也已經(jīng)確立了司法獨立。而且,在1997年政府危機當(dāng)中,執(zhí)政黨的分裂制約了傲慢的總理,使腐敗問題被揭露出來。不過,俄羅斯憲法是在葉利欽的指令下寫定的,所以憲法給了政府很大的相對于杜馬的獨立性。

  當(dāng)政治上事情變得糟糕時,責(zé)任政府的原則就意味著,政府應(yīng)當(dāng)受到譴責(zé)。新興民主國家的民眾都廣泛持有這種觀點。當(dāng)韓國人被問到誰應(yīng)當(dāng)為該國的政治問題被譴責(zé),95%的人說是總統(tǒng),94%指向支付巨額賄賂給高層政客的大財閥;
沒有任何其他集團的被選中的頻率有這么高。同樣,在新俄羅斯晴雨表民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人認為,在國家出問題時,那些根據(jù)憲法應(yīng)該對國家的問題負責(zé)的人,最應(yīng)當(dāng)受到譴責(zé):緊接著1996年總統(tǒng)選舉后,75%或者更多的人認為應(yīng)當(dāng)譴責(zé)葉利欽總統(tǒng)、政府、或者在葉利欽周圍的那些國家機關(guān)。

  光譴責(zé)是不夠的;
公民應(yīng)當(dāng)也能夠影響那些他們想譴責(zé)的人。但是公民并不能確定,他們的新民主制度是否比不民主政權(quán)更能對他們的愿望作出反應(yīng)。我們的問卷問被調(diào)查的對象,與從前相比,象他(她)一樣的普通人對政府的影響是否增加了。中間的回答者說的是:基本無變化(表四)。在韓國和捷克,第二多數(shù)的人說他們對政府的影響增加了。但是,在俄羅斯,最多數(shù)人(46%)說普通人對政府的影響比蘇聯(lián)時期減少了。盡管許多成熟民主國家的公民也抱怨政府忽略他們的愿望,但是相比之下,如果新民主國家的公民認為現(xiàn)在的政府給普通人提供的影響政府的機會,和軍事獨裁或共產(chǎn)黨專制政府相比并沒多大變化,那么應(yīng)當(dāng)說在新民主國家里,政府造成的民眾對它疏遠還是很深的。

  

  在公民的眼中,韓國,捷克和俄羅斯有一些民主的特質(zhì),但不是全部。缺點主要不在于民主制度的不健全:自由、競爭性的選舉在所有三個國家都得到普遍支持并基本能夠正常舉行。同時社會上已經(jīng)有了廣泛的共識,認為現(xiàn)在人們比過去享有更多更廣泛的不受國家干擾的自由。不完善之處在于現(xiàn)代國家制度。公民社會的制度,包括政黨和議會,在各國都無法獲得公民的信任。與此同時,選舉出來的官員因為公共政策的失誤而備受譴責(zé)。

  在韓國、捷克、俄羅斯的公民看來,大家有一個正面的共識,即國家的新政權(quán)已經(jīng)符合一個最低限度的選舉民主的標準。人們感到比以前更多自由表達觀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競爭性民主的一個重要前提。同時,公民也都愿意支持自由選舉、允許黨派爭奪權(quán)力、允許國會批評政府。選民也愿意在需要的時候把執(zhí)政黨選下臺。但是,只要新民主國家仍然缺乏現(xiàn)代國家的基本條件,民主化就尚未完成。在這幾個國家的公民中,都有一個負面的共識。從他們認為新政權(quán)比前政權(quán)更加腐敗來看,他們認為新的政權(quán)并不尊重法治。公眾對政府機構(gòu)的信任度極低,而且大多數(shù)認為他們的新政權(quán)并不比老政權(quán)對普通人民更加負責(zé)。

  從根本上講,對新民主國家里公眾對民主的評估不能與成熟民主國家比較,因為后者沒有發(fā)生政權(quán)更迭。大多數(shù)奧地利人出生在1945年納粹德國覆滅之后,中數(shù)公民出生在1955年以后,即蘇聯(lián)占領(lǐng)軍離開下奧地利和維也納的那一年。因此,大多數(shù)奧地利人早已認定他們的自由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然而在新興民主國家里,不受國家干擾的自由對公民來說卻是全新的經(jīng)驗。納粹的七年統(tǒng)治造成的法治斷裂,遠比共產(chǎn)主義的的四十年或更長的統(tǒng)治造成的小。在總共85個國家中,“透明國際”評給奧地利的腐敗指數(shù)在全球各國列前五分之一內(nèi),排名和美國一樣高。而韓國和捷克排在只排在前一半的廉潔國家中,俄羅斯則屬于最腐敗的十個國家之一。就像許多不論新民主國家還是成熟民主國家的公民一樣,奧地利人對國會和政黨的也有高度不信任。事實是,奧地利認為建立在1945年后的第二波民主化中的第二共和國,是一個法治的現(xiàn)代國家。但是像許多其他成熟民主國家的公民一樣,奧地利人也會對自己的民主體制中和理想模式有差距的地方感到不滿。這樣的不滿,表現(xiàn)在一些人在選舉中把票投給海德(Jorg Haider)的自由黨。這是大眾對政府的不足表達的一種抗議。[47]

  

  不完全民主前進的各種可能路徑

  

  邏輯地說,一個不完全民主政體可能會有三種不同的道路:完善為完全的民主、倒退、不完全民主無限的持續(xù)。第三波民主化中的各個民主國家要想發(fā)展成完全的民主,那么光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是不夠的,還必須成為現(xiàn)代國家。這里,國家建設(shè)不是指在國人中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認同,而是指建設(shè)制度和機構(gòu)來有效地實現(xiàn)法治、制裁腐敗的政府官員、提高大眾對政治機構(gòu)的信任、提高政府對普通公民的責(zé)任性等。

  不完全的民主反應(yīng)出在民主制度上供給和需求的缺陷。在民主制度的供給方面,統(tǒng)治者供給不足主要顯示在腐敗、不值得信任和對普通人民沒有責(zé)任性等主要問題上。在民主的需求方面,韓國人清楚地看到,對于民主供給不足的解決方案是完善民主,而不是回到不民主制度。在1997年的調(diào)查中,以完全民主為10分,完全獨裁為0分的十分制評分法,韓國人給金泳三政府平均打了6.2分。而當(dāng)被問到韓國應(yīng)當(dāng)有多少程度的民主時,韓國人打的平均分數(shù)是8.4分。[48] 可見韓國人對民主的需求遠遠高于他們感到政府所供給的民主的水平。捷克人也相信他們的新政府的缺點能夠被克服。當(dāng)被問到如何評價現(xiàn)政權(quán),57%給予正面評價,73%對于現(xiàn)政權(quán)未來五年作出正面評價。俄羅斯人對于民主能否完善卻不那么樂觀。在1998年,民意調(diào)查只有36%對現(xiàn)政權(quán)作出正面評價,同時只有不到一半(49%)的俄羅斯人對五年后的葉利欽后政權(quán)有正面的預(yù)期。比較而言,奧地利人對現(xiàn)政權(quán)的支持度更高些(67%),對未來的預(yù)期的變化更小些(66%對未來五年的政府有正面評價)。

  倒退是不完全民主批判可能走上的第三條道路。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民主的倒退在整個中東歐都出現(xiàn)過。在亞洲,新民主倒退還沒有太多出現(xiàn),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亞洲還沒有發(fā)生過多少民主化的例子。而且,在一些亞洲國家,政治家可以毫不掩飾地為自己的政權(quán)供給民主的不足辯護,說這樣做更符合本地文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但是,這種觀點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前就已經(jīng)受到過挑戰(zhàn)。[49] 而且,系統(tǒng)分析顯示,民主或者不民主的政府與經(jīng)濟成功與否之間并沒有關(guān)聯(lián)性。[50]

  為了測量公民對各種不民主選項的支持程度,我們調(diào)查了人們是對三種不民主政體的的態(tài)度:軍事統(tǒng)治、獨裁統(tǒng)治,以及后共產(chǎn)黨國家回到共產(chǎn)黨統(tǒng)治。在這三個國家,絕大多數(shù)人拒絕軍事統(tǒng)治,包括有長達數(shù)十年軍事統(tǒng)治歷史的韓國(表五)。捷克八分之七的人拒絕由獨裁者來取代國會,韓國是75%,俄羅斯則不到三分之二的人反對這個選項。在捷克人中,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支持回到共產(chǎn)黨統(tǒng)治,但是有五分之二的俄羅斯人支持這種倒退。

  

  在俄羅斯,精英供給大眾的是一個腐敗的、不可信任的、不負責(zé)任的半民主政權(quán)。公民對不民主的選項也顯示出比較高的支持度?偣61%的俄羅斯人至少支持一種不民主的選項,是韓國(28%)和捷克(25%)的兩倍。但是,對于這些不民主的選項,在俄羅斯人中并沒有哪種為最好的共識。最多數(shù)的意見是回到共產(chǎn)主義統(tǒng)治(41%)。但這還不到給予舊政權(quán)正面評價人數(shù)的一半。既然表五顯示59%到85%的人拒絕上述任何一個不民主的選項,說明要作出新俄羅斯政權(quán)會崩潰的結(jié)論還是要謹慎些為好。

  介于完善民主和民主倒退之間,有一個可能的前景是長期陷于不完善的“斷背”民主之中。如果統(tǒng)治者的缺陷導(dǎo)致公眾降低需求以符合政治精英的對民主的供給水平,就會陷入一個低水平平衡的陷阱。公民盡管會不滿意,但是他們或許可以接受丘吉爾所說的民主相對于他們經(jīng)歷過的選項,至少還不是最壞的。[51] 文化上的民主化研究也認為,不完善的民主將會長期存在,因為精英的行為規(guī)范和大眾政治文化改變起來是很慢的。意大利是一個第二波民主化持續(xù)維持不完善民主的顯著例子。盡管有對法治的無視(例如黑社會的影響)、1970年代中來自左和右的暴力挑戰(zhàn)、高水平的腐敗、公民對政治領(lǐng)導(dǎo)的不信任等因素,該國不完善的民主還是持續(xù)了長達半個世紀。在1990年代,公眾對完善民主的強烈要求已經(jīng)改變了意大利的政黨系統(tǒng),但是其他結(jié)果目前還有待觀察。

  

  今天的俄羅斯顯出陷入低水平平衡陷阱的跡象。一方面,公民不滿意新政權(quán)沒有達到現(xiàn)代國家的標準。但是另一方面,比起高效強力的不民主政權(quán),他們還是愿意選擇現(xiàn)在這個新政權(quán)。這一點可以從俄羅斯人對是否要實施法治的矛盾心理看出來(表六)。一方面,大多數(shù)人并不認為他們的國家已經(jīng)是一個法治國家。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人認為法治是負面的,因為法律對普通人太嚴厲。因此,幾乎有75%的俄羅斯人希望俄羅斯法律得不到實施,認為這樣法律的鎮(zhèn)壓性作用就軟化了。連續(xù)幾代人都在沒有現(xiàn)代國家的情況下生活,俄羅斯人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如何接受他們所有的東西。[52]

  

  不完善的民主化的代價

  

  有自由選舉但是缺乏現(xiàn)代國家的基本要素的不完善民主政權(quán),或許會持續(xù)生存下去。但這是有代價的。背離法治和公民社會組織的不值得信任制約著這種斷背民主,使其無從提高治理的效率。

  發(fā)展現(xiàn)代的市場經(jīng)濟要求有一個現(xiàn)代的國家。市場的基本資源——財產(chǎn)、資本、合同需要法治來保障。法治是早期工業(yè)化國家的主要社會資源之一,而民主則不是。英國和德國在成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主國家的很久之前就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缺乏法治,即使是韓國一樣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也能在一場金融危機中終結(jié),如我們在1997所看到的那樣。俄羅斯1999年的賴帳造成了自己發(fā)展經(jīng)濟的巨大損失,因為它會大大減少長期投資和外國借款。正如歐洲重建和發(fā)展銀行行長所說,“制度的缺陷是發(fā)展經(jīng)濟的主要障礙!盵53]

  現(xiàn)代國家也是建設(shè)福利國家所必須的。歷史上,建設(shè)福利國家首先要求尊重法治,以界定個人應(yīng)當(dāng)向國家繳納的稅收來取得享受福利的資格及能享受的福利的多少。奧地利的歷史就是這樣。公民社會的制度,包括工會、教會、民間社團等,也和福利國家的發(fā)展緊密相連。埤斯麥的德國率先發(fā)展了福利國家,提高了社會福利,以作為預(yù)防民主化的專制性措施。[54] 北歐各國福利國家發(fā)展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特征之一是,在普選推行前,他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法治的制度化。同時,丹麥、芬蘭、瑞典在透明國際的腐敗指數(shù)中評級是最優(yōu)的。

  世界銀行為新民主國家開出的藥方事實上要從兩方面來理解:“政府應(yīng)當(dāng)集中力量于它所能夠做的(Focus the state’s activities to match its capability)!盵55] 這些不完善的民主國家,缺乏能力維持一個公平的和有效率的福利國家。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公共機構(gòu)不能給每個公民分配他們應(yīng)得的福利,而公民也不見得會繳納必要的稅款為社會福利提供財政支持。只有人們相信國家會公平對待他們每個人,并能夠提供有效率的服務(wù)時,他們才會指望國家的福利,并向國家納稅。象另一個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但是腐敗的亞洲民主國家日本一樣,韓國鼓勵公民依靠市場解決福利問題。在韓國的總醫(yī)療開支中,只有一半是公共部門支付的――這比例幾乎跟美國的一樣低。在韓國的總教育支出中,41%是私人支付。相比之下,美國是25%,而瑞典只有2%?傮w上,韓國的公共開支僅僅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26%。而美國是32%,瑞典是57%,丹麥是58%。[56]

  慷慨的福利項目不是民主化必須的環(huán)境,第一波民主化國家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它也不能替代國家應(yīng)當(dāng)提供給公民的政治利益。勃列日涅夫的“福利國家專制主義”就是一個用教育、衛(wèi)生和就業(yè)與養(yǎng)老的保障要換取公民在政治上的沉默的社會契約,但它完全失敗了。[57] 俄國的國家能力從那時起就一直惡化了下去。即使在1998年金融危機之前,新俄羅斯晴雨表調(diào)查表明,75%的雇員和養(yǎng)老金領(lǐng)取者常常不能按時領(lǐng)到他們的工資和福利,或者根本領(lǐng)不到。領(lǐng)不到工資比例最高的是政府職員和公共服務(wù)部門的工作人員。

  沒有值得大眾信任的政黨,會造成嚴重的選舉動蕩。從供給的方面看,政治精英可以很快的建立、合并、分裂各政黨。但是,如果一個人投票支持的黨在國會任期還沒結(jié)束之前就消失了,那么選民就無法要求他們所選的黨對他們負責(zé)。如果主要政治人物不代表某個政黨參選(例如葉利欽和普京),或者他們所謂的“黨”只是他們個人的支持者,那么公民就無法建立穩(wěn)定的政黨認同。黨派的迅速分裂與合并以及后共產(chǎn)主義新興民主國家膚淺的政黨認同造成了這些國家一次次選舉中的劇烈動蕩。這種選舉的動蕩性要比成熟民主國家高三到五倍,也比第二波民主國家如奧地利的最初選舉要高得多。[58]

  白癡化(idiotization)也是不完全民主一旦制度化的可能結(jié)果。在蘇聯(lián)長大的社會學(xué)家Ghia Nodia把白癡化定義為公民有意地拒絕自己作為公民的各種責(zé)任。[59] 在個人層次上,這是對一個沒有責(zé)任性和對公民的需求無動于衷的政府的理性反應(yīng)。由于過去蘇共政府強迫性的公民政治參與,造成了今天人們都想將個人生活盡量能夠“去政治化”。比較而言,韓國的軍人獨裁允許個人加入民間公民社會社團,容忍一定的反對派和工會示威等。這為參與性抗議奠定了基礎(chǔ),而不是造成了白癡化。

  一旦人們在一個既不是民主國家、也不是現(xiàn)代國家的政權(quán)下生活了幾代人后,就會覺得不完善的民主制度,盡管不好,但終歸還是好過一個有力的專制政權(quán)。不完善的民主下,政府的虛弱至少保證了公民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不受國家干擾的自由。要改善這些政治精英腐敗和違反法治的半民主政權(quán),不能依靠自由民主的價值觀來解決。對付不完全民主統(tǒng)治者的更恰當(dāng)模式應(yīng)當(dāng)是法治下的權(quán)力制衡憲政。詹姆士 麥迪遜(James Madison)認為這是奠定美國國本的憲法的有點之一:

  如果由天使統(tǒng)治人類,那么對政府從外在和從內(nèi)的制衡都沒有必要。但是要建立一個人管理人的政府,最大的困難在這里:你必須使得政府能夠控制被統(tǒng)治者;
然后讓政府必須控制其自身。[60]

  

  參考文獻:

  Almond, Gabriel Abraham, and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Amsden, Alice.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Berlin, Isaiah. Two Concepts of Liber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8.

  Bhalla, Surjit S. “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A Virtuous Circle·” In Democracy"s Victory and Crisis, edited by Axel Hadenius, 195-24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Bratton, Michael, and Nicolas van de Walle. Democratic Experiments in Af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Cohen, Ira J. “The Underemphasis on Democracy in Marx and Weber.” In A Weber-Marx Dialogue, edited by R. J. Antonio and R. M. Glassman, 274-95. Manhanttanville, KS: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5.

  Cook, Linda J. The Soviet Social Contract and Why It Fail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Daalder, Hans. “Paths toward State Formation in Europe.” In Politics, Society and Democrac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Honor of Juan J. Linz, edited by H. E. Chebabi and Alfred Stepan, 113-30.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5.

  Dahl, Robert A. On Democrac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Dahl, Robert Alan.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Diamond, Larry. Developing Democracy: Towar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Documents on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10 (1999): 177-81.

  Doorenspleet, Renske. “Reassessing the Three Waves of Democratization.” World Politics, no. 52 (2000): 384-406.(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Eckstein, Harry, Frederic J. Fleron, Erik P. Hoffmann, and William M. Reisinger, eds. Can Democracy Take Root in Post-Soviet Russia: Explorations i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Elklit, Jorgen, and Palle Swensson. “What Makes Elections Free and Fair·” Journal of Democracy 8 (1997): 32-46.

  Elster, Jon, Claus Offe, and Ulrich K Preuss.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Finer, S. E. The History of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Fish, M. Steven. Democracy from Scratch: Opposition and Regime in the New Russian Revolu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Flora, Peter, and Jens Alber. “Modern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Stat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edited by P Flora and Arnold J. Heidenheimer, 37-80.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1.

  Fuchs, Dieter, Giovanna Guidorossi, and Palle Svensson. “Support for the Democratic System.” In Citizens and the State, edited by Hans-Dieter Klingeman and Dieter Fuchs, 323-5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Fukuyama, Francis. “Asian Values and Asian Crisis.” Commentary 105 (1998): 23-27.

  Hamilton, Alexander,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The Federalist Papers.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48.

  Havel, Vaclav, et al. 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Citizens against the State in Central Eastern Europe. London: Hutchinson, 1985.

  Hedlund, Stefan, and Niclas Surdstrom. “Does Palermo Represent the Future for Moscow·”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6 (1996): 113-55.

  Helliwell, John F. “Empirical Linkages between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4 (1994): 225-48.

  Hermert, Guy, Richard Rose, and Alain Rouquie, eds. Elections without Choice. London: Macmillan, 1978.

  House, Freedom. Freedom in the World: 1997-1998. New York: Freedom House, 1998.

  “How Different Are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s·” Journal of Democracy 7 (1996): 15-29.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Inglehart, Ronald, Miguel Basanez, and Alejandro Moreno. Human Values and Beliefs: A Cross-Cultural Sourcebook.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8.

  International, Transparency.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Ranks 85 Countries in Largest Ever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3. Berli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Press Release, 1998.

  Karl, Terry Lynn. “Electoralism.”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lections, edited by Richard Rose, 95-96.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0.

  Kelly, David, and Anthony Reid, eds. Asian Freedom: The Idea of Freedom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Kim, En Mee. Big Business, Strong State: Collusion and Conflict in South Korean Development, 1960-1990.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Kim, Sun Hyuk. “Civil Society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15 (1996): 81-97.

  Klingemann, Hans-Dieter. “Mapping Political Support in the 1990s: A Global Analysis.” In Critical Citizens, edited by Pippa Norris, 31-56. Oxford,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Kohler, Horst. Transition Report 1999.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1999.

  Koo, Hagen.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Kore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Kornai, Janos.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Lee, Kuan Yew. “A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 Foreign Affairs 73, no. 2 (1994).

  Linz, Juan J.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edited by Fred I. G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175-411.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75.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 eds. The Breakdown of Democratic Regime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Linz, Juan J., and Alfred C.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Lipset, Seymour Martin.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0.

  Lo, T. Wing. Corruption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3.

  Luckham, Robin. “Crafting Democratic Control over the Milita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uth Korea, Chile and Ghana.” Democratization 3 (1996): 215-45.

  Mamatey, Victor, and Radomir Luza, eds. A History of the Czechoslovak Republic, 1919-1948.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McFaul, Michael. “The Fourth Wave of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Noncooperative Transitions in the Postcommunist World.” World Politics 54, no. 2 (2002): 212-44.(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Mishler, William, and Richard Rose. “Trust, Distrust and Skepticism: Popular Evaluations of Civi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Journal of Politics 59 (1997): 418-51.

  ———.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 T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4, no. 1 (2001): 30-62.

  Moon, Chung-in, and Jongryn Mo, eds. Democra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Korea: Assessments and Prospects. Seoul: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1999.

  Newton, Kenneth. “Social and Political Trust in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In Critical Citizens: Global Support for Democratic Government, edited by Pippa Norris, 169-8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O"Donnell, Guillermo. “Deleg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5 (1994): 55-69.

  O"Donnell, Guillermo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Berkeley, C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3.

  OECD. Oecd in Figures 1998. Paris: OECD Observer, No. 212, 1998.

  Olson, David M. “Democratizat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Czech Republic.”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in East-Central Europe, edited by K. Dawisha and B. Parrot, 150-9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in Regime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Review of Politics 13 (1993): 619-58.

  Parris, Henry. Constitutional Bureaucracy: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Central Administration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69.

  Przeworski, Adam, Michael Alvarez, Jose Antonio Cheibub, and Fernando Limongi. “What Makes Democracy Endure.” Journal of Democracy 7 (1996): 39-55.

  Putnam, Robert D.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se, Richard. “The End of Consensus in Austria and Switzerland.” Journal of Democracy 10 (2000): 26-40.

  ———. “Getting Things Done in an Anti-Modern Society: Social Capital Networks in Russia.” In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edited by Partha Dasgupta and Ismail Serageldin, 147-71.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9.

  ———. Getting Things Done with Social Capital: New Russia Barometer Vii. Vol. 303,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8.

  ———. “Living in an Antimodern Society.” 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 (1999): 68-75.

  ———. What Is Europe· Harlow: Longmans, 1996.

  Rose, Richard, and Christian Haerpfer. New Democracies Barometer V: A 12-Nation Survey,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8.

  Rose, Richard, William Mishler, and Christian Haerpfer. Democracy and Its Alternatives: Understanding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Oxford, Baltimore: Polity Press and John Hopkins Press, 1998.

  Rose, Richard, Doh Chull Shin, and Neil Munro. “Tension between the Democratic Ideal and Reality: Evidence from Korea.” In Critical Citizens, edited by Pippa Norris, 146-6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Rustow, Dankwarts A. The Politics of Compromise: A Study of Parties and Cabinet Government in Swede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Sachs, Jeffrey D., and Katharina Pistor. The Rule of Law and Economic Reform in Russia.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

  Schumpeter, Joseph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52.

  Sen, Amartya. “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 Journal of Democracy 10 (1999): 3-17.

  Shi, Tianjia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Shin, Doh Chull. Mas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Democratizing Kore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hin, Doh Chull, and Richard Rose. Koreans Evaluate Democracy. Vol. 292,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7.

  ———. Responding to Economic Crisis: The 1998 New Korea Barometer Survey. Vol. 311,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8.

  The State in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Weber, Max. The Theory Of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1947.

  White, Stephen, Richard Rose, and Ian McAllister. How Russia Votes.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1997.

  Zakaria, Fareed. “A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 Foreign Affairs 73, no. 2 (1994).

  

  作者簡介:

  Richard Rose:蘇格蘭阿伯丁大學(xué)(University of Aberdeen)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xué)教授。1976至2005間曾任蘇格蘭斯特拉克利德大學(xué)(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學(xué)教授。牛津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部博士。研究蘇聯(lián)、東歐政治、后共產(chǎn)主義民主化轉(zhuǎn)型、西歐政治、英國政治等。有專著、合著37部,編著25部,學(xué)術(shù)期刊文章和編著書籍章節(jié)近300篇。作品被翻譯成法、德、西班牙、意大利、俄、烏克蘭、波蘭、希伯來、阿拉伯、日、韓、中等18種語言。

  Doh Chull Shin:美國密蘇里大學(xué)政治學(xué)系教授。美國伊利諾易斯大學(xué)政治學(xué)博士。研究比較政治、民主化問題、東亞文化和政治、公民生活質(zhì)量問題等。最近十余年來,主持韓國民主晴雨表大型公民價值觀念調(diào)查,并參與系統(tǒng)地觀察韓國民主化中的文化、制度變遷。著有專著、合著、學(xué)術(shù)期刊文章數(shù)十種。

  

  注釋:

  

  * 本文中所說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指的是亨廷頓對世界上民主化的歷史劃分。他認為從英國、西歐、北美等第一批民主制度的建立起,世界范圍內(nèi)的民主化有三次比較集中的浪潮。從1970年代末南歐的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的民主化開始,和后來1980年代的拉美大批國家的民主化,他界定為“第三波”民主化。這個說法他1991年在一本專著中首先提出(見下注釋1),很快被學(xué)術(shù)界接受。但他1991年發(fā)表該書時,完全沒有來得及包括1989年東歐劇變以后產(chǎn)生的大量新民主國家。(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但是不少學(xué)者將1989年以后民主化的各個國家也包括在“第三波”中。本文使用的就是這么一個概念。因而文中將俄國、捷克兩個1989年后由于東歐劇變而民主化的國家也稱為第三波的民主國家。事實上,1989年以后、特別是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民主化的各個案例,和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之間民主化的案例,在起因、過程、結(jié)果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是否也歸入第三波還是應(yīng)當(dāng)算第四波,或者民主化的歷史本來就沒有一波一波的規(guī)律,等等,學(xué)術(shù)界是有爭論的。關(guān)于第四波的提法,參見 Michael McFaul, “The Fourth Wave of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Noncooperative Transitions in the Postcommunist World,” World Politics 54, no. 2 (2002). 關(guān)于民主化歷史中是否有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等,參見Renske Doorenspleet, “Reassessing the Three Waves of Democratization,” World Politics, no. 52 (2000).――譯注。

  [1] 顯然后來國家,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2] Larry Diamond, Developing Democracy: Towar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頁10。

  [3] 參見 “Documents on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10 (1999). 參閱 Robert Alan Dahl,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4] Juan J. Linz and Alfred C.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第30頁。

  [5] Freedom House, Freedom in the World: 1997-1998 (New York: Freedom House, 1998). 根據(jù)Robert Dahl對沒有絕對民主的論述,“自由之家”在全球191個國家中,只將其中26個評定為其評分體系中的最高分(7分)。

  [6]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Ranks 85 Countries in Largest Ever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Berli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Press Release, 1998). 第3頁。

  [7] 關(guān)于新民主國家的評論,參見 Richard Rose, William Mishler, and Christian Haerpfer, Democracy and Its Alternatives: Understanding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Oxford, Baltimore: Polity Press and John Hopkins Press, 1998).;
Guillermo O"Donnell, “Deleg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5 (1994).;
Michael Bratton and Nicolas van de Walle, Democratic Experiments in Af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8] Ira J. Cohen, “The Underemphasis on Democracy in Marx and Weber,” in A Weber-Marx Dialogue, ed. R. J. Antonio and R. M. Glassman (Manhanttanville, KS: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5), Max Weber, The Theory Of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1947).

  [9] 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52). 頁269。

  [10] Jorgen Elklit and Palle Swensson, “What Makes Elections Free and Fair·,” Journal of Democracy 8 (1997), Guy Hermert, Richard Rose, and Alain Rouquie, eds., Elections without Choice (London: Macmillan, 1978).

  [11] Freedom House, Freedom in the World: 1997-1998, 第5頁。

  [12] Terry Lynn Karl, “Electoralism,”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lections, ed. Richard Rose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0).

  [13] 同樣,Lipset 強調(diào)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民主制度的前提,也是先假設(shè)一個現(xiàn)代的國家已經(jīng)建成(Seymour Martin Lipset,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0).)。但同時,很多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也指出,有可能這其中的因果關(guān)系是相反的,即現(xiàn)代國家Rechtsstaat提供的法定權(quán)利以及公民社會中的結(jié)社自由等,為經(jīng)濟的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參見:Surjit S. Bhalla, “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A Virtuous Circle·,” in Democracy"s Victory and Crisis, ed. Axel Hadeniu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Amartya Sen, “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 Journal of Democracy 10 (1999).

  [14] Robert A. Dahl, On Democrac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重點參閱附錄C,“On Counting Democratic Countries” (論如何計算民主國家的數(shù)目),第196-199頁。

  [15] Adam Przeworski et al., “What Makes Democracy Endure,” Journal of Democracy 7 (1996).

  [16] 從歷史上來講,絕大多數(shù)國家是既非現(xiàn)代又非民主的。在Finer的人類政府歷史一書中(S. E. Finer, The History of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全書的四分之三后,現(xiàn)代政府才開始出現(xiàn)。

  [17] 參見本書中對印度的論述:Henry Parris, Constitutional Bureaucracy: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Central Administration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69).

  [18] 參閱 Dankwarts A. Rustow, The Politics of Compromise: A Study of Parties and Cabinet Government in Swede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以及Hans Daalder, “Paths toward State Formation in Europe,” in Politics, Society and Democrac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Honor of Juan J. Linz, ed. H. E. Chebabi and Alfred Stepa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5).

  [19] 參見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 eds., The Breakdown of Democratic Regime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20] Juan J. Linz,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ed. Fred I. G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75).

  [21] 在Kornai 關(guān)于共產(chǎn)主義體制的經(jīng)典著作中(Janos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先討論的是權(quán)力、意識形態(tài)、官僚控制等,才輪到討論貨幣、投資、工資等問題的章節(jié)。

  [22] 如果將現(xiàn)代民主政體的四個特征――法治、公民社會、自由選舉、責(zé)任政府――兩兩組合,則可以得出16中邏輯上的種類,其中在現(xiàn)代民主和非現(xiàn)代非民主兩者之間有14種中間種類。不過,由于這些特征之間有相互依賴性,所以新民主國家并不是在這14種類型之間隨機分布的。而一些類型中的國家(如沒有自由選舉的各種類型)是沒有民主化的,所以也不屬于我們所說的新民主國家。

  [23] 參見M. Steven Fish, Democracy from Scratch: Opposition and Regime in the New Russian Revolution (Princeton,(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關(guān)于從不自由選舉到自由選舉的轉(zhuǎn)變,參見Stephen White, Richard Rose, and Ian McAllister, How Russia Votes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1997).

  [24] Richard Rose, “Living in an Antimodern Society,” 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 (1999).

  [25] 這是一本書的副標題:Jon Elster, Claus Offe, and Ulrich K Preuss,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6] 參見Hagen Koo,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Kore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以及Sun Hyuk Kim, “Civil Society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15 (1996).

  [27] 參見Robin Luckham, “Crafting Democratic Control over the Milita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uth Korea, Chile and Ghana,” Democratization 3 (1996), Guillermo O"Donnell,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Berkeley, C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3). 以及Chung-in Moon and Jongryn Mo, eds., Democra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Korea: Assessments and Prospects (Seoul: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1999).

  [28] Alice Amsden,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En Mee Kim, Big Business, Strong State: Collusion and Conflict in South Korean Development, 1960-1990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29] 參閱Vaclav Havel, et al, 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Citizens against the State in Central Eastern Europe (London: Hutchinson, 1985).; Victor Mamatey and Radomir Luza, eds., A History of the Czechoslovak Republic, 1919-1948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以及David M. Olson, “Democratizat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Czech Republic,”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in East-Central Europe, ed. K. Dawisha and B. Parro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0] Gabriel Abraham Almond and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Harry Eckstein et al., eds., Can Democracy Take Root in Post-Soviet Russia: Explorations i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1998), Robert D. 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31] 此數(shù)據(jù)參見Hans-Dieter Klingemann, “Mapping Political Support in the 1990s: A Global Analysis,” in Critical Citizens, ed. Pippa Norris (Oxford,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表2.10。關(guān)于調(diào)查公民對民主的支持度的各種不同的調(diào)查方法,參見Rose, Mishler, and Haerpfer, Democracy and Its Alternatives: Understanding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第五章。

  [32] 這個相關(guān)系數(shù)是此文中表11.4報告的:Dieter Fuchs, Giovanna Guidorossi, and Palle Svensson, “Support for the Democratic System,” in Citizens and the State, ed. Hans-Dieter Klingeman and Dieter Fuch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3] 此調(diào)查的田野工作由蓋洛普韓國公司(Korea-Gallup)承擔(dān)。關(guān)于該調(diào)查的詳細情況,參見Doh Chull Shin and Richard Rose, Koreans Evaluate Democracy, vol. 292,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7), Doh Chull Shin and Richard Rose, Responding to Economic Crisis: The 1998 New Korea Barometer Survey, vol. 311,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8).

  [34] Richard Rose, Getting Things Done with Social Capital: New Russia Barometer Vii, vol. 303,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8).

  [35] Richard Rose and Christian Haerpfer, New Democracies Barometer V: A 12-Nation Survey,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Glasgow: 1998).

  [36] Klingemann, “Mapping Political Support in the 1990s: A Global Analysis.” 表2.10。

  [37] 關(guān)于奧地利和后共產(chǎn)主義國家的系統(tǒng)比較,參閱Rose and Haerpfer, New Democracies Barometer V: A 12-Nation Survey. 第五章。

  [38] Isaiah Berlin, Two Concepts of Liber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8).

  [39] 參見Diamond, Developing Democracy: Toward Consolidation.第90頁

  [40] Stefan Hedlund and Niclas Surdstrom, “Does Palermo Represent the Future for Moscow·,”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6 (1996), Jeffrey D. Sachs and Katharina Pistor, The Rule of Law and Economic Reform in Russia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 (巴勒莫--Palermo--意大利城市,西西里的首府,黑手黨活動的中心,政府腐敗嚴重!g者注)

  [41] T. Wing Lo, Corruption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and China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3), Tianjian Shi,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42] 關(guān)于俄國的環(huán)境下,公民會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參見Richard Rose, “Getting Things Done in an Anti-Modern Society: Social Capital Networks in Russia,” in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ed. Partha Dasgupta and Ismail Serageldin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9).

  [43] 引自David M. Ols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in Regime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Review of Politics 13 (1993). 第642頁。

  [44] 詳細情況請見Doh Chull Shin, Mas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Democratizing Kore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第四章。Rose, Getting Things Done with Social Capital: New Russia Barometer Vii.(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第56頁。

  [45] 參見William Mishler and Richard Rose, “Trust, Distrust and Skepticism: Popular Evaluations of Civi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Journal of Politics 59 (1997). 由于“世界觀念調(diào)查(World Values Surveys)”問卷中用的詞是“信心(Confidence)”,而不是“信任(Trust)”,而且給受訪者的選項是四分制,沒有中間點,所以和本文的數(shù)據(jù)無法比較。參見Ronald Inglehart, Miguel Basanez, and Alejandro Moreno, Human Values and Beliefs: A Cross-Cultural Sourcebook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8).

  [46] 參見William Mishler and Richard Rose,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 T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4, no. 1 (2001), Kenneth Newton, “Social and Political Trust in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in Critical Citizens: Global Support for Democratic Government, ed. Pippa Norr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7] 參見Richard Rose, “The End of Consensus in Austria and Switzerland,” Journal of Democracy 10 (2000).

  [48] 詳細請見Richard Rose, Doh Chull Shin, and Neil Munro, “Tension between the Democratic Ideal and Reality: Evidence from Korea,” in Critical Citizens, ed. Pippa Norr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9] 參見,Kuan Yew Lee, “A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 Foreign Affairs 73, no. 2 (1994).; Francis Fukuyama, “Asian Values and Asian Crisis,” Commentary 105 (1998).; David Kelly and Anthony Reid, eds., Asian Freedom: The Idea of Freedom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50] John F. Helliwell, “Empirical Linkages between Democracy and Economic Growth,”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4 (1994). 另請參見Sen, “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

  [51] 關(guān)于這一點的詳細論述,請見Rose, Mishler, and Haerpfer, Democracy and Its Alternatives: Understanding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52] 參見Rose, “Getting Things Done in an Anti-Modern Society: Social Capital Networks in Russia.”以及Alena V. Ledeneva, Russia’s Economy of Favours: Blat, Networking and Informal Ex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53] Horst Kohler, Transition Report 1999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1999).

  [54] Peter Flora and Jens Alber, “Modern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Stat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ed. P Flora and Arnold J. Heidenheimer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1).

  [55] The State in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第iii頁。

  [56] OECD, Oecd in Figures 1998 (Paris: OECD Observer, No. 212, 1998).第50、54、46頁。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Adam Przeworski認為民主化的成功需要政府提供較高的福利給公民是有問題的。

  [57] Linda J. Cook, The Soviet Social Contract and Why It Fail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8] Richard Rose, What Is Europe (Harlow: Longmans, 1996).第153頁圖7.2。

  [59] “How Different Are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s,” Journal of Democracy 7 (1996).第26頁。

  [60] Alexander Hamilton,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The Federalist Papers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48). 第51號(第337頁)。

  

 。ㄍ跽w 譯)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民主化 民主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