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勵生:詩國舊版圖,,學苑新篇章——毛翰《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概覽》序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按說毛翰兄的新著在我崇敬的孫紹振老師做過序——正在進入人文學者最高精神境界的七十有二的孫老師神采飛揚、才華橫溢、鞭辟入里、高屋建瓴——其實用不著我再來饒舌。但除了盛情難卻,再就是我曾寫過毛翰三論(分別刊發(fā)于《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安徽理工大學學報》和《海南師范大學學報》),古人云“知人論世”,多少也有點責無旁貸的味道在。
按我們傳統(tǒng)的學人家法,如所周知是“照著講、接著講、自己講”三步驟,既然孫老師點明毛翰的此著乃“跨文化研究的扛鼎之作”,我就照著孫老師的“跨文化研究”話題接著講。“跨文化研究”當然如孫老師所指出的“二十世紀是中國社會大轉(zhuǎn)變的世紀,也是中國文化大轉(zhuǎn)變的世紀,也是世界文化大交匯的世紀”的結(jié)果,而“交流”與“對話”顯然是其最根本的學術(shù)沖動,同時這種學術(shù)沖動又必然帶來“打通”的學術(shù)傾向,然而,這個“通”早已不是僅僅古今“打通”而且是中西“打通”,也即人們喜歡說的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意思,事實上談何容易。课覀兂30讯嗌匍T外語作為衡量中西之通的根據(jù),就多少有點不得要領(lǐng),根本原因即在于你的學術(shù)成果并沒有在你所懂得的那幾門外語的國家獲得交流和評價,也就根本無法知曉你究竟是“通”還是“不通”。也不管是“通”還是“不通”,這多年我們的比較文學、比較史學以及其它科際整合之類還特別興盛,記得楊絳女士說過錢鐘書老先生曾經(jīng)要對那些似“通”不“通”的比較文學者們“掏出手槍來”。但不管怎樣,從文學學科來說,比較文學正在熱鬧,跨文化研究正在成為前沿課題。按照陳燕谷先生的歸納,比較文學在世界歷史上有過這么幾個階段:影響研究(如“莎士比亞在德國”、“歌德在法國”等)、平行研究(如“莎士比亞與湯顯祖”之類)、后殖民批評研究(如“魯迅與被表述的國民性批判”等)三階段。陳燕谷建議進入“新帝國治下的比較研究”作為比較文學的第四階段。而我更愿意認同周寧博士對“第三”或“第四”階段的修正,他以為“后殖民主義文化批判關(guān)注的是不同文化間關(guān)系中的陷害與屈辱、沖突與危險的一面,卻沒有提供一種交往理性、對話精神的可能性方向”,因此周寧提出“間性研究”,他以為“后殖民主義批評”模式只是從“平行研究”到“間性研究”的轉(zhuǎn)型的過渡形式。竊以為其不僅特具理論眼光而且抓住了“比較”的關(guān)鍵。說白了,如果不是為了“交流”又何必“比較”,如果我們始終缺乏“對話”的資格和精神,“比較”又有何意義?
其實也如孫老師所言,跨文化研究之所以重要或者成為理論前沿,實在跟日漸洶涌的全球化浪潮有關(guān)。而首當其沖的問題,其實也便是周寧所指出的“主體間性”問題,也即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主體如何交流和對話的問題。在這個大前提下,首先需要追問的當然還是“主體性中國”的問題,或者換句話問:何為中國的文化主體?而這也才是孫老師所說的“毛翰顯示出真正的學術(shù)勇氣。他并沒有倉促拿出驚世駭俗的斷言,而是系統(tǒng)地積累/疏理學術(shù)資源。做這樣的工作,其繁瑣,其艱辛,往往不為外人所知,但是,其學術(shù)功力和毅力卻不可小覷”的深刻用意所在。道理非常簡單,全球化程度越高本土化的強調(diào)就變得越重要,因為無論是全球化論者還是反全球化論者,不可忽視的仍然是全球化進程中的“多元全球化”或者“復數(shù)全球化”的強烈訴求。而作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解決的便是,我們?nèi)绾沃匦麓_立我們自身的文化認同?
而從文化認同的角度講,一是本真性,二是多向他者的意象關(guān)聯(lián)性——也即在他者“鏡像”中解構(gòu)和建構(gòu)自身,也即重新建構(gòu)主體性中國形象的過程。后者太復雜跟毛翰新著也沒關(guān)系暫且不論,跟毛翰新著有關(guān)系的前者也極難。從本真性的角度講,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陳平原曾經(jīng)說道:“所謂‘禮’,并非只是儀式,很大程度是一種心情。辜鴻銘認為,‘禮’應該譯為‘Art’,而不是‘Rite’;
周作人對此大為贊賞,稱這就是‘生活的藝術(shù)’,不僅僅在于調(diào)和禁欲與縱欲,達成新的自由與新的節(jié)制;
還包括控制理智與情感、調(diào)節(jié)社會與個人,兼及莊嚴與輕松等,確實是一門藝術(shù)!保ā洞髮W何為》,p133頁)“禮”是一種心情,是一門藝術(shù)的說法,跟孫老師的“‘按美的規(guī)律’塑造民族審美心態(tài)歷史”以及“理想人格建構(gòu)”的說法實則一脈相承。換成我自己的表達則是“本真性”認同,因為你一旦擁有了這種心情或者“藝術(shù)”,便應該會極自然地被認同為“中國人”。但,我們現(xiàn)在若想再做一個這樣的“中國人”,又實屬不易。
以毛翰的《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概覽》為例,其實我在“毛翰論之三”已有過一些基本批評,我曾指出:泱泱中華,曾幾何時,哪里僅僅是個詩國,它更是個威加海內(nèi)外的大帝國。不用說越南、朝鮮、琉球諸藩國,即便是日本(也曾稱藩納貢),哪里僅僅是復制華夏詩國的傳統(tǒng),而是從文字、禮儀、典章、制度一一如法炮制。如“歷史上的朝鮮對中華民族文化極為推崇,甚至以‘小中華’自稱。高麗太祖王建臨終《訓要》云:‘惟我東方,舊慕唐風,文物禮樂,悉遵舊制!钍铣r《成宗實錄》云:‘吾東方自箕子以來,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風,女有貞正之俗,史稱‘小中華’。《宣祖實錄》云:‘我國自箕子受封之后,歷代皆視為內(nèi)服,漢時置四郡,唐增置扶余郡。至于大明,以八道郡縣,皆隸于遼東,衣冠文物,一從華制,委國王御寶以治事! ……無論是日本、朝鮮、越南還是琉球的漢詩,在不同層面上均與傳統(tǒng)中國的漢詩幾無二致:一是為詩的人,大都為士大夫階層,或從文或從武,或者干脆是國王,或者是僧人道人,或者是使臣和留學中國的學者;
二是所作之詩,如“越南的漢詩,即使其題材、主題與中國無關(guān),即使只是一般的述懷言志、唱酬贈答之作,也往往會表現(xiàn)出中國式的人生理想、社會理想、精神情操、審美情趣,以及人生風度和處世姿態(tài)。其表現(xiàn)手法,無論是直抒胸臆,還是托物言志、詠史述懷、寄情山水田園,其意象,其語言,其風格,也多與中國詩歌如出一轍。”因為難就難在“禮”還真的不好說就僅僅是一種心情或者一門藝術(shù)——也即一門關(guān)于倫理秩序的“藝術(shù)”,懂得這樣的藝術(shù)我們就能享受到一種“快樂的心情”——同時它確實還是一種制度,不僅僅是文化制度而且更是政治制度,而在這種文化制度和政治制度里面,我們還不好說就真能享受到一種“快樂的心情”和“審美的愉悅”。周寧在介紹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對中國的相關(guān)看法時曾說:“在沒有健全的法律、強大的國家力量與宗教信仰的情況下,中國社會秩序是如何保持的。中國的孝道或許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人在政治上成功的秘密在于建立了以孝悌為基礎(chǔ)的宗法式政府體系’。麥都思的看法代表著許多人共同的觀點。中國文明是一種奇特的東方式文明,其特性不在于它像所有的東方文明那樣落后腐敗,而在于中國特有的一種穩(wěn)定的停滯與封閉的完整性!保ā妒澜缰袊河蛲庵袊蜗笱芯俊,p99頁)也就是說,沒有“孝悌”的支撐,這個“禮”可能也就很難成為“藝術(shù)”,換個角度說,如果沒有時間上的某種“停滯”和空間上的某種“封閉”,“禮”又如何可以成其為“禮”?因為“禮”的最基本要求便是安于本分,“禮”的原生義是指敬神,后來引申為對等級秩序的發(fā)自內(nèi)心地虔誠以及敬重,同時還有為表示敬意而舉行的隆重儀式等內(nèi)涵。因此,“禮”其實也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基礎(chǔ),因為中國的傳統(tǒng)政治實際上便是建立在道德體系之上的。那么,日本、越南、朝鮮首先學習的當然應該是這一套對秩序的管理的“禮”,日本甚至把其中的“儀式”部分發(fā)展到了后來病態(tài)的地步,以至日本的禮貌和藝伎甚至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成了日本文化的象征。然而,二十世紀畢竟是個“社會大轉(zhuǎn)變的世紀”、“文化大轉(zhuǎn)變的世紀”,如所周知,在中國的第一場啟蒙運動的“五四”時期,首當其沖的便是對封建禮教進行全面的批判和顛覆。日本不用說,所謂“變法維新”、“脫亞入歐”,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共同抵制西方,“二戰(zhàn)”之后居然一躍而成為“西方七國”之一;
即便是越南和朝鮮,假如說跟我們尚有體制上的某種傳承關(guān)系的話,后來在蘇聯(lián)體制的干預影響之下,跟我們其實早已貌合神離,即便是當下,朝鮮不過也就是“要面包”,越南的當下改革學的也是中國,但是步子甚至比中國邁得更大更大膽……也就是說,在現(xiàn)代化(西化)浪潮面前,中國古代“詩書禮樂”的傳統(tǒng)文明不僅在東亞國家即便在中國本土也早已分崩離析。
但是我們應該清楚,“西方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比東方更迷信,東方在歷史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里,也比西方更先進。西方人認為,理性是西方文化精神的精華,可直到18世紀,西方主張理性的啟蒙哲學家還推崇中國的理性與寬容精神,批判西方的神學與宗教政治迫害!保ㄖ軐幷Z,見《世界之中國:域外中國形象研究》,p82頁)而毛翰提供的這部《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概覽》新著便是個特別有力的證明。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我們的落后、腐敗和停滯,實在是跟我們生存秩序的越來越腐朽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西方在地理大發(fā)現(xiàn)和文化大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通過思想啟蒙、制度變革直至技術(shù)革命,三百多年來則顯出勃勃生機,所向披靡。從文化的角度講,文化輸出從來的管道就是只有強國向弱國傳播,而絕不可能是相反——這,毛翰的《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概覽》是明證,而今大量占有我們的讀者和大眾市場的通俗小說、暢銷書、名人傳記、秘聞實錄、好萊塢電影(VCD)、電視連續(xù)劇(包括情景喜劇和肥皂劇等)、流行歌曲,等等,就跟我們現(xiàn)在滿街都是的麥克唐納的漢堡包、肯德基家鄉(xiāng)雞一樣的消費品差不多,則更是明證。需要指出的是,不僅在當年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也一樣,參與管理國家的是文人士子,詩文是他們的才能同時也是他們的生活,其實也一樣是他們的“心情”和“藝術(shù)”。即便是為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藝術(shù)趣味”和“生活品味”,越南和日本的禪詩之發(fā)達,也與中國本土漢詩如出一轍。如所周知,禪宗乃中華佛教中的精華,也是我們本土特具創(chuàng)造性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就體現(xiàn)在我們向人家學習以及翻譯的過程中,有能力把異質(zhì)文化改造成為融入我們自身血肉的東西,禪宗也便是具體明證。而中華佛教向東南亞滲透的面之廣之深,也人所共知?稍侥吓c日本仍有一些奇跡值得一提,前者居然“四百年間竟有八位國王出家為僧。僧人入朝參政,國王出家參禪,成為越南歷史上的獨特現(xiàn)象。而早期的越南漢詩多為僧人所做,多禪詩、偈語及讖詞!畛1010~1225)開國以后,封萬行為國師,從中國迎回佛經(jīng),立佛教為國教。其時,越南百姓大半為僧,國中到處皆寺,禪詩也廣為流行。萬行還有一首至今為佛家信徒傳誦的名作,是他預感即將圓寂時寫下的宣傳空無思想的《示弟子》:‘身如電影有還無,萬木春榮秋又枯。任運盛衰無怖畏,盛衰如露草頭鋪!焙笳呷毡荆拔迳轿膶W還有一個異數(shù),這便是一休宗純(1394~1481),名宗純,字一休,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禪僧,因一部卡通片《聰明的一休》也讓今天的中國人熟知。其‘外觀癲狂相,內(nèi)密赤字行’的形象,與中國南宋那位‘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濟公和尚如出一轍,更公開聲稱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詩’。”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一如余英時闡發(fā)陳寅恪之觀點并發(fā)揮時所說:“用今天的話說,即是建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而‘建制’一詞則取其最廣義,上自朝廷的禮儀、典章、國家的組織與法律、社會禮俗,下至族規(guī)、家法、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無不包括在內(nèi)。凡此自上而下的一切建制之中則都貫注了儒家的原則。這一儒家制度的整體,自辛亥革命以來便迅速地崩潰了。建制既已一去不返,儒學遂盡失其具體的托身之所,變成了‘游魂’。”(《現(xiàn)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p178頁)隨著儒學建制的崩潰,道家哲學的反智與消極主張其實也隨之崩塌,不說儒道互為表里,道家大致也是為批判儒家或者與儒學合流共存亡。而依附于其上的詩文傳統(tǒng),也一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然,梁啟超時代的“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以及直至延伸到“五四”的“文類位移”,則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眼下更關(guān)鍵的問題是,當下的世界又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滾滾浪潮之中,即便是進步/進步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單線發(fā)展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已受到了空前質(zhì)疑,從而無論是在學術(shù)領(lǐng)域還是在文學領(lǐng)域,現(xiàn)代化研究范式也一樣在國內(nèi)受到空前質(zhì)疑,于是,我們的問題甚至是切身問題,也即文化主體性的問題再次浮現(xiàn)了出來。我們是誰?我們的真面目又在哪里?如果我們一定要強調(diào)“多元的現(xiàn)代性”,那么我們的“文化本真性”又在哪里?(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如果弄不清這些問題,我們又如何有“主體性”?如果沒有“主體性”我們又該當如何跟人家談“主體間性”?那么,“間性研究”的根本意義又會在哪里?
當然,我們?nèi)匀幌嘈胖腥A文化的包容性,相信“有能力把異質(zhì)文化改造成為融入我們自身血肉的東西”,但是至少我們應該向那些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們學習,然后重新建構(gòu)我們自身的現(xiàn)代秩序原理,然后重新建構(gòu)現(xiàn)代性民族國家的中國形象。那么,詩人們何為?莫非真的像毛翰所說的那樣:“當中國《詩經(jīng)》已經(jīng)位居六經(jīng)之首,風雅遍布神州,以至于‘不學詩,無以言’之時,孤懸海外的日本還處在蠻荒蒙昧之中;
當中國詩歌進入盛唐登峰造極之時,日本詩歌才牙牙學語,臨帖描紅。但日本又是一個極善于學習和借鑒的民族,一個幸運的民族!Y樂傳來啟我民,當年最重入唐人!瘡男旄!㈣b真、到朱舜水,一代一代的華人東渡,不斷地給這個民族注入新的文化學業(yè)。屈原、陶淵明、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華夏中國詩人輩出,是日本取之不盡的偶像和法帖!庇诌M一步說:“我們該有的,只是復興中華的責任,再造盛世的使命。畢竟,只有在中華文化輝煌的時代,才有人‘每慕中華’,‘愿生中國’,‘夢至京師’;
只有在中華民族強盛的時代,才見‘用夏變夷,未聞變于夷者也’,才有人僭稱中華!弊屓烁械嚼Щ蟮氖牵笆⑹馈比绾卧僭?現(xiàn)當代中國詩人們現(xiàn)在還有這個能力么?莫非文學仍然還是我們的“經(jīng)國之大業(yè)”么?!難道,文學不應該是一項完全獨立的有著自身的運作邏輯的事業(yè)么?即便那樣,曾經(jīng)“經(jīng)國之大業(yè)”的托身之所的儒學建制而今又在哪里?既然“不學詩,無以言”的儒學與文學的建制已不復存在,那么“《詩經(jīng)》位居六經(jīng)之首”,包括《詩經(jīng)》在內(nèi),我們兩千多年的“經(jīng)學意識形態(tài)”至今陰魂不散,不恰是我們重建現(xiàn)代性民族國家的中國形象的基本障礙么?而這些,其實也便是我反復強調(diào)的我們的“文化本真性”之難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我更愿意傾向于孫老師的“歷史的經(jīng)驗值得重視。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曾有過艱難而輝煌的歷程,把其中合理的,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的東西,用現(xiàn)代眼光加以審視,把它們?nèi)谌氍F(xiàn)代美學體系的結(jié)構(gòu)之中。但是,要這樣做的前提就是收集資料,系統(tǒng)地/全面地占有資源。這是一項扛鼎的工作,不是一般大而化之的搬用西方文論那么熱鬧,那么容易引人喝彩。毛翰作了這樣的選擇,為異國漢詩的跨文化研究甘當拓荒者”的說法,以我個人對毛翰兄的了解,其基本是循著一代一代古典文論家的“感興批評”的腳印走過來的,諸如只留下“片言只語”評《詩經(jīng)》的孔子、以韻文形式寫出文論巨制《文心雕龍》的劉勰,以《戲為六絕句》開創(chuàng)“以詩論詩”傳統(tǒng)的杜甫,還有金圣嘆等對白話長篇的“點到即止”的評點和披覽等等……更有諸如鐘嶸、司空圖、袁枚們(毛翰甚至有《袁枚〈續(xù)詩品〉譯釋》等相關(guān)著述問世)的文學方式和人生方式深深影響著他,反倒是所有的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的學術(shù)哪怕或史或論的思想均對他影響甚微,似乎他具有某種天然的免疫力確實讓人頗為稱奇。即便出色如陳平原這樣的文學史家孜孜以求于‘獨上高樓’,也不得不考慮“現(xiàn)代學術(shù)一方面追求‘科際整合’,一方面強調(diào)‘小題大做’,二者并不完全矛盾:前者指的是學術(shù)眼光的‘博通’,后者指的是研究策略的‘專精’。而且,這兩者都與習慣于‘大題小做’的‘教科書心態(tài)’無緣。”(陳平原語,《小說史:理論與實踐》,p33頁)說白了,“教科書心態(tài)”實則為新文化運動以來導致的現(xiàn)代文學教育之結(jié)果,而毛翰幾乎是天然地拒絕了這種“教科書心態(tài)”。更不用說像孫紹振老師這樣的特具原創(chuàng)性的文學理論家,其對情感邏輯和文學形式研究的杰出努力,以及重建文學研究邏輯傳統(tǒng)和理論研究范式等諸方面,更是對西學東漸以來的鋪天蓋地的現(xiàn)代理論話語所造成的障蔽進行逐層解蔽和深入批判的結(jié)果,毛翰兄對種種理論話語的反思與批判也基本是本能地化解于無形。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毛翰的幾乎所有詩論和著述,卻又同時既是史又是論,包括眼下的這部《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概覽》也一樣。其實,這跟我們傳統(tǒng)文論重在“文苑傳”、“詩文評”的“詩文代變”的理路一脈相承,大多時候重視的是中國文學內(nèi)部的各種文體的嬗變,對重建“文學地圖”可能大有裨益,但也本能地甚至也是根本上抵制了理論體系化的可能性。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毛翰的《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漢詩概覽》便是重新繪制了一張有關(guān)傳統(tǒng)漢詩的“文學地圖”。
但是,不好說表面上的體系化一定就是個好東西,尤其是像“教科書”那樣的“體系”早已多為人們所詬病。表面上的“反體系”,其實有可能就是個“潛體系”。尤其是在我國文論傳統(tǒng)中那些承先啟后者諸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黃侃的《〈文心雕龍〉札記》、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乃至錢鐘書的《管錐篇》等,幾乎無一不是“潛體系”的有大成者。這種拒斥過分的體系化、注重真切感受的論述策略,且不說大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即便是在當下“本真性”認同并重建中國的文化主體性方面,也將可能發(fā)揮出可以預見的重大作用。問題可能還在于,在全球化語境之中我們強調(diào)民族化和本土化,尤其強調(diào)“對話”與“交流”,我想對中國古典文論、詩論等進行重新闡釋顯然是題中之義,而所謂“潛體系”其實也是體系,關(guān)鍵可能應該在于對傳統(tǒng)理論范疇進行重新闡釋的過程中,還必須進行有效的解構(gòu)并重構(gòu)。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也許這才是我對毛翰兄的殷切守望并此序。
——于2008年8月8日奧運會開幕之際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