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方:十八世紀中國的現代性建構——“中國中心觀”主導下的清史研究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明清以來,中國對于自身的認識一如西方對于中國的印象,就好像萬花筒一樣呈現出紛繁雜亂的景象,而且變幻無常,但是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將這兩種認識的演變過程稍加梳理,就會發(fā)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這兩者不僅像費正清所說的那樣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①,其變化趨勢亦居然驚人地一致。在經過五六百年的時間之旅后,雙方幾乎都回到了原來的起點。
十六至十八世紀中葉,正值歐洲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的思想解放時期,也是英法資產階級革命高潮迭起的時期。然而,與今日某些論者竭力把當時的中、歐描繪得同樣美好的做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歐洲啟蒙大師們大都把中國當作一個近乎完美無缺的榜樣,其道德之完備、政治之開明、法律之公正、經濟之自由、社會之繁榮、技術之先進,不是“較文明的歐洲為優(yōu)”,就是“足與歐洲相匹敵”,是“世界尚有凌駕我們之上的民族存在”(萊布尼茨語),伏爾泰甚至提出“全盤華化論”,以為危機中的歐洲尋找出路②。當然這種印象并非他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而主要得之于有關中國經典的譯著和商人、傳教士的介紹,因而帶有濃厚的“想象的異邦”色彩。緊隨著十八世紀后期英國工業(yè)化的興起,風靡歐洲的“中國熱”驟然衰退,進入尾聲階段。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中國盡管還是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是“許久以來,它似乎就停滯于靜止狀態(tài)了”,只是“未曾退步”而已③。進入十九世紀,輝煌的中國文明被黑格爾奉為世界歷史的開端,但已經是歷史深處極其遙遠的絕響了,從此以后,“無從發(fā)生任何變化,一種終古如此的固定的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賉美]費正清著:《觀察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第3頁。
②參見談敏著:《法圉重農學派學說的中國淵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59頁及其他各章節(jié)。
、踇英]亞當·斯密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岡的研究》(上卷),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65—66頁。
代替了一種真正的歷史的東西”。馬克思更是借用他人的說法,把這樣一個停滯衰敗的社會看作一具“木乃伊”,只有等到英國殖民者的入侵之后,它才能重新煥發(fā)出自身的活力,才有可能發(fā)生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而在同時代的許多傳教士看來,惟有加農炮彈加基督教,或許才能夠使中國進入世界文明國家的行列。如果用蹺蹺板來比喻,中國的地位此時已經落到了最低點。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進入二十世紀,歷經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分量也越來越大,中國的國際形象發(fā)生了階段性的躍升,一位澳大利亞學者將這一轉變過程概括為三句話,即“醒起來,站起來,飛起來”①。更有人猜想,在未來的二十一世紀或者說在二十一世紀的不久的將來,中國有可能會再次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中心,二十一世紀必將是中國的世紀②。蹺蹺板的中國這一方又逐漸升騰起來了。就連近年來甚囂塵上的另一種聲音——“中國威脅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中國力量不斷增長的判斷之上的。
與之相應,我們對自己的印象與西方人的看法幾乎如出一轍。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我們的祖先依舊生活在天下一家的“世界秩序”之中,自認為是“天朝大國”、世界中心,威震四海,無遠弗屆,其他的都是不開化的蠻夷之邦,至于英吉利、法蘭西乃至美利堅,更是難知其詳。之后因為受到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極其猛烈的敲打,我們才不得不走出自設的神壇,感受到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到來,并在不斷的受挨打和被屠宰的過程中,一步步地發(fā)現自己在器物、制度乃至文化層面的落后和不足,而由此形成的普遍強烈的落后—恥辱情結,反過來又一直推動著百余年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推動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使今天的國人在面對世界、面向未來時有一種切切實實的揚眉吐氣之感,更有一種堅定的自信和樂觀。甚而有不少懷有狹隘民族主義情緒的學者,在當今“中國崛起”和全球危機的背景下,還憧憬著進一步輸出中華文化,冀望“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呢。有人更把剛剛過去的2005年稱之為“中國崛起年”或“中國的世界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賉澳大利亞]費約翰著:《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中文版序。
、趨⒁奫日]溝口雄三著:《日本人視野中的中國學》,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1996年版,中文版序。
從輝煌到衰落,由衰落而復興,五百年的時間之箭勾勒的拋物線軌跡并非全是對中國的想像,它多多少少也是實際的歷史過程中中西實力消長變化和不同發(fā)展道路的反映。其中絕多臆想與猜測、偏見與傲慢、歪曲與誤解、夸大與炫耀,但畢竟也是各個不同階段的人們基于一定的經驗感知而對現實狀況作出的判斷,由于現實本身就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所以對變動著的對方的印象發(fā)生變化自然不足為怪。但是,如果為了某種論證的需要而每每把現實的變化投射到早先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段,并作為研究的結論,那就顯得很不正常了。歷史是現實的鏡子而非現實的倒影,否則,“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一方法論層次的哲人睿語,就會變成敘述意義上的“一切歷史都等于當代史”的謬論了。遺憾的是,近年來國內外同趨興盛的“在中國內部發(fā)現歷史”的史學思潮,即“中國中心觀”,它給我們描繪的十八世紀中國形象多多少少都是這類“映射史學”的產物。
此處有必要對這些學者的觀點作一番概要式的總結,以展現其筆下^十八世紀中國人的近代性臉譜。由于他們對十八世紀中國進行再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古代(中世紀)與近代的界限,蕩平傳統(tǒng)與近代的鴻溝,其論述覆蓋的時間往往要逸出這一時段而擴展到十六世紀乃至秦漢,或者延伸至1840年以后,所以這里的概述亦莫例外。由于學識所限,本文只是選取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予以介紹,容有遺漏。此外如日本中國學界,從二十世紀初期內藤湖南創(chuàng)立“宋代近世說”以來,“把中國當作中國來理解”的學術取向一直綿延不輟,且卓有成就,因涉獵有限,略有旁及。另有思想史領域的相關探討,亦因篇幅所限,暫予割愛。諸多不及,敬祈指正。
一、“新女性”與“小男人”:中國特色的生育理性與性別結構
我們首先從十八世紀中國人的生育、婚姻和性別安排等社會生活方面的問題入手。
長期以來,不管人們對馬爾薩斯學說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實則大多在不同程度上默認其對中國人口問題的基本看法。即在近代生育觀念和近代醫(yī)藥知識出現和普及以前,中國的人口行為是一種無法有意識地加以控制的自然生理過程,是一種孕育于小農經濟環(huán)境下的非理性的行為,有些比較偏激的學者甚至稱其為“兔子文化”,其特征是高生育率和放任增長,其結果是人口劇增和人口爆炸;
只有通過戰(zhàn)爭、瘟疫、饑荒(有學者從批評的角度不無夸張地概括為“打死一批”、“病死一批”、“餓死一批”)等所謂“現實性抑制”所導致的死亡率上升,才能緩解或制止這種不斷增長的過程。對于這樣一種人口運動的“死亡驅動機制”,李伯重以其對江南地區(qū)的研究率先提出質疑。他指出,早在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民已經在運用種種方法控制人口增長”,使其與經濟增長之間“保持了一種至少是同步前進的和諧關系”,從而保證了江南經濟有“可觀的發(fā)展”,因此,“在公認的那些近代思想、觀念、組織和技術等被引進之前很久,中國(至少是某些地區(qū))人民的若干所為就已經相當的‘近代化’了”;
“若是為‘近代至上’的偏見所蒙蔽,否認過去確實存在的事實,把古人都看得愚不可及,那倒是有失公允的”①。美籍華裔學者李中清等則從比較史的角度對中國的所謂“馬爾薩斯神話”進行尖銳的批評,認為馬爾薩斯把預防性抑制、現實性抑制分別與現代西方世界、非西方和非現代西方社會直接掛鉤,并把中國當作后者最好的例子,這種觀點本質上是建立一個世界性的二元對立體系之上的,是典型的西方種族中心主義的論調;
其實在中國,“預防性抑制要比現實性抑制更重要”,計劃人口一直是中國人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的人口行為一直展示著一種理性的形式,它可以與人口轉變后的情形相媲美”;
雖然這種行為決策主要是以家庭集體而非個人為單位的,但也正是這種集體控制的悠久傳統(tǒng),推動了當代中國計劃生育的迅速發(fā)展,使“中國有能力在所有人口大國無法達到的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的人口轉變”②。由于李的研究主要是從他本人有關清代遼寧道義縣的個案考察引申出來的,因而事實上是將近代生育理性的適用范圍從李伯重的江南擴展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明清中國的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兩性關系給當代人的印象,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的一場從婦女史到性別史的“學術革命”之中,同樣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是在閨閣之內還是山野田間,過去那種在封建的家長制統(tǒng)治下總是受壓迫被摧殘的婦女受害者形象,首先被美國中國學界的一批秉持社會性別分析方法的婦女史學者當作千篇一律的刻板模式而給解構掉了,進而又被“復原”為一種據說真正體現其主體能動性的女性觀點和女性意識,即“超越男人的目光,聽到18世紀中國女性自己的聲音”③。在這一方面最具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娎畈兀骸犊刂圃鲩L,以保富裕: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為》。原刊《新史學》(臺北)第五卷第三期,1994年。另見氏著:《多角度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第137~168頁。
、趨⒁娎钪星濉⑼踟S著:《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版,第一、二、八、九章。
、蹍⒁奫美]蘇珊·曼(亦譯曼素恩):《十八世紀的中國固知識女性》,載李小江等主編:《性別與中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4年版,第187—212頁。另見杜芳琴著:《中國社會性別的歷史文化尋蹤》,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193負;
色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①一書中,美籍華裔學者高彥頤運用?潞筒嫉隙虻臋嗔碚,從理想準則與生活實踐之間內在的差距、鴻溝、矛盾或緊張關系出發(fā),對儒家社會性別倫理的兩大基礎性支柱,即“男(外)女(內)有別”和“三從四德”進行了重新解讀。她認為,從象征意義上來說,人們對傳統(tǒng)中國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有著太多的誤解;
其實,座落大內之內的閨房,并不是禁錮婦女的空間和束縛其心胸見識的枷鎖,而是“喻示婦女在天地人和諧、上下內外秩序分明的儒家理想社會中的重要性”,非此則不足以支撐和維系內外井然的倫理秩序②。一旦從理想規(guī)范轉向生活實踐層面,“通過將女性視作主角,而觀察其于體系內的演練以促進其利益時”,就會看到她們是如何利用有限而具體的資源,在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性別體系內,“極有創(chuàng)造地開辟了一個生存空間”,一個給予她們意義、安慰和尊嚴的“自在的生存空間”③。從明末清初江南地區(qū)上層婦女的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來看,隨著晚明以來貨幣經濟和城市文化的興盛、女子受教育機會的增加和民間出版業(yè)的繁榮,原本將女性排斥于男性公領域和政治奮斗之外的“男女有別”的社會規(guī)范,反而使家庭成為婦女的文學生活領地,成為其傳授文學知識、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娛樂中心。她們足不出戶即可以通過閱讀、寫作和出版而與外界溝通,并以其出色的才華和作品得到士大夫階層的推崇,成為當地和家族的驕傲。她們還大大超越閨房界限,在隨父隨夫和出于謀生之需而從事的種種旅游活動中,借助詩詞酬唱構筑一種男性無從過問的女性本位的文化空間,并通過“家居式”社團、“社交式”社團以及“公眾式”社團等非正式和正式的文學組織形式,將自己的活動領域從閨閣私人領地延伸到親屬關系、鄰里和公眾領域的心臟“社會”④。即使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男外女內的模式也給她們提供了某種機會去建立一個以母性為中心的“陰性家庭”,養(yǎng)兒教女,持家理財,實有無上的權力和重大的責任,無須俯仰父權以求存⑤。特別是其中的職業(yè)女塾師階層,以其身體的流動性和藝術家的聲望,以及獨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侔矗捍藶楦邚╊U(Dorothy.Ko)1994年著作(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Women and Culture in Seyenteenth-Century China,(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的中譯本書名,由李志生翻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與原版校核,中文奉漏譯了其后的“跋”(“Epilogue”,該書英文版第295-296頁)。此外,在中譯本出版之前,作者“特抽出部分論點,滲以成書后始見資料”,撰成《“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一文,載于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第21—50頁。
②參見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載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第26頁。
、蹍⒁姼邚╊U著:《閨熟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9頁。
、軈⒁姼邚╊U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14—18頁。
、輩⒁姼邚╊U:《“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載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第36頁。“陰性家庭”的概念英文為“uterine family”,是美國人類學家Margery Wolf根據其1970年代在臺灣的川野調查而提出來的,又譯“子宮家庭”。見氏著:Women and Family in Rural Taiwa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于父、夫之外的謀生行為,“顛覆了女性生存空間封閉性的理想”①。進而言之,這些受教育的女性,既有豐富的智力世界,也有多彩的情感世界。她們不僅通過閱讀、評論《牡丹亭》之類的浪漫作品和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入一個遠大于閨閣的情感世界,在讀者群中燃起一股崇尚男女互愛的“情迷”,還在婚姻實踐中追求琴瑟和諧的“伙伴式婚姻”關系②。而且正是由于這種浪漫婚姻理想的彌漫,許多在地方官和國家眼中屬于儒家殉道者榜樣的“節(jié)婦”,更可能是些“殉情者”,她們“追隨自己的丈夫走進墳墓,以實踐婚姻誓言或紀念一個永遠不可能被重復的浪漫記憶”③。婦女的纏足問題也是如此。如果用上述新的“內外有別觀”,特別是從“女人自己的聲音”中(或從“women to women”而非“man to women”)來理解它的意義,就會發(fā)現,纏足事實上體現了婦女自我認同的三大要素,即作為個人的主體性,作為有閑階級成員的尊貴以及作為女人自我表現的手工作品,是她們個人意愿和個人努力成功實現的標志,也是作為一位女性所能控制的女性之美的最重要方面④?傊,在這樣一種社會性別空間內外滲透的過程中,至少在十七世紀中國江南的上層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由“才、德、美”三要素——實際上還應加上一個“情”字——構成的“新女性形象”,“象征著對儒家‘四德’的一種微妙顛覆”⑤。因此,作者認為,把前近代中國的婦女看作是家庭制度受害者或男性玩物的成見,不過是五四反傳統(tǒng)主義或西方女權主義的一種理論建構,與其說反映了傳統(tǒng)的特性,不如說是對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性的界定⑥。
這種對“五四”史觀的改寫,并不意味著高彥頤將其所謂的“新女性”形象與現代性等同起來。實際上,對那種把明清中國看成是“早期現代”的說法,她是持有懷疑態(tài)度的⑦;
她多次反復提醒讀者,這些女性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化教育、職業(yè)生涯和婚姻生活中,雖然在個人的層面上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但并沒有在體制層面上對社會性別的不平等關系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姼邚╊U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135頁。
、趨⒁姼邚╊U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72頁,第179頁。
、蹍⒁奫美]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197負。
、軈⒁奫美]高彥頤著:《閨塾帥: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180—183頁。
、輩⒁奫美]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166—180頁。
⑥參見[美]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4頁。
、邊⒁奫美]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25—27頁。
公開的挑戰(zhàn),相反卻強化了“男女有別”這一儒家社會性別體系。不過,如果我們由此以為這種女性文化正是傳統(tǒng)毒害太深的明證,則肯定是高彥頤無法認同的,因為在她看來,這恰好是源自儒家傳統(tǒng)自身的有力發(fā)展,這種傳統(tǒng)“應被理解為一種建構的而不是自然的秩序,一種對社會變化有著回應的秩序”①。只要從具體的歷史的情境出發(fā),并且不再把現代性視為對傳統(tǒng)的否定,那么,從十七世紀“動靜兼?zhèn)、內外交融”的婦女生活中所看到的,將是中國傳統(tǒng)最具活力的一面,而且自有其邏輯和連貫性,其發(fā)展軌跡甚至一直延續(xù)到現代②。
高彥頤的論述,特別是她對婦女纏足的新見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論,但這并不妨礙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總的判斷在學術界的擴散和引申。曼素恩(Susan Mann)的《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后的中國婦女》當可作為這一研究的續(xù)篇來看待③。雖然她對高彥頤盡可能淡化和抹煞明清易代這一重大政治事件對社會的影響,著重從社會史的角度強調十七世紀性別關系變化的連續(xù)性這樣的做法提出質疑,認為清軍入關以及其后實行的國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婦女生活的軌跡,“標志著自晚明以來傳統(tǒng)的破裂”,但是在試圖“發(fā)現女性自己主體性的現象”,破除或消解“五四”婦女史觀方面,卻與前者一脈相承。正如曼素恩自己所說的,十八世紀的中國,“在很多方面仍然承繼和發(fā)展了高彥頤在她開創(chuàng)性工作中指出的在社會性別關系方面已有的變化趨勢”,這種自晚明以來發(fā)生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晚期中華帝國兩性之間的社會關系”,是“中國婦女在前近代的歷史時期里經歷的最最巨大的變化”④。由此看來,曼素恩之所以把盛清時期的女性地位與其前后的晚明和十九世紀下半葉區(qū)別開來,無非是為了強調這一時期社會性別關系的獨特性,并把它視之為“中國婦女史上一個舉世無雙的時期”⑤。其間女性作家的聲音更加響亮,與之前在許多方面被當作是中國“早期現代化”源頭的宋代形成了尖銳的對比;
之后,“正是這些表達清晰的、受過教育的獨立婦女,曾經如此熱切地接受了20世紀初的革命運動”,可謂“中國近代化的先驅”。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奫美]高彥頤著:《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20—21頁。
、贒orothy Ko.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296.另見中譯本第24—25頁;
《“空間”志“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第49—50頁。
、鄞藶樽髡1997年英文著作的中譯本書名,定宜莊、顏宜葳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躘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綴珍錄——卜八世紀及其前后的中國婦女》,第3頁,第7—8負,第25—26頁。
⑤[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后的中國婦女》,第6—7頁。
⑥[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后的中國婦女》,第25—26頁,126—127頁,第284頁。
在臺灣學術界,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文化史組為中心的一批學者,近年來在“情欲解放”的主題下進行的一系列明清婦女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對同類研究的進一步闡釋和發(fā)揮。這從二十世紀末由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的一部論文集的題名——《禮教與情欲: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后/現代性》——即可看出端倪。其中適成對照的是王鴻泰的研究,因為他恰好是從一個與高彥頤的研究相反的“man to women”的方向,用妓院這一家庭之外的“情藝世界”來論述同一個主題的。全文以晚明以來妓女的“文人化”為中心線索,鋪排了一個超越傳統(tǒng)男女關系的新的社會文化即“情色文化”的孕育成長過程: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和城市生活的繁榮,妓女和文人這原本等級分明的兩大群體在社交生活上的互動愈益頻繁,漸漸地在妓院這一禮教的化外之區(qū)營造了一個外在于功名征逐的,男女平等交往的“情感世界”;
漸而又演變成明清士大夫的一種生活形式的選擇,即以名妓為婚姻對象,直接將在妓院中發(fā)展出來的情藝生活納入到日;橐龅姆秶畠龋诓粚苟Y儀規(guī)范的情況下,于家庭生活之中另外分割出一片“情”的空間,形成一種“妻”與“妾”、“義”與“情”分立并存的局面。于是,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形式便在舊有的婚姻關系之內得到進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在作者看來,《聊齋》的人狐戀和《紅樓夢》的情感糾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上述情感世界的翻版①。
在大陸學術界,類似高彥頤的觀點時有迸發(fā)②,就連其驚世駭俗的“纏足論”也在部分青年學者那里引起強烈的共鳴③。但是在此方面最值得注意的,大概只有李伯重對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所作的研究。他認為,在江南農村,“男耕女織”這種家庭勞動安排方式是直到清代中葉才得到充分發(fā)展和普遍流行的,此前以“夫婦并作”為代表的男女同工模式則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不過,在從“夫婦并作”向“男耕女織”的轉變過程中,婦女由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洪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載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欲:前近代中困文化中的后/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版,第73~123頁。另可參考張壽安提出的18—19世紀中國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脫臼說”,見氏著:《十八、十九世紀中國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現代轉化》,臺北《近代中圈婦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第47—87頁。
②例如高翔在論及十八世紀清代士林生活方式的新變遷時,即以袁枚招收女弟子學詩和民間婦女出游為例,指出那種“將乾嘉時期東南社會描寫為一派男尊女卑,女予處深閨之中,坐則垂簾,出則擁面的昏暗景象是小符合歷史事實的”,而婦女出游,特別是進香聚會,更是婦女“自由的節(jié)目”,體現了男女關系的變化。參見馮爾康、常建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生活方式與觀念》,南開火學1998年版,第198—204頁。
、蹍⒁姉钆d梅:《小腳美丑與男權女權》,《讀書》1999年第10期;
《觀念與社會:女了小腳的美丑與近代中國的兩個世界》,《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楊念群《從科學話語到國家控制——對女了纏足由“美”變“丑”歷史進程的多元分析》,《北京檔案史料》2001年第4期;
《“過渡期”歷史的另一面》,《讀書》2002年第6期。詳見本文第二部分。
田勞動走向家庭手工業(yè),其經濟地位不但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不斷下降,相反卻是不斷的上升,直至形成“半邊天”的角色。在大田勞動中,婦女因體力較弱和家務纏身,勞動效率確實不如男性,可是在手工紡織這種對勞動者的技能和熟練水平的要求超過對體力要求的生產領域,家務纏身反而為婦女投入家庭紡織業(yè)提供了優(yōu)勢。至清代中期,由于江南許多地區(qū)的農村家庭棉紡織業(yè)已經成為與農業(yè)同等重要的經濟部門,所以,婦女從事棉紡織業(yè)的收入逐漸等同進而超過了男子從事大田勞作的收入,有的甚至可以發(fā)家致富,以致當地男子頗多游手之徒,往往“藉婦茍活”。①結果,婦女失去了戶外的活動空間,得到的卻是自身經濟地位空前的提高。這與高彥頤的研究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其后,針對當今社會輿論一度關注的“上海小男人”現象,李伯重又撰文指出,這種現象,既不是解放后推行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政策的結果,也不是近代開埠以后以英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強烈影響的產物。因為就前者而言,它是面對全國而非上海一地的;
至于后者,英國婦女的家庭地位是直到二戰(zhàn)以后才有較大改善的,此前則乏善可陳。所以,形成上述現象的更深層的原因,應歸屬于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區(qū)明清之際才逐步形成的“男耕女織”這一新的家庭分工模式②。
果真如此,江南這一明清時期程朱理學最發(fā)達的地區(qū),無論是在上層社會,還是在下層民眾之間,恰恰又可能是中國社會男女平等最徹底的地區(qū)了。我們該怎樣理解這種奇特的現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娎顐冎兀骸稄摹胺驄D并作”到“男耕女織”——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一》,(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婦女半邊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3期。
②參見李們重:《“上,F象”與明清以來江浙地區(qū)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光明日報》2002年8月15日。
二、斯密型市場與明清中國經濟的近代化
應該說,上述學者之所以能夠在中國人的飲食男女方面(即人口的再生產過程)發(fā)現極其耀眼的近代理性的光芒,是與他們對同時期人類社會生活的經濟基礎(即經濟再生產過程)之新的認識分不開的。眾所周知,自從毛澤東的名著《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問世之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論和資本主義萌芽論一直支配著人們對鴉片戰(zhàn)爭前三千年“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及其變動趨勢的認識,迄今余響不絕。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史學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徹底打破了這一自給自足的神話,確認了小農經濟和商品經濟或市場交換之間廣泛而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有關中國傳統(tǒng)經濟的發(fā)展道路的爭論,逐漸由能不能自發(fā)地導向資本主義社會變成了是否屬于近代市場經濟的問題。一種以市場經濟學說為基礎的“現代化范式”在1990年代以后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尤其是明清中國史研究主導性的理論范式①。例如中國經濟史學界泰斗吳承明,作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的集大成者,鑒于出現在16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歷17、18世紀并未“長成大樹”,實現現代化也不一定必須經過資本主義社會,于是從1981年開始就“轉而從事市場和商業(yè)史的研究”,也就是他后來總結的以“現代化即市場經濟”的假說取代“現代化即資本主義化”的假說,而不再研究已被中國社會已然跨越的資本主義②。他指出,這樣的市場經濟有個轉變過程,這個轉變過程也就是至今尚未完成的經濟現代化或近代化過程,它從十六世紀即明嘉靖、萬歷年間即已開始,出現了一系列正向的不可逆的“現代化因素”,經濟上主要表現為大商人資本的興起、工場手工業(yè)的出現、押租制和永佃制的推行、雇傭關系的解放、白銀內流等③。唐力行同樣把十六世紀到20世紀都納入近代社會(唐名之為“近世社會”)的范疇,盡管其研究并沒有擺脫“現代化即資本主義化”的思路,而把這一歷史階段定義為資本主義從萌芽到成熟的過程,但其考察的重點已經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流通領域,著意于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探索,并將商人階層的整合與新興資產階級的形成當作資本主義成熟與否的標志,因而事實上也是一種基于“市場取向”的研究④。
更有代表性的還是李伯重的江南研究。他于1991年年底完稿的《發(fā)展與制約》一書明確提出十八世紀江南“經濟近代化”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周東華:《新瓶與陳醋:早期工業(yè)化、現代化還是資本主義萌芽新論》,載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編:《現代化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年版,第326頁。
、趨浅忻髦骸吨袊默F代化:市場與社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8—9頁。另見氏著:《要重視商品流通在傳統(tǒng)經濟向市場轉換中的作用》,《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2期。
、蹍浅忻鳎骸秱鹘y(tǒng)經濟市場經濟現代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6、17世紀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因素與社會思想變遷》,見氏著:《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30—50頁。
、芴屏π兄骸渡倘伺c中國近世社會》,商務印書館2003年新版,笫34頁,第107—138頁。
如果以西歐經驗作為經濟近代化的“標準”模式(但是擯棄西歐中心論的價值取向),那么我們可以看到:至少自明末以后,江南經濟已具有亞當斯密所總結的18世紀中葉經濟近代化的主要特征:分工專業(yè)化及與交通運輸相聯(lián)系的市場發(fā)展。在商業(yè)化、城市化、農村工業(yè)、交通條件、人民受教育程度方面,江南均走在十八世紀中葉英國的前面。因此,從上面這些方面來看,若以18世紀中葉的西歐為標準,江南可以說已是十分“近代化”了。①
應該指出的是,這里的“經濟近代化”并非是走向西歐工業(yè)革命或19世紀類型的近代化,即“歐洲道路”或庫茲涅茨型成長(the Kuznetzian growth),而是另一條“脫離常軌”的不同類型的近代經濟成長方式,即不是以近代技術為基礎而主要是依靠分工與比較優(yōu)勢的斯密型成長(the Smithian growth)。它和前者一樣都是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特征,都屬于近代經濟成長。李伯重強調指出,離開了清代出現的那些變化,“就很難想象今日江南農業(yè)經濟的近代化”,“今天江南農業(yè)經濟成長的主要道路仍然還是清代的道路”②。
在明清華北商品經濟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許檀,近年來則著力探討全國范圍的城鄉(xiāng)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她也主張經濟的發(fā)展有其連續(xù)性,應突破1840年這一政治性的界標,以期尋找“中國傳統(tǒng)經濟自身的發(fā)展動力”。她指出:明清時期中國經濟中最具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的發(fā)展應是向市場經濟的轉化,而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的城鄉(xiāng)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實際上也就是中國近代市場體系的逐漸形成過程,因而也是中國近代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中葉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后并不是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市場體系,而是利用和改造了中國原有的市場體系來為之服務。③
平心而論,大陸學者中較早明確地把明清中國的經濟機制當作市場經濟的,是一直主張從正面看歷史的著名經濟史專家高王凌④。他堅決不同意中國經濟在清代末年已經走向盡頭的說法,更不認為其前期“一無是處”或“凈走錯路”,而是展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表現出一個“自有規(guī)律,有條理,有次序,有步驟,一步步由低向高的合理的發(fā)展過程”,“并與百年來現代化事業(yè)的開展有著某種正面的接續(xù)關系”。具體而言,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至清代已超出基本食用品的生產階段,進入全面發(fā)展的更高階梯,并在十九世紀中葉由國外傳入之前形成了急迫的“工業(yè)化”要求;
此外,傳統(tǒng)經濟制度中的許多特點,如農業(yè)的家庭經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倮顐冎刂骸栋l(fā)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版,第401—402頁。
②李伯熏著:《理論、方法、發(fā)展趨勢:中國經濟史研究新探》,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243頁。
、墼S檀:《明清時期城鄉(xiāng)市場剛絡體系的形成及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軈⒁姼咄趿瑁骸兑粋理想的追求——十八世紀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知識分了》(美國),1987年秋季號。
土地的私有及租佃制度、農民選擇生產項目和行業(yè)的較多自由、以及商品性生產經營和市集體系等,都具有不容忽視的“現代意義”。于是,高認為,這些重要的事實“已經把‘古’與‘今’、把‘傳統(tǒng)’與‘現代’貫通起來”,在今日的現代化事業(yè)中,其所面臨的問題、所采取的具體的政策措施以及在思想和行為方式上,“與過去都有許多相同之處,也都可以看到清人的足跡”①。
隨著全球范圍的“后現代轉向”和“生態(tài)轉向”,更由于大陸環(huán)境問題的同趨嚴重以及由此而來的環(huán)境保護思潮的興起和向生態(tài)文明社會的邁進,人們從明清時期的中國又尋找到了某些“后現代因素”或生態(tài)經營模式②。盡管明清中國只有一個,但是疊合著歷史前進的步伐,她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卻又如此的不同,而且還“與時俱進”。從不太起眼的資本主義萌芽形態(tài),到與西方并駕齊驅的“近代化模式”,再到某種“超前”類型的“生態(tài)經濟模式”,我們從同一個明清中國所看到的,恰好就是近代以來人類歷史曾經發(fā)生以及正在孕育著的各類社會經濟形態(tài)!③真讓人有點眼花繚亂了。
同樣是在中國經濟史領域,西方的學術研究看起來多樣化,實際上其主要內容卻如黃宗智所說的“出人意料地與中國的研究相似”④。當中國大陸的發(fā)展論者(亦稱樂觀論者)從“資本主義萌芽論”向上述“明清中國近代化論”開始轉變之際,西方學界從1980年代初期以降逐漸流行的“近代早期論”也步入顛峰時期,形成了一股以“加利福尼亞學派”(California School)為代表的新潮流⑤。雙方也由先前的各自為戰(zhàn),變成了今天的中外學者的大合唱。如果說兩者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先前的“近代早期論”多多少少脫胎于中國的“萌芽論”,而今日大陸的發(fā)展論則更多借力于美國加州學派的理論框架。如李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姼咄趿柚骸妒耸兰o中圉的經濟發(fā)展與政府政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251頁;
另見氏著:《經濟發(fā)展與地區(qū)開發(fā)——中國傳統(tǒng)經濟的發(fā)展序列》,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4頁。
、趨⒁娎畈兀骸妒⑹呤兰o江南的生態(tài)農業(yè)(上)》,《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十六、十七世紀江南的生態(tài)農業(yè)(下)》,《中國農史》2004年第4期。
、塾嘘P論述,請參見拙文:《老問題與新方法:與時俱進的明清江南經濟研究》,2004年5月14日“中國傳統(tǒng)經濟再評價”第四次學術研討會內部討論稿。
④黃宗智:《中國經濟史中的悖論現象與當前的規(guī)范認識危機》,《史學理論研究》1993年第1期,第44頁。
、葸@一“早期現代論”之所以被稱為“加利福尼亞學派”,主要是因為其中最有力的倡導者如王國斌、彭慕蘭、李中清、馬立博(Robert Marks)和金世杰(Jack Goldstone)均出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事實上,不少持相同觀點的學者如弗蘭克并不屬于加利福尼亞系統(tǒng),其內部的一些學者如黃宗智則是這一學派的反對者,故麻省理工學院的濮德培對這一名稱表示異議,改其名為“歐亞相似論”。至于他本人,既支持“歐亞相似論”,又屬于下文所說的“阿爾泰學派”,并試圖糅合這兩大學派并超越之。參見P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664。
重多次強調的兩種類型的近代經濟增長方式,即是參照了1991年費維凱(Albert Feurwerker)在美國亞洲學會的主席演講中對中國近代早期經濟史研究所做的相關論述①,后來經過王國斌、魏丕信等學者的發(fā)揮后,所謂斯密型增長即與“近代早期中國”融為一體了。魏徑直把這一時期稱之為“近代中國”而略掉了其中的“早期”二字,并認為這是“無法用‘近代時期’以外的其他詞來加以命名的”。他指出:
談到所謂的“亞當·斯密增長”,歐洲近代資本主義就是以之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它主要是以市場的擴大,銷售的復雜性和極大的有效性、地區(qū)生產的專業(yè)化以及社會關系的貨幣化作為特征,而并不一定要求科學技術的顯著革新,或是勞動者個體勞動力或經濟基礎單位勞動力的飛躍式增長。因此,盡管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識得到,在某些對西方舊制時代的社會的研究曾定義為“亞當·斯密增長”的形式和結果,在中國和在其他的地方也存在,甚至是大量存在,而且早于,甚至遠遠早于可以僅僅涉及回應西方的范式。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貯lbert Feurwerker:“Presidential Address:Questions about China’S EarlY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that I Wish I Could Answer”,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No.4,1991.按:吳承咧在近的研究中也放棄了,“沒有分工的市場”的舊說,認為“斯密動力”理論“可用以解釋現代化以前社會經濟是如何發(fā)展的。(參見吳承明著:《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第10頁。但是這一理解與費維凱人不相同,后者認為,中田的斯密式增長足從十九世紀后期開始的,此前則屬于一種“廣泛性成長”(extensive growth,抑或粗放性增長),而非“集約性增長”(intensive growth),即一種人均產出、人均收入以及總產出持續(xù)增長的現代現象,包括斯密型增長和庫茲涅茨型增長,一般用“經濟發(fā)展”(economic development)表示。
②[法]魏丕信:《近代中國與漢學》。(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見《法國漢學》從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三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4頁;
第19—20頁。
三、“福利國家”與“選舉社會”:清代國家職能再評價
對明清中國經濟地位的再認識必然要延伸到對同一時期特別是清代國家政權作用的重新評價,否則,按照上述樂觀論者的邏輯,如果明清的集權專制制度確實像過去學界所說的那樣阻礙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進步,或者因其腐敗、虛弱、低效率和缺乏進取心而無法解決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那么,“16—18世紀中國經濟的出色表現就無法解釋了”③。就目前所知,此類再評價主要是圍繞著“權威本位觀”和“國家與社會的二元觀”④這兩條思路展開的,涉及君主專制、官僚制、科舉制和基層社會權力結構等許多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劾畈兀骸段贺牛<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與國際中國社會經濟史的新方向》,載魏丕信著:《l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文版序第15—16頁。
、艽颂幭到梃b鄧正來、景躍進《建構中國的市民社會》一文中的提法。原文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創(chuàng)刊號,1992年11月總第一期。另見鄧正來著:《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頁。
有意思的是,當年的魏特夫是從防洪灌溉之類的治水活動和大型公共工程的相互關系來建構其著名的東方專制主義理論的,而今的樂觀論者也正是從類似的角度即從社會救濟領域入手來給這個在中國大地上無所不在地飄蕩了幾千年的幽靈予以“平反”。早在1980年代初,魏丕信即在其名著《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一書中發(fā)現了“一抹有關救荒政策總面貌的令人拭目的光亮”,一反“充斥在中國官僚著述中的深厚的悲觀主義”和“根深蒂固的懷疑論傳統(tǒng)”,對明清中國官僚制度作出積極向上的正面評價①。其后,他與王國斌等合作,對清代倉儲系統(tǒng)等有關中國經濟安全與社會保障的機構制度繼續(xù)展開研究,結果驚訝地發(fā)現,與同時期的近代歐洲各國相比,清代國家政權不僅表現出一種獨特而強烈的“家長式責任”(paternalistic responsibilities)和“家長式關懷”(paternalistic concern),總是“把人民(特別是農民)的物質福利作為國家要解決的頭等重大的問題”,而且早在西歐各國成為近代福利國家之前,就已經實行了一系列復雜而有效的“保障人民起碼生活權利的物質利益手段”②。進而言之,十八世紀以來的中國國家政體建設并不是像一般學者聲稱的那樣“長時問盲目地逐步走向消亡”,而是呈現出一種國家管理活動范圍日益擴大的普遍的和不可逆轉的傾向,其主要內容就是“走向行政操作的廣泛系統(tǒng)化,監(jiān)督和檢察的嚴密化和制度化,稅收合理化,經濟活動數據收集的新的系統(tǒng)化、集中化,以及一個日臻完善的刑法的建立”。魏認為,這是一種與近代歐洲并行發(fā)展、殊途同歸和相互呼應的傾向,理應歸于“廣義的近代化”范疇③。王國斌的看法與此一致,他認為,如果不是僅僅以近代西方國家為標準而是深入比較國家完成特殊任務的具體能力,我們就會發(fā)現,明清中國國家的表現有時會超越歐洲,而且中國的國家從事某些活動要比歐洲國家來得早,事實上從公元前三世紀起,中國就一直通過有組織的文官制度實施賦稅征收、人口清查,并逐漸形成一種為十九世紀前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難以想像的社會輿論和文化實踐,也就是說,明清中國的某些實際經驗早于近代歐洲。故而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差異,不過是“中國”與“歐洲”的不同,而非“傳統(tǒng)”與“近代”的差異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賉法]魏丕信著:《18世紀中圍的官僚制度與荒政》,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3頁。
、趨⒁娎畈兀骸段贺牛<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與困際中國社會經濟史的新方向》,載魏丕信著:《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文版序第17—18頁。另見 Pierre-Etienne Will & R.Bin Wong,Nourish the People:Yhe State CiviIian Granary S.vstem in China,1650~1850,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91,PP.507—526.
、踇法]魏丕信:《近代中國與漢學》。見《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三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9頁,第22—24頁。
、芡鯂笾骸掇D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254頁。
對魏丕信和王國斌反復闡述的“家長式關懷”和國家干預行為,高王凌概括為中國歷史上的“大政府”現象,并將所謂貫徹其中的治國理念與意識形象地稱之為“老爸爸”思想。他指出,政府的直接干預和多方面地插手管理,在中國絕非像某些西方國家那樣是一個“近代現象”,而是“五百年或是三千年至今一直存在的一個具有第一等重要性的大問題”。通過對乾隆朝有關“糧政事件”的考察,高得出結論說,正是乾隆初年的糧政努力,把康熙以來對“三代之治”和“養(yǎng)民足民”的理想追求推到了一個高峰,也把政府對社會經濟的干預推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導致政府職能的高度擴張,因而構成了近幾百年中國歷史中的一件大事,“大有‘現代’之嫌”①。相比之下,只有二十世紀的有關努力能夠與之相比②。不過,與魏、王等學者更多地強調政府干預作用不同的是,高還提到了這種干預在若干世紀或一定的歷史時期時強時弱的周期性“大輪回”,并把乾隆十三年轟動朝野的“常平倉大討論”作為清廷的政府干預走向低潮的標志,因為通過討論,乾隆終于認識到政府干預的低效和市場調節(jié)的作用,即“以君養(yǎng)民則不足,使民自養(yǎng)則有余”,決定減少官方干預,“聽民問自為流通”。乾隆的“改弦之圖”,在高和他的弟子看來,頗有“以不治治之”的意味,與其說是一種失敗,不如說是“一次完美的撤退”,一種螺旋式的上升,不僅完成了“政府職能高度擴張、不斷調整到合理定位的完整周期”,而且“凸顯出以市場和民間為主導的超前意識”,對二十世紀最后二十年乃至今天國家的糧政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不無意義。一言以蔽之:十八世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的先聲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姼咄趿瑁骸兑粋理想的追求——十八世紀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知識分了》(美國),1987年秋季號;
另見氏著:《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和政府政策》,第135—136頁;
第163—164負。
、诟咄趿瑁骸妒耸兰o,二十世紀的先聲》(宋刊稿)。轉引自魏淑民:《乾隆初年糧政的再探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4級碩士學位論文。
、蹍⒁娢菏缑瘢骸肚〕跄昙Z政的再探討》,中困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4級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高王凌。
如果說,上述所謂老爸爸似的國家干預體系對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權利提供的保障體現了一種“底線的平等”的話,那么,根據何懷宏的論證,中國自秦漢迄至晚清兩千多年來推行的人才選拔制度或日選舉制度以及這一制度本身從察舉制向科舉制的演變,則為絕大多數民眾為爭取個人政治、經濟和社會利益(表現為權力、財富和聲望)的最大化提供了形式上的乃至實質上的“機會平等”,伴隨而來的是一種進入社會上層的單一的最大政治機會平等發(fā)展的趨向。何認為,這一平等的趨向與西方封建制社會崩潰以后的平等潮流既有相合之處,又有自己的顯著特色,中國也可說是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托克維爾以“平等的潮流”所概括的一個走向“現代”的世界性歷史進程。①他不滿那些努力在中國內部尋找固有的“現代”因素的學者未曾充分考慮中國歷史上“現代”因素的獨特性,以致“他們尋找的東西可能恰恰是雖然‘現代’、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相當缺乏的東西”,在他看來,“中國歷史上缺乏這些東西并不意味著中國歷史上缺乏‘現代’因素和傾向”②。由于中國的選舉制度特別是科舉制度是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制度發(fā)明(筆者按:有學者稱之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fā)明),所以,在走向“現代”的世界性歷史進程中,中國內部早就孕育和發(fā)展著這一趨勢了,用何自己的話來說,當1848年托克維爾在《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描繪了一幅他那個時期正在進入的“平等”社會的理想圖畫時,“在我們這個時期(其)部分特征可能已經實現了”③。他還援引馬克思、韋伯以及布羅代爾的觀點,進一步指出,即使是“現代社會”或“資本主義”,其所能達到的也只是一種“形式的平等”或者“權利的平等”而非“狀態(tài)的平等”,亦即主要表現在普遍流行觀念、社會經濟利益和公民基本權利方面,以及在制度和政策的價值取向上順從民意或多數,但是實際的狀況首先是政治的權力、權威則總是處在一個復雜乃至懸殊的差別系列之中,內在的不平等是這一社會的永恒法則。然而在中國,雖然不存在西方那樣的“權利平等”,不知“權利”為何物,但在很多方面已經“實際地享受著某些自由的權利”,只是沒有給它們一個概括的名稱而己。盡管其在政治領域所關心的平等權只是入仕機會的平等而非普選權,但是既然決定及實施政策的官員階層永遠只可能是一個少數,而這些少數人在任期間還必須擁有比一般人更大的權力方能履行職責,那么,“究竟由哪一些少數居于上層,通過什么方式選擇他們、監(jiān)督他們、制約他們以及在必要時能夠和平地罷免或替換他們,而不是侈談‘民主’、‘公意’,就確實是至關重要的了!雹艽蠹s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何把清末的廢科舉一事視為“戲劇性的一幕”,因為“這一中國歷史上最具‘現代性’,最具形式理性、平等精神和個體主義色彩的制度,卻必須在中國想進入‘現代化’時最先被廢除,這真像是歷史的揶揄”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姾螒押曛骸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致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第39頁,第63頁,第121頁,第139—140頁。
、诤螒押曛骸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第52頁。
、酆螒押曛骸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第52—53頁,第59頁。
、芎螒押曛骸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第119頁,第139—140頁,第326—328頁。
、莺螒押曛骸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第375頁。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何著曾多次說明,他之探討的選舉制度所體現的機會平等,只是社會的一個側面,但是一方面,由于這一側面對于中國幾千年來政治權力、經濟財富與社會名望這三種主要價值資源的分配,進而對中國社會等級分層來說是“更關鍵、更優(yōu)先的問題”,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決定了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歷史結構及其變遷過程,何也確實發(fā)明了“選舉社會”這一概念來指稱秦漢至晚清的社會形態(tài),以取代以往的“封建社會”或“官僚帝國社會”等說法①;
另一方面,其所依據的托克維爾的理論又把平等當作由傳統(tǒng)社會轉為現代社會的中心范疇,那么,據此邏輯推導,中國歷史上的現代社會或許即肇始于春秋時代“世襲社會”的解體之后②
___________________
、俸螒押曛骸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第28—29頁。
、谑聦嵣,“選舉社會”的概念顯然是由錢穆五十多年前提出的“科舉的社會”這一說法轉化而來的,后者認為科舉制度“乃一種直接民權,乃一種由社會直接參加政府之權”。不同的是,錢穆的科舉社會僅指唐宋以后,其發(fā)展趨向固然“比較能往平等之路前進”,卻無法導向資本主義社會。他認為,歷史上人凡有組織有力量的社會往往“需從不平等帶來”,而在中國,因為“時時處處用心在裁抑特殊勢力上”,以致“既無世襲貴族,又無工商大資本火企業(yè)家出現”,結果是中央集權太甚而地方無力量,一個中央政府高高地擺在偌大的一個廣闊而平鋪的社會上面,準也沒有力量去推動一切的公共事業(yè),更不用說去抵御敵國外患了,整個社會因此陷入了一種無組織、無力量、平鋪散漫、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直至明末清初,不少學者希望建立一種理想的新制度,重在“如何在社會內部,自身保藏著一份潛存力量,不要全為上層政治所吸收而結集到中央去”。參見錢穆著:《國史新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第28—33頁,第292頁。
四、地方自治與公共領域:中國民主制度的先聲
不管是“福利國家”,還是“選舉社會”,其著眼點無非都是國家政權,是一種“權威本位觀”的視野。相形之下,那些依循“國家與社會二元觀”的學者,則恰好是從國家的對立面即“社會”來尋找同樣的近代性的,只是相應的主題卻要由自上而下的“福利”、“平等”切換到自下而上的“自治”了。
秦暉曾經對國內外學術界普遍流行的有關秦漢以來中國鄉(xiāng)村基層控制的模式化認識給出如下極其精彩的概括: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xiāng)紳③。這實際上是對費孝通于1940年代后期提出的中國傳統(tǒng)政治結構中官紳分立、上下分治的“雙軌制”體系或“雙軌政治”的最簡練的詮釋④。后者是費孝通從現代的憲法和民主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蹍⒁娗貢煟骸秱鹘y(tǒng)中華帝國的鄉(xiāng)村基層控制:漢唐間的鄉(xiāng)村組織》,載黃宗智主編:《中國鄉(xiāng)村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3頁。
、苜M孝通對“雙軌政治”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表述,如《基層行政的僵化》中的“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論紳士》中的“政權”與“威權”、“素王統(tǒng)治”與“皇權統(tǒng)治”,以及《鄉(xiāng)土中國》中的“無為政治”與“長老政治”等。參見《費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卷第334—352頁;
第五卷第368—372頁,第479頁。楊念群對這一概念的具體內容作過比較細致的梳理,但他將“皇權”與“紳權”以及“官”與“紳”之間僅僅解釋為一種對立和沖突的關系,并小符合費孝通的原意,他概括的“士紳分層”,不如改為“官紳分立”更為恰當。參見楊念群著:《中層理論——東誣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因史研究》,第144~149頁。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費孝通之討論“紳杖”,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對其時國民政府強化中央集權體制的批評。他指出,現代社會中央集權的擴張,不僅破壞了“無為主義”這一防止權力濫用的“第一道防線”,還通過保甲制和警管制“把自上而下的政治軌道筑到每家的門前”,甚至“延長到了門內”,從而把地方自治這“第二道防線”也沖破了,使其支離破碎。結果,這樣一種“政治單軌制”一方面固然加強了中央的職能,另一方面“又堵住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軌道”,導致基層行政的僵化和效率的喪失。參見氏著:《基層行政的僵化》,載《費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卷第340—341頁。費的這一論述,極類似于杜贊奇后來提出的“國家政權內卷化”的概念。
種“有形的雙軌政治”借用而來的,他最初也確實把所謂有限皇權下由紳士主導的“地方自治”解釋為一種“由當地人民具體需要中發(fā)生的,而且享受著地方人民所授予的權力,不受中央干涉”的自治團體對地方公益事業(yè)的管理,即“民主體制”,但在后來的辯論中他并不認為這種自下而上的“紳權”就是近代意義上的民權,而是約略等同于后來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提出的“長老政治”。它既非建立于階級矛盾和社會沖突基礎上的不民主的“橫暴權力”,亦非由分工體系和社會合作而來的民主的“同意權力”,而是一種發(fā)生于社會繼替過程中的“教化性權力”(費喻之為“爸爸式權力”,即英文為paternalism),一種在天高皇帝遠的“無為政治”之下穩(wěn)定、和諧的文化性權力結構。①然而正如秦暉指出的,這一當年與“租佃關系決定論”互為論敵而后又銷聲匿跡的“鄉(xiāng)土和諧論”,在上一世紀八九十年代被重新發(fā)現并經過各種主義的過濾之后,又被重新貼上“近代”的乃至“后現代”的標簽了②。例如在當代著名的文化保守主義的健將盛洪的筆下,這樣的自治傳統(tǒng)就是一種“小政府大社會”,比現代西方更具有自由主義色彩③。一些人類學家更從曾經被列為落后的、封建的舊社會遺存而加以“革命”的宗族組織在當代的復興之中,找到了“傳統(tǒng)的再造功能”,并從由現實向歷史回溯的角度賦予傳統(tǒng)基層組織以獨立演化的位置,一如楊念群所總結的,“傳統(tǒng)不應成為詮釋現代化敘事的被動性要素,而應擁有獨立自足的演進規(guī)則,至少兩者處于平行存在、互相較力的狀態(tài),既然是輸贏未定、互有消長,就不能預先作出裁判”④。如此這般,秦暉的二十字箴言實在應該作一番改造方為妥恰,即: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造鄉(xiāng)紳,鄉(xiāng)紳皆自治,自治即近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娰M孝通著:《費孝通義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卷第334—343頁,430—435頁,第五卷第368—372頁。
、趨⒁娗貢熤骸墩c企業(yè)以外的現代化——中兩公益事業(yè)史比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6頁。
③參見盛洪:《中國先秦哲學和現代制度主義》。原載《管理世界》1993年第3期,另見氏著:《為萬世開太平——一個經濟學家對文明問題的思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97—118頁。
④參見楊念群著:《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困史研究》,第170—173頁。
不過,這樣的概括,對那些主要接受費孝通模式的社會學、人類學以及經濟學等領域的學者來說固然是非常的貼切,卻注定要遭到歷史學家的強烈抗議,因為這一模式本身所要表示的,“是一個不限定于哪一段歷史現象里表現出來的權力形態(tài)”①。一旦轉入歷史學家的視野而使其帶有“歷史意味”,該模式適用的時間就要從兩千年縮短到宋以后特別是明清以來的五百年,惟其如此,宗族這種在以往總被認為是原始氏族制的殘余,在這些歷史學家看來,才變成了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制度創(chuàng)新,一種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基層組織形態(tài)②。這一新的研究趨向,是從1990年代初鄭振滿提出的明清時期“宗法倫理庶民化”和以家族組織為基礎的“基層行政自治化”的理論首開其端的,近年來又由劉志偉、科大衛(wèi)有關國家禮儀秩序的擴張(或曰“文化建構”)和鄉(xiāng)村社會士紳化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階段。③其研究目的,起初是希望借助于家族組織來闡明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內在發(fā)展機制,揭示其充滿彈性的“多元結構”特征,近來則越來越傾向于作出某種表明社會結構轉型的趨勢性判斷。楊念群曾對劉志偉有關廣東圖甲制的研究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學術界有關中國社會自十九世紀初葉以來就已經存在著類似于西方的“公共領域”的典型說法,只是強調了善堂、鄉(xiāng)約、商會等自治組織“發(fā)揮著類似于近代的社會功能”、“社會作用”,并“沒有尋找出就傳統(tǒng)意義而言這些組織是如何疏離國家控制的有效證據”,而從研究里甲制向圖甲制的轉化,恰好說明了“清中葉確實出現了相對寬松的、有利于自治的氛圍,而這種自治狀態(tài)完全是在傳統(tǒng)的社會組織轉換的意義上形成的”,因而“對清初大一統(tǒng)皇權控制登峰造極的政治史假說給予了有力的修正”④。這樣的結論當時來說不免牽強,也有誤讀的成分——至多只是表明了評論者自身的看法,而現在則似乎已經成為“華南學派”的共識了。在最近的一次學術訪談中,鄭振滿徑直把明清福建的鄉(xiāng)族組織稱之為資本主義,即鄉(xiāng)族資本主義,“它不意味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受到阻礙,而是意味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表現為鄉(xiāng)族的形式”;
而且這一趨勢從宋代即已開其先河了,“宋代基本上就相當于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⑤?拼笮l(wèi)亦將明清時期華南地區(qū)的嘗產和廟產看作一種“長期存在的資本主義組織”,因為在沒有皇帝特許的情況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娰M孝通著:《費孝通文集》,第四卷第431頁。
、趨⒁娻嵳駶M、黃向春:《文化、歷史與國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對話》,載南開人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4年第二輯。
③參見鄭振滿礱:《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英]科大衛(wèi)、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清華南地區(qū)宗族發(fā)展的意識形態(tài)基礎》,《歷史研究》2003年第一期。
、軈⒁姉钅钊褐骸吨袑永碚摗獤|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第176—177頁。
⑤參見鄭振滿、黃向春:《文化、歷史與國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對話》。
在名義上擁有財產的祖先和神明,因其不受皇權和世俗法律的控制而具備了法人的特性,并使現實的管理祀產的祭祀機構成為控股機構,成為唯一有可能永恒不變的資本性組織①。雖然這一立論主要是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的,而且指的是一種早期資本主義,一種“期貨市場的資本主義”,但是其相對于16世紀以前的“現代性”及其與宗族組織自治化的密切聯(lián)系,在論者看來,應是顯而易見的。
由鄉(xiāng)村轉向城市,上一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市民社會理論則為人們重新發(fā)現中國基層社會的近代性增添了新的動力。它之運用于中國歷史研究,首先是由美國漢學界從1980年代開始的,因其與大陸幾乎同時興起的近代商會史的研究旨趣頗有相契之處,故而在1990年代初期剛一傳入大陸即引起較大的反響,并由商會組織迅速擴展到文化教育、慈善救濟、醫(yī)療衛(wèi)生、市政建設乃至茶樓酒館、街頭聚會等城市公共生活的各個方面②。此時,由于大部分學者對那種將哈貝馬斯針對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而提出的具有特定含義的“市民社會”以及與之緊密關聯(lián)的“公共領域”概念直接套用到中國的做法提出了廣泛的質疑,就連那些堅持此概念之有效性的學者也不得不對其內涵作出相應的調整。作為此一研究之開路先驅的羅威廉、蘭金等人即提出“管理上的公共領域”——即地方精英在官僚體制之外自發(fā)參與地方性公共事務,亦稱“公共管理”——這一新的更加寬泛的概念取而代之,前者甚至主張把市民社會這個含義紛繁難定的概念分解成一系列可以具體把握的構成要素,諸如公共資金、公用事業(yè)和公共管理的制度化程度,文字、出版和印刷文化的大眾化程度,自治組織獨立于國家控制的程度以及所有權理論、個人主義觀念的形成與公共意見的表達等等。他們認為,一旦打碎了市民社會的總體偶像,其中一些具體特征在近代早期中國的逐步呈現和連續(xù)發(fā)展,就不會令人驚訝了;
而且這類公共領域開始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其后經過緩慢而又不斷的積累與擴張,使某種程度的自治從國家獨立出來,如此由外而內,從互不干涉到與之抗衡,終于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促成了市民社會的興起③。中國學者如馬敏、朱英等在判定近代市民社會興起的時間上與前者沒有大的分歧,但他們卻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英]科大衛(wèi):《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困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一期,第57—67頁。
、趨⒁婑R敏:《商會史研究與新史學的范式轉換》,載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下),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87—504貝。
、蹍⒁奫美]羅威廉:《晚清帝國的“市民社會”問題》,載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范式問題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195頁:[美]瑪麗·蘭金:《中國公共領域觀察》,同前書,第196—224頁。原文均載Modern China,No.2,April,1993.
慎重地將“公共領域”這一概念從市民社會的系譜中剝離出來,泛指國家政權與基層社會的廣大中間過渡地帶,而早期市民社會的形成,則是因清末國家“權力讓渡”導致傳統(tǒng)的公共領域的擴張而使民間社會的性質發(fā)生質變的結果①。這種類似于王笛使用的更具包容性的“公共空間”的定義,使人們在考察市民社會或新型公共空間時可以把它置放于一個更長的歷史時段之中,也避免了原概念中社會與國家由分離到對抗的理論預設,但是他們對其設定的傳統(tǒng)與近代的界線,卻切斷了羅威廉等人設想的地方秩序內在自發(fā)的近代化的坦途,結果招致對方不少學者的非議②。
就此而論,真正將羅威廉路線貫徹到底的大陸學者,非史界新秀余新忠莫屬,盡管他也是在另一種變通的語境中完成這一任務的。根據相關的論述,他事實上是要表明這樣的觀點,即上述研究的倡導者和批評者均過于關注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緊張與對抗,只不過一個是從這種對抗之中竭力搜尋以西方價值標準來衡量的自由民主精神和力量,一個則是從它的反面,即社會力量的壯大并不構成對國家真正的對抗這一判斷中,對自由民主力量的存在表示懷疑和否定,所以他們都對“究竟什么真正是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缺乏深切的體會。他指出,從清代江南官府與民問對瘟疫的反應來看,其中既不存在兩者之間根本的和體制性的對擠和矛盾,(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也完全不存在國家和官府職權退縮的事實,而實際上是兩者之間的合作與互補。一方面,國家將原本由社會力量承擔的事業(yè)納入官方的制度化軌道之中,導致國家職能的具體化和擴展,不僅不是對后者的限制和扼殺,而是一種呼應;
另一方面,明清社會力量的不斷活躍和增強雖可能分割官府的部分權力,但其意義“并不在于借機而使民主和自由得到發(fā)展”,而是憑借其自身的地方性資源和經驗,有針對性地補充官方行政能力的不足,同時更有效地表達地方社會的要求和部分民意,兩者相得益彰,共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作者認為,這才是中國社會自身的發(fā)展脈絡,也正是在這樣的發(fā)展脈絡之中初步顯示出“中國社會的近代化特質”,它表明,“中國社會的變動并不完全是西方文明促動的結果而一直在以自己方式變化發(fā)展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婑R敏:《商會史研究與新史學的范式轉換》,載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下),第487—504貝。另見氏著:《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修訂本,第231—232頁。
、趨⒁姉钅钊褐骸吨袑永碚摗獤|兩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第137—138頁;
志志東:《中國學者關于近代中國市民社會問題的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蹍⒁娪嘈轮抑骸肚宕系奈烈吲c社會——一項醫(yī)療社會史的研究》,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0頁,第286—288頁,第349—352頁。
五、從民族—國家到“天下體系”:中國也有殖民地
從中國的內部轉向外部,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關系在許多學者的眼中同樣帶有近代色彩,中國作為一個政治主體也因之具備了近代民族—國家的特征,甚而蘊涵著“后民族—國家的政治形態(tài)的萌芽或因素”①。這一建立在反思民族主義基礎上的新的“現代化敘事”,汪暉稱之為“帝國敘事”②——實際上應是“新帝國敘事”,并對其進行了頗為深入的評述,但是因其主要服務于自身的論證邏輯,又偏重于類型化分析,故而未能彰顯其來龍去脈,何況汪暉本人的觀點就是從這種“新帝國敘事”中引申出來的,更有學者提出所謂“天下主義文化”或“天下體系”論,所以對其演變的脈絡粗加勾勒,對于更全面地了解十八世紀中國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還是有所裨益的。
就在十多年自前,何偉亞(James L.Hevia)在其后來引起廣泛爭議的《懷柔遠人》一書中不無感嘆地指出,自從“中國中心觀”興盛以后,眾多學者主要是從社會運動、日常生活、階層和性別沖突、知識分子騷動以及政治、經濟轉型的社會史領域去發(fā)現中國自身的內在邏輯和活力,“后果之一是導致了(也許是無意識的)對國家政權和中國與海上歐洲及亞洲腹地關系的忽略”,于是,“中國有了一部富于生機的內在歷史,而對中國外部關系的研究在過去20年罩卻遭到忽略”,幾于無人問津;
即使是那些認識到有必要在研究中附帶看看對外關系的學者,“也依然不加鑒別地依循歷史悠久、令人尊敬的社會文化方法對對外關系的闡釋——即著名的‘朝貢體系’”③。在中國,1980年代之后,一些學者也遠離了此前幾十年間的反帝式方法,轉而以內在而非外在因素解釋十八世紀中國的“落后”,亦即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批評清廷的閉關自守政策和盲目虛驕的優(yōu)越感,結果有意無意地復制了蔣廷黻這樣的中國民族主義學者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觀點,使“帝國主義已退為一種背景了”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汪暉著:《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一部“理與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23頁。
、趨⒁娡魰熤骸冬F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一部“理與物”,第12—46頁。
③參見[美]何偉亞著,鄧常春譯:《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中譯本(1995年英文原版),第9頁。
④參見[美]何偉亞著,鄧常春譯:《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44—248頁。
不過,正如何偉亞同時指出的,正是在這種冷冷清清的時期出現的為數不多的研究,丌始對費正清的朝貢模式提出質疑,盡力發(fā)掘清廷對外政策的務實性和靈活性①。同一時期在這一領域影響較大而何偉亞又未曾提及的,當屬日本學者濱下武志自1970年代起對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朝貢體制的重新審視。他認為,亞洲近代開始的“契機”并非僅限于“西力東漸”或“西方沖擊”,而是有必要從亞洲自身中“尋求內在的構成要素和內在動因”②。首先,從對外貿易的角度來看,他指出,“以中國為核心的與亞洲全境密切聯(lián)系存在的朝貢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朝貢貿易關系,是亞洲而且只有亞洲才具有的惟一的歷史體系”,“是歷史上形成的聯(lián)結亞洲各國各地區(qū)的內在的紐帶”。在西歐進入亞洲之時,它“首先要面對一個有著自身規(guī)律的、按照自身秩序運行的亞洲朝貢貿易體系,也就是說,歐洲也有一個面對來自于亞洲‘沖擊’的問題”。它一方面采取加入和利用亞洲原有的朝貢貿易形成的網絡,另一方面通過介入其中的一角,試圖使其改變做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朝貢貿易體系的內在變化,“不僅是中國近代的內容,同時也是影響和涉及東亞、東南亞近代內在關系的緣故”③。換句話說,“亞洲的近代化是以其對朝貢關系如何處理的內容來決定,而不是由西洋化取代的程度來決定”,“和西方發(fā)生的新的關系,頂多只能算是亞洲歷史發(fā)展的契機或手段而已”④。其次,就外交關系而言,它是以中國國內中央和地方的統(tǒng)治關系為核心,并將這一關系延續(xù)擴大到外國和周邊,“在周邊通過土司、土官使異族秩序化,以羈縻、朝貢等方式統(tǒng)治其他地區(qū),通過互市關系維持著他國的交往關系”,進而將中央—各省—藩部(土司、土官)—朝貢諸國—互市諸國作為連續(xù)的中心—周邊關系的有機的整體,形成一個依靠儒家的“德治”或“禮”來維持的等級秩序。但是這樣的一種朝貢關系,“并不一定是固定不變的、排外的或具有向心力的關系”,而是“更加多面的、多層次的、在某些時候是具有包容異質因素的作用的一種體制”。其一,這種體制固然需要通過冊封、朝見等禮儀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俸蝹喬岬降膶W者主要有John E.Wills,MorriS Rossabi,Joseph F.Fletcher,Michael Hunt,James Polachek等。參見氏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12—16頁。其后如Joanna Waley-Cohen也堅信中國文化的開放性,認為中困對于外來的東西,諸如制度、宗教、技術以及物質文化,一直持開放的態(tài)度,從沒有完傘封閉過,所消恐洋癥和排外心理往往只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并非自古如此。見氏著:The Sextants of Beijing:Global Currents in Chinese History,New York:Norton,1999。轉引自[美]喬萬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等主編:《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69貝。
、赱日]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中譯本(原版1990年),第1—3頁。
、踇日]濱下武志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中文版前言第6—7頁。
④[日]濱下武志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貞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第32頁。
動來確認中國和朝貢國之間的宗屬關系,但是為了維持禮儀上的崇高地位,中國朝廷必須對朝貢國的貢物進行等價或超額的回賜,因而實際上是兩個經濟主體之間進行的一種平等的交易活動;
其二,這種體制對于與其外緣地區(qū)連接的其他交易圈如俄羅斯、歐洲諸國等,實際上屬于互市國一類的關系,所以亦如汪暉所說的,最接近于條約體制所謂的外交關系和對外貿易關系①;
其三,這種體制在其以中國為中心的呈放射狀構成的國際等級秩序中,其周邊地區(qū)還存在著不止一個“自成體系的衛(wèi)星朝貢關系”,從而形成了“既有包容關系又有競爭關系的立體復雜的地域圈”,而且這些朝貢國家在共享中華理念(非中國所獨有)的前提下,往往“各自認為自身是保持中華正統(tǒng)的國家”,這樣從朝貢體制內部,通過共同擁有朝貢理念,就產生出了“亞洲的民族主義”,“形成了亞洲各國延續(xù)到近代的內在內容”②。根據上述認識,濱下認為,朝貢體制和條約體系并非像費正清堅持的那樣是兩種截然相反、水火不容的關系,也決不會馬上讓位于新的條約關系。直至甲午戰(zhàn)爭之前,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朝鮮、越南和琉球,即使在其與西方國家以及彼此之間簽署了條約,也依然維持了朝貢關系。也就是說,歐美等西方列強在試圖把條約體系擴大到清朝疆域內或其勢力范圍的國家和地區(qū)時,都是以承認清朝的宗主國地位為前提的;
而面對列強環(huán)伺和內部衰敗的局面,清朝也對其固有的等級秩序進行了靈活的調整,并借助條約體系總算維持了其傳統(tǒng)的宗主權和朝貢貿易體系。實際上,在條約體系進入亞洲之前的十九世紀初,這種以多重性質為特征的朝貢關系已經開始了自我調整,特別是鴉片戰(zhàn)爭前夕道光皇帝對朝貢貿易關系的修改,“可以視為清政府由朝貢貿易向重商主義轉變的開始”。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鴉片戰(zhàn)爭與其說是東西方之間的一場沖突,毋寧說是中國南方與東南亞之間貿易規(guī)模擴大而導致的中國南北方之間的沖突,屬于一種“地區(qū)性的戰(zhàn)爭”,西方商人只是深深地卷入其中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娡魰熤骸冬F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二部“帝國與國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696頁,第692頁。
②[日]濱下武志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第29—44頁。本段以上概述,除特別注明外,均轉引于此。
、踇日]濱下武志:《朝貢與條約——談判時代的海洋性亞洲和條約口岸網絡,1800~1900》,載[美]喬萬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等主編:《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0頁。另見氏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第272頁。
濱下把“國家”與“國際”之間的“地域圈”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功能單位用來分析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關系,實際上是在以英國為首的歐美主權國家體制之外構建了的另一種國際性的地區(qū)組織模式,同時賦予它多重性、開放性和競爭性的內在活力。這樣,在亞洲的海洋地區(qū)相遇的歐、亞兩種力量就不再是那種“死氣沉沉的東方和生機勃勃的西方”(何偉亞語)這一刻板印象,而是兩種不同的地區(qū)性國際秩序的競爭和對壘。這實際上體現了一種新的研究取向,借用美國學者濮德培(Perter C.Perdue)的話來說,就是突破了國與國外交關系的范疇,把研究重點從“外交史”轉向了“國際史”,把中國置放于世界歷史進程之中加以考察(placing China in world history),是為中國研究的“世界史視野”①。
同樣的思路被何偉亞從濱下著重考察的十九世紀推向十八世紀后期,前述兩種不同的國際秩序則被替換為滿族多民族帝國和大英多民族帝國,兩者之問的競爭性關系也隨之變成了兩個擴張性帝國之間的碰撞。但在具體的研究路徑上,他當然反對費正清式的“文化主義的詮釋”,這種詮釋把跨文化的誤解說成是中西沖突不可避免的原因,具體說來,就是把禮儀活動從清政府的統(tǒng)治技巧中分離出來,認為清廷在處理與西方國家的關系時尤為注重禮儀一類的外在表現,以致錯失良機,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對西方的挑戰(zhàn)②;
他也有別于濱下突出朝貢貿易而忽視朝貢禮儀的做法,其理由是1793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受命訪華的動機,商業(yè)利益的考量實際上位居次位,如何建立大不列顛與中華帝國之間的主權平等關系才是最重要的③。為此,何偉亞把一種“權力關系”重新注入到被大多數學者視為象征性的禮儀活動之中,將其還原為一種“權勢話語”④。就清廷而言,對于禮儀技巧的運用,就是在“建立一種宇宙—道德優(yōu)勢,并在時問和空間上拓展其帝國權力”⑤;
另一方面,(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種禮儀活動并非是缺乏理性的前現代社會的典型特色,因為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對典禮的關注是與大使所代表的君主的尊嚴和榮譽聯(lián)系在一起的”,至少在理論上,“正是通過禮儀完成了主權的相互認可,實現了國家之間的相互平等”,否則我們就很難理解飽經風雨的馬嘎爾尼使團會如此看重覲見的形式⑥。事實上,何偉亞進一步指出,清、英雙方在禮儀之爭的過程中對此都十分清楚,所以,雙方產生沖突的原因并不在于跨文化的誤解或文化沖突,而在于雙方對主權觀念和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奫美]濮德培:《中國的邊界研究視角》,載[美]喬萬尼·阿里占(Giovanni Arrighi)等主編:《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第71頁。另見P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5,P.9.
②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中文版序第4負,第226負。
、蹍⒁奫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58—60頁。
④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1—30頁。
、輩⒁奫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笫57頁。
、迏⒁奫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77—78頁。
構權力關系的方式持有相互競爭、互不相容的觀點,也就是說,是雙方“行為方式和評價標準的不可比較”才產生了“勢不兩立的政治差異”,只有一方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另一方,這種差異才能消除①。
何偉亞對清、英兩大帝國之間“權勢話語”不可通約性的強調,其目的并非用來突出兩者之間的差異,而是要凸顯“清英兩大帝國構建之間的共性”②。其最為引人注目之處就是這兩大帝國的混雜性特征。在何偉亞看來,把清代嵌進“中國”的歷史,亦即把清帝國視為中國歷史的一段,實際上模糊了清與東亞歷史上其他帝國構建之間的差異。他認為,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滿清統(tǒng)治者并不僅僅是中國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被動接受者;
至少到十九世紀,他們在繼承明代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并通過戰(zhàn)爭、聯(lián)姻或和平歸順,在包括今天的外蒙古、內蒙古、新疆、西藏和滿洲等亞洲腹地確立了自己的霸權,最終建成了一個在許多重要方面均與此前的歷代帝國相背離的政治實體,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具文化多元性的、以滿清皇帝為最高君主的帝國③。至于英國,據何偉亞分析,盡管馬嘎爾尼的訪華使團帶有非常明顯的現代色彩和主權意識,但是該使團所在的國家本身就是一個遍及全球的帝國的一部分,這個帝國到十九世紀末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混合國家”④。何況其權力模式與前者亦無太大的差異,它們在各自的方式上都是專制主義的,都在竭力遏制對自身權力產生方式構成威脅的東西,“兩者均無民主或平等可言”⑤。因此,用民族~國家的敘事把十八世紀清帝國和英帝國的相遇想象成“中國”和“西方”抑或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不可避免的沖突,實際上是受到了殖民者的現代主義知識框架的污染⑥。借助于兩者共有的“混雜性”,分處歐亞大陸兩端的清、英兩大帝國就變成了兩個具有同樣性質、擁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又相互競爭的政治實體。在何偉亞看來,通過這樣一種“對稱性敘述”,就可以避免民族—國家敘事的缺陷,就可以更清晰地揭露英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擴張。他或許未曾想到,若是把擴張性的特征同樣賦予受侵略的一方,亦即把清帝國變成“清帝國主義”,他在這種“對稱性敘述”之中是否又從另一個層面淡化了英帝國主義的影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6—30頁,第213—227頁。
②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7負。
、蹍⒁奫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31—57頁。
④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52頁。
⑤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7頁。
⑥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252—253頁。
何偉亞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斷,除了浸染其中的后現代色調之外,還與其研究視野的空間轉換有關。他的研究焦點不再像濱下那樣僅僅集中于中國的海洋地區(qū),而是更進一步地把它與西北邊疆或中亞地區(qū)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在他的研究中呈現出來的清帝國的海洋交往和大陸交往,就不再是各自孤立、互不關聯(lián)的兩個方面,而是共處于一個有著內在一致性和連續(xù)性的統(tǒng)一體中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十八世紀中國研究這一由內而外的視野轉換及其進一步拓展,隨著中國不再被切割成一個個孤零零的碎片而以一個完整的政治實體展現在我們面前,在大多數中外學者眼中視為理所當然的“清代中國”的概念,也被不少倡導這種新的研究趨向的學者肢解為二,亦即把清王朝從悠悠五千年連綿不斷的中國歷史系譜之中分離出來,塑造出一個由滿洲精英控制的、對內始終保持自身獨特的民族認同、對外則特別關注邊疆擴張的“滿清國家”或“清帝國主義”、“滿洲殖民主義”(Manchu colonia]ism)的形象②。這一研究主張從滿洲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被人們稱為“滿洲中心觀”(Manchu-centerd)或“清朝中心觀”(Qing-centered)③;
又因其特別強調滿清國家的源頭所在——歐亞大陸腹地,故亦稱“阿爾泰學派”(Altaic School)④。何偉亞的“清帝國主義”概念正是在這種其影響日漸擴大的研究氛圍中提出來的,至少在他眼中,這一“帝國主義”在十八世紀末葉與英帝國外交對話中擁有的“權勢話語”,在很大程度上應是其十七世紀以來邊疆征服政策的繼續(x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44—51頁。
、趨⒁奫美]濮德培:《中國的邊界研究視角》,載[美]喬萬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等主編:《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 》,第78頁。
、蹍⒁娭芪、李德英、戴東陽:《中國中心觀的由來及其發(fā)展——柯文教授訪談錄》,《史林》2002年第4期,第39—40頁。
④其代表性人物有Pamela Kyle Crossley(柯嬌燕),Mark C.Elliott(歐立德),Evelyn S.Rawski(羅友枝),Edward Rhoads以及Nicola Di Cosmo(狄宇宙),Dorothea Heuschert,James A.Millward(米華健),Elliot Sperling,Emma Jinhua Teng和Joanna Waley-Cohen。以上學者的主要觀點及相關作品請參見,China Marches West:the O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542,P.664,pp.665—666.汪暉把這一傾向概括為“中國殖民主義”,并分析了其與“清帝國主義”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參見氏著:《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一部“理與物”,第13—17頁。事實上,這種觀點人都只是沿襲了二十世紀初期日本清史研究中阿爾泰學派的解釋傳統(tǒng),放應稱為“新阿爾泰學派”。參見Perter C.Perdue前引書,第109—110頁。
但是,這兩者之間通過禮儀話語建立起來的聯(lián)系說到底還是十分脆弱的。無論如何,早在馬嘎爾尼來華之前的十八世紀中期——確切地說,是1760年,所謂的清帝國就已經完成了其“征服”西部的偉業(yè)了,不管1793年乾隆帝給英王的那道舉世聞名的敕諭是表現出了一種“固步自封、虛驕自大、閉關自守”的荒謬心態(tài),還是僅僅對馬嘎爾尼對其呈送給清廷的禮物所表現出來的狂妄態(tài)度的一種反應①,抑或是乾隆帝對其過往業(yè)績的吹噓和夸耀②,這一業(yè)績畢竟已逐漸退隱為歷史深處的背景了。再者,何偉亞對賓禮的強調,也淡化乃至忽略了所謂“帝國構建”其內部的國家建設以及濱下所著重強調的對外貿易等內容,即如羅志田所言,賓禮在清代的制度建設之中不過處在一個相對次要的地位③。要是換一個思路,把研究的視野從十八世紀末期再向后推到十八世紀中期之前,把清帝國在廣闊的歐亞大陸腹地的活動從背景拉向前臺,把研究的內容從對外貿易、禮儀性外交轉向軍事征服,并把這一軍事政府與清帝國的國家建設聯(lián)系起來,進而把它與另外兩大帝國即“準噶爾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在這一地區(qū)的沖突視為競爭性的國家建設(state building)過程,那么,從這樣一種史詩般的地緣政治競爭的“大游戲”(Great Game)中,我們又會看到一幅什么樣的歷史圖景呢這正是濮德培在其新作《中國向西進軍:清對中亞的征服》一書所要回答的問題。
如果說以弗蘭克為代表的“早期現代論”或“歐亞相似論”把十八世紀的中國經濟置于世界歷史的中心的話,濮德培則通過把清帝國視為十七、十八世紀中亞政治角逐中的重要力量和勝利者之一,又把中亞視為歐亞世界體系的關鍵區(qū)域,從而把清對中亞的所謂軍事征服看成是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這是因為,它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帝國的疆域規(guī)模,也走上了一條與歐洲競爭性主權國家體系并行的國家建設之路,成為全球化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它還在準噶爾的蒙古帝國解體之后,與同時進至歐亞大陸核心地帶的俄羅斯帝國通過談判在其中的草原、沙漠和綠洲之上劃定疆界,從而永久性地結束了游牧帝國的歷史④。至少在十八世紀中期,中國,準確地說是清帝國,不僅具有與同時期的歐洲大致相同的社會經濟制度,如人口行為、家庭結構、技術水平、經濟組織、商業(yè)發(fā)展、文化傾向以及生態(tài)壓力等,也有了類似的“國家建設”和國家行為,還有了它自己的“殖民地”⑤。如此一來,中國在擁有了更全面的“現代性”(或“早期現代性”)之后,也應對中亞地區(qū)現代性的不發(fā)展負有不可忽視的責任。濮德培就此強調,就像那些批評現代化范式的學者指責帝國主義的殖民征服導致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落后一樣,清帝國和俄羅斯對中亞的征服也嚴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奫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第190頁。
②參見P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551.
、蹍⒁奫美]何偉亞著:《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沖突》,譯序第23頁。
④Pertel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p.9—11.
、軵erter C.Perdue,China Marchp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ja,PP.536—542.
影響了該地區(qū)的人民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發(fā)展?jié)摿Γ?br>易言之,是中國和俄國這兩個“‘現代’帝國”的擴張行動,而非當地的內在特質,才造成了該地區(qū)在十九世紀的落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erter C. Perdue, China katches West :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10.
與何偉亞一樣,濮德培也將批評的矛頭對準帝國/國家的二元論敘事,后者把亞洲地區(qū)的國家建設和民族構建都視為十九世紀對西方沖擊之反應的衍生現象,把中國、印度和奧斯曼(the Ottomans)等稱為“農業(yè)帝國”,以與歐洲1500年以來形成的早期現代國家或民族—國家區(qū)別開來。不同的是,何偉亞從征服與擴張之中看到的是國家的帝國特征,濮德培則以其為軸心勾勒出了帝國的“國家特性”。(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其要點大致如下:首先,不能簡單地用土地和人口的規(guī)模作為區(qū)分兩者的標準,因為這并非國家的形成過程而只是其最終的結果。如果把擴張本身作為共同的要素,就可以在當時均處于迅速擴張過程之中的滿清國家和歐洲諸國之間找到可比性;
對于尋求進一步擴大控制范圍的統(tǒng)治者來說,他們面臨著的是同樣的問題,即如何建立同盟,如何調動資源,如何防衛(wèi)敵國。其次,人口的多樣性或同質化(單一化)也不能支持這種區(qū)分。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已經意識到,英國、法國等歐洲現代民族—國家在宗教、經濟和社會傳統(tǒng)方面具有根深蒂固的多元性,而所謂的東亞帝國,其同質化的程度也比人們一度想象的要大得多。第三,是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提出的“資本積累與強制的聯(lián)姻”而非沃勒斯坦所說的對外貿易才是歐洲國家體系構建的主導力量,因此后者從歐洲的分裂之中找到了推動歐洲征服世界的動力之源,卻又以歐亞大陸東部地區(qū)的對外貿易主要是奢侈品貿易,并未從根本上重構其內部制度和農業(yè)生產方式為理由,將這種動力之源僅僅限制在歐洲,把其他地區(qū)都納入到“古代帝國”的名下,這顯然是難以令人信服的。直至十八世紀中期以前,無論是東北各部落的統(tǒng)一,還是對中國本部的征服以及其后在中亞地區(qū)的擴張,滿族統(tǒng)治者從一開始就動員和組織他們的社會以從事戰(zhàn)爭,戰(zhàn)爭動員改變了國家的財政制度、商業(yè)網絡、通訊技術、糧食儲備以及西北、華北乃至江南地區(qū)的地方社會,其內部制度轉型與疆域擴張、商業(yè)一體化始終相輔相成。于是,第四,其制度建設的目標或動機,并不像王國斌等學者在研究清代倉儲制度時發(fā)現的,僅僅是一種植根于儒家道德傳統(tǒng)之上的對民眾福利(welfare)的關懷——即我們在前面所說的“老爸爸主義”,對軍事因素(warfare)的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帝國統(tǒng)治的不同階段,兩者既相互依賴,又各有側重,但是在帝國擴張時期,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方面。中華帝國的這種安全考慮再一次使我們不能在侵略性的西方和具有反軍事傾向的中國之間作出根本上的區(qū)分。與此相關,第五,從對前述他所謂的“文官制假定”(civilianization thesis)的質疑出發(fā),他認為滿清國家的“戰(zhàn)略文化”(strategic culture)亦非純粹的儒家式的防御性戰(zhàn)略和與暴力之間的妥協(xié)傾向,而是它與另一種先發(fā)制人的戰(zhàn)略相混合的產物。后者的含義就是“如果你希望和平,那就準備戰(zhàn)爭”,故此被稱為“parabellum”(“雙排獨木船”)。此種傾向在具有歐亞大陸腹地背景的清統(tǒng)治者那里表現更為明顯,有時甚至走向種族滅絕主義?傊痪湓,既非市場邏輯,亦非福利邏輯,而是軍事征服或國家安全,構成了清帝國國家建設的最主要的動力,并因之泯滅了其與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國家體系之間的界限①。
濮德培對國家建設中軍事因素的重視,當然不只是為了顯示清帝國的“國家特性”,其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即他自己直接表明的,是甘愿冒著得罪中國民族主義者的風險,對海峽兩岸中國現代史學中深受民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支配的主導性范式提出批評②。他既不同意把清朝與此前的明朝以及中國歷史上的其他王朝一起放在一個單一的、連續(xù)的進化譜系之中,也不完全贊同前述“阿爾泰學派”將其與中國歷史截然分開的做法,而是試圖將這兩種傾向糅合在一起,從有形的物質疆界和無形的心理疆界兩個方面,對今同中國的“中華民族”和“多民族國家”的概念進行歷史化的解構。他反復申述,并不存在二十世紀中國民族主義者一直主張的自古如此、確定不移的中國疆域,清帝國對西藏、蒙古和新疆等歐亞大陸腹地以及臺灣等地的征服,既不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恢復和對地方分裂活動的遏制,也不是先前中國王朝統(tǒng)一事業(yè)的直線式的自然發(fā)展,更不是通向現代中國多民族國家這一所謂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鏈條中的一環(huán),而實際上是一種重新界定中國國家特性的巨大突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宏偉大業(yè),就連參與其事的滿清統(tǒng)治精英也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且未曾聲稱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僖陨细攀,請參見P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p.524—532,pP.542—544,P.547.另見氏著:《中國的邊界研究視角》,載[美]喬萬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等主編:《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第71—88頁。
②參見Pet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P.524—532, pp.1—4,P.519—520。
所占領的土地一直屬于中國①。從另一方面來看,盡管滿族統(tǒng)治者無法掩蓋自己的外來征服者身份,而且還在婚姻政策、隔離居住、宗教儀式特別是在八旗制度方面始終保持滿族認同,但是出于王朝統(tǒng)治合法化的考慮,每當軍事征服結束之后,又采取積極的文化工程(cultural work),舉行一系列的公眾儀式,如繪制輿圖,南北巡游,勒石題銘,用不同民族的語言就同一事件表達不同的文化意義,竭力在漢族和歐亞大陸腹地等各民族精英面前,有意識地把新與舊、內與外多種文化混合起來,統(tǒng)一到多元包容的帝國視野之中②;
與此同時,清統(tǒng)治者又通過“積極的歷史學生產”,編撰大量“方略”一類歷史作品,對其軍事征服行動作出重新解釋,將這種獨具滿族特色的成就納入到一種連續(xù)性的中國王朝合法性譜系之中③。依據濮德培的論述,這種“連續(xù)性的創(chuàng)造”或“傳統(tǒng)的發(fā)明”掩蓋了其與先前王朝本質上的差異和斷裂,也成為主導后世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歷史遺產,但就其本質而言,它只是清統(tǒng)治者所采用的一種文化動員的手段,旨在緩解緊隨持續(xù)擴張而來的日趨多元的文化和民族之間的緊張與沖突,并與同一時期歐亞大陸上也在創(chuàng)造自身民族認同的對手進行競爭,因此,盡管十八世紀清帝國對西北征服大業(yè)的完成重組了滿、漢民族認同,為十九世紀后期中華民族的界定建立了基本的框架,卻依然不過是某一特定時期的臨時性產物。易言之,被中國民族主義者視為天經地義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無論是政治疆界,還是文化疆界,都是清朝統(tǒng)治者在十七至十八世紀中期持續(xù)的征服過程中建構起來的,這與作為“想象的共同體”的歐洲民族—國家并沒有什么兩樣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奝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O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p.1—4,PP.335—336,PP.506—511,P.523.
、趨⒁奝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P.457—461, pp.337—338.
、蹍⒁奝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461,P.507。
、軈⒁奝erter C.Perdue,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pp.506—507, pp.513—517,PP.544—546。
國外中國學研究中出現的這種新動向,在大陸學術界引起了不同的回響。一些學者如張世明,大體上沿襲了“滿族中心觀”的思路,從“滿族性地方知識”的角度,對清代宗藩關系作出新的解釋,希望借此打破民國以來“充盈學術話語空間”、將“將近代邊疆民族處置于邊緣化情境”的“西方中心主義以及次于西方中心主義的中國中原中心史觀”,復原被“障蔽或缺視”的“滿蒙藏等當今少數民族固有宗藩意識和話語‘聲音”’。依其所述,清朝統(tǒng)治者往往以“天下共主”自居,以“萬邦來朝”自矜,但實際上“對自己的實際統(tǒng)治所及具有清晰而明確的認識”,“中國的國家觀念在清入關后一直就悄然發(fā)生著近代化轉型”;
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說,清朝與其藩國或屬國之間的關系即“附屬國制度”與近代西方殖民運動的產物即“保護國制度”,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先進’與‘落后’的價值異判”,雖然在制度演變的時間序列上確有先后之別,卻具有法律上的“親緣關系”,即一為“習慣法”,一為“契約法”,因此“將保護國制度視為先進潮流而否認附屬國的合法性,十足地暴露了為西方列強霸權政治辯解的現代話語霸權的強勢地位”。張在此處并無“阿爾泰學派”那種超越“中國史”的意圖,相反還批評這些國外學者所謂的清朝“帝國的想像”是一種“文飾的誑語”,但當其援引何偉亞的“帝國碰撞論”這一對稱性敘述作為理論根據時,事實上又與“清帝國主義”論殊途同歸①。
也有學者如旺暉等人對“清殖民主義”或“清帝國主義”論所包含的解構中國認同的意向表現出了高度的敏感,并試圖做出自己的回答。同樣是從歷史的混雜性出發(fā),同樣是要解構帝國/民族—國家的二元敘事和打破單線進化的目的論敘述,同樣是要使“中國”范疇“去自然化”,代之以“一種混雜性的、在歷史互動中生成的中國形象”②,但是出于對“泛帝國主義”思潮的警惕和對以剝奪文化多元性為基礎的民族—國家敘事的反思,汪暉既不能無視清朝存在著擴張、征服和拓殖的現象,又不愿茍同何偉亞的“清帝國主義”表述,也不主張像濮德培那樣把帝國與民族—國家等同起來,還要考慮到如何把宋、明漢族王朝和元、清多民族王朝串成一線,于是便去掉“主義”二字,采用“帝國”或“多民族帝國”的概念,并從其內部找到了那些他所說的早在十七世紀的清朝就已經存在或開始發(fā)展,一直“被歸納為經典的民族—國家的標記的東西”,也就是“主權國家的若干特征”,進而也找到了其所謂的帝國體制向現代民族—國家體系自我轉化的動力,盡管這并不是其中惟一重要的力量;
當然,他也從中找到了被后來高度同質化的民族—國家建設極力壓制的多元文化認同、多元政治/法律體制,因而又試圖從中發(fā)現一種“后民族—國家的政治形態(tài)的萌芽或因素”③。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購埵烂鳎骸缎職v史法學的取向:清代宗藩關系多維透視分析》,載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608—640頁。
、趨⒁娡魰熤骸冬F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一部“理與物”,第20—21頁。
③詳細論述,請參見汪暉著:《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第一部“理與物”,第12—47頁,第77—101頁;
上卷第二部“帝國與國家”,第679—736頁。
兆光的思路大體一致,既主張用“移動”的視野來看待歷史中國,又反對把歐洲“那種本來只是區(qū)域性的經驗和規(guī)則”的民族—國家模式直接套用到中國歷史上,同時相信“帝國”和“國家”之間的“糾纏共生”,不過與汪暉對日本京都學派提出的宋代“準民族國家說”采取的比較曖昧的迎拒立場不同,他明確地把宋代視為“中國”這一“共同體”形成的起點,理由是:在歐洲經驗里民族—國家這種“比較晚近的新現象”,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已經出現了①。
另外一些學者則全然拋棄這些來自西方的或者帶有西方色彩的詞匯,而津津樂道于一種自以為更加“本土的”或“儒學的”概念,即“天下”或“天下體系”。素來備受批評的“華夷等級秩序觀”或“中國的世界觀”,被這些當代學者再度理想化之后,又被視為化解當前的國際沖突、暴力和戰(zhàn)爭的惟一理想的方案。其實,最早對這種“天下觀念”持肯定態(tài)度的還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學者,如梁漱溟的“超國家”或“超國家主義”、梁啟超的“世界主義”以及羅夢冊的“天下國”等——后者尤其接近于今日學者的“天下體系”觀②,但在民族主義大行其道的當時,畢竟屬于異數。至1980年代上半葉,這種“天下主義”(當時叫“世界主義”)終于在湯因比和池天大作的著名對話中走向國際學術前沿,并在他們對二十一世紀進行展望時被譽之為走出“民族主義”、統(tǒng)一世界的思想資源,而自漢代劉邦以來即一直貫徹“世界主義”或“中華意識”的中國,也成為其心目中最有可能肩負此一重任的國家,而且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的“中華王國”③。(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河北學刊》2003年第2期。
③參見蘇全有:《對后丈革時期中國近代史學研究狀況的反思》,《華中師范尺學學報》2003年。待查。
一種神秘的現象,也并非高不可攀,更不是西方世界的專利;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近代化道路,“一定要用西方社會的近代化模式苛求其他社會,將西方的發(fā)展歷程視為通向近代的惟一正確的道路,如果不是西方中心觀作怪,那就是以急功近利的態(tài)度苛求歷史”①。很顯然,隨著人們對現代化定義越來越寬泛,我們對西方中心論的那條敏感的弦卻是繃得越來越緊了。對于那些抱持“你有我也有”心態(tài)的學者來說,凡是否認中國具備西方近代性因素的,就是西方中心主義;
而對于那些“我有你沒有”的學者而言,凡是把中國與西方的標準單方面套用的,同樣難逃西方中心主義的羈絆。正面我贏,反面你輸。人們對西方中心主義的判斷,其實質已經變成了一種類似于著名的生態(tài)經濟學家哈丁所說的“防水理論”之類的東西了②。
不管怎么樣,我們不免還是要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既然都是現代性,可是為什么我們的本土現代性卻敵不過西方的近代性,以致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落入不斷挨打的境地呢難道現代性也有優(yōu)劣之分至少對絕大多數的國外學者而言,不管十八世紀的中國如何美好,也不管這美好的時刻可以持續(xù)多長時問,最后還是落得個曲終筵散的結果——王國斌發(fā)現的“斯密式經濟增長”并沒有使中國最終走向工業(yè)資本主義,魏丕信的“福利國家”至十九世紀幾乎土崩瓦解,濮德培所設想的作為清帝國國家建設根本動力的西北征服行動在十八世紀中期的完結,反過來又使帝國很快走向了衰落,受彭慕蘭高度贊譽的中國市場的“自由度”說到底還是沒能敵得過英國的煤及其在海外的殖民地,如此等等;
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無論其與中國有多少相似之處,或者有多少不如中國之處,畢竟還是出現了“歐洲奇跡”,還是在十九世紀用武力洞穿了中國的邊界。于是,更進一步,越來越多的學者干脆樹起“文化多樣性”的大旗,連現代性也棄之如敝屣。一種做法是進一步以“地方性”的名義把現代性打回老家去,認為現在所談論的諸如工業(yè)化、城市化、私有化等“普世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從以英國為代表的一塊很小的地方的經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對于中國(和印度等)具有悠久文化歷史長廊和博大人文地理空間的多元社會來說,自己幾千年的經驗就一定是狹隘的,而別人的局部經驗就必定是普世的,合情乎合理乎合法乎”③另一種做法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俑呦瑁骸墩撉迩捌谥袊鐣慕厔荨罚吨袊鐣茖W》2000年第4期。
、赱美]加勒特·哈。骸渡钤跇O限之內:生態(tài)學、經濟學和人口禁忌》,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頁。
、邸蹲x書》編輯部:《編輯手記》,《讀書》2005年第2期,第167頁。
是張揚現代性的負面效應,以其與生俱來的對外部世界的殖民侵略或對自然界的征服剝奪等基本事實,而將其定性為一種較為低級的文明或者不可持續(xù)的文明,在一種后現代的視野下,他們所理解的中華文明或者“中華性”成了解救已經深陷于囚徒困境中的西方文化的法寶。比較中庸的路徑是輪流坐莊的“兩列火車論”,即根據李約瑟的說法,把源于古希臘的西方科學與源于中國的東方科學看作是兩列火車,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6世紀,后者超過前者,但是最近400年前者蓬勃發(fā)展,暫時遮擋了后者,今天已到了兩列火車應當而且必然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了①。但這一說法,也只是用歷時性的周期輪回遮蔽對共時性的文化空間差異進行價值判斷,從而回避了近代化起源這一方方面面爭論不休的核心命題。結果,從“你有我也有”,到“我有你沒有”,再到“你有的也不怎么樣”,我們在徹底擺脫了西方中心論的羈絆之后,似乎又回到了曾經被其打碎的中國中心主義的老路上了。譬如在被一些媒體赫然稱之為“中國文化保守主義年”的2004年,楊振寧的一句“《易經》搞不出近代科學”的論斷居然激起那么大的波瀾,大陸一些知名的經濟學家非要把未來世界的“中國崛起”和“美國衰退”鉤連起來,不正透露了這樣的信息嗎我們在打破中國中心主義的過程中歷經艱辛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反而成為十八世紀“中國中心”的重新發(fā)現及其在新世紀之死灰復燃的強大后盾,豈不怪哉!
從世界史的視野來考察,這樣一種針鋒相對的反西方中心論的邏輯,在另一重意義上又為西方中心論的延續(xù)提供了合法的外衣。一方面,就處于同一學術陣營的西方學者而言,相對于“沖擊—回應論”,“近代早期論”及其變種“明清中國近代化論”,還有正在形成中的“后現代化論”,上述演變過程則相應地變成了“我有你沒有”、“我有你也有”②以及“我有的不適合你”。表面上看,這是一個西方中心論從有到無的過程;
實際上,由于人們最初的目標都是反對將“近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即反對西方世界對近代化的壟斷霸權,所以,當他們在一種后現代視野下將“近代性”還原為“西方性”時,卻都回到了原來的起點,只是讓“現代性”脫去了普世性和擴張性的外衣而變成純粹西方特色的“地方性”了。這種極具“身份論”和“血統(tǒng)論”色彩的推理,是否隱含著某種更加強烈的“種族優(yōu)越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賲⒁娭烨鍟r、姜巖著:《東方科學文化的復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版,第68—69頁。
、谟妹绹鴮W者孔飛力的話米說,就是“中國也有”。轉引自[美]柯文:《<在中國發(fā)現歷史>新序》,《歷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101頁。
的意味另一方面,人們對西方中心論的解構主要是建立在文化平等的理念之上的,這原本無可非議,然而一旦把這種解構和在中國這樣的非西方國家尋找現代性的內在動力直接掛起鉤來,我們對歐美歷史學家在其本國歷史研究中所做的諸多類似的努力即無權置喙,“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固然不可,“不許州官放火,只許百姓點燈”似亦難以令人信服,更何況其他非歐洲、非西方的國家和民族了。譬如,前已提及的美國學者布勞特,在對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給予激烈批評之時,曾經極其形象地把中世紀“歐洲崛起”的“歐洲奇跡論”視為一種“隧道歷史”,即把歐洲在十六世紀的興起看成“一種全盤在歐洲空間體制內發(fā)生的過程”,“其全部(或主要)原因是來自本土的力量”,并運用“疊縮歷史”的手法,把這一過程一直追溯到中世紀甚至古希臘、羅馬時期,從而在世界史的范圍內以大歐洲的空問邊界為墻壁構筑了一條通向現代化的單一時間隧道①。但是他在一一拆除了不同歷史時期歐洲學者用以構筑這一隧道墻壁的五花八門的“磚石”之后,并沒有否認這一通道的存在,而是把它平鋪開來,變成了世界歷史的共同進程,并稱之為“原型資本主義”②。在他看來,“現代化(不管你怎么稱呼它)確實在中世紀的歐洲發(fā)生了,但不僅僅在歐洲的中世紀發(fā)生”,“在歐洲發(fā)生的事情在東半球的其他地方也發(fā)生了”,也就是說,無論是生產方式、階級結構,還是空間交換的制度和城市化,對中世紀歐洲和其他許多文明來說“大體上是相似的,在很大程度上沿著同樣的道路演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半球范圍內共同進程的各個部分”③;
在此過程之中,歐洲人不但不具有特殊的素質和優(yōu)勢,相反還“處于半球體系的邊緣,正處在從與其他地區(qū)相比相對衰落的制度中走出來的時期”,正在“追趕亞洲和非洲人的資本主義原型”④。只是由于歐洲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于美洲,并向后一地區(qū)引進了東半球人具有高度的免疫力而美洲人卻極容易感染的疾病,才使其殖民主義的擴張取得了成功,進而導致歐洲內部的進程加快,而歐洲以外的進程則“緩慢下來,停下來”,結果在1492年之后形成“資本主義在歐洲定心”的事實⑤。盡管布勞特一再強調“1492年之后的資本主義發(f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美]J.M.布勞特著,譚榮根譯:《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中譯本(1993年英文版),第5頁,第132頁,第247頁。
②[美]J.M.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第194頁。
③[美]J.M.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第148頁,第194—196頁。另見該書第252—253頁。
④[美] J.M.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第230—231頁。
、輀美]J.M.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第228—259頁。
展只不過是把它的總部移到歐洲”,但是這樣一種“世界體系”理論畢竟在給中世紀歐洲的現代性以及這一現代性后來的霸權地位賦予了一種合乎歷史線性發(fā)展規(guī)律的合法性外衣,而這一歷史規(guī)律或者叫做“目的論”,正是所有反馬克思主義學派和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者給馬克思的理論總結出來的,也正是上述各種反歐洲中心論者所痛加撻伐的,這樣,以反目的論為主旨的“多源”現代性最終變成了此一目的論的同盟;
另一方面,將歐洲殖民主義的成功歸之于其地理位置的不同,看起來似乎賦予了其他非歐洲文明如亞洲、非洲在資本主義起源上的同等地位,但卻剝奪了西半球的美洲這一財富所在地本身資本主義內在發(fā)展的可能性,這顯然有違反歐洲中心主義理論的初衷和本意;
至于把歐洲中世紀的“現代化”過程說成相對落后,實際上也隱含著歐洲“現代化”的發(fā)展更具活力的判斷,恰如他自己對薩米爾·阿明“不平衡發(fā)展”理論所做的批評,“使一種老的信仰得以立足:歐洲在中世紀比歐洲以外的地區(qū)具有更大的活力”①,這與其極力反駁的所謂兜售歐洲中心主義歷史的“中國公式”或者“印度公式”、“伊斯蘭公式”、“非洲公式”并無太大的區(qū)別②。對于上述那些將中歐發(fā)展道路的“大分流”時刻移至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的歐美學者來說,布勞特所堅持的1492年界標顯然是無法接受的,而且屬于徹頭徹尾的歐洲中心主義,然而正如我們在上文已經揭示的,后者據以反駁的論證邏輯卻大體一致,只是將其“資本主義原型”概念轉換成所謂“早期現代性”或“現代性”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賉美]J.M.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第71頁。
、趨⒁奫美]J.M.布勞特著:《殖民者的山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第140—144頁。
這樣一種反歐洲中心主義的歐洲中心論意識,對那些在自己國家內部尋找現代性的非歐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學者來說,還有另一重表現。這是因為,當身處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同胞正感受著全世界的經濟運行“和著中國的節(jié)奏一同起舞”的時候,我們的歷史研究——其實整個人文社會科學幾乎都存在類似的現象——還在追隨著美國中國學的節(jié)奏不斷調整自己的舞步,而且自以為是與世界接軌,從此進入了國際學術的主流。西方中心論這一幽靈被我們從前門堂而皇之地驅逐出境,又悄悄地從后門恭迎而歸。綜觀幾十年來中國近世史界對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展開的討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其中的大多數都脫不了“進口替代”的嫌疑,更談不上什么“內發(fā)原生”,有的還自覺不自覺地把原本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換上時髦的“洋包裝”。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在重建自己過去的歷史時,確實仍然像“中國中心觀”的倡導者柯文對1980年代以前中國史家的研究所作的評論那樣,一直依靠“從西方借用來的詞匯、概念和分析框架”①;
迄至今日,更像羅志田指出的那樣,已經到了與之不可分離的程度了②。但柯文當年所指主要是馬克思主義或非馬克思主義,今日為史學界奉為圭臬的恰是柯文自己的理論,這大約連柯文本人也始料未及吧。十多年前在談及國內市民社會的研究時,章開沅曾經擔心一些年輕學者不愿去做扎扎實實的研究,而是單純地跟在西方學者的后面,玩弄概念游戲,以至于“從土教條主義轉向洋教條主義”③,現在看來應是不幸而言中了。當然,如前所述,“中國中心觀”對眼界向內的地方史研究的過度偏向已經引起了學術界越來越多的批評,進而興起了一種由外而內、內外結合的“世界史視野”或“滿族中心觀”,連柯文本人也承認兩者之間的差異,并傾向于用“人類中心的取向”取而代之④。不過,由于它們都把批評的矛頭指向費正清的“挑戰(zhàn)—回應模式”,仍然主張用“移情”手法從歷史當事人的角度去觀察歷史,(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