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難盡的臺灣文化與政治|一言難盡歌詞
發(fā)布時間:2020-03-15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因為工作關(guān)系,2005年以來筆者曾四次赴臺灣參觀訪問,足跡遍及寶島,接觸的人士也十分廣泛,對臺灣社會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除開政治上的紛紛擾擾之外,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臺灣濃濃的中華文化氛圍。
無所不在
記得第一次到臺灣的時候,當時還是民進黨執(zhí)政,兩岸關(guān)系比較緊張,我們心中也充滿了疑慮與不安。不知道民進黨治下的臺灣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會不會對我們充滿敵意?應當怎么與臺灣人民接觸?在慢慢接觸后,我們的疑慮漸漸消失了。臺北這座城市是很容易得到陸客認同的,它的建筑、街景和大陸繁華的大都市沒有兩樣。它的街道名更是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味,臺北主城區(qū)以南北向的中山路和東西向的忠孝路為中心形成一個大的十字座標,確定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然后以方位對應的中國各省市的地名來命名街道。比如西北城區(qū)的街道就以“甘州街”、“涼州路”、“哈密街”、“蘭州路”、“迪化街”等命名,西南城區(qū)的街道則以“成都路”、“貴陽路”、“柳州街”等命名。相應的,在東北城區(qū)你可以找到“吉林路”、“遼寧路”、“長春路”、“四平路”等,在東南城區(qū)則能找到“寧波街”、“紹興路”等。所以有人說“小臺北藏著大中華”,中國各個省市的重要地名在臺北基本上都能找到。想象一下,在臺北的城區(qū)穿行,陡然發(fā)現(xiàn)一條以自己家鄉(xiāng)命名的街道,那一定會感到很親切。
不僅臺北城,在高雄、臺中、臺南、嘉義等城市也有以大陸各省市地名命名的街道。有人說,臺灣城市街道的命名是國民黨政權(quán)敗退臺灣后,為了宣示“勿忘在莒”的政治幻象而刻意設計的。其實,早在臺灣光復初期,也就是1945年11月,當時的國民政府就頒布了《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表示為了宣揚“中華民族精神”,要把臺灣各縣市宣揚日本國威、紀念日本人物的街道改名。1947年,有一個叫鄭定邦的建筑師,奉命為臺北市街道命名,于是他就以臺北東西南北的方位,對應中國各省市的地名,依次命名臺北各街區(qū),于是形成了今天臺北街道名稱的大致格局。后來國民黨政權(quán)敗退臺灣后,只是延續(xù)和推廣了這一做法。
臺灣街道的命名為臺灣打下了難以抹去的大中華印記,在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當局曾經(jīng)大力推行各種“去中國化”運動和“正名運動”,但除了把桃園的原中正機場改為桃園機場,把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改為“自由廣場”算比較成功外,要把臺灣各城市的街道也重新命名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臺北故宮是陸客必到的地方,那里面珍貴而豐富的藏品常常令陸客感嘆不已。但這本應屬于北京故宮的文物卻流落至此,也會讓人心中生出一些沉重和失落。特別是臺北故宮也被“去中國化”政治所污染了。在那些展品中,無法看出一個完整的中國各朝代的歷史譜系,因此文物所承載的中國歷史被刻意忽略了,好像這些文物都只是一件件純粹的藝術(shù)品。這是十分遺憾的。
臺灣的高等教育十分發(fā)達。著名大學很多,基本上是大陸知名高校的異地復制,連校名都沒有變。像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東吳大學等等。臺灣大學則基本是傳承了北京大學的學術(shù)傳統(tǒng)。研究機構(gòu)則以“中央研究院”執(zhí)牛耳。一大批大陸籍知識精英在1949年后遷往臺灣,為開辟臺灣高等教育和研究體系篳路藍縷,使臺灣在短時期內(nèi)就發(fā)展成為研究中國學術(shù)的重鎮(zhèn)。由于臺灣沒有經(jīng)歷大陸那樣的政治運動的沖擊,它基本上很好地延續(xù)了自晚清到五四以來的中國傳統(tǒng)學術(shù)體系。這點是十分值得珍惜的?上У氖,臺灣知識界這些年也受到“臺獨”政治的嚴重干擾。我們在臺灣曾拜訪過一些知名的老輩學者,像法學家胡佛,歷史學家張玉法等,他們都對此十分憂慮。2006年,我們還拜訪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黃彰健院士,當時老先生已經(jīng)88歲高齡,但他對于一些人士過分解讀甚至刻意歪曲2.28事件真相十分不滿,于是親自查閱資料,發(fā)掘出許多珍貴的歷史檔案,著成了《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一部巨著。黃院士已于2009年12月去世。斯人已逝,但老人生前為何要發(fā)奮考證2.28事件真相,這不值得臺灣知識界深思嗎?
臺灣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甚至飲食起居,也是以中華文化傳統(tǒng)為主流。臺灣民眾主要信奉佛教、道教等,基督教的信眾也不少。臺灣各處遍布廟堂會所,像佛光山、中臺禪寺、慈濟功德會等,在世界華人圈中都有廣泛影響。民間信仰方面則以媽祖信仰為主。此外還普遍信奉城隍爺、關(guān)公等神靈。臺灣的時令節(jié)慶、禮儀風俗等也保持了濃厚的中華傳統(tǒng)。飲食文化方面,臺灣的小吃十分有名,但臺灣的小吃實是匯聚了中華南北的小吃大全,同時又富有臺灣特色。如牛肉面這種大陸常見的小吃,在臺灣得以推陳出新,廣受陸客歡迎。蚵仔煎、花枝羹等則是典型的臺灣地方特色小吃。
總之,你對臺灣了解越深,越發(fā)現(xiàn)這是一塊深深含蘊中華文化的沃土。中華文化深入臺灣的每一個角落,化育著寶島上的人民。明白了這些,你會發(fā)現(xiàn)“臺獨”勢力要在臺灣“去中國化”是多么荒謬可笑,就如同一個人抓著自己的頭發(fā)要離開地球,日本人50年的殖民統(tǒng)治沒有做到,“臺獨”分子同樣也做不到。
小心政治的暗礁
初來乍到的大陸人看到臺灣濃郁的中華文化氛圍,往往十分親切。但如果再深入了解,特別是碰觸到敏感的政治問題,兩岸人民的差異就表現(xiàn)出來了,迫使你從浪漫的文化遐想中回到冷峻的政治現(xiàn)實。
在臺灣,最糟糕的就是當聽到對方以“中國”“臺灣”來定義彼此的身份時。經(jīng)過“臺獨”政治長期的操弄,今天在臺灣以“中國――臺灣”的二分法定義兩岸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普遍了。僅有少數(shù)的統(tǒng)派人士,還會以“大陸――臺灣”的地區(qū)概念來定義兩岸關(guān)系。這最初讓我們很難適應。一開始我們會善意地提醒對方,提到兩岸的稱謂時應當以“大陸地區(qū)”、“臺灣地區(qū)”稱呼比較合適。但后來發(fā)現(xiàn)即使是藍營朋友,很多也習慣了用“中國――臺灣”的觀點來談論兩岸關(guān)系。他們也許沒有惡意,但這種潛意識的表露也充分說明“臺獨”政治對臺灣社會的滲透是十分深入的。有一次我們在臺北乘出租車,司機聽到我們的口音,就問:“你們是從中國來的吧?”我回答說:“我們是從大陸來的。”沒想到這位司機生氣地說:“中國就是中國,臺灣、中國,一邊一國!币晕覀兊慕(jīng)驗,顯然,這位司機朋友是屬于深綠人士。臺灣的出租車司機,支持綠營的多。自然,這次乘車經(jīng)歷不太愉快。可能有許多大陸朋友來到臺灣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因此,當陸客沉醉于臺灣美好的自然景致和濃濃的中華文化氛圍時,一定要小心政治的暗礁。但遇到這種問題你也不必氣餒,總體而言,臺灣朋友對大陸人民還是很熱情的,因此你一定會遇到更多令你感動的事。
談到這里,我們不能不聯(lián)系到上面分析的兩岸文化上的同一性問題?梢钥闯,兩岸在文化上的同一性和政治上的對立性是同時存在的。其實世界上的很多分裂國家都存在這種現(xiàn)象,比如朝鮮和韓國,過去的西德和東德、越南和南越等都是如此。這也說明,文化上的同源并不必然導致政治上的同一。因此,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兩岸文化上的同一就一定能走向政治上的統(tǒng)一。
臺灣的政治市場確實很自由,但更多的是在一種“秀”(show),誰都可以在這個舞臺上秀一把。普通百姓固然可以以“秀”自得其樂,政治人物更要懂得秀,以搏版面,搶鏡頭,擴大知名度。臺灣的政治具有很大的表演和娛樂性質(zhì),因此不能太過于認真。臺灣最大的“秀”場無疑是各級民意機構(gòu),藍綠陣營的民意代表常常上演全武行,場面十分火爆。但你不要以為他們是在動真格的,那只不過是一場秀。如果表演的夠好,還能登上國際媒體的版面。據(jù)說這也能增加臺灣的國際透明度。
臺灣社會最大的隱憂是族群和省籍矛盾。臺灣省籍問題的產(chǎn)生有著復雜的歷史和社會背景。2.28事件后省籍矛盾激化,但在國民黨當局的威權(quán)統(tǒng)治下,這一矛盾被暫時壓制。隨著臺灣本土化、民主化運動的推動,本土意識開始抬頭,省籍和族群問題成為黨外運動進行政治動員的工具。李登輝當權(quán)后,也有意借用省籍矛盾來在國民黨內(nèi)進行權(quán)力斗爭。于是省籍和族群矛盾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逐步發(fā)展成為臺灣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民進黨與國民黨奪權(quán)斗爭的激化,整個臺灣社會被劃分成兩大陣營。民進黨以本土政黨自居,把國民黨打成外來政權(quán)的代表。臺灣社會就這樣被嚴重撕裂,成為一個致命的傷口。馬英九當選后,族群矛盾有所緩解,但仍然有很大的市場,在短期之內(nèi)不會完全消退,甚至不排除重新惡化的可能。其實臺灣人絕大部分都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只是有早來與晚來的區(qū)別,又何必強分什么本省人、外省人呢?政治人物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隨意操弄族群矛盾,撕裂臺灣社會,這確實是不道德的。
如今,所謂“臺灣本土意識”已經(jīng)成為臺灣的主流意識,民進黨、國民黨都必須爭奪臺灣本土的代表權(quán)。民進黨一向以本土政黨自居,“愛臺灣”成為民進黨的專利。相反卻動不動就以“賣臺”、“傾中”等紅帽子扣人。這有點類似于大陸文革時期的“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有人說,“不到臺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臺灣政治,真是一言難盡!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臺灣 一言 文化與 一言難盡的臺灣文化與政治 一言難盡周作人doc 一言難盡話民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