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人社會的歷史變遷與現(xiàn)狀 華北社會經濟變遷的歷史與現(xiàn)狀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華人移民加拿大始于19世紀中葉。早期華人移民為加拿大西部開發(fā)及太平洋鐵路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加國政府卻長期奉行種族歧視政策,先是用人頭稅后又頒布排華法令限制和禁止華人移民加拿大。二戰(zhàn)后, 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加拿大于1947年取消了排華法,但其后多年間,加國政府對包括華人在內的非白人移民入境仍加以種種限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隨著加拿大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對高素質勞力的需求增加,而在此期間,加拿大本國技術人才外流十分嚴重;此外,歐洲經濟繁榮和人口出生率下降也使來加移民人數逐年減少。這就促使加拿大于1967年修改其移民政策,刪除其中的種族歧視性條款,引進“評分制度”,面向全球招攬人才,以滿足國內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新移民法的實施使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移民數量迅速增加,并逐步取代歐美成為加拿大海外移民的主要來源地。八十年代以后,隨著加拿大移民政策的進一步調整,非歐洲移民比例更是大幅上升, 2001-2006年間共有110多萬新移民來加,歐洲移民僅占16.1%。亞裔加拿大人中,華人數量增長最快,從1951年3.3萬人增至1971年11.9萬人。八十年代以后,華人數量更是猛增,至2001年時已超過百萬,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據2006年最新人口普查,加拿大現(xiàn)有華人121.7萬,占全加總人口的3.9%。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過去20年間,移居加國的華人數量持續(xù)增加,但新移民中“回流”現(xiàn)象也日趨嚴重,不少新移民來加一年后就選擇回國。另外,近年來,加拿大華人中,尤其是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因不堪生活重負接連發(fā)生自殺或猝死事件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加拿大一些學術性研究機構,如位于新移民相對集中的安大略。∣ntario)以及加拿大西海岸的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移民問題研究中心,近年來對華人新移民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入調查與研究。本文將借鑒上述研究機構以及其他諸多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加拿大華人社會的歷史變遷,尤其是二戰(zhàn)后華人社區(qū)發(fā)生的新變化以及華人新移民在社會文化融入方面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加以概述和探討。
一、二戰(zhàn)后移民潮――從港臺移民到大陸移民
二戰(zhàn)前移居加國的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由于加國長期排華,華人數量始終不多,1941年時僅有3.5萬人,占加拿大總人口的0.3%。1947年加國雖廢除了各種排華法案,但其后20年間,對華人移居加國仍有種種限制。例如,1947-1962年間,華人被限制在家庭團聚移民類別,規(guī)定只有入籍公民才可以申請擔保其直系親屬來加。由于長期反華排華的結果,至四十年代,在加華人中僅有5%為加拿大或英國公民。1967年加拿大實施新移民法后,華人移民數量迅速增加。在1949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入境的57萬華人移民中,約92%是1967年以后來加的。1997年以前,從香港移居加國的華人遠超過來自大陸和臺灣的移民,然而1997年以后至今,大陸已取代香港成為加拿大華人移民的最大來源地。
就香港而言,六十年代以后出現(xiàn)過2次規(guī)模較大的移民潮。一次是在1967年至七十年代中期,共有6萬多香港人移居加拿大,這與1967年香港政治騷亂以及同一年加拿大實施新移民法有關。另一次移民浪潮更大,從八十年代中期持續(xù)到九十年代中期,由多種因素造成。首先是1984年中英簽署了1997年香港回歸的聯(lián)合聲明,引起了港人的恐慌;次年,為吸引外資,加拿大擴大了商業(yè)移民計劃,導致大批港臺富商到加拿大投資;1980-2000年間,共計近80萬華人移居加拿大,其中,港臺移民過半(57.4%),他們中又以經濟移民(即商業(yè)移民和技術移民)居多。例如,1990-1994年間加拿大共接受約12.4萬商業(yè)移民,42%來自香港。1997年以后,港臺移民人數逐年下減,至2001年時已不足2000人;與此同時,港臺移民中“回流”現(xiàn)象也十分嚴重。這與近年來加拿大經濟狀況不佳,生意難做有關。另外,加國政府于1998年元月開始實施“境外資產披露法案”也是導致1997年后港臺移民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1970年中加建交前,大陸很少有人移居加拿大。1973年兩國簽訂了家庭團聚移民協(xié)定,從而使部分在大陸的加拿大華人親屬得以赴加。80年代改革開放,中國放寬了公民出國條件,此后移居海外者逐漸增多。90年代中期開始,加拿大擴大吸收高學歷專業(yè)技術人才,簡化對大陸經濟移民的審批程序,從而導致大陸移民人數迅速增加。1980-2006年間約38萬大陸人移居加國,其中,90%是九十年代以后去加的。不同于港臺移民,大陸移民以家庭團聚移民和技術移民居多,商業(yè)移民較少。例如,1980-2000年間入境的22萬大陸移民中,技術移民約占44%,而企業(yè)家及投資移民不到4%,家庭團聚和親屬擔保移民則從八十年代93%降至九十年代39%。
二、加拿大華人社會的新變化
二戰(zhàn)后,尤其是20世紀六十年代以后,加拿大華人社會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1、人口結構的變化。由于加拿大早期勞動市場對男性勞力的需求,加之1885年至1947年間加國政府采用高額人頭稅及排華法令限制華人入境,華人社區(qū)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人口迅速減少、老化。整個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間,男性比例是女性的12-15倍,人口從1931年4.65萬人銳減到1941年的3.46萬人。二戰(zhàn)后,加國政府廢除了排華法,允許華人家庭團聚,并逐步放寬對華移民政策,致使華人社區(qū)男女比例失衡及人口老化問題逐步得到改善,至八十年代末,華人社區(qū)兩性比例已達平衡。加拿大本土出生的華人數量也日益增多,2001年時土生華人為25.7萬人,占加拿大華人總數的25%。就年齡結構而言,華人人口呈年輕化趨勢。二戰(zhàn)前來加的老移民日漸減少,至1991年時僅剩1,268人,占華人總數的0.2%;70年代以后來加的華人移民成為華人社會的主體。二戰(zhàn)后來加的華人中有很多是家庭團聚移民,青少年所占比例較大。加拿大本土出生的華人年齡相對更年輕,1991年人口普查顯示,土生華人中,30歲以下者高達83.8%,30歲至65歲占14.4%,而65歲以上者僅為1.8%。
2、來源地及居住模式的變化。二戰(zhàn)前,加國華人主要來自廣東四邑地區(qū)。戰(zhàn)后,尤其是1967年后,華人移民來源地呈多樣性,來自世界各地。即使是大陸移民,也不再局限于廣東地區(qū),很多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如今在華人社區(qū),除粵語外,還可以聽到閩南話、客家話等方言以及普通話。由于九十年代后大陸移民的迅速增加,普通話已成為華人社區(qū)中除粵語外使用最多的語言。早期華人移民大多集中在加拿大西海岸的卑詩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東部安大略省取代卑詩省成為擁有華人最多的省份。如同老一代華人,二戰(zhàn)后來加的華人移民多數選擇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例如,1980-2000年間,近80萬華人移居加國,其中約95%選擇在多倫多和溫哥華這樣的大都市定居,比同期來加的其他國家移民高出9個百分點。
由于白人種族歧視以及自身語言障礙,早期華人大多聚居在唐人街。二戰(zhàn)后,隨著主流社會對華人歧視的減少,一些中產階層華人陸續(xù)從唐人街遷到環(huán)境較好的郊區(qū)居住;戰(zhàn)后來加的新移民大多也避開老城區(qū)的唐人街,而去白人集中的郊區(qū)購房安家,故而華人社區(qū)逐步由市區(qū)向城郊擴展,新型華人商業(yè)大廈和購物中心拔地而起。傳統(tǒng)華人組織如宗親會、同鄉(xiāng)會、中華會館在戰(zhàn)后日趨多元化的華人社會中已漸失影響力,新的華人社團,如專業(yè)人士協(xié)會、商會、校友會、中華文化中心等以及各類華人社區(qū)服務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房地產及保險公司、銀行、旅行社等紛紛涌現(xiàn)。此外,以維權為宗旨的華人政治團體也相繼建立,如八十年代末成立的全加華人協(xié)進會,至1993年時已有30個分會。該組織曾于1979年成功地組織和領導了針對加拿大電視臺W5頻道無端指控華人學生在高校擠占加拿大學生位置的抗議活動以及1984年聲勢浩大的要求退賠人頭稅運動。
3、知識結構和職業(yè)的變化。早期華人移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之就業(yè)市場對有色人種的歧視,華人大多只能從事服務性行業(yè),如雜貨店、洗衣房和餐館等。二戰(zhàn)后,尤其是1967年實施新的移民政策以后,高學歷的華人技術移民不斷增加;同時,本土出生的華人受教育程度也逐步提高。據統(tǒng)計,2001年時,近1/3的加拿大華人擁有大學學歷,而加拿大總人口中這一比例僅為18%。就華人移民內部幾個主要群體的教育程度而言,九十年代以后來加的華人文化程度高于以往移民,尤以來自大陸的移民最為突出。八十年代大陸移民多為家庭團聚移民,擁有學士及以上者僅占其總數的5%,而到了九十年代,隨著技術移民比例的大幅增加,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者也增至36.8%,遠遠超過港、臺移民10.9% 和22.4%的相應比例。但在掌握加拿大官方語言方面,大陸移民整體外語水平要遜于港、臺移民。
華人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二戰(zhàn)后對他們歧視的減少使加拿大華人的職業(yè)有了明顯的變化,往日“三多”(洗衣店、雜貨店和餐館)的傳統(tǒng)行業(yè)取向被打破,華人開始涉足加國的各行各業(yè)。在二三十年代,受雇華人中約2/3的人為餐館或洗衣房工人、仆役或干其他粗活,而1991年人口普查顯示,這一比例已降至18%;與此同時,從事專業(yè)技術工作的華人從當年不到0.5%,增加到八九十年代的18%-19%。華人在教育和就業(yè)方面的進步導致經濟上的改觀,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新的華人中產階層已形成,主要從事專業(yè)技術和管理工作。他們中80%以上不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多數是在1967年之后移居加國。華人中產階層還包括為數不少的港臺商業(yè)移民,這些人憑借經濟實力,來加后購置房地產,開辦公司、商場,或辦報館等,將上百億資金投入加拿大經濟市場,同時為該國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就業(yè)崗位。
三、華人新移民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目前,每年從世界各地移居加國的人超過20萬。如上所述,華人新移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國內已取得高學位,來加主要是尋求更多的發(fā)展機會。然而,過去20年間,華人“回流”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多倫多華人普通話協(xié)會2002年網上調查顯示,華人新移民中僅20%的人表示在取得加拿大國籍后會繼續(xù)留在加國。雖然中國政府近年來出臺各種優(yōu)惠政策吸引海外華人回國對移民“回流”有一定影響,但加拿大令人沮喪的經濟現(xiàn)狀是主要原因。加拿大2009年發(fā)布的“多元文化調查”顯示,華人移民中僅有37%的人認為加拿大生活質量高于國內,六成以上的人持否定態(tài)度。在就業(yè)方面,超過70%的人對加國就業(yè)狀況不滿意。
1、就業(yè)難、收入低。華人新移民,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來加的大陸技術移民,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但其學歷與在加獲得的經濟待遇不成正比。高失業(yè)率、工作不對口以及收入低是他們面臨的嚴重問題。加拿大學者宗力1997-1999年間對多倫多等6個城市近1200名九十年代移居加國的大陸專業(yè)人士調查后發(fā)現(xiàn),僅31%的人從事專業(yè)性工作,41.1%的人從事社會地位相對低下的非專業(yè)性工作,另外還有22.4%的人從未工作過。加拿大2001年人口普查也顯示,華人移民就業(yè)率低于加國總人口平均就業(yè)率近20個百分點。
另外,加拿大學者Wang 和Lo的調查顯示,華人移民年收入僅為加拿大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就華人移民內部而言,雖然來自越南的華人移民受教育程度不及大陸及港臺移民,但收入卻是這幾個群體中最高的。Wang 和Lo認為,這與越南華人來加時間較早有關(多數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難民入境)。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移民的海外學習經歷在加拿大不被承認。加拿大學者奧里普勒斯2008年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同時指出,加拿大就業(yè)市場種族歧視嚴重:那些來自英語國家并有加拿大學習經歷的求職者獲得的面見機會比同樣擁有加拿大學習經歷的非英語國家的人高出40%,若后者僅有海外學習經歷,則前者獲得的面見機會比后者更是高出三倍多。
為了事業(yè)和生計,不少華人移民不得不去高校重新“鍍金”,以獲取加拿大證書或文憑。許多原先在國內屬專業(yè)人士的高學歷人才,如今卻不得不去工廠打零工,開出租車,當店員等,他們常將這種尷尬境地笑稱為“洋插隊”。有些人因對前途悲觀失望甚至走上了絕路,如大陸移民耿朝暉和蔣國兵等先后自殺身亡。也有不少移民則干脆選擇“回流”,通常是男方回國工作,留下妻兒在加拿大等待公民身份。這種“太空飛人”式的家庭生活往往給婚姻帶來隱患,最終導致夫妻勞燕分飛的例子時有發(fā)生。
2、語言和文化障礙。華人移民,尤其是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和其他移民群體相比,英語水平較低,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差,難以和別人很好溝通。加拿大學者近年所作的一系列調查都顯示,語言問題對華人新移民在求職、職位晉升、交友以及尋求社會和醫(yī)療服務方面都構成障礙。 即使沒有語言上的問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多數華人還是認為自己難以融入主流社會,普遍有一種被排斥感。除了在生意上以及工作場所和老外打些交道外,真正的朋友圈子還是中國人。
大陸新移民在社會融入方面困難更多,往往遭受雙重語言障礙。除英語外,華人社區(qū)內部語言及文化差異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大陸新移民來加后往往發(fā)現(xiàn)這里的華人社區(qū)儼然是一個個“小香港”:無論是房地產開發(fā)商還是公司經理大多來自香港,他們招聘員工除要求懂英語外,還要懂粵語;中國城里,從商店招牌到街道路標以及餐館菜單多為繁體字;就連幾家主要的中文報刊,如《世界日報》、《明報》以及《星島日報》,都由港臺富商創(chuàng)辦,使用繁體字印刷。報刊文章中還不時夾雜粵語和閩南話,這讓從小講慣普通話用慣簡體字的大陸人難以適應。
在移民安置服務方面,大陸新移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與挑戰(zhàn)。諸多調查顯示,大陸新移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是向家人、朋友、甚至華人教會求助,卻很少從政府的移民安置服務機構尋求幫助。這也多是由于語言和文化差異所致。在這些服務機構中,工作人員大多操英語或粵語,熟悉英美和港人的行事方式,對大陸新移民所提供的安居服務往往缺乏文化敏感性,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近年來加國政府緊縮移民安置經費,致使一些服務項目無法實施或名存實亡,這也給新移民在加國的生活造成困難!
(作者單位:安徽建工學院外語系)
責編:姚少寶
相關熱詞搜索:加拿大 變遷 現(xiàn)狀 加拿大華人社會的歷史變遷與現(xiàn)狀 加拿大華人人口 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