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語義粘連對比探微]左傳文章義法探微 百度云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語義粘連是實現(xiàn)語篇連貫的主要銜接機制之一。本文根據(jù)語篇連貫的基本理論,著重探討了英漢兩種語言在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五種語義粘連手段運用中的差異,以利于發(fā)展語篇層面上的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粘連; 對比; 語篇銜接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粘連性(cohesion)是篇章研究中常用的一個術(shù)語。Hallliday和Hason認為,如果對篇章中某一語言成分的理解取決于對篇章中另一語言成分的理解,那么這兩個語言成分之間結(jié)成的關(guān)系便是一種粘連關(guān)系。這種狹義的粘連觀點特指篇章組成部分(textual component),尤其是那些和句與句之間的組合有直接關(guān)系的語言現(xiàn)象。加上句與句之間在表面結(jié)構(gòu)形式上的聯(lián)系,語言采用的主要篇章粘連手段大致可分為語義粘連和結(jié)構(gòu)粘連兩大類。前者體現(xiàn)在篇章中的句子在諸如信息結(jié)構(gòu)、主述位結(jié)構(gòu)以及相鄰句子的句式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上,如一組采用對偶或排比句式的句子在表面句法結(jié)構(gòu)上便具有較強的粘連性;后者特指篇章中的各種語言形式在語義上的粘連。語篇只有具有了各種形式的銜接手段,才能使句與句之間產(chǎn)生緊密的聯(lián)系,并共同構(gòu)成主題的支持性語句(support sentences),達到交際或交流的目的。按照Halliday 和Hason的觀點,英語篇章中表示語義聯(lián)系的語法和詞匯手段有五類,構(gòu)成五種不同類型的語義粘連,即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本文擬從以上五個方面對比英漢語在語義粘連上的不同。
一、照應粘連
照應, 又稱所指,指稱,是詞與所代表事物、行為、事件及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照應是通過具有指稱作用的語言項目與它們的所指項目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而取得的,它是一定的詞項,本身沒有確定的語義,但是它能通過照應別的詞項來傳遞信息。Halliday根據(jù)用作照應的不同詞項,把照應分為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下面從這三個方面分別討論它們在英漢語使用中的異同。
。ㄒ唬┤朔Q照應
人稱照應粘連是英漢兩種語言中常用的一種粘連手段,指的是用第三人稱的人稱代詞或相應的限定詞作為照應詞項,使語篇銜接。這里所說的第三人稱的人稱代詞不是指的話語情景中的某個人,而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回指某一預設(shè)項目(presupposed item),即預先假設(shè)篇章中存在與該人稱代詞發(fā)生語義聯(lián)系的其他語言項目,并與該預設(shè)項目發(fā)生語義關(guān)聯(lián),形成語內(nèi)照應,構(gòu)成粘連。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特點,在相同的上下文語境中,人稱照應也并不完全一致。試比較:
1) 木匠老陳那時還不過四十歲光景,臉長得象驢子臉,左眼下面有塊傷疤,嘴唇上略有幾根胡須。
2) Carpenter Lao Chen was then only about forty years old, with a longish face like that of a donkey, a scar under his left eye, and a wispy moustache on his upper lip. ( 巴金《木匠老陳》,張培基譯)
漢語中的人稱照樣粘連手段,在很多情況下,較普遍地采用了零回指(zero anaphora),即省略了人稱代詞的形式,尤其是在人稱代詞用作句子主題的時候。而讀者或聽者卻可從語境中了解被省略的部分,語篇的銜接也絲毫不受影響。
。ǘ┲甘菊諔
英語中最常用作指示照應的指示代詞this、that、these以及those在漢語中都可找到對應詞,即“這”、“那”、“這些”以及“那些”。雖然從翻譯的角度看它們似乎是等值的,即在語義上表達的概念大致相同,但在語篇中的指示功能卻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漢語中的“這”有時可以用來指稱上文中提到的剛發(fā)生不久的事,而在英語中卻必須用that:
3)昨天他又遲到了,這使老師非常生氣。
4) Yesterday he was again late for school. That made the teacher rather angry.
漢語“這”也可以用來指稱同一篇章中別人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而英語中卻往往that:
5)利用職權(quán)之便謀一己私利,他的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形象。
6)He could not bear that kind of behavior.
漢語中沒有可與英語中的定冠詞the相對應的指示詞,這說明了英漢指示詞在功能負荷量上有差異,即在表達同等量的指示概念時,兩種語言中所使用的代詞數(shù)量是不等的,從而各個代詞出現(xiàn)的頻率也會有所差別。
(三)比較照應
比較照應在英漢兩種語言里差別不大,都是在語篇中利用照應結(jié)構(gòu)建立起一種對比關(guān)系,表達相同、相似或相異等概念,并常伴有標志詞,如英語中就有same、equal、similar、likewise、otherwise、differently、in contrast等等標志詞。這些標志詞可使彼此相關(guān)的各個部分聯(lián)系起來,使讀者或聽者了解到說話人并未直接談到而通過比較照應可以得出的預設(shè)項目。
二、替代粘連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項目(pro-form)去代替同一語篇中的其他預設(shè)項目,以避免重復,使語篇變得簡潔緊湊。鑒于此,替代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得到廣泛使用。按語法功能劃分,替代大致可分為名詞性替代(如英語中有one, each 等;漢語中常用“一部分”、“全部”等詞語),動詞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如英語中的so, 相應的漢語中用“這樣”“那樣”等替代),在語篇銜接中,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方面大致相同,而在動詞性替代中,漢語表現(xiàn)出多樣性,如代動詞或代動詞詞組“弄”、“干”、“搞”、“這么著”等等,而英語中的動詞替代項僅有一個代動詞do及其變異形式(did, does, done, doing)。但漢語中代動詞的使用卻具有明顯的語用限制:
7)A:Did you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B: Yes, I did.
8) A:你讀了這本書嗎?
B:讀了。
7)中B所說的did即為動詞替代粘連,而8)中由于答句不宜用代動詞,只宜用詞匯復現(xiàn)并省略前半句的辦法,即在8)中A、B兩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是同時使用了省略粘連和詞項重復粘連而建立的。
三、省略粘連
省略粘連被Halliday和Hason稱為“零指代”(zero substitution)。它是一種語法粘連手段,和替代粘連一樣,也是為避免重復,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緊密銜接的一種粘連手段。省略和替代都是一種經(jīng)濟的表達方式,不但能減輕編碼負擔,也使解碼更為有效順利,以提高語言交際的效率。如上述例1)中的零回指,也可作為省略粘連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在英語中承載巨大功能負荷量的動詞不定式標記to后的動詞往往可以省略,而在漢語的類似結(jié)構(gòu)中卻一般不用省略。另外,英語中有時可全部省去謂語動詞,但漢語經(jīng)常不。
9)I will do anything you want me to.
10) 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11)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F. Bacon :Of Studies)
12)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
由以上各例可以看出,英漢兩種語言在省略上有本質(zhì)的差異――“形合”和“意合”,英語是一種重形式輕意義的有標記語言,漢語是重意義輕形式的無標記語言,講究句子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表現(xiàn)在語言形式上,兩者的省略標記也不一樣。
四、語義連接
連接是最重要的語法連著手段,在同一語篇的小句之間,通常要有連接成分來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表示小句之間的邏輯-語義(logic-semantic)關(guān)系和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y)關(guān)系(Halliday,1985/96)。話語間的內(nèi)部連接主要是通過連接性詞語(conjunction)來實現(xiàn)的,除連詞以外,標點符也可用作句間銜接手段。例如:
13)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Julius Caesar)
14)老王匆匆進門,拿了一包東西,就又出去了。
以上兩例均表示比較緊湊的排比或并列關(guān)系。英漢語在標點符號的銜接方式上基本可以對應,而用連接詞表示的遞加、逆轉(zhuǎn)、因果、時間以及邏輯發(fā)展順序等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卻更為普遍。可以說豐富的連接詞承擔了英漢語中語篇銜接的主要功能。連接起著標識語篇各部分之間關(guān)系的作用,使若干句子有機地合乎邏輯地組成一個整體,形成語篇。Quirk等先把傳統(tǒng)的連詞分為并列連詞(coordinator)和從屬連詞(subordinator)兩大類,在此基礎(chǔ)上,又提出副詞也具有連接小句的作用,并把副詞稱為連接性詞(conjuncts)。例如:
15) He tried hard, yet he failed.
16)他盡了全力,然而最終還是失敗了。
英漢語在這三類連詞的使用上差別不大,但英語卻還可以通過動詞形式的變化,如采用動詞不定式和分詞等形式示意從屬關(guān)系。從以下例句我們可以看到,介詞with起到了從屬連詞的作用:
17) With the mortgage paid, they could afford to go abroad for their vacation.
五、詞匯銜接
詞匯連接,是構(gòu)成語篇銜接的最高級形式。詞匯銜接手段大致分為兩種:重述(reiteration)和搭配(collocation)。詞匯重述指一個詞項以自身形式,和具有相似性、上下義關(guān)系或概括詞性的形式在同一話語中重復出現(xiàn)。搭配(又稱同現(xiàn))關(guān)系指的是詞匯共同出現(xiàn)的傾向性。首先應該肯定的是,英漢語篇的詞匯銜接手段不僅總的方式可以說大致相同,并且都可在譯入語中找到對應項。但相異之處也很多,下面略舉數(shù)例來說明這些不同:
18)丫頭去了半日,回說:“花大姐姐說:‘兒一早就出門去了。’” 眾人聽了都詫異,說:“再沒出門之理。這丫頭糊涂,不知說話!
19)The maid returned after some time to report, “Sister Xiren says he went out first thing this morning.”
“Surely not!” They exclaimed in surprise. “This girl"s meddled up the message.”
首先,漢語有個“丫頭說”與“眾人聽了”的因果語義搭配的同現(xiàn),英譯可只“說”無“聽”――靠語用實現(xiàn)隱性連貫。一般說來,顯性連貫比隱性連貫的連貫性總要強些。此外,文中有個“出門”與“沒出門”之間的詞匯反義關(guān)系的銜接,英譯改換為語法結(jié)構(gòu)替代的手段(not),顯然如實再現(xiàn)了原文語義的語氣,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羅嗦。這也足見英漢語篇各有自己具體的銜接要求。又例如:
20)房子很大,炕又是涼炕,天氣很冷,小梅半夜里凍得腿肚子轉(zhuǎn)筋,盡啼哭。
21)The room was large, the Kang was unheated and the weather was bitterly cold. Mei would have the muscles in the calves of her legs into cramps, and awak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crying with pain.
“涼炕”、“很冷”和“凍得 ”是具有因果關(guān)系的語義詞匯搭配,少了顯然會降低前后句之間的銜接力。譯成英語卻可以少用一個“凍得”之義的搭配,全靠語用的隱性連貫,也能構(gòu)成完整的語篇意義。
六、結(jié)語
本文主要根據(jù)Halliday & Hasan的語篇銜接理論,從與語義粘連有關(guān)的五個方面,即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對比了英漢語在使用各種粘連手段上的差異,以利于我們正確辨認和運用英漢語中的語義銜接手段,準確了解語篇中可能傳達的信息并構(gòu)建有意義的語篇,提高語篇分析能力。當然,英漢在這五個方面的相同點是主要的,只有對共性和差異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做好英漢語篇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Group Ltd.1976.
。2]李國強.英漢句子銜接的照應手段[J].梧州師專學報,1998(1).
。3]鄧云華,范仲君.英漢語篇的省略對比[J].邵陽學院學報,2004(3).
。4]許余龍.對比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何善芬.英漢語篇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粘連 語義 英漢 英漢語義粘連對比探微 英漢語義場對比 英漢外來詞對比研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