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懷特:歷史解釋中的形式主義與情境主義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海登·懷特 著;
黃紅霞 譯;
陳新 校
【譯者按】Hayden White, “Formalist and Contextualist Strategies in Historical Explanation,“ 作者為美國斯坦福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當代后現代主義史學、文學批評主要代表之一。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表,鑒于篇幅所限,本文原注釋基本省略。
中文摘要:
歷史解釋中形式主義與情境主義策略之間的沖突自古就有。情境主義的隱含之義是“歷史的”。人們對歷史對象和它們的情境進行的所有描述具有必然的比喻性質。情境主義解釋策略在歷史編纂中以對現象領域的描述為特色。對于情境及存在于情境中的實體的描述都是比喻性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比喻本身的不同形態(tài)說明。新歷史主義文學史研究有意無意地與文學和歷史學領域中占優(yōu)勢的正統(tǒng)學說發(fā)生了沖突,它試圖以情境主義來彌補當前盛行的形式主義,但它仍然包含有形式主義。在研究中,新歷史主義提出了文化詩學的觀點,并已經拓展到歷史詩學。
關鍵詞:歷史解釋,形式主義,情境主義,歷史主義,歷史學,文學
形式主義解釋策略和情境主義解釋策略觀念之間的沖突與歷史編纂本身一樣古老(它揭示了修昔底德對希羅多德和希臘歷史家的批評),也許這種沖突內在于任何從各組特定事件中得出系統(tǒng)知識(而不僅僅是信息)的努力中。只有在那些將真理的理念等同于(或者混同于)經驗主義的學科中,這一沖突才呈現出主要的認識論成分。因此,比如說,這種沖突只是在哲學的經驗主義具體化之中,才不再是哲學要去解決的問題,而變成了哲學的問題。曾幾何時,各學科從習慣上所謂的自然史中分離出去,實際上放棄了以事件的特殊性來解釋事件的努力,并使自身沉迷于把那些支配可能世界而不是特定時空中的各組事件之緣由的結構關系概念化。反思一下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之間的沖突是如何恰好在那樣一個時刻不再是現代自然科學諸學科的一個問題,這將是有益的。確實,最近的一次將歷史研究轉化為一門科學的全方位努力,也就是法國年鑒學派所做的,它正是把事件這一觀念排除在歷史反思之外,以此作為其計劃中理論的核心特征。一邊是事件這一觀念,一邊是歷史研究中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之間的矛盾,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反思上述努力得到的歷史而得以了解。許多年鑒學派學者發(fā)現歷史現象的微觀表現只能是一種情境主義表現,而絕不會是一種一貫的形式主義表現,就這一發(fā)現而言,把歷史研究轉化為一門科學的努力被證明是失敗的。同樣的事情是否也發(fā)生在社會科學中?
本論題的結構就暗示了這個問題。它要求我們針對所描述的“社會科學中一個首要的認識論問題”,從比較“兩種社會科學研究模式的用處、價值以及局限”的方面寫,這兩種模式即形式主義模式和情境主義模式。對此問題進一步的詳盡說明指示出,我們解決它的方法,應該與要求我們去比較的兩種研究模式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相同。換句話說,我們應該用一種形式主義的或者是情境主義的方式來解決我們的問題,這里,這兩種方式分別被理解為“為建構社會形式和進程的形式的、一般的表現而做的努力”,以及“為了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情境下,解釋性地理解社會現象而做的努力”。
對這些問題的表述把我們的注意力(雖然是間接地)放在了現代西方社會科學自19世紀晚期出現以來就一直與現代西方歷史研究存在的那種讓人困惑的關系上。因為情境主義(此處解釋為“為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情境下,解釋性地理解社會現象而做的努力”)這個術語的一個隱含之義,可能也是最貼切的涵義,就是“歷史的”。努力呈現社會現象與“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情境”之間的關系,這是對特定歷史類別的研究涉及的一切所做的準確描述。
我不是想要暗示,情境不能被解釋為不同于“特定時間和地點”的事物。但是,當時間和地點被概念化了,比如說吧,概念化為一般性的而不是特殊性的,或者當它們被表現成一般化了而不是特殊化了的時候,很難想象這樣的概念化能夠被看成本質上確定是歷史的。
確實,情境與時間和地點一樣,容許在持續(xù)時間和廣度上有等級差別。但是,正是這一狀況,它將習慣上認為的對社會現象的特定歷史記述置于令人厭惡的歷史哲學的威脅之下,其做法有如黑格爾、更黑格爾化時候的馬克思、斯賓格勒和湯因比,還不要波里比阿、圣奧古斯丁和伏爾泰等人所做的。過度概括的傾向,也就是抽象化、形式化以及理論化的傾向,是現代社會科學和歷史哲學所共有的;
正是這一傾向,構成了歷史和社會科學之間一貫反感的基礎。
在我看來,這種反感完全不同于社會科學中那種顯示出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之間關系的張力。因為,只要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更具科學性(也就是說,解釋性的)而非欣賞性(也就是說,理解性的)或(在“評議性”的意義上)批判性,那么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就可以看作是存在于一種彼此互為手段-目的關系中,這取決于把解釋理解為一種理論行為還是實踐行為。
但是,歷史研究從未毫不含糊地或肯定地接受那種在社會科學流行模式中產生的解釋的理想,而接受這一理想是社會科學區(qū)別于僅僅有著歷史取向的那些學科的必要前提。這就是為什么社會科學工作者能夠相信,無須將社會現象進行必要的特殊化,就有可能將它們情境化。社會現象的特殊化表現在任何科學中一直只是通往普遍知識之路的初級階段。相反,在歷史研究中,甚至是在最有科學取向的歷史研究中,普遍知識的用處來自于它對那些可歸于非連續(xù)領域中的事件、行為、結構和過程提供的解釋,也就是,在人類作為類而存在的有限的——保羅?韋納稱為的“塵世的(sublunary)”——世界中“特定的時間和地點”。
歷史研究和社會科學之間的歷史關系是復雜的、借助于不同方式得以協(xié)調。一方面(在這里我開始進行歷史化,但是以形式主義的方式),只有在世界中人類的歷史模式的基礎上的(這一基礎被假定為某種特定歷史類知識的可能性的條件),現代西方社會科學才能將“經驗性”(?掠谜Z)領域概念化,這一領域能給它們提供它們的研究對象、資料。然而,同時,只有通過運用現代自然科學所青睞的形式主義分析技巧,諸如政治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之類的學科才得以自稱為科學。因此,雖然社會科學與歷史研究有相同的分析對象——那些能夠以經驗方式處理的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的實體——他們?yōu)榱搜芯慷Πl(fā)展的主導性形式主義方法是不同的)。后啟蒙運動時代的歷史研究在極大程度上依然受情境化技巧約束,以此對這些經驗性進行歷史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歷史主義的分析,而社會科學則用的是一種更為形式主義的方法來處理這些經驗性。
據此,社會科學家的任何情境化沖動都會在現代社會科學中引起不安。確實,這樣的沖動可能作為一種有利的提示被有意識地保留,畢竟,它讓人們想起,社會科學研究的資料和發(fā)現都受特點時間和地點限制,——這些資料和發(fā)現都反映并且也導致了產生它們的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情境。但是,在我們可以稱之為社會科學學科的潛意識層面,每次情境化沖動都威脅到的結果不僅是將這些學科的發(fā)現和實踐歷史化,而且是用這種歷史主義(historism)再吸收社會科學,而這些學科從前為了反對這種歷史主義,已經通過形式主義分析模式對它們的約束,彼此區(qū)別并表明它們對于科學身份的渴望。雖然歷史研究依然非常懷疑形式主義表現和分析的技巧,以至于把形式主義的(formalist)當作歷史的 (historical) 的反義詞,社會科學已趨向于把情境論視為以下二者,它一方面是對傳統(tǒng)歷史研究產生的過去的實在的不連續(xù)范圍所作的那種超科學的(因為只是經驗的和敘事的)記述,另一方面是針對某種歷史主義意識形態(tài)產生的科學知識的權威進行反科學的(因為是相對的)攻擊。正是因為諸如此類的原因,在社會科學的元理論話語中,情景主義這一術語既有肯定含義,又有否定含義。
情境主義被認為是元理論反思的產物,它意味著理論和方法上的自覺, 意味著這樣一種認識,既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存在于歷史之中(而不是僅僅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就是說,它們能夠以一種自然科學研究對象一般不會被認為的那種方式被賦予個性。此外,當社會科學研究的情境主義模式取決于社會科學研究本身時,它們提醒其實踐者,相比于現代歷史研究的主流,它們具有一種積極的、解決問題的、實用并且富有療效的而不僅僅是冥思的因素。情境主義分析以一種任何形式主義分析永遠不可能用的方式提醒社會科學,它們的社會正當性源自它們試圖為解決社會問題而提供的實用知識,這些社會問題是產生它們的社會結構所特有的。只要所有這一切有助于人們意識到,社會科學的一個目的是促成有形結果,而不僅僅是對生活在“社會性”條件下的生命的條件和可能性有關的抽象知識有貢獻,那么,以上的一切都被認為是積極的。
另一方面,只要情境主義被認為導致了歷史化并使那些運用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技巧分析社會現象而導致的發(fā)現相對化了,它在社會科學的元理論話語中就帶有消極含義。正是視情境主義等同于歷史化及相對化,形成了社會科學家傳統(tǒng)上對于僅僅用歷史方法研究社會現象所表現出來的反感。只要情境主義同意將所有科學,包括自然科學概念化,使之成為它們產生之時以及它們整個進化軌跡中盛行的社會文化條件的一種功能,它就會作為人們(甚至在當代歷史研究本身的主流中)稱之為歷史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的某種版本而出現。
在此,歷史主義被理解為認識論者所謂的起源謬誤的同義詞,這就把所有假定的一般知識的真值降到了在有限的感知范圍內進行的抽象的位置,而那些感知的有限范圍是由歷史中特定時間和地點流行的知識生產模式所決定的。因此,從社會科學對一種超越情境的社會知識的渴望這個角度來看,那種用來研究知識生產模式、方式以及社會關系而與眾不同的歷史方法,就其特點在于以情境化作為其重要分析技巧而論,它表現出來的真正精髓可以理解為正好是對這種渴望的一個主要威脅。這便是為什么在社會科學中,借情境主義之名周期性爆發(fā)的歷史化沖動,傾向于表現為結構主義的而不是發(fā)生學的形式。
一方面是知識產生的模式,另一方面是這些模式產生并實踐的社會文化情境,與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所做的發(fā)生學式的概念化相比,對這種關系所做的結構主義的概念化允許對兩者之間獲得的因果關系問題進行審議。發(fā)生學的方法假定了特定社會文化情境與在其中出現的實體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要么是機械的,要么是有機的)。相反,結構主義的方法只是假定在一個社會文化整體的諸種要素之間存在著形式關系:當社會文化整體各成分按照它們顯著特征的相似性而被劃分時,這是一種類似關系;
當各成分之間的具體區(qū)別被看作是潛在關系結構的功能,而該關系結構昭示并確定作為整體的系統(tǒng)中明顯的方面,此時,這是一種同族關系。
這樣構想的話,結構主義就可以看成是用來解決由一種傳統(tǒng)的、發(fā)生學的或歷史主義版本的情境主義所提出的那些問題的;
它能夠提供某種情境主義分析,甚至是對特定知識生產模式(比如那些提供有關社會科學實踐信息的)與特定社會文化情境之間關系的情境分析。但是,這些問題的結構主義解決方式導致一種形式主義版本的情境主義,既創(chuàng)造了一種形式主義的情境主義,這種情境主義旨在通過對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的社會科學研究模式之間的沖突采取激進的去語境化,也就是去歷史化,來解這一沖突。正是如此,社會科學理論中結構主義要素的最近一次表現才能夠自詡是最為不同的各個思想體系的綜合體,即盧梭、黑格爾、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韋伯、迪爾凱姆、帕森斯、索緒爾、莫斯、柏格森、巴什拉、迪昂等人的難以勝數的思想體系,并且同時把使用現成材料拼湊譽為它自己獨特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方法。
如此激進地將形式主義模式和情境主義模式的社會科學研究之間的關系去語境化之后,那種和列維-斯特勞斯、雅各布森、皮亞杰、索緒爾、格爾茨等等人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的結構主義,無法想象它本身作為現代西方社會科學中一種理論危機的表現形式所具有的文化意義。這種危機表現在結構主義社會科學與形式主義方法本身之間關系的那種迷信性質中。有位評論員(我相信是列奧?伯薩尼)在評論雅各布森對埃德加?愛倫?坡的詩歌《鐘聲》所作的著名的形式主義分析時說,雅各布森的分析解釋了詩歌的一切,就是沒有解釋為什么詩歌如此古老;
和它一樣,結構主義社會科學證明了它有能力告訴我們人類心理學、社會和文化的一切,(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就是沒有告訴我們?yōu)槭裁此鼈內绱藦娏、如此痛苦、如此自我毀滅,以及為什么結構主義分析提供的知識沒有啟迪我們應該如何改進它們所有的條件。
從一個角度看,結構主義是形式主義分析的一種萬無一失的形式。它總是有效,因為它把它自己的解碼程序作為編碼程序的隱含原則,依照這一原則,每種文化、社會和精神賦予自然以外在結構的意義。無論它朝哪里看,它都發(fā)現自己的幻影。為什么會這樣呢?它沒有真正理論基礎來區(qū)分情境和情境內出現的實體。它怎么能區(qū)分它自己的分析性實踐和別的分析性實踐,或者說,區(qū)分別的形式和它自己?雖然如此,目前社會科學家對于一種更具歷史性而非更結構主義的情境主義重新燃起的興趣表明了一種渴望——或者,在我看來如此——這種渴望與其說是想放棄形式主義分析技巧,甚至它們的結構主義的版本,不如說是決定了它們與20世紀后期(比起19世紀來說)心理的、社會的以及文化情境的相關性。
要避免走進結構主義的過度形式主義似乎己經走入的死胡同,一種做法就在于嘗試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將形式主義分析模式與一種歷史地灌注的、對于社會科學知識產生模式與它的社會文化情境之間獲得的關系而具有的敏感性結合起來。但是,在這個元理論情境中,歷史地灌注的意味著什么呢?對于(1)社會事件、結構和過程,(2)我們實際能夠指望的不同種類的知識所具有的生產模式以及(3)它們諸多不同的歷史情境這三者之間獲得的關系,一種明顯歷史性的理解應該包括什么?歷史在概念化對于什么構成了獨特的歷史實體,什么構成了研究這些實體的特定歷史方法,或者什么構成了一種有關特定歷史與其它種類的知識之間關系的理論,歷史在概括它們的時候看來似乎并未曾表現出一種統(tǒng)一的姿態(tài)。的確,只有當歷史研究從“資產階級”社會科學的各學科那里借用了形式主義-結構主義分析技巧,或者接受(并成功地迫使它們的讀者相信了)把辯證唯物主義看成一種歷史科學的那種馬克思主義幻想,這時,歷史研究才能夠看作是一門科學。
因此,在有關社會科學研究新途徑的建議方面,求助于歷史研究的社會科學家在那里不太可能發(fā)現太多他們先前不熟悉的東西。他們可能發(fā)現是,一些歷史學家運用從社會科學自身的各個學科中借來的、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主義的和/或者結構主義的分析技巧;
但是,另一些歷史學家,顯然也是絕大多數歷史學家,致力于小范圍的、經驗性的、關于檔案方面或者信息蒐集方面的工作,打算利用這些信息以公認為常識性的、非正式的和聲稱是非理論的敘事或講故事的模式來進行表現。這些不同團體的研究者唯一共有的是對于過去共同興趣、那些將任何特定現在變形為過去所經歷的過程,以及一種承諾,這種承諾在對任何可以看成是一般性歷史說明的事情所做的任何記述中,作為一種必要環(huán)節(jié)的對這種或那種版本的情境主義做出的,它多少有點含糊。
正是這種情形表明,情境主義這個術語,根本不是指一種理論詳盡的、用特定歷史方式研究歷史現象的方法,相反,它的作用是在歷史研究的元理論話語中——就像它在美學理論中一樣——只是表明對形式主義之外的另一種選擇的一種不滿、反抗和渴望。在那些認為形式主義是一種抽象方法的地方,情境主義能夠用來表明一種假定的歷史方法的具體化功能,這種功能用其它方式依然是無法與19世紀歷史主義(historicism或者說,歷史主義historism,如果人們喜歡歷史研究理論家的這種措辭,以便區(qū)分所謂可靠的歷史學家的工作和諸如黑格爾、康德、馬克思、斯賓格勒和湯因比之類“思辨的歷史哲學家”的研究)的話語實踐相區(qū)分的。
我一直沒能夠確定,情境主義這個術語是何時開始用來指一種分析方法或模式,它特別是針對研究特定歷史現象的一種特殊的歷史處理方式。在現代哲學話語中,情境主義認識論的觀念當然與詹姆斯和杜威的實用主義密切相關;
而情境主義美學的觀念看來最早是由空想社會主義哲學家圣西門和傅立葉提出、后來又由實證主義者孔德和泰納詳細闡述。在文學史中,那種認為文學藝術作品的價值之一在于它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它寫作的那個歷史情境的觀念,灌注在這樣一種理論中,奧爾巴克曾教我們稱之為歷史主義的現實主義(以司湯達、巴爾扎克和福樓拜為代表),以便和歌德的美學歷史主義(the aesthetic historism)、狂飆突進派作者們以及一般而言的浪漫主義形成對比。
奧爾巴克對于(反啟蒙運動的)歷史主義理論和(反浪漫主義的)文學現實主義理論之間關系的處理發(fā)人深思。他認為,歷史主義和文學上的現實主義共有一種(維柯式的)信念,即要表現社會實在就需要把描述事件、行為、結構和過程與它們的歷史情境之間存在的關系,作為它們要求真實性的一個必要條件以及要求現實主義的一個充分條件。這樣設想的話,19世紀歷史主義和文學現實主義都是以情境主義為特征,或者更確切地說,其特點都是將它們在多少是敘事性的話語中為了種種社會現實的表現而提供的策略情境化,這在事實敘述中表現為歷史主義,在虛構敘述中表現為現實主義。
但是在奧爾巴克的說明中,歷史主義和文學現實主義可以說有著一種或多或少是共同分享的歷史,因為,在歷史情境和根植其中的實體之間獲得的關系能夠以許許多多不同的方式來解釋,這和解釋歷史與自然世界之間關系的方式一樣多,而歷史是以自然世界為背景興起的。的確,要確定歷史事件和結構或者過程和它的情境之間的分界線在哪里,這并不比確定自然在哪里停止、歷史從哪里開始更容易。這就是為什么每一種情境主義,作為它有能力成為一種表現的或解釋的策略的一種條件,都要求一種形式主義成分,這也就是說,一種理論模式,以這理論模式為基礎,首先去區(qū)分情境和存在其中的實體;
其次,對于如此區(qū)分出來的實體和情境之間關系的特征提出假設;
然后再辨別這些關系基本的、主要的,決定性的轉變,以及其中僅僅是次要的、表面的或者局部的變化是什么。這種形式上的理論模式在任何特定的情境化中,可能依然只是暗含的或者潛在的。確實,以情境主義的和形式主義的研究模式之間的差異為基礎,情境主義研究模式能夠作為形式主義研究模式的一種選擇、補充或矯正,這種差異的意義在于要求理論模式依然只是暗含的或潛在的。
但是,事實是,歷史事件、結構或者過程之間的關系能夠用許多不同但是卻同樣似乎可能的方式來解釋,這一點不僅表明,對它們之間區(qū)別所做的每種劃分都具有預構的性質,并且也表明,任何描繪如此區(qū)分的諸要素之間關系的努力,都有著比喻的基礎。
我將通過竭力為歷史對象與其情境之間存在必然的比喻關系這一觀點辯護,以此抵制這種畫鬼捉鬼的沖動。只要說一句就夠了,在我看來,對歷史對象和它們的情境進行的所有描述具有的必然的比喻性質,起源于那種歷史對象為了有資格成為歷史的東西而不得不帶有的特殊性。這并不是說,對歷史實體以及對它們所在的情境的描述缺乏一致的真實。比喻性描述——就如寫實主義的論斷——可以指真實,也可以指可能的事件、結構和過程。只是它們的指稱方式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關鍵是,特定時間和空間中的那些實體的屬性如此繁多,以至于只有通過比喻性描述才能將這些實體作為不同的知識客體斷定。這樣的描述構成了利科稱之為作為一種復雜的進行式結構的歷史現象領域的“構形”(即有意將經常遇到的此類事物用比喻性表達一起把握),它隨后通過用于不同的科學中流行的各不相同的分析模式“再構造”而得到解釋。
這種關于歷史反思中所有描述的比喻性特征的理論,其重要一點是,就歷史現象諸領域的特征,還有將實體與它們的情境之間的關系概念化的不同方式,它對于解釋這兩者的不同模式的性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線索。首先,歷史現象領域得以構成,其中的成分被區(qū)分并分配,各個成分之間的家族關系做成了可以辨別的,對該領域進行整合和分解的力量也通過壓縮、換位、象征和二次說明等等話語技巧而得到暗示。這些話語技巧相當于語言學中的的那些技巧,后者用傳統(tǒng)上鑒別為隱喻、轉喻、提喻和反諷的那些不同模式的比喻表達法刻畫各個實體之間以及實體內部的關系。對話語技巧和比喻言說技巧之間關系加以鑒別提供了一個基礎,它把針對那些通過描述構成為可能的反思對象的現象領域的不同種類的分析方法,看作比喻模式的功能,在這些比喻模式中,對現象的最初描述已經被舍棄。
我早些時候在一部關于19世紀歷史表現的主導模式的作品中曾提出,情境主義解釋在明確的論證層面概括某種關系結構,而這種關系結構已經通過反諷的修辭模式確定在對將要解釋的現象所作的最初描述層面上,這樣,情境主義解釋獲得它們獨特的解釋效果。在其中,反諷這種比喻,通過利用對立關系而得到了與事物描述同位的效果。如果根據我們現在關注的問題再去思考這一理論,我會對它進行如下修改和校正:
1.情境主義解釋策略(在歷史編纂中)以對現象領域的描述為特色。在這些現象領域中,某一事件、行為主體、制度或者過程被理解成是以某種方式與其直接背景相對立的。它被理解成(或者已經被表現為)與存在于背景中的其它一般性相似實體非常的不同,以至于無法把它當作這些實體隸屬的種類中的一種來理解(如偉人、災難性事件、新的難以預料的時刻、怪異行為等等)。
2.正討論的實體通過一開始被描述為明顯與它的背景相異,并從此難以通過參照那些看作是其背景中的典型的東西來理解,這樣,該實體必定因此而被發(fā)展成一種特定情境主義處理的可能對象
3.通過同時重新描述背景以及與背景相關聯(lián)而得到解釋的實體,分析繼續(xù)進行。這種重新描述可以延伸到有關微觀現象的敘事或者“深度描述”的漫長軌跡,它導致了那種心照不宣卻明晰可見的符碼轉換,在所有的話語運作中,我們都被教導要去感知它。最初以一種元語言描繪的事物逐漸用另一種元語言重新描述了,以至于在將要解釋的實體和該背景之間導致了一種質量和結構的交換。通過將集體性主格的標志符轉變成有種種特性有關的形容詞式標志符(如“法國性質[Frenchness]”、“像18世紀的特性[eighteenth century-ishness]”),那種重新描述將背景(如“18世紀的法國的社會制度”)轉變成了一種可以確認的情境(18世紀的法國社會)。情境中存在的實體也經歷了同樣的轉變:路易十四、三級會議、巴黎的工人階級、農民等等。通過立即將一個實體從其它通常與之相似的實體中區(qū)分出來,并同時將其轉變成所有實體共享情境之特性的顯現,每一實體都被個性化了。我們正在討論的這種作用,與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部分第一章中作為商品拜物教性質的秘密加以分析的那個產生了“商品價值的一般形式”的過程精準地吻合了。對歷史實體與其情境之間關系所進行的每一種情境主義分析,其秘密總是一種深層關系的秘密。
4.歷史實體與它的情境之間的關系或許可以用許多方式來解釋。由此,對于任何既定歷史實體與其情境之間關系做出許多不同的但同等真實地解釋,就有了可能。因為,對于情境及存在于情境中的實體的描述都是比喻性的,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比喻本身的不同形態(tài)說明:如隱喻式(一種類比或相似關系)、轉喻式(一種鄰接或因果關系)、提喻式(一種視同和表達關系)以及反諷式(一種反對關系)。
這些關系形態(tài)的任何一種都能夠歸結到任何既定實體與其情境的關系——每種都同樣有道理的,這是因為,各個特定實體、各種情境,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和關系的構成,都是把它們作為潛在分析對象而最早加以描述時所使用的那種語言的功能。
我意識到,這種歷史描述中的情境主義分析是非常抽象的。實際上,它的結果是極端形式主義,也就是說,極有可能,它將不會符合任何我們選出來作為對照以檢驗它的歷史作品中,對任何特定歷史實體所做的任何特定情境主義分析。這表明,這種分析使用的理論模型(那種用比喻性語言模式進行的最早描述與情境化分析之間的關系模型),其效用本身是啟發(fā)式的而不是分析性的。對啟發(fā)過程進行一種情境主義分析,這會很有趣。
最后,我知道我沒有按照慣例,提供所謂的對某種歷史現象進行一種特定情境主義分析的具體實例。雖然我沒有時間在此處舉具體例子(我在別的文章中詳細地做過),我還是要通過對我們關注的問題進行類推,就社會科學之外的一個領域有關形式主義和情境主義之間關系的辯論,提供一種分析。這個研究領域就是文學批評;
問題則是關于那種逐漸被稱為新歷史主義的東西的出現。
寫下此處分析的時候,正值大約25篇的一組有關新歷史主義的文章發(fā)表,(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它們的作者包括歷史學家、社會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文學歷史學家、傳統(tǒng)主義者和現代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和自由保守主義者、形式主義者和情境主義者。有些新歷史主義者把他們的研究構想表現得無異于努力恢復美國文學研究的歷史維度。從表面來判斷,他們只是希望通過把注意力擴展到文學文本源出的歷史情境,來彌補當下盛行的形式主義實踐。因此,在路易斯?孟酬士看來,在《講授文藝復興:文化的詩學與政治學》中,新歷史主義代表了這樣一種努力,即只是重新表述“經典的……文學和戲劇作品最初創(chuàng)作出來的那個社會文化領域”,將這樣的作品不僅置于話語的其它類型和模式的關系中,而且置于與同時代的社會制度和非話語實踐的關系之中。這里很少有什么其他的批評家們有理由反感的東西,不管是傳統(tǒng)的文學學者、文化唯物主義、女權主義者還是社會史家。然而,在對這種研究的理論、方法、技巧和目的進行詳細描述的過程中,新歷史主義者有意無意地與文學和歷史學領域中占優(yōu)勢的正統(tǒng)學說發(fā)生了沖突。
因此,拿孟酬士的例子來說,在用相對傳統(tǒng)的術語闡明了新歷史主義的計劃之后,他接著說,“實際上,這一研究計劃重新定位了互文性” 的軸線,用一種文化體系的共時性文本取代了一種獨立的文學史的歷時性文本”(17)。這里,孟酬士已經相當大地改變了新歷史主義的興趣和領域。首先,文學作品現在將要涉及的是“文化體系”而不是“同時期的社會制度和非話語實踐”。第二,新歷史主義的注意力更喜歡關注的是文學和文化體系的共時性而非歷時性方面的關系。第三,在孟酬士把新歷史主義的特征描繪成對互文性的中軸再定位時,他暗中實現了一種轉變,將從文學包含大量作品的觀念轉變成了文學包含一組文本的觀念,到了這個地步,文本這個術語就包含在當代后結構主義有關語言、話語和文化的討論中。第四,文本這一觀念現在已經被明確地指定為比較研究的第三者標準(tertium comparationis),通過它來辨別差異,在一種舊的獨立文學史的形式主義觀念與一種新的文學作為文化體系的一種功能的歷史主義觀念之間調和。正是文化體系的文本,將要用來取代一種獨立文學史的文本。結果,最初表現出對文學作品與其社會文化情境之間的關系感興趣的研究,忽然被揭示為是一種對文學作品、它們的社會文化情境、它們之間的關系并因而對歷史本身——它們現在都將被看作文本的種類——進行激進的重新概念化。
像這樣的闡述違背了文學研究和歷史研究中的許多正統(tǒng)學說。首先,通過指出文學文本能夠用研究它們與它們的情境之間的關系來闡明,新歷史主義者違反了一種老而彌堅的新批評派(New Criticism)的種種形式主義原則。新歷史主義似乎正在回到那種更古老的對文學文本的語言學研究中,正在犯下新批評家所稱的起源謬誤。第二,通過表明區(qū)分文本和情景是可能的,新歷史主義者冒犯了更新的、后結構主義版本的形式主義。根據后結構主義理論,文本之外一無所有,結果,新歷史主義者為區(qū)分文本與情境所做的努力導致他們犯下了“起源謬誤”。第三,他們解釋歷史情境的特征的方法也冒犯了一般的歷史學家。對于新歷史主義者來說,歷史情境是文化體系。社會制度和實踐,包括政治,都被解釋為該體系的功能,而不是恰恰相反。這樣,新歷史主義看來是建立在可稱為文化主義謬論的基礎之上,這給它打上了歷史唯心主義的烙印。第四,新歷史主義者解釋文學文本和文化體系之間關系的方式冒犯了歷史學家,同樣也冒犯了傳統(tǒng)文學研究者。這種關系被認為本質上是互文性的。它是兩種文本之間的一種關系:一邊是文學文本,另一邊是文化文本。由此,就有人指責新歷史主義在雙重意義上是還原主義的:它把社會還原到一種文化功能的地位,然后又進一步把文化還原到文本的地位。所有這一切加起來就意味著了它犯下了可稱之為文本主義的謬誤。
這樣設想的話,新歷史主義決不是文學研究的形式主義方法和歷史方法的一種綜合。相反,它更像是一種嘗試,即試圖將歷史研究中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形式主義謬誤(文化主義和文本主義)的東西與文學研究中一些形式主義文學理論家認為是歷史主義謬誤(起源論和參照性)的東西結合起來。因此,在《文學批評和新歷史主義的政治學》中,伊麗莎白?福克斯-杰諾韋塞代表了一種研究文化現象的恰當的歷史性方法,她爭論說,新歷史主義者并不是起源論者或參照論者。他們的文化邏輯(文學理論)研究和文本主義(后結構主義的)偏好使得他們對歷史的社會結構本質和政治本質視而不見。
因此,與其說它是研究文學文本及其情境的新歷史主義的形式主義方法,還不如說它是一種特殊的形式主義(格爾茨式的、保羅?德?曼式的、德里達式的、福柯式的),它冒犯了以下列人物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唯物主義者”,如朱迪思?牛頓、布魯克?托馬斯、克朗奇(Klancher)、佩科拉(Pecora)。對于這些批評家來說,新歷史主義者在形式主義上完全不足以是唯物主義的。這樣看來,新歷史主義者似乎既太過歷史性,又是不夠歷史性;
既太過形式主義,又不夠形式主義,這具體取決于用哪一種歷史理論或者文學理論被用來充當批判它們的基礎。
固然,有許多很好的理由可以用來批判那種研究文化、社會或者特定歷史時期的文本主義方式,但是那種認為文本主義本質上非歷史性或反歷史性的論點,并不是理由之一。因為,無論歷史是否被簡單地當作過去、過去的文獻記錄,或者由專業(yè)歷史學家確立的有關過去的可靠信息載體,都不存一種可以用來研究這種歷史的特別的歷史方法。確實,史學研究史中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有必要從別的學科中引入概念模式、分析方法和表現策略,以此來分析通常被認為本質上是歷史的那些結構和過程。因此,原則上說,把格爾茨式的文化人類學、?率降脑捳Z理論、德里達或保羅?德?曼式的解構主義、索緒爾式的符號學、拉康式的精神分析理論,或雅各布森式的詩學等等之中的模式、方法以及策略借到歷史研究中,這樣的引進沒有什么本質上是非歷史的或者反歷史的地方。運用這些模式、方法和策略而得到的那種歷史,看起來肯定不同于那種以其它原則為基礎而組成的歷史,比如以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或者過去常被稱為新社會史的那些方法為基礎的歷史。但是,它仍會是一種歷史性歷史,只是它要把過去的任何方面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區(qū)別這一對象與它的各種情境、將支配它們之間關系的變化過程劃分為不同時期、假定特定的構成因果力量支配著這些過程、并將為了研究而如此劃定的部分過去表現為一種復雜的關系結構,同時又能在任何特定時刻將它們融為一體,并跨越如此時刻的任何序列而發(fā)展、變化。
誠然,運用一種文化邏輯的而不是社會學的模式來確定一種歷史研究方法,這顯然帶有意識形態(tài)秩序的含義。通過或多或少地與新歷史主義者自己的實際批評實踐相聯(lián)系的方式,這些暗示由文森特?佩科拉、布魯克?托馬斯、伊麗莎白??怂梗苤Z韋塞、喬恩?克朗奇和弗蘭克?朗奇齊亞等人明確指出來了。但是,這些含義的鑒別以及把它們視為無歷史而加以譴責的依據,這兩者本身便是這些批評家們的意識形態(tài)立場的功能。確實,這些批評家針對新歷史主義者進行的具體批評很大程度上是在政治和倫理問題方面。但是,必須要說的是,對歷史“事實”感興趣無法證明我們有理由偏愛那種社會學的而不是文化邏輯的歷史研究方法,因為,在這兩種方法之間的沖突中,存在爭議的正是這些事實的性質,以及對于它們是什么的事實的決定。
因此,很顯然,觸怒了批評家們的與其說是研究歷史的文化邏輯方法,還不如說是新歷史主義者運用的特定的文化學(culturalogy)。格爾茨式的文化學有著宣稱是無視政治現實的深度描述技巧以及那種保守的種族中心主義(佩科拉);
?率降奈幕瘜W則伴隨著知識理論,把社會和文化過程還原為“話語實踐”、政治悲觀主義和道德的自我中心。無論是格爾茨式的文化學還是福柯式的文化學,它們都正是冒犯了批評家的新歷史主義者用來研究歷史的那種文化學。并且,不管這兩種文化學的其它區(qū)別何在,這里,引人注目的是它們所共有的文本主義。
把文本當作模型首先來解釋作為歷史研究基本單位的文化體系,然后再解釋如此詮釋的文化單位中的諸元素或者諸方面,這樣做是否有什么本質上是非歷史的東西?歷史研究的每一種方法都預先假設了一些解釋其研究對象的模式,這樣做理由很簡單,既然歷史包括過去曾經發(fā)生過的任何事,它要求某種第三者標準,以便通過它們來區(qū)分什么是歷史的,什么不是,除此之外,還在這個過去中,區(qū)分什么是有意義的,什么是相對沒有什么意義的。這是?怂-杰諾韋塞在她對新歷史主義文學理論的偏見進行的批評中,所訴諸的那種社會結構模式的功能。這也是新歷史主義的文化唯物論批評家(比如托馬斯和佩科拉)或多或少公開呼吁的那種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關系模式的功能。顯然,對于新歷史主義者來說,正是一般語言、特殊的話語語言,以及具體的文本化的話語語言充當了第三者標準的角色,若沒有了這個標準,它就無法進行其工作,或者玩歷史研究的游戲。因此,有待解決的問題是,文本的概念是否能被合法地用作一種可行的、用來辨認某種特殊歷史性現象的第三者標準,如果能的話,它是否能就歷史事件、結構和過程的相對歷史意義和無意義,產生任何重要的知識。
首先,應該說,每種研究過去的方法都假設或者需要某種形式的有關某種歷史實在的文本主義理論。這是因為,首先,正如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所指出過的那樣,歷史性過去“只有通過預先的(再)文本化”才便于研究,無論這種再文本化是以文件記錄的形式,還是以歷史學家們自己在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針對過去所發(fā)生的事進行記述的形式。其次,對過去進行的歷史記述,其本身是建立在書面表現的假定恰當性基礎之上,或者說建立在將過去事件融入這些事件本身的現實背景中的文本化基礎之上。不管歷史事件可能還會是別的什么,他們都是確實發(fā)生過的事件,或者被認為是確實發(fā)生過的、但是不再能夠直接由感知獲得的事件。同樣地,為了能被構成為反思的對象,他們必須被描繪——并且是用某種自然的或者技術的語言描述。這種后來為事件提供的分析或者解釋,不管它是理論性的還是敘述主義的,都是一種與以前對事件的描述一樣的分析或者解釋。這種描述是那種滲透了文本生產的語言壓縮、換位、象征與二次說明諸過程的產物。單單以此為基礎,人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把歷史當作文本來談論。
“歷史是一種文本”這種陳述當然是隱喻性的,但是,較之馬克思所說“所有以前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或者?怂-杰諾韋塞所說“歷史,至少與戀古研究對照的那種好歷史,不可避免地是結構性的”,那種陳述并不具隱喻性。更重要的是,“歷史是一種文本”這一陳述,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與其它那些有關歷史性質的陳述相矛盾的。相反,出于方法上的目的,如果它們之間有什么不一致的話,人們可以把它,或者至少能夠把它被當作這些其他陳述的一種限制。這樣設想的話,新歷史主義者的文本主義也象結構主義者和后結構主義者的文本主義、以及格爾茨和?碌奈谋局髁x一樣,其優(yōu)點是清楚地闡述了任何歷史研究方法中的文本主義因素,并因而使得它們遭受批評。除此之外,它讓我們看到,新歷史主義者和他們的批評家——尤其是那些來自一般所說的文學研究或文化研究領域的那些批評家們——之間的沖突,是不同文本性理論之間的沖突。
值得提起的是,對于新歷史主義者來說,相比形式主義產生的那種文學史類型,他們那種歷史主義所能解決的首要問題并不是那么形式主義的。舊有的對文學作品的形式主義處理方法,預先假定了就文學作品的歷史情境而言,它的自主性,以及單個作品彼此間的不可比性,除非它們表現了同樣的或者相似的體裁特征。結果,文學史只是能夠被當作一種獨特的風格階段的序列,每個風格階段都能夠被當作一種范式結構,但是,它們都具有獨特性,因而彼此之間的關系在原則上仍然是不能確定的。如果我對孟酬士的理解沒錯的話,新歷史主義希望繼續(xù)將這種文學史觀尊捧為一種獨特階段的序列,每個這樣的階段都能夠理解為一種以范式方式組織起來的分離的關系結構,但是,新歷史主義也希望能將范式結構的原則拓展,以便能一方面包括非文學文本,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組成了歷史情境的社會制度和實踐。
這一切帶來的后果是,歷史被看作各種完整文化體系組成的一個序列,文學與社會制度及實踐都會被視為這些文化體系的明證或者表達,而各種體系之間的關系則被看作是彼此決定和被決定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據此,孟酬士的建議是:
我們應該……接受以下這些主張:主語化和結構化的相互依賴過程必然既是社會的又是歷史的;
社會體系在個人與群體相互作用的社會實踐中得以生產并繁衍;
集體結構既可激活亦可抑制個體行為方式;
行動的可能性及模式總是以社會和歷史來定位,總是受限制也去限制;
并且,行動者的意圖和他們的行為結果之間并沒有必然的關系。
在我看來,這并沒有什么,或者很少有什么冒犯了?怂-杰諾韋塞或者她所代言的那一大群結構社會歷史學家。這里有很大空間來容納?怂-杰諾韋塞當作恰當的歷史觀來表現的東西,即那種認為文學文本是 一種“情境的功能或表達”的觀點,而不是正相反,即認為情境是文學文本的一種功能和表達。?怂-杰諾韋塞認為后者是新歷史主義者所持有的觀點。確實,所爭論的正是這種功能或表達的本質。要給予文學文本什么特殊的地位,以作為它的情境的一種功能或者表達?文學文本是否擔當著一種享有專門特權的歷史資料的作用,它不僅產生對其情境本質的洞察力,而且也為研究這種情境提供一種模式?孟酬士認為是的,而?怂-杰諾韋塞認為不是。
但是,他們之間的關鍵區(qū)別取決于那種情境的本質這個問題,而文學文本被認為是該情境的一種功能或表達。孟酬士明確反對那種認為文學是“一種自主的、美學的秩序,它超越了物質需要和興趣不斷變換的壓力和特性”的觀點。雖然他也反對那種認為它要么是“一種‘真實’事件的無生氣的話語記錄集合”,要么僅僅是“一種對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式反映的觀點,我根據?怂-杰諾韋塞自己的評論認為,她要接受這些觀點不會太難。如果說文學文本是其歷史情境的功能或表達,這并不能推斷它們只是這些情境的記錄或者反映。實際上,孟酬士力主的只是,文學作品的“相對自主”,它們能夠證明人類有能力對它們產生之時、空的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所做出回應,而不僅僅是做反應。
孟酬士的主張完全與福克斯-杰諾韋塞的“歷史,至少是好的歷史,……無可避免地是結構性的”的主張一致。并且,我認為,像凱瑟琳?加拉格爾和斯蒂芬?葛林伯雷作品中所表現的新歷史主義原則和實踐也是這樣的。新歷史主義通常贊成孟酬士所謂的文學的相對自主,這種自主即使對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來說,也很難招致反對,因為它是人類意識和行動的相對自主,是文化上層建筑的相對自主,這種文化上層建筑包括了文學,它構成他們的歷史研究中的一個主要疑問,并且準許運用一種辯證方法來分析一切特定的歷史現象。就特定時空流行的種種主導性結構而言,如果歷史實在的行為主體和行為方式不是相對自主的話,這些結構根本就不會經歷任何與一般的自然變化比起來特別是歷史的變化。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如果說新歷史主義保留了它試圖補充或者修訂的形式主義的殘余,那么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也是如此。馬克思主義和新歷史主義一樣,都持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在間斷的歷史時期中,文化形式與社會生產關系之間存在著范式關系。而且,對于包括文化唯物主義者在內的左派批評家們,或者包括女權主義者和種族批評家等形形色色的反對派批評家們來說,因為新歷史主義中的形式主義以及它的理論、方法、或者實踐的反歷史特征而嘲笑它,這實際上只是一種否定,否定他們自己與新歷史主義者在理論、方法以及實踐上所共有的那些方面。
但是,新歷史主義還有另一個方面,在這個方面,傳統(tǒng)的資產階級歷史學家與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們存在著真正原則的不同。這與新歷史主義者——就像孟酬士舉的這個例子中表現的那樣——將文學史的結構段維度概念化,并且擴大到將文化和社會的歷史概念化的方式有關。
回想一下孟酬士談到的“用一種文化體系的共時性文本來取代一種自主文學史的歷時性文本”(黑體部分是我所加)。再回想一下,正是這種替代,將要為那種把文學史解釋成一種有關文學性獨特階段的歷時性序列的形式主義方式,提供那種人們渴望的歷史補充。這樣的表述看起來很奇怪,因為在傳統(tǒng)上,人們把歷時的看作是特定歷史的的同義詞,把共時的看作與一般非歷史地處理現象的同義詞。因此,對于一種研究文學史的主導性形式主義方法,人們怎么能夠通過取代文學史研究中占主導的形式主義研究方法或者是用一種特別的共時性處理方式來補充它,從而將這種形式主義研究方法調整到平衡狀態(tài)呢?
這里,我們回憶一下雅各布森就語言的詩學功能和元語言功能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所作的著名論斷,這對我們也許會有幫助。根據雅各布森的觀點,“詩的功能將對等原則從選擇軸(即范式軸[the paradigmatic axis])用到組合軸(即結構段軸[the syntagmatic axis])。” 對等原則因此逐漸成為構成一種確定的詩性序列化的種種模式和周期的方法。與此相對,語言的元語言功能指的或者具體說明的是塑造言語的“符碼”。它也“在把同義表達組合成一個同義語句的時候,連續(xù)使用了對等單位:A=A (母馬是雌性的馬)”。但是,雅各布森指出,“詩歌和元語言……彼此是截然相反的:在元語言中,序列是用來建造等式的,而在詩歌中,等式是用來建造序列的!痹谶@種語言的詩性的和元語言的功能之間的關系表述背后,可能存在有某種東西,它昭示了孟酬士有關 “一種自主文學史的歷時性文本”與“一種文化體系的共時性文本”之間存在差異的觀念。這樣設想的話,乍看起來是對歷史過程的歷時性概念化和共時性概念化之間沖突的東西,進一步思考的話,可以被看成是包括了有關歷史性序列本質的種種對比觀點。在以前的形式主義情形下,文學各時期、作者、作品、全集、體裁等等序列都被用來建立一系列的等式(A=A[莎士比亞是個大文豪;
“伊麗莎白時代的文藝復興是英國文學的顛峰”;
“《哈姆雷特》是部悲劇”;
“華茲華斯是最典型的英國浪漫主義抒情詩人”等等])。這樣建立起來的系列,其解釋性效果是一種漸進性分類的功能,這種分類將各歷史實體(莎士比亞、伊麗莎白時期的文藝復興、華茲華斯、《哈姆雷特》)分為構成英國文學史(文豪、文藝復興、悲劇、浪漫主義、抒情詩等等)符碼的各個范疇的實例或者范例。雖然每個實例或范例都可以當作序列中的一個獨特階段對待,而揭示其意義的,正是它作為英國文學史基本結構(或符碼)的一種“功能、或表達”的身份。
相比之下,后來,以新歷史主義為例,等式(比如,“文學是文化生產和交換的一種相對自主的媒介,它的形式和功能隨著整個文化體系的變化而變化”)被用來建立一種非連續(xù)階段的序列,序列的模式是反向可辨別的,但在序列本身的任何特定階段中,它無法被先期預告。這并不是意味著,在序列產生中沒有任何基本結構或者符碼是可以辨認的,這只是意味著,為了闡明那些構成序列的系列中特定階段的獨特特征,是不能訴諸于該符碼的。如此解釋的話,某個歷史序列就必須被設想為兩種結構段過程(syntagmatic process)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一種與雅各布森的語言學模式的元語言層面吻合,另一種與它的詩學層面一致。
顯然,對新歷史主義的主要批評是在如下假定上提出的,即歷史序列要被理解為本質上比詩學更象符碼的力量的功能。并且,這些批評的綜合要點是,新歷史主義者同意這一假定,但是完全錯辨了實際上決定歷史序列的結構和過程的那個或者那些符碼的本質,而試圖用一種文化的、文學的、話語的、或者詩學的符碼來替代別的更主要的符碼——政治的、社會的、階級的、種族的、性別的符碼等等。
但是,至少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來看,新歷史主義者已經提出了文化詩學的觀點,并且拓展到歷史詩學,把歷史詩學當作一種工具來識別歷史序列的各個方面,這些方面導致了歷史中特定時空流行的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等等主導性符碼的破碎、修正或削弱。據此,就有了他們對歷史記錄中那些看起來是突現的、片斷的、軼聞似的、偶然的、外來的、低微的或者純粹離奇的方面的興趣。從“創(chuàng)造性”這個意義上(而不是在“幻想的”或者在“想象的”的意義上)來說,歷史的這些方面可以被認為是詩性的,因為它們看來逃避、超越、違背、破壞或者質疑了那些在它們出現之時占優(yōu)勢的社會組織模式的、政治上位和從屬的結構的,以及文化符碼的規(guī)則、法律和原則。在這個方面,它們可以說是和詩性言說相似。詩性言說雖然違背語法和邏輯的規(guī)則,但它不僅有意義,而且總是隱約挑戰(zhàn)那些在它們敘說之時流行的語言表達規(guī)則。
這并不是說歷史的這種詩性方面是它的唯一內容,也不是說,歷史沒有展示出任何證據來表明它被一種本質上更具邏輯性而不是更具詩性的過程所滲透。這只是說,如維柯在《新科學》中所指出的那樣,歷史的邏輯本質上是詩性的,就如同它是合乎語法的一樣。
在人類科學和社會科學中那些既定研究領域中,例如在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語言學或者文學中,研究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轉向歷史。在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他們經常在尋找自己那個學科確定要研究的有興趣的特定對象某些方面的信息,如社會結構、經濟實踐、政治制度、語言用法、文學作品等等。然而,對于那些某個確定學科的學者來說,他們轉向歷史與其說是為了獲取有關他們自己專業(yè)所感興趣的對象的信息,不如說是為了獲取那種研究這些對象的特定歷史方法應該可以提供的知識。既然如此,他們被迫就歷史的本質做出明確申明,歷史僅僅被認為是指過去、過去的文獻記錄,還是歷史學家們所確立的有關過去的可靠信息;
他們也被迫明確闡述他們?yōu)榱搜芯孔约焊信d趣的對象,而正在使用的那種他們所理解的特定歷史方法。正是在此,他們冒著得罪專業(yè)歷史學家的風險,而這些專業(yè)史學家正是在人文科學中把歷史當為它感興趣的特別研究對象的那個學科中的研究者;
并且,他們也冒了得罪他們自己領域中其他研究者的風險,這些研究者或者對歷史包括什么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認為用別的學科(包括歷史學)中使用的方法難以處理他們感興趣的特定研究對象。
對于新歷史主義者也是如此。根據威瑟(Veeser)編的文選中提出的證據,他們轉向歷史似乎更多地是為了歷史研究的特定歷史性方法可能產生的那種知識,而不是為了他們作為學者所研究的文學的信息。然而,他們已經發(fā)現的是,并不存在歷史研究的一種特定歷史方法,而是有很多這樣的方法,至少其數量與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立場一樣多;
事實上,他們也發(fā)現,利用一種歷史方法來研究任何事物,這需要或者暗示了一種獨特的歷史哲學;
最后,他們還發(fā)現,一個人的歷史哲學就是他解釋自己感興趣的特定學術對象的方式的一種功能,這就如歷史哲學是他有關歷史本身的知識的一種功能。
(本文首發(fā)于《東南學術》2005年第3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