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隨筆(七):德國人的禮品】德國人怎么樣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老早就聽說,西方接人待物的風俗習慣與東方人不同。果真這樣,剛到柏林,我對此就有所領教。
臨來德國之前,我們院的幾位老先生怕我到柏林后有什么困難,又是親手書信又是發(fā)電子郵件,為我介紹了好幾位自由大學的德國教授。
我當然非常高興,還特別帶了不少禮物,準備拜見時候用。
說到出國帶點禮品,我又想起當年去韓國時,中國的、北京的、北京大學的"土特產(chǎn)品"整整裝了半旅行箱。到漢城后,韓國朋友今天邀請你喝酒,明天要你與他一起吃飯,后天送給你一個小玩意兒。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真正與熱情的韓國人交往起來的時候,沒有幾天帶來的小禮品就送光了。好在韓國離中國很近,經(jīng)常有人來往于北京與漢城之間,妻不斷托人給我捎一些酒、茶之類的東西。以在韓國的經(jīng)歷為基礎,我臨行前,頗費一番心思準備來德國的小禮品,也裝了多半旅行箱,手里還提一大盒中國名茶和兩盒稻香村的月餅。
然而,到了德國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所準備的一切全沒必要。德國人很認真,一切都公事公辦,而且會辦得比較周全,全無東方人那種額外的熱情。安頓下來以后,我便給幾位德國教授打電話,其中有兩位很快就來到了我的住處。先來的是東亞所所長L教授。雖然早幾年就在北京大學勺園見過L教授,但是,我對她了解并不多,更沒有什么交往,只知道她與北京大學,特別是與我們學院的關系很不錯,對中國人非常友好和熱情。一見面,她果真如此,詢問我們生活情況和在自由大學訪問、研究的安排情況,并且主動提出與校方進一步協(xié)調(diào)。在交談中還得知,L教授原來是聯(lián)邦德國到北京大學的第一批留學生,1974年開始在歷史系學習。正是考慮到了她與北京大學的特殊聯(lián)系,我給她帶來了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精裝的季羨林先生的藏書票,另外還帶給她一個中國結(jié),有人告訴過我她專門研究中國的民俗。
L教授帶給我的東西很特別,是用一個塑料袋裝的幾個產(chǎn)自她自家園子里的蘋果。在西歐各國,居住在大城市樓房公寓里的居民,每家在城邊都有一塊園子,花草、樹木、瓜果甚至蔬菜,什么都可以種、栽。這些蘋果大小、長相、品質(zhì)均屬下乘,折成人民幣不會超過2元錢。坦率地說,面對這些個蘋果,我覺得特別不舒服,在另兩個同事面前也感到很沒有面子。在北京大學,無論是誰都絕不可能以這種方式去看一個外國教授的。更為奇特的是第二天晚上,另一個德國教授偕夫人來訪。教授的妻子非常熱情,這一點在通電話里就已經(jīng)感到了。一見面,教授夫人第一句話就說,我們給你帶來點綠豆芽。我接過來一來,塑料袋里裝著有半公斤豆芽,在北京的農(nóng)貿(mào)市場買用不了五毛錢。有了上一次蘋果的經(jīng)歷,這次我就不感到奇怪的。聊了一會兒天之后,我還是很尊重地送給他們一盒中秋月餅和一個中國結(jié)。
日子長了,我慢慢地感悟到,在對禮品的理解方面,德國人與中國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們在乎的更在乎禮物的特殊性,而不太看重它的內(nèi)在價值和外表;
中國人則在乎禮品內(nèi)在價值的大小和外表的華麗程度,至少說它們來自哪里則無大關系。此外,德國人也不把給別人的禮物或者別人給的禮品與某種目的聯(lián)系在一起。我越來越覺得,這樣真是挺好的,誰都沒有什么負擔,真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當然,如果換一個有名的大學者或什么知名人物,他們帶來的蘋果和豆芽也可能變成上檔次的其它什么東西,對此我也說不清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