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憲政理論與產權保護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對話主題:產權保護的理念、制度與政策選擇
時間: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下午14:00-16:40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第二教學樓2414
劉軍寧:寫作業(yè)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順敘,一種是倒敘,今天先講財產保護,后講為什么要財產保護,有點像倒序。憲政保護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毛老師恰恰不多說這個事情,我想我們所謂的政策對話,就是通過對話達到更深的理解,通過對話,認清事情的本源,找到對策,這是對話的本意。
我們這個對話,不妨從一個假設開始。我沒學過計算機,而是通過使用計算機知道一個概念,叫做“缺省狀態(tài)”。都知道這個詞吧,你們都知道有缺省狀態(tài),我發(fā)現最重要的東西往往是處于缺省狀態(tài),如果它不處于缺省狀態(tài),就意味著麻煩很大了。比如說大家到這來上課,感到身體很舒服,不感到身體存在,不感到腦子存在、心臟存在,因為他們都處于默認狀態(tài),如果你上課的時候老是感到心臟、腦子的存在,那說明呈陽性反應。最重要的東西,我發(fā)現往往是處于一種缺損狀態(tài),今天我們在這個教室里上課也有一些默認值,缺省值,你們覺得是什么?不要跟我說允許上課睡覺。
同學:默認大家都在聽,老師在講。
劉軍寧:這是最重要的默認嗎?
同學:老師比學生更有權威?
劉軍寧:這是最重要的默認值嗎?有些同學戴眼鏡得到了默許,這些不用說了。最大的默認值是什么?我指的是我們之間的,不是指天氣,空調。什么樣的東西缺了我們今天課就不能來上課了。
同學:言論自由?
同學:教室的存在?
劉軍寧:在座跟人之間的事情。
同學:可以互相交流。
同學:生命的存在。
同學:這是所有事情的默認值。
劉軍寧:結合今天的課程,我暫且這么理解,財產權,我們坐到一起來這在上課的最重要的默認值之一是財產權,還有人告訴我們都活著。財產權是最重要的,同意這個看法嗎?假定這個教室里面不承認財產權,會發(fā)生什么?假定這個教室里面沒有財產權這個規(guī)則,會發(fā)生什么?
同學:搶。
劉軍寧:這是我的下一個問題。你們能想象沒有財產權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嗎,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他的第一反應是看到了毛老師的手機,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同學:我想要你腦子里的知識。
劉軍寧:這是你搶不到的。你想一想你所能做的,當不存在財產權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搶,其實搶是雙向的,搶和被搶,因為你拿的東西都在教室里面,沒有其他地方放,你要搶,使用暴力,你知道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什么嗎?保護自己?保護大家?不對。想想看,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同學:離開這兒。
劉軍寧:沾邊,但是這不是一個很負責任的行為。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解散,同意嗎?下課,解散,今天的課不要上了,因為沒有財產權,這個課上不下去了。你們不看黑板,看別人手機。所以財產權是很大的默認值。假如這個門打不開,大家都在屋子里面,你搶我,我搶你,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同學:人與人之間的戰(zhàn)爭。
劉軍寧:這里面有兩種可能性,如果既不保障生命,又不保障財產權,可能只有一個人活著出去,或者連這一個人也不能活著出去。假如說我不保障財產權,只保障生命權,你們怎么搶都可以,但是不可以動手,不可以打人,會發(fā)生什么后果,東西都壞了。我想象出的是每個人只剩一張皮,其他都不剩了,這是文明社會嗎?是什么東西使得我們今天避免成為一個強盜的社會?什么東西?
同學:財產權。
劉軍寧:剛才有同學看中了毛老師的手機,前面有所有,毛老師,你的,我的,他的,承認這個東西的所有,漢語里面不說這個,英語里面有所有格,那個好的手機是毛老師的,但是我想要。這是我們的一個引子,我們做了一個思想實驗,在這個思想實驗假設的環(huán)境中,我們認識到財產權這個默認值,直到這個默認值不存在了,我們才知道這個缺損狀態(tài)對我們多重要。財產權是什么樣的東西?少了這個東西為什么會使大家的行為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以至于每個人只剩下一張皮了。我想如果你把三條狗擱在一個院子里面,他們搶了食物肯定是趕緊吃完。到最后除了大家身上的皮搶不去,其他能搶的東西一定走就分割完畢,而且你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儲蓄,除非你像猴子那樣,猴子有一個特殊的技能,尤其是獼猴,短尾猴,它的兩個腮幫子可以鼓得很大,它吃不完的時候,搶過來擱腮幫子里面,這也是保護財產的安排,它把吃不完的東西擱腮幫子里面。所以我們看一看這個財產權缺損主要是指什么?財產權是一束權利,它由幾項內容構成,包括控制、使用、出讓、排他的權利,這里面不需要解釋吧,有不明白的地方嗎?這里面有一項可能不明白,就是出讓?有什么內在的矛盾沒有?這里面我想提醒大家一點,因為我們常常都說財產權是人類根本的權利,根本權利是不可剝奪、不可讓渡的,還有什么?起碼有一項是不可讓渡的。涉及到出讓的問題,出讓的是什么?你把一個西瓜賣給一個人,你出讓的是使用權,那個人還沒取得對西瓜的完整的產權?那買回來怎么吃?
同學:你出讓一個財產權,你又獲得了另外一個財產權。
劉軍寧:這倒是平衡了,誰也沒多什么,誰也沒少什么,那么財產怎么增加?如果財產永遠是等值的話,我一分錢換你一分錢,可是財產怎么會增加?價值是主觀的?馬克思解釋的是剝削,里面包含剩余勞動。價值是主觀的,你覺得這個畫值三分錢,他覺得值三十塊錢,這是對價值的不同認知。還有不同的需求,如果100個西瓜,你一個星期也吃不完,人家一個西瓜也沒有,你就可以賣給他,所以這個轉移也不是等值的,交換本身是等價的,但并不是等值的,這個東西轉手一賣就可以賣更高的價錢。財產為什么是不可讓渡的權利,但是本身又涉及到轉讓,這里面要區(qū)分清楚,財產權是人的根本權利,這里面講的轉讓是一個人對一個物的具體的權利,這是可以出讓的。一個西瓜賣給一個人,是可以出讓的。當我們說人的權利是不可轉讓的時候,指人做這樣事務的權利,而后者指的出讓是具體的物件本身。
第二,很多人說西方的左派批評財產權,說財產權是很庸俗的權利,因為他總在財產上計較,是關于物的權利,它不重要,財產就是人關于財的權利,你們干嘛那么計較這個事情?君子干嘛這么計較財產權?財產權是庸俗的、骯臟的權利,新華字典上說財產權是民事權,民事權就是一個關于物的權利,但是財產權不是關于物的權利,財產權是關于人的權利。財產權首先是人擁有的權利,而不是物擁有的權利。其二,人擁有的權利不是針對其他物的,我擁有西瓜甲,是針對什么?當我擁有西瓜甲的時候,我這個權利不是針對西瓜乙的,而是針對其他人的。毛老師擁有這個手機,本身擁有這個物的權利,其實是對其他人構成了約束,是讓其他人不要打他這個手機的主意的權利。這個物是自己擁有的,是排斥他人對這個物的支配權,兩頭都是人,不是一個物的權利,而是一個人的根本權利。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一個人追求自己的財產權,刻意保護自己的財產權是一件很庸俗的事情?你們覺得財產權是不是具有庸俗的含義?多多少少有一點,太俗?我們假定說財產權是在說某種庸俗的東西,我們說廢除財產權庸俗嗎?你們天天學黨史,毛概,當你們說消滅財產權的時候,是在說庸俗的,還是在說高尚的,還是在說其他的,你們告訴我。共產主義事業(yè)為什么高尚?
毛壽龍:消滅財產權。
劉軍寧:你們同意嗎?共產主義事業(yè)之所以高尚,是因為它消滅財產權,你們同意嗎?
同學:它保護什么權?
劉軍寧:保護領導人的特權,消滅財產權,但你不能消滅財產。西瓜還在,它總要歸人所有。
同學:那時候西瓜很多。
劉軍寧:我們說了,共產主義說他高尚,是因為他消滅財產權,主張財產權是庸俗的,可是我們開始做了一個假設,消滅財產權是一個什么結果,如果你消滅財產權,如果我們這個教室消滅了財產權,我們這個教室就是一個共產主義社會?
毛壽龍:我們是物質極大富裕的教室。
劉軍寧:我們把這個門關起來,消滅財產權,這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嗎。當沒有了財產權,你第一反應是惦記別人手機,還是想回去生產手機,如果大家都在想別人手機,誰來生產?所以,不承認財產權的社會不是一個高尚的社會,不是一個文明的社會,而是一個野蠻的社會。為什么需要這樣的缺損值和默認狀態(tài),因為沒有財產權,人要么活不下去,要么像狗一樣活著,對不對?狗與狗之間是不承認財產權的,也沒有一個狗會在這塊肉上寫幾個字說這塊肉是我的,用所有格的形式。所以,財產權的存在是個人生存的需要,是個人爭取一種區(qū)別于狗的那種生存狀態(tài)的需要,正是因為財產權的存在,人就像人一樣的活著,要不然人就像狗一樣活著。
財產權表面上是對物的所有權,其實它的里面隱含著很多的東西。它意味著這是他的蘋果,這是我的水,我想喝就喝,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同時也意味著我要拿別人的蘋果,必須得到別人的同意,當你的行為一旦基于同意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就文明了,狗與狗之間沒有同意,只有人與人之間才有同意,任何引入同意這個要素的行為都是文明的行為。不經過同意的行為都是野蠻的行為或者搶劫。你們想一想,如果這樣的行為蔓延,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個野蠻的社會?第二,占有。這個東西、這瓶水是我的,這個占有是排他性的。第二個是選擇,這瓶水我可以選擇什么時候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有人開玩笑說,一個人有很多套房子,房子里有很多張床,他想睡哪張床那是他的自由,正是因為有了財產權,個人才能夠自立,才不需要靠別人,因為每個人可以合法的,文明的為自己積蓄生存所需要的東西,不用靠其他人活著,如果把每個人的東西搶光了,大家都活不成了,所以財產權是個人自治的關鍵所在。
財產權是從哪來的?我們先假設一下,沒有財產權人會活得更好嗎?從剛才的例子看,我們已經否認了這一點。有人說“財產是盜竊”。這句話是自相矛盾的,盜竊是以財產權為前提的,否則犯了盜竊罪這個指責成立嗎?這條狗偷了人家的雞,是基于人的財產權的觀念,狗是沒有財產權觀念的。承認財產的正當性才有盜竊,如果不承認就沒有盜竊了。你消滅財產權,你卻不能消滅財產,你說這個西瓜是我們13億中國人的,你在說什么呢?這個西瓜,這個瓜子是我們13億人共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你說什么呢?實際上只是管這個西瓜的人有一份,跟其他人沒有關系。所以當你把這個東西說成全社會的時候,他就不歸你了。
毛壽龍:長城是全人類的,賣票的錢是誰的?
劉軍寧:私有財產權能夠被消滅嗎?柏拉圖說朋友的東西不分你我,那么還不如說最理想的政治就是我與強盜之間的東西不分你我,如果說朋友之間的東西不分你我,那也還是基于同意,不如說戀人的東西不分你我呢,那是心甘情愿。還有中國人的格言,“親兄弟,明算帳”,一個社會按照朋友的東西不分你我的邏輯的話,一定會產生非常多的糾紛,毛老師的東西我不能隨便拿,我拿著拿著他就不高興了,產權不明確就會導致社會的沖突增加,大家忙著處理糾紛了,就不生產,也沒空生產了。
財產權是一切社會制度的靈魂。因為任何一個社會制度,都是圍繞財產權的安排來展開的,你要么干掉它,要么保護它,是這樣的嗎?一個社會首先要處理的就是財產權的問題。資本主義私有財產權是自發(fā)形成的,這是人們在長期歷史演化過程中逐漸得出的結論,正如親兄弟,明算帳一樣。第二,司法獨立、律師制度、各種專利法、知識產權法、民法、刑法等等制度安排,都是保護私有財產權的。在社會主義國家就不一樣了,干社會主義的目的是為了什么呢?是消滅私有財產權,讓人人過上好日子,這可能嗎?如果消滅私有財產權,你們可以試想一下,25個人搬到一個教室里面,消滅私有財產權,看你們能不能過上好日子。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都是圍繞財產權展開的,我們剛才講有人不承認私有財產權,有些地方很難私有化,比如說公共廁所,你就會看到會出現的情形,紙扔在地上,沒有人珍惜紙,也沒有人珍惜水,這就意味著一個社會的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像公共廁所,你不能組織大家每天義務打掃廁所,你們肯定不干。不介入剝削和私有財產就解決不了公共廁所的問題,讓你每天學雷鋒你們會嗎,估計你們不會。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出現公共廁所這樣一種困境?在看看和公共廁所相反的情況,豬,肥豬,為什么豬沒有絕種?因為豬特別容易被私有化,而公共廁所最難被私有化。而且養(yǎng)豬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養(yǎng)肥了賣,(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所以豬是唯一不可能列入聯(lián)合國瀕危動物保護名單的動物,蚊子也一樣。鯨的情況就不同了,豬可以養(yǎng)在后院,但是鯨不可能做到,沒有辦法私有化,所以鯨的數量越來越少,尤其是像日本這個國家最不象話了,經常借口研究的名義去捕鯨,但如果鯨是他家的他就不會這樣了。
哈耶克說過,“私有財產權是自由最好的保障”。為什么這樣說?弗里德曼提供了論證。他說,沒有人花別人的錢,像花自己的錢那樣小氣;
沒有人用別人的東西,像用自己的東西那樣仔細。這是人性,這就是私有財產權人性的根源。為什么大家看到公共廁所是那個樣子的?就是人性造成的。大家知道知識是什么意思,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完全相反的概念,你們注意到了嗎?在公有制下不需要知識,你的廁所臟就臟吧,每個人放棄使用,在私有制下,在私有財產下,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知識最大化,包括怎么小氣,怎么節(jié)省,所以在私有財產權當中,知識的用途被最大化了,在私有財產權被消滅的地方,知識的價值也就最低的,人民大學的今天和三十年前的人民大學,你就可以看出來差異。
人有欲望,這是好還是壞?我們可以看到,公有制和私有制恰恰是調動了人性不同的部位。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一定的人性基礎,人有看到別人有好東西就想要的本性,但是一些制度安排,鼓勵你去拿別人的東西,搶別人的東西,一些制度懲罰你去搶別人的東西,鼓勵你自立成才。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保障私有財產權,調動的是人性的什么部分,不保障私有財產權,調動的是什么部分,這是非常明確的,可能不需要細說了吧。對于國家財產,你們怎么理解?有國家財產嗎?
毛壽龍:森林,土地。
劉軍寧:它為什么是國家的?
毛壽龍:國家有軍隊。
劉軍寧:這是國家專政。國家是沒有財產的,國家的每一個東西都是從我們手中拿出去的,都是從我們這支出的,對不對,可以這么說嗎?國家的每一個東西都是從公民身上拿走的,擱在那個地方的,是這樣的嗎?同意這個說法嗎?你們可以反駁我。
同學:比如自然財產、土地,不是是國家的嗎?
劉軍寧:為什么是國家的,我還認為是我的呢。自然當中的天空,月亮,難道國家建立秩序,月亮就歸他嗎,這個道理是哪來的呢?
同學:假如說國家采用戰(zhàn)爭的形式,從別的國家拿來的呢?
劉軍寧:那是贓物,是不是?如果在一個土匪窩里面,老大、匪頭肯定說我的財產高于你的財產,這個東西是我搶來的,你們的東西我可以動,但是我的東西你們不能動,土匪里面是這個規(guī)則吧,黑社會是這個規(guī)則吧,老大的東西不能動,但是你們的東西我想要我就拿。按照你剛才講的,如果是贓物,贓物為什么是最高的,為什么神圣呢?
毛壽龍:文革的時候,革命者去抄家抄走了好多文物。
劉軍寧:一旦公有財產這個概念出來之后,它的第一個后果就是給國家領導人更大的權利,比如說中國國航的波音747,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允許的話。還可以使掌權者不負責任,為什么呢?因為產權不明晰,或者說沒有產權,這些東西都是他的。他只是在這個工廠干一段時間,那個財產、國家財產就是掌權者公共廁所里面的衛(wèi)生紙,是不是這個道理,他想撕多少紙就撕多少,想沖多少次水就沖多少次,他上廁所的這段時間他在用,其他人進不去,國家財產只有少數人才能用,所以國家財產由經營者任意索取。我們都看到過腐敗吧,在沒有財產權的那個地方被稱作天堂,那個天堂是什么?我們今天設想的是這個教室,那是一個地獄,每個人除了一張皮,其他什么都不剩下。我們講保護生命權,如果再不保護生命權的話,連皮都剩不下了。
毛老師講到要通過憲政保護財產權的問題,憲政的邏輯跟財產權的邏輯,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其實是一個不可分的邏輯。我們發(fā)現,在近代社會,憲政與憲政對財產權的保護,它們兩個是手挽手走過來的,它們兩個內在邏輯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有幾個方面。首先,它們都是文明的邏輯。一個領導人要統(tǒng)治一個國家,跟一個公民支配自己的財產一樣,他必須得到同意,掌權者要得到同意,要得到民眾的同意,如果他強行領導大家奔前方,這是一個憲政嗎?這不是一個憲政,這是一個專政。財產權和憲政還有一個共同的邏輯就是選擇。公民有權選擇不同的財產、不同方式的消費。在政治領域里,公民也是像財產權的所有者一樣,他有權選擇領導人、選擇政黨,如果在政治領域選擇被取消了,就像消費者買東西的選擇權被取消了一樣,這是一個文明的政治嗎?一旦當選擇被排除的時候,文明就變成了野蠻,比如說結婚、找對象,一旦選擇被排除的時候就是野蠻了,到商店里買東西,一個東西就一個,而且價格也是他規(guī)定的,這就是強買強賣的邏輯。憲政的邏輯是財產權邏輯的放大,財產權邏輯還有一個關鍵點,交換。這瓶水我是交換得到的,我付出錢,得到了水,這里面產生了交換。在政治領域內,憲政也是這樣,選民拿出自己的選票去投票然后進行選擇,然后選了一個人來跟他做一筆交易,我選舉你當領導人,你給我提供服務,這是一個交換,只有這種資源的交換,才是一個文明的人類,對不對?所以我們發(fā)現,財產權背后的邏輯和憲政的邏輯是完全一致的,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財產權是有政治后果的,財產權是基于人性演化出來的一種制度安排,財產權為個人創(chuàng)造了不受國家控制的領域,財產權的范圍越大,國家的范圍就越小。沒有一個領導人會說,劉軍寧你這瓶水一次你必須喝1/12,他沒有權力跟我講這個話,也不能跟我說一個月只能吃20斤糧食,當我不能支配我的財產的時候,我抽多少煙由誰說了算,國家說一個月一包煙,一個月吃多少油,國家說每人一個月二兩油,三兩白糖,一個月半斤酒,個人的私生活領域變成了國家通行無阻的領域了,只有私有財產權越大的時候,它才會自動擠壓國家的權力,縮小國家的權利范圍。所以憲政使政府的權力受到了限制,當你的權利擴大的時候,政府的權力自然被你限制了。
財產權背后必然要限制政府的權力,所以它也必然要對統(tǒng)治者的專橫意志加以限制,現在我自己決定每個月吃多少大米,吃多少鹽,政府可以勸我,但不能干預我,在憑票供應的時候就是政府說了算了。不過現在生多少孩子還是政府說了算,財產權為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受國家控制的領域,財產權是阻止統(tǒng)治權力擴張的最牢固的屏障,是市民社會和民間的政治力量賴以發(fā)育的溫床。如果你不承認我的生命權,只承認我的財產權也沒有意義,所以要求政府中立,公正。
最后做一個總結。第一,中國改革的進程就是私有才不斷擴大的進程。第二,中國改革的障礙就是阻礙私有財產權的障礙。第三,中國的未來就是破除阻礙私有財產擴張的障礙。這樣才能使中國變成一個像我們這個教室一樣的文明社會,誰也不惦記其他人的任何東西,甚至想都不敢想,我希望中國未來的社會像我們這個教室一樣文明,謝謝大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