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出版的利市,閱讀的荒年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在天涯讀書網(wǎng)站看到一篇專題文章,題目是《歷史寫作迎來粉絲時代》。此文回顧了自黃仁宇《萬歷十五年》在大陸出版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歷史題材的圖書大行其道的盛況,指出:“21世紀剛剛開始,一股民間寫史讀史熱潮已經(jīng)勢不可擋,其中大膽的觀點和新穎敘述方式區(qū)別學(xué)校歷史課本,頻頻引起共鳴。這一思潮看似異軍突起,實則早就埋下了種子,是先前精英思想向大眾的普及,民間史家們出現(xiàn)以及他們的努力本身就是在譜寫新的歷史。”對如易中天、“當年明月”、張宏杰、李亞平等所謂“民間史家”擁有眾多擁躉和“粉絲”的現(xiàn)象大加激賞。撇開此文有些提法的準確性不談,作者拈出了“粉絲時代”一詞描述這一現(xiàn)象稱得上嗅覺靈敏,而文中“立交橋”般的時空處理——比如介紹一個作者,總要說《萬歷十五年》出版時他在干啥——也的確給人提供了一些信息以資參照。不用說,這種觀點有著不小的市場。
粗略梳理一下,近二十年來出版的歷史題材的圖書,在讀書界引起轟動還真不少。先是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1983),繼而又有柏楊的《中國人史綱》(1987),之后是二月河和唐浩明們的歷史小說。新世紀以來,歷史題材的圖書再度受到追捧,吳思的《潛規(guī)則》和《血酬定律》甫一問世便成“洛陽紙貴”之勢,其后出版的余世存編《非常道》也上了京、滬、穗三地知名社科書店的暢銷榜,張鳴更是打出“歷史”牌,以《歷史的壞脾氣》和《歷史的底稿》二書吸引了不少眼球。近來隨著易中天《品三國(上)》的熱賣,跟風(fēng)或“叫板”的同類圖書行情看漲,一些網(wǎng)絡(luò)寫手也紛紛加入歷史書寫的“狂歡”。更不用說這期間,還有一個會念經(jīng)的外來和尚史景遷!笆肪斑w”是洋學(xué)者的中文名,但這三個字的確可作當下歷史閱讀與書寫的最佳寫照!皻v史書寫的圖景正在發(fā)生變遷”——這是最近風(fēng)起云涌的歷史題材圖書給我的一個總體印象。
但我還是有個不合時宜的感覺,就是目下的歷史書寫的火爆,和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關(guān)系不是太大,后者是一部相當嚴肅的歷史著作,而我們眼下看見的有些書不像是憋了二十年的種子終于“厚積薄發(fā)”。所以我覺得動不動就扯上黃仁宇實在有點托大。在這些書中,有一類的確秉承了歷史書寫的良知,如吳思的著作,還有《非常道》以及青年學(xué)者傅國涌的“百年中國言論史”研究,都是值得稱道的。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在大陸首印15萬冊,至今已發(fā)行上百萬套,既暢銷又長銷,潤物無聲,功德無量?梢哉f,這些“自出手眼”的書就是沒有《萬歷十五年》也會出來的,歷史上從來都不乏其例。
再者,有些暢銷書甚至和歷史本身也沒有太大關(guān)系,考慮怎么寫(或說)讀者才愛看(或愛聽)的作者如果是個小說家,我投他一張贊成票,如果是“史家”——不管是否加上“民間”二字——那我一定要大搖其頭。不要告訴我他們新穎的書寫方式代表了對學(xué)院派歷史著作的反動,因而才為讀者喜聞樂見。那么我要問一句:咱們的讀者什么時候“啃”過大部頭的歷史專著呢?據(jù)我所知,情況剛好相反:越是讀過那些“詰詘聱牙”的歷史著作的人,就越不可能成為這些“民間史家”的粉絲。一個普通讀者在一部優(yōu)秀的學(xué)術(shù)著作里汲取的營養(yǎng)絕非暢銷讀物可比,關(guān)鍵是,你能否有那個耐心,有那個雅趣?所以,我不同意那種把當下歷史讀物的暢銷歸諸學(xué)院著作太過面目可憎的說法,這種觀點里含有一種浮淺且混亂的邏輯,即賣得好就是真的好,或者干脆就是“成王敗寇”。這種功利價值觀使當下人們知識結(jié)構(gòu)和文化品位普遍下降這一事實被輕松遮蔽了。很難想象,民國以前的歷史階段,一本關(guān)于某朝或某段歷史的“演繹”會如此人人競讀,趨之若鶩。那時候雖然文化普及率不高,但識字的讀書人斷不會像今天的我們對于歷史和文化如此“饑渴”。很多人啟蒙讀物便是四書五經(jīng),稍長便要圈點閱讀歷代史籍。絕不會二三十歲甚至更老還要聽別人“扯閑篇”,以甘當別人的“粉絲”為榮。魯迅從歷史里讀到了“吃人”二字,易中天從三國里品出了“人性”二字,我是卑之無甚高論的,我從這些“與時俱進”的歷史讀物里,沒有看到對于歷史的真知灼見,倒是不太好意思地讀出了寫作者的“人性”來,這個人性早被司馬遷一語道破,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我想說的是,出版上的佳績恰恰暴露了這個時代歷史感和閱讀品位的雙重陷落。與出版界的市場火爆相伴的是,歷史書寫和閱讀終于迎來了它蟄伏已久的荒年。不獨歷史如此,任何一門技藝遭遇粉絲時代,都勢必會出現(xiàn)這種“繁華有憔悴”的怪現(xiàn)狀。就像奧運會金牌拿得多不等于民族體育水平提高了,《品三國》賣的好,不僅不能說明國人的歷史知識水準提高了,相反,恰恰說明國人犯上了嚴重的“歷史文化焦渴癥”,否則,我們不會輕而易舉地就被國家電視臺的一檔節(jié)目給“催眠”了,被一家地方出版社的“天價”版權(quán)給“忽悠”了。造成這種“滿村爭說易中天”的局面,和1949以后我國歷史教育的僵化、陳舊和泛意識形態(tài)化所形成的“心理反彈”有關(guān),也和當今社會矛盾重重、信仰失范、大眾的文化價值判斷能力普遍貧弱有關(guān)。德國哲學(xué)大師卡爾·雅斯貝斯在《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一書中深刻分析了“群眾政治”及“群眾影響”,指出:“群眾是無實存的生命,是無信仰的迷信。它可以踏平一切。它不愿意容忍獨立與卓越,而是傾向于迫使人們成為像螞蟻一樣的自動機!薄叭魏蜗胍绊懭罕姷娜硕急仨氃V諸廣告藝術(shù)。今天,即使一場思想運動也需要吹捧的熱潮。那平靜而樸實地從事活動的歲月似乎已經(jīng)一去不返。你必須讓你自己始終為眾人所矚目。你必須演講、發(fā)言、追求轟動效果。但是,群眾機器缺乏真正崇高的象征,缺乏莊嚴!卑雮多世紀后的今天,大眾傳媒正在成為左右民眾生活的杠桿,正是他們營造了不看“超女”就是不時尚,不讀易中天就是沒文化的“群眾政治”。人們試圖通過“踐履”媒體鼓吹的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品位,把自己和大多數(shù)人區(qū)別開來——聽了“百家講壇”還不夠,他們要買一本《品三國》立此存照,以為佐證。所以,易中天的成功和超級女聲的成功一樣,本質(zhì)上是商業(yè)運作的成功,和他對三國歷史的閱讀(恕我不用研究這個詞)深度沒有多大關(guān)系。我同意江曉原先生的說法:“《品三國》對現(xiàn)代人而言是一種誘惑,但卻是一種需要抵御的誘惑,因為它并沒有什么價值。”
我們所受的可憐的歷史教育,使我們不知不覺中降低了歷史閱讀和書寫的標準。這才造成一些暢銷書“雖為有識所譏,頗為無知所說(悅)”(劉知幾《史通》)。似乎只要涉及歷史題材或歷史人物的讀物,都屬于“歷史寫作”,作者被冠為“民間史家”。果真如此么?我國的歷史書寫傳統(tǒng)十分悠久,最早的《尚書》、《春秋》及其“三傳”,《國語》、《國策》,司馬遷以后的所謂“二十四史”,共同“積淀”了這一傳統(tǒng)。我們把目光拉遠一些,就不免會產(chǎn)生一個疑問:當下有真正的歷史書寫嗎?歷史書寫的條件是什么?在我看來,一要有充足的材料,所謂“文獻有征”;
二要有的客觀精神,所謂“不虛美,不隱惡”;
三要有基于歷史和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價值判斷,所謂“鑒往知來”。從“國史”這個要求看二十世紀的歷史書寫,真是乏善可陳。民國期間還有一些筆記體的野史,而建國以后連野史的寫作也宣告式微。充斥耳目的,多是些權(quán)力話語籠罩下的“歷史學(xué)著作”,“通史”尚未“通”到當下,和司馬遷寫到漢武帝不能比;
“斷代史”或曰“當代史”也多是“專門史”、“專業(yè)史”,和班固的典雅博洽不能比;
傳記、回憶錄或“口述史”倒是增多了,可實在不敢盡信。值得一看的中國史竟然成了“劍橋”牌。至于“戲說”牌歷史劇,“品說”牌電視評書和“正說”牌歷史讀物,則一律把“如炬”的“史眼”對準古代,這些書不妨叫做“歷史讀寫”,本質(zhì)上屬于歷史讀后感。所謂“平民學(xué)術(shù)”不過是一個招攬看客的幌子,須知真正的學(xué)問從來只有“好”和“壞”之分,而無所謂“精英”和“平民”。錢鐘書先生說,“大抵學(xué)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yǎng)之事,朝市之顯學(xué)必成俗學(xué)”。如果希望自己的學(xué)問變成大眾的談助,“挾學(xué)術(shù)以媚天下”,則此人首先已背離學(xué)問之道,而成為別有用心的知識普及者(或曰販賣者)。
剩下的篇幅我想說說易中天。我也看了看了幾次百家講壇,覺得易中天是個好老師,而且絕頂聰明。至于是不是好學(xué)者我則不敢妄言。因為據(jù)說大師級學(xué)者陳寅恪先生是可以把課上得只剩下一個學(xué)生的。易中天對諸葛亮的分析很有意思,——“大家都以為劉備是垃圾股時,諸葛亮卻把他看作績優(yōu)股。如果他們炒股票,我們就不要干了,因為錢都叫他們賺了。”大家聽了這話都以為幽默,我卻覺得是在商言商。他對賈詡的評價很高,認為后者是三國時最聰明的人,比諸葛亮還聰明,這就很吊人胃口?墒亲詈竽惆l(fā)現(xiàn)易中天所謂的最聰明其實就是“最滑頭”,“最騎墻”、“最沒有操守”和“活得最久”。他甚至不同意“三顧茅廬”的史實,理由也十分可笑——
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孫權(quán),甚至不就近就便為劉表服務(wù),他就是要為自己選一個最好的老板,而劉備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他豈肯在隆中坐等劉備“三顧”呢?那劉備不顧呢,不來找他怎么辦?所以劉嘯說,這等于說諸葛亮在那兒下了一個決心,你劉備不出來請我三次,我就在這個地方做一輩子農(nóng)民了,這可能嗎?你說他這樣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設(shè)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
用老板之類的話調(diào)侃一下古人無可厚非,用易中天的話說這不是“硬傷”,可是愣把“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諸葛亮說成是急著“拋賣”的投機分子,這就叫做“洞悉人性”么?至此我們終于明白,原來所謂“平民學(xué)術(shù)”就是按照平民的心態(tài)去揣摩偉人和精英——
在這個事件中,劉備好比一家投資公司的大老板,他決定進行投資,要買斷某一個人才,諸葛亮呢,就像一個準備應(yīng)聘行政執(zhí)行官的一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他們雙方都有一個互相試探、了解的需要和過程,所以他這一套東西用現(xiàn)代的眼光一看就覺得整個的這些什么唱歌的農(nóng)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兒。
這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么?還是易中天本人的夫子自道?咱們把“劉備”換成“央視”,“諸葛亮”換成“易中天”,“唱歌的農(nóng)民”換成“百家講壇的現(xiàn)場觀眾”,“不懂事的童子”換成“易粉”和“乙醚”,“稀奇古怪的朋友”換成“某文藝出版社”,豈不更加合適?
平心而論,易中天的這些說法私下里散布一下倒也無傷大雅,在“百家講壇”上講講也能活躍活躍現(xiàn)場氣氛,可白紙黑字地寫下來并且搞得“天下紙貴”,只能說明易中天和他的粉絲們一拍即合,集體陷入功利主義的虛無狂歡中了,至于對歷史本身的探究,完全成了服務(wù)當下的自慰活動。有人說,易中天的成功為學(xué)者致富樹立了一個絕好樣板,還有人說,批評易中天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卻覺得事情不這么簡單。須知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有愿意去到央視百家講壇露臉的學(xué)者,就有死活不愿意拋頭露面的學(xué)者。都是學(xué)者,境界不同而已。一般學(xué)者可能會羨慕一夜暴富的同行,但私底下還是更景仰那些以學(xué)問為生命的“素心人”?鬃诱f:“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边M一步想,生前“為己”的學(xué)者可能沾溉后世,成為真正的“為人”;
反之,叫嚷著普渡眾生的學(xué)者骨子里卻是“為己”的。一句話,用“平民”心態(tài)去解讀易中天則可,若解讀錢鐘書和陳寅恪,只怕要誤事。
博爾赫斯在《論古典》一文中,對古典作品的經(jīng)久不衰持一種接近悲觀的審慎態(tài)度,但他還是肯定地說:“古典作品并不是一部必須具有某種優(yōu)點的書籍;
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這話在今天就要打上很大的折扣。早已不習(xí)慣“母乳喂養(yǎng)”的國人完全有理由不讀古典作品,因為他們有一些拿著奶瓶的、十分盡職的“超級奶爸”。所以,我對歷史書寫的現(xiàn)狀很是有些悲觀,套用一句流行歌詞結(jié)尾吧——望蒼天,四方云動,書在手,問天下誰是“史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