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異鄉(xiāng)人百科 選個異鄉(xiāng)人做總統(tǒng)
發(fā)布時間:2020-03-17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假如奧巴馬能像“異鄉(xiāng)人”蜘蛛俠和超人一樣把美國從金融風暴中救出,把陷入伊拉克泥潭的孩子帶回家,他當選的示范效應才會真正確立,否則,愛較真的法國人又將有茶余飯后的談資甚或笑料。
縱觀世界各國元首之產生方式,無外乎民主與非(假)民主兩種。而同樣是民選出來的總統(tǒng),布什和普京在國外所受到的歡迎程度就遠不如巴拉克?奧巴馬。
伴隨著美國2008年大選的塵埃落定,奧巴馬嬰兒、奧巴馬女郎、奧巴馬酒、奧巴馬名言、奧巴馬大道、“山寨版”奧巴馬等冠名創(chuàng)意紛至沓來,尼日利亞一場沖突的交戰(zhàn)雙方甚至為此簽署了;饏f(xié)議。最意味深長的莫過于,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把當?shù)刈罡叩纳礁拿麨椤皧W巴馬山”。該國總理發(fā)出賀電,稱奧巴馬當選改變了世界。
許多人將歐美首位黑人總統(tǒng)的誕生視為美國民主的勝利,認為美國在這方面走在了歐洲前面。這對于習慣于嘲弄小布什的歐洲輿論造成了不小的觸動,尤其是對世界人權宣言的故鄉(xiāng)――向來重視推銷普世價值的法蘭西來說,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法美價值觀的競爭
就在一個月前,諾貝爾文學獎被授予1940年出生的法國作家讓?馬瑞爾?克萊齊奧。克萊齊奧童年在法國和非洲度過,他曾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頓等地的大學任教,其作品融入了歐洲、非洲和拉美等地的不同元素,被認為是20世紀后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法國媒體當時津津樂道的不是他的獲獎,而是他的多元化背景代表了法國的開放精神,并且,負責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霍勒斯?恩達爾此前批評美國文學界充滿偏見和無知的一段話,也讓法國人十分受用。這顯示長期以來,與美國的競爭一直是法國人與生俱來的民族性格,不管是在母語推廣、飛機銷售還是吸納海外人才方面。
而自9月中旬以來,美國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也給了法國總統(tǒng)尼古拉?薩科奇很大的表演舞臺。他不但提議舉行了歐盟內部的一系列金融峰會,還在旨在說服布什出面召集一個全球峰會的戴維營會談中批判美國的資本主義模式,稱“這類資本主義是對我們信仰的資本主義的背叛”,并且?guī)в行呷栊缘靥嶙h全球金融峰會應選址金融風暴的“發(fā)源地”紐約舉行。對于薩科奇借峰會“修正”資本主義的傾向,美國總統(tǒng)布什早已有所警惕,他當時就強調峰會不應尋求削弱全球自由市場的基本原則,并且最后定在華盛頓召開這場會議。
尚未從批判美國放任資本主義的優(yōu)越感和收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喜悅中回過頭來,法國人就聽到了奧巴馬當選的消息,盡管這在外交利益上是符合法國公眾期待的,但在價值觀層面,還是給法國人帶來一絲沮喪。好在法國媒體槍口掉轉得快,馬上把矛頭指向本國政府。11月9日,法國小報《星期日周報》(Le dimanehe)刊登了一篇以奧巴馬競選口號“是的,我們能!”為題的宣言,強烈要求法國政府為少數(shù)族裔謀取真正平等的政治權利。這篇由許多名流簽名的宣言認為,巴拉克?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tǒng)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它表明今日法國離美國這樣的國度還很遙遠,“在那里,公民知道如何超越和化解種族問題,選了一位黑人作為自己國家的總統(tǒng)”;當然,奧巴馬當選不失為生動一課,“我們應該好好傾聽”。
同期《星期日周報》還采訪了意大利出生的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呂尼,這位5年前紅遍全法國、人氣遠超薩科奇的歌星毫不避諱地表示,奧巴馬在美國的勝出映襯出法蘭西共和國的失敗,“因為法國權力的代表始終是這樣一張臉:上了年紀的白人男性;因為法國忽視了自己的多樣性,處處是認同危機,讓年輕人備感失望,無法為自己的國家驕傲”。
布呂尼的批評讓人無從反駁。盡管非洲裔居民在法國為數(shù)不少,法國也以無種族偏見的國家自居,然而現(xiàn)實是,法國政商兩界至今仍然基本上被白人占據(jù)著。薩科奇政府中有兩名北非裔內閣成員和一名黑人人權部長,而議會中僅有一名來自法國本土的非裔議員。
不過,今日法國政治文化并非不可救藥。事實上,布呂尼能在接受采訪時公開批評法國政治的臉譜化,并希望“奧巴馬效應”能幫助重塑法國社會,就已經表明了這個國家具有怎樣的開放度?少Y對比的是,在有“種族博物館”之稱的印度,國大黨于2004年贏得了大選,其黨主席索尼亞?甘地本應成為總理,但卻迫于反對者對她意大利出生背景的強烈排斥而最終選擇了不出任,留給世人諸多遺憾。而法國,好歹已經有位匈牙利裔當總統(tǒng)。
“異鄉(xiāng)人”的象征性
能否像美國人一樣選一個黑人或者“異鄉(xiāng)人”當總統(tǒng)?若問中國人這個問題,能肯定的是,多數(shù)中國人通常并不拒斥異鄉(xiāng)人。諸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崇洋”等等或褒或貶的習語,都說明中國文化具有某種開放性。但若真要在政治上選個異鄉(xiāng)人來做總統(tǒng),究竟有多少贊成票就不得而知了。而法國人卻在這方面給出了答案。
據(jù)法國伊弗普民意調查所(IFOP)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法國有80%的被調查者宣稱準備“有一天在總統(tǒng)選舉時投票支持一位黑人候選人”。調查顯示,92%的社會黨左翼選民、94%的民主運動(MODEM)中間選民以及73%的人民運動聯(lián)盟(UMP)右翼選民將投票支持一位黑人候選人。不過,只有47%的人認為黑人候選人“有可能”當選法國總統(tǒng)。
這項民調還顯示,有72%的法國人宣稱準備投票支持一位亞裔總統(tǒng)候選人,其中包括80%的社會黨選民、79%的民主運動選民、65%的人民運動聯(lián)盟選民。相較于黑人候選人47%的成功率,只有38%的被調查者認為亞裔候選人有希望當選。當然,考慮到亞裔在法國的比例,這個數(shù)字仍然值得驕傲。有報道說,在巴黎東南部的13區(qū),聚集著來自越南、中國等國的大量亞裔人,其中僅華僑就達到45萬人,約占巴黎市區(qū)總人口的4%。亞裔在法國首都的高比例存在,加上亞裔總體比較勤勞智慧,無疑可以在此類調查中獲得加分。
有意思的是,就在人們批評法國社會缺乏多樣性,指責非裔至今只能站在法國銀行或商場門口當保安,最多在國家隊里踢踢球的時候,有兩件事做了適逢其時的回應:一是政治上的“悄悄改變”,11月12日,薩科奇任命現(xiàn)年44歲的喀麥隆裔黑人皮埃爾?恩嘎哈尼為普羅旺斯-蔚藍海岸大區(qū)的區(qū)長,引起輿論關注;二是文化上的微妙選擇,法國秋季最負盛名的兩個文學獎――龔古爾文學獎和雷諾多文學獎日前分別授予了法國及阿富汗籍作家拉希米和幾內亞人莫內南波,后者是享譽世界的非洲裔法語作家,1960年代末離開幾內亞。這些被輿論捕捉或有意放大的新聞,顯示法國政治和社會的多元化進程仍在碎步前進。
不過法國的這些改變相比于美國的政治海嘯,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近200年前,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曾經花了很大篇幅討論美國的種族問題。在他看來,歐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3個種族中,歐洲人在知識、力量和生活上都有優(yōu)勢,而黑人和印第安人則非常不幸。那些野蠻的歐洲人對待其他種族就像后者對待動物一樣,“他們奴役其他種族,對不從者加以消滅”,黑人“對于自己處于卑賤的地位心安理得”。如果托克維爾今天繼續(xù)在美國考察民主,他一定會詳細記下那些已經或將要刻在奧巴馬身上的種種“改變”,不必像過去一樣擔心“凡是白人強大的地方,黑人都被迫處于屈卑和被奴役的地位;凡是黑人強大的地方,黑人就消滅白人”,因為奧巴馬的當選象征著美國人對種族主義的徹底拋棄。
歷史將造就怎樣的奧巴馬?是一個卸下歷史重負的馬丁?路德?金,一個以偶像派氣質呼風喚雨的黑皮膚肯尼迪,還是一個帶領美國人度過空前經濟危機的羅斯福?抑或是上述三者的“三位一體”?其答案不僅對美國人而言重要,對歐洲人也是。假如奧巴馬能像“異鄉(xiāng)人”蜘蛛俠和超人一樣把美國從金融風暴中救出,把陷入伊拉克泥潭的孩子帶回家,他當選的示范效應才會真正確立,否則,愛較真的法國人又將有茶余飯后的談資甚或笑料。
相關熱詞搜索:異鄉(xiāng) 人做 總統(tǒng) 選個異鄉(xiāng)人做總統(tǒng) 在異鄉(xiāng)人 異鄉(xiāng)人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