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衛(wèi)黃河一樣保衛(wèi)漢語?】 保衛(wèi)黃河視頻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17斗4幻j”、“5T頭d”、“咫潮穸”、“+U”……這些都是什么東西?不要以為這是一堆亂碼,這可是最近在網上十分流行的“火星文”,翻譯過來就是“一切都是幻覺”、“五體投地”、“只爭朝夕”、“加油”的意思。
網絡語言如今大行其道。為此許多專家學者擔憂漢語的純潔性受到了玷污,有學者更提出“像保衛(wèi)黃河一樣保衛(wèi)漢語”的口號。而隨著今年高考作文“錯一字扣一分”規(guī)定的推出,在學生和老師中更引起一陣“恐慌”。
正在成長的一代,漢語水平真的下降了嗎?漢語文化是否處于危機之中?現代人應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網絡語言?
危 機
語言使用處于無序狀態(tài)
“Q語言”已成學生新寵。像“菜鳥”(新手)、“偶”(我)、“醬紫”(這樣子)、“恐龍”(丑女)、“青蛙”(丑男)時不時就可以從學生的口中聽到。家長對孩子大量使用網絡語言表示擔心。
針對這種情況,著名作家王蒙近日撰文呼吁,當下我國的語言使用處于無序狀態(tài),已經成為影響一代中國人文化素質的大事。他提到如今大量莫名其妙的廣告詞被廣為傳誦,如“好色之涂”、“有痔無恐”、“無胃不治”、“默默無蚊”、“騎樂無窮”等不勝枚舉。而網絡上的“火星文”大行其道,一句話被繁體字、日文、符號等分解得支離破碎,更是讓許多人一頭霧水。
反 應
政府文件用網語屬違法
教育部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在高考作文中漢語的使用,在新頒布的高考語文大綱中明文規(guī)定,作文錯一字扣一分。雖然大綱中沒有明文禁止作文中使用網言,但是教師們都認為,最好避免在作文中出現網絡語言。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陳醉建議國家盡快研究開發(fā)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國家漢字學習平臺及通用漢字資源庫,以挽救目前人們對漢字越來越感到陌生的危機。
而在這之前上海早有行動,明文規(guī)定:國家機關公文、教科書和新聞報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規(guī)范的網絡語言。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書和新聞報道中出現諸如“美眉”、“PK”、“粉絲”等網絡流行語言,將被判定為違法行為。上海各級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還建立起監(jiān)測工作網絡,對各類媒體、公共場所用語用字進行監(jiān)測,并將監(jiān)測結果向社會公示。
爭 議
寬容對待還是嚴格規(guī)范?
上海著名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也認為,當下漢語語言文字的應用,呈現“草率化、朦朧化、粗鄙化、游戲化”四大危機。
由于不少人對語言缺少一種敬畏感,以致對使用語言文字粗枝大葉、不求甚解。而漢語粗俗之風彌漫于網絡空間,更是形成了一種“語言公害”。
郝銘鑒說,漢語有“雅言”的傳統(tǒng),而我們時代的“語文”正在背離這一傳統(tǒng),反而以丑陋為美、以低俗為美。近年來追逐明星的人被稱為“粉絲”,與此同時,更多新鮮創(chuàng)造也隨之出爐,包括“職粉”、“散粉”、“粉團”,甚至“粉頭(組織歌迷的人)”,令人幾乎要聞“粉”嘔吐。其實,“粉頭”在古代漢語中是妓院用詞,胡亂使用到了可笑的地步。為此郝銘鑒提出“要像保衛(wèi)黃河一樣保衛(wèi)我們的漢語”。
但北京學者吳祚來卻認為,我們對流行文化應該懷有坦蕩的胸懷與眼光。教師和學者應對流行文化有進一步的關注與研究,因為流行文化是當代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它的根已深深扎進孩子們心中。
眾議新規(guī)
高考作文新規(guī)定太嚴厲?
教育部: 并不禁止使用網語
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人士表示,2008年普通高校全國統(tǒng)一語文大綱中,為了規(guī)范高考作文,提高考生的漢語水平,今年取消了之前錯別字扣分“3分封頂”的規(guī)定,但目前還沒有明文規(guī)定高考作文不能使用網絡語言,而是要求作文語言通順、用詞貼切、文句有表現力。不過,有負責高考作文評卷的老師透露“秘密”說,“下載”、“上傳”這樣已經通用的詞可以用,至于“頂”、“汗”這些老師們看不大懂的就要慎用,而“BT”、“ORZ(五體投地)”這種只有小部分人懂的則千萬別用。
老師:有利規(guī)范語言文字
“這個新規(guī)定對規(guī)范語言文字、提高全民素質大有益處,值得大力提倡!币晃划厴I(yè)班班主任說,“錯一字扣一分”的規(guī)定雖然嚴厲了點,但對學生的規(guī)范寫作有一定警示作用,也是對社會越來越不重視漢字書寫的糾正。
學生:新規(guī)定扣分太嚴厲
采訪中,不少高中生感到規(guī)定過嚴、扣分太重,很多同學都認為考試時間太緊,誰都不能保證不會寫錯字。寫作重在考查綜合素質,不應對錯別字斤斤計較。
家長:期望規(guī)定能有封頂
許多家長認為,這一新規(guī)定的導向是對的,但是扣分太嚴,不利于這一屆高考學生。一些家長希望省招辦在制訂作文評分細則時,能考慮到各種實際因素,在評分細則上適當有所松動,對錯別字的扣分能有個“封頂分”。
觀點碰撞
網絡語言能否走進作文?
正方意見:采取寬容態(tài)度
王曉漁:青年文化批評家、文學碩士、歷史學博士,現任職于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
反方意見:自覺加以抵制
張檸:著名文化批評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1、網絡語言作文能否使用?
正方王曉漁:不可一棍子打死
網絡語言一方面反映了網民的個性和聯(lián)想能力,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網絡使用者的特征――年輕的心態(tài)和不拘一格的想法。雖然這些網絡語言由于存在鮮明的代際色彩,往往會在不同年齡人群的交際中產生隔膜和歧義,但是,以強制扣分來確保高考作文的文字“純潔”是不可取的。
網絡語言是年輕人的語言,充滿了個性和想像力。高考者作為年輕人,將鮮活的網絡語言融入文章并無不妥。若將文章的語言苦苦限定,等于給考生的思維箍上了絞索。文章貴在言為心聲,形神兼?zhèn)?剝奪考生用自己熟悉和喜歡的語言寫作,寫出的文章也像是古代科舉的八股――老氣橫秋,沒有靈魂。全國高考致力于凈化民族語言固然沒錯,但對“網語”不可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挾高考而令考生”。緊盯高考,在一詞一句一枝一葉上狠抓不放,過于注重形式,則是一種舍本逐末之舉。
反方張檸:應自覺加以抵制
我不反對學生們在網絡上以他們喜歡的方式來交流,但并不贊同“網絡語言”進入作文。有的青少年沉迷網絡,習慣了這套所謂“時髦”的表達方式,使語言變得貧乏、單調、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語言應有的朝氣和親和力。用這樣的語言寫的作文,連教他們的老師都看不懂。如果任其發(fā)展,很可怕。
青少年還不成熟,缺乏生活歷練,分不清美丑,教師要引導青少年認識“網絡語言”的危害,自覺加以抵制,集中精力學好母語,提高母語的應用能力,為在社會上行走準備好語言條件。
2、網絡語言應否加入教材?
正方王曉漁:寬容比扼殺更重要
所謂漢語的純潔性是個相對概念,今日的漢語相對于古漢語來說早已“純潔”不再。語言在發(fā)展過程中有自己的新陳代謝。漢語有廣博的包容性,網絡語言帶來的沖擊不會觸及漢語根本,只會注入新的活力。
語言是否有生命力,使用者最有發(fā)言權,被群眾約定俗成的自然就流傳下來。對網絡語言要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靶略~匯”從收集、研究到推廣、編入教材,畢竟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對網絡語言不要大驚小怪,不要視為洪水猛獸,也沒必要簡單地判斷對錯。寬容比扼殺更重要。
反方張檸:加入教材有點搞笑
在語文教材里放入“新鮮的網絡語言”有點搞笑,語文教材的功能是知識教育與審美教育,是為了傳承民族人文的傳統(tǒng),而不是為了討好學生或迎合學生的興趣。有些文言文知識就是因為在社會上無法學習,才需要在課堂教學里打基礎。而網絡上的流行語言是不需要教學的,孩子本來就可以在網上隨意發(fā)表,通過語文教學能夠達到什么教學效果?
而且,新詞新語又摻雜了一種痞子化、崇洋化、崇港化的色彩。如“三陪”、“泡妞”……這些新詞酷語從客觀上反映了社會上某些低級庸俗的流行文化的存在,其流行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作用,助長了庸俗文化的影響力,加大了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3、網絡語言媒體能不能用?
正方王曉漁:禁用網語會疏遠青年人
網絡語言是在特定情景下,為了快速、簡潔而使用的表達方式。網絡語言在年輕人當中的普及程度和受歡迎程度如此之高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這么多年輕人喜歡并運用“網語”,恰好說明了網絡語言已成為很多年輕人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人為地避免在公眾媒體中使用“網語”,會導致媒體與青年人為主的受眾距離越來越大。
再比如版主、主頁、鏈接、下載、上傳等現在為人們所廣泛接受的詞匯都源自網絡,也許剛出現時也是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規(guī)范標準的,但是通過媒體的傳播,它們不都被大眾所熟知了嗎?畢竟,公共媒體與現實中活生生的語言不能永遠隔著兩重天。
反方張檸:新聞語言更應規(guī)范化
語言的風格應該多樣化,但大眾傳媒的語言風格因為具有社會示范作用,所以應該以明快、莊重為主。如同教師的著裝,生活中穿什么風格的衣服那是個人自由,但是一旦走上講臺,在學生面前的著裝風格就應該莊重得體。
網絡語言的大量使用,不僅會對讀者日常生活用語產生消極影響,也會影響報紙的自身形象。新聞語言要講究簡潔明快、生動活潑,需要采編人員通過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來達到,而不應依靠網絡語言標新立異。記者編輯在使用新聞語言時,發(fā)揮的是一種“過濾器”或“轉化劑”的作用,將低級趣味、古怪生澀的詞語過濾掉或轉化掉,使報紙等新聞媒體在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進程中發(fā)揮示范和表率作用。
(3月18日《南方日報》,作者分別為該報記者及實習生)
相關鏈接
國際語言大師詹姆斯?馬丁對話深圳大學學子時認為“網語”不會導致語言墮落
國際著名語言學大師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i)教授認為,擔心網絡詞匯對傳統(tǒng)語言造成沖擊,這在英語世界甚至全世界都普遍存在。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網絡語言是對語言的更新變化,而變化從產生語言那天開始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而這種擔憂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變化證明語言是充滿活力的,是有生命的。
書面寫作是語言歷史上第一次重大變化,互聯(lián)網的產生算是語言發(fā)展第二次重大變化,但網絡并沒有使寫作消亡,相反互聯(lián)網產生了博客、播客,從而讓人個在互聯(lián)網上實現了過去只能由出版商完成的工作。語言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一個定義精確的系統(tǒng),不是所有合乎語法句子的集合。
目前應擔憂的是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學會“有效讀寫”,改變寫作時精英階層的專利的現狀。(鄧小群)
。4月2日《深圳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保衛(wèi) 漢語 黃河 像保衛(wèi)黃河一樣保衛(wèi)漢語? 保衛(wèi)黃河 黃河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