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
發(fā)布時間:2017-02-05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清朝歷史篇一:清朝基本歷史概況
現(xiàn)在清宮劇特別多,但是很多電視就不尊重歷史事實,扭曲了很多歷史事件,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的基本歷史概況。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政權(quán),也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帝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
清朝的祖先是女真族。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明朝在東北設(shè)立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作為管理機構(gòu),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統(tǒng)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建州女真首領(lǐng)猛哥帖木兒時為明朝建州衛(wèi)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沖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終定居于赫圖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chǎn)力提高,經(jīng)濟繁榮。
1583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相繼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他還筑城池、設(shè)大臣、定法律、理訴訟、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戰(zhàn)爭和生產(chǎn)活動,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fā)展,鞏固了努爾哈赤的統(tǒng)治地位。
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自立為汗,國號金,史稱后金,建元天命,公開反叛明朝政府。1618年,努爾哈赤發(fā)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誓師伐明,舉國震驚。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zhàn)慘敗,幾年間喪失遼東七十余城。
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遼陽、沈陽,遷都于遼陽。1625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沈陽。當(dāng)年農(nóng)歷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驛,翌日抵沈陽。從此沈陽成為后金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中心。不過,努爾哈赤在1626年的寧遠(yuǎn)戰(zhàn)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繼位。他繼續(xù)對明朝展開攻勢,并聯(lián)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占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guān)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guān),打敗大順農(nóng)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tǒng)治者。入關(guān)后20年時間里,清朝先后滅亡大順、大西和南明等政權(quán),基本統(tǒng)一全國。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1621年遷都遼陽,1625年遷都沈陽(改稱“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為陪都。
清朝奠定了中國疆域的基礎(chǔ),鼎盛時領(lǐng)土達1300萬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yu三聲)等,南至南海諸島。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統(tǒng)一全國的大王朝之一。
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1627年~1643年 天聰/ 崇德昭陵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1644年~1661年 順治 孝陵 圣祖;愛新覺羅玄燁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愛新覺羅弘歷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愛新覺羅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慶昌陵 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愛新覺羅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豐定陵
穆宗:愛新覺羅載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愛新覺羅載湉 1875年~1908年 光緒 崇陵
(無廟號)愛新覺羅溥儀 1909年~1911年 宣統(tǒng)華龍陵園
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辛亥革命爆發(fā)。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
宣統(tǒng)帝正式下詔退位,清朝滅亡。清朝共歷經(jīng)十二帝,統(tǒng)治全國268年。
清朝歷史篇二:清朝歷史資料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歷代皇帝簡介
清朝歷代皇帝一覽表
1.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權(quán)創(chuàng)立者。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后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并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順治: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guān)后第一位皇帝。6歲即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guān)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關(guān)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呵甯咦谇』实蹛坌掠X羅·弘歷(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guān)后第四位皇帝。
7.嘉慶: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關(guān)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開立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歷內(nèi)禪即位,以是年為嘉慶元年,時年27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弘歷死,始親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清朝入關(guān)后第六位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為道光元年,時年29歲。在位30年。
9.咸豐: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關(guān)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為咸豐元年,時年20歲。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年),清朝入關(guān)后第八位皇帝。5歲即帝位,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傀儡。
11.光緒: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1908年),清朝入關(guān)后第九位皇帝。醇親王奕譞之子,因其沖齡踐祚,導(dǎo)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簾聽政。在其親政期間,甲午之戰(zhàn)中他力主反擊,大力支持維新變法,但因變法失敗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統(tǒng):清宣統(tǒng)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qū)逐出宮
(順治是滿人入關(guān)的第一位皇帝)
注釋:
慈禧太后是清朝1865年—1908年實際執(zhí)政者。慈禧太后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葬于定東陵。
通稱宣統(tǒng)皇帝,也被尊為清遜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依宣國公建議,已協(xié)商為溥儀上廟號為恭宗,追加謚號為愍皇帝,尊骨灰奉安處為獻陵,但此事尚未被中國公眾普遍知曉和接受。
清朝歷代皇帝簡介
(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
清朝是由滿族所建立的一個王朝,它前朝國力強盛,疆域遼闊: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南到南海諸島,西南到西藏、云南。自鴉片戰(zhàn)爭后,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自1911年民國建立后,延續(xù)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在中國宣告結(jié)束。
清入關(guān)前傳兩帝,入關(guān)后傳十帝,其中病死的十帝,被暗殺的一帝,受傷致死的一帝。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太祖,名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公元1559-1626年),滿族人,明朝時的龍虎將軍,后金國(清)的創(chuàng)立者,在位11年。在戰(zhàn)爭中為火炮擊傷而死(一說為患癰疽而死),終年68歲。葬于沈陽福陵(今遼寧省沈陽市東北30里處的東陵)。
努爾哈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在建州左衛(wèi)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西老城)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祖先受明朝冊封為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使。他本人曾被明朝冊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等,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稱王”。他創(chuàng)建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率領(lǐng)八旗子弟轉(zhuǎn)戰(zhàn)
于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chuàng)不餒,以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多年,統(tǒng)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fā)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萬歷四十四年(1616)正月壬申日,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大金,建年號為“天命”。史稱后金。之后,努爾哈赤又花了兩年多時間整頓內(nèi)部,發(fā)展生產(chǎn),擴大兵力,使其兵勢漸強,勢力巨增。萬歷四十六年(1618)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他親統(tǒng)步騎二萬進攻撫順,撫順守將李永芳出降,于是搗毀撫順城,擄掠人畜三十萬而歸。之后,努爾哈赤又攻陷清河堡等撫順城以東的明軍諸堡。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伙房水庫邊)附近與明朝進行了決定后金命運的一次決戰(zhàn)。明朝為保持它在遼東的統(tǒng)治,調(diào)集大軍十萬人,號稱四十六萬,以楊鎬為遼東經(jīng)略,分兵四路進攻赫圖阿拉,企圖一舉消滅后金。努爾哈赤采取了正確的對策“明軍分兵而來,他則合兵而住”。集中八旗兵力六萬余人,作戰(zhàn)五日,擊敗明將杜松、馬林、劉綎三路大軍,楊鎬聞知三路兵敗,急令第四路李如柏撤兵,狼狽逃回。后金大獲全勝,從而使遼東局勢起了根本變化,努爾哈赤由防御轉(zhuǎn)入全面進攻。接連攻占了開原、鐵嶺,以及遼東重鎮(zhèn)沈陽和遼陽。公元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將后金都城遷到沈陽,并把沈陽改稱為盛京。
努爾哈赤到了晚年,感到他的兒子們沒有一個能治理好國政,便沒有確定繼位人,指定由八個和碩貝勒(滿語,原為滿族貴族稱號,復(fù)數(shù)為貝子,其尤尊者稱和碩貝勒),共同處理朝政。
天命十一年(1626)初,努爾哈赤率領(lǐng)大軍攻打?qū)庍h(yuǎn)(今遼寧省興城縣),明朝守將袁崇煥率軍頑強守御,屢次打退了后金軍,使后金軍死傷慘重。努爾哈赤見狀又氣又恨,指揮士兵在城下鑿洞,準(zhǔn)備破墻入城,袁崇煥發(fā)覺后,命令用從西洋運來的火炮轟擊。努爾哈赤被炮彈炸傷,慌忙率領(lǐng)全軍退走。同年七月,努爾哈赤創(chuàng)傷復(fù)發(fā),去清河湯泉療養(yǎng)。八月,傷勢轉(zhuǎn)重,乘船回沈陽,途中,他知道即將逝世,就逼令曾與大貝勒通奸的大妃納刺氏上吊而死,八月庚戌日,努爾哈赤因傷勢惡化,死于途中的愛雞堡(今沈陽市南),終年68歲。
努爾哈赤在清朝建立后被追尊為清太祖高皇帝。
清太宗——皇太極
清太宗,名愛新覺羅·皇太極,(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太祖死,他被推舉為汗。在位17年,病死,終年52歲,火葬,墓在沈陽昭陵(今沈陽市北陵公園北)。
皇太極,生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其母葉赫那拉氏。是清朝開創(chuàng)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爾哈赤死后的第二天,皇太極被諸貝勒,大臣推舉為后金大汗(另一說為他在努爾哈赤死后,逼死大妃,從幼弟多爾袞手中奪得汗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天聰”。
皇太極即位后,繼承努爾哈赤的遺志,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統(tǒng)一了整個東北,繼承了明朝在這一地區(qū)的全部版圖,并南下朝鮮,西征蒙古,將其降服。后金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將女真族名改為滿州(清亡后通稱為滿族)。第二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年號為“崇德”。建立起關(guān)東一統(tǒng)的大清帝國。
在此期間,皇太極繼續(xù)向明進攻,曾四次繞過山海關(guān),深入明朝內(nèi)地,大肆搶掠騷擾,削弱和消耗明朝的實力。后金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以蒙古軍為響導(dǎo),親率大軍,從龍井關(guān)、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繞到河北,直撲明朝京城北京。使明京師震驚。明督
師袁崇煥聞訊,急率錦州總兵祖大壽等自山海關(guān)疾馳入援;侍珮O認(rèn)為袁崇煥在職,關(guān)外諸城難攻,便巧施反間計陷害袁祟煥。時皇太極屯兵南海子,先是俘獲明朝太監(jiān)二人,后又命人故作耳語,讓兩太監(jiān)聽真,說皇太極與袁崇煥有密約,然后暗縱兩太監(jiān)歸去。太監(jiān)回報崇禎帝,生性多疑的崇禎帝將袁崇煥下獄,最終自毀長城,處死了袁崇煥。此次皇太極統(tǒng)兵入塞,先后攻克遵化、永平、灤州、遷安四城,次年自率大軍退還盛京,而留阿敏等駐守關(guān)內(nèi)四城。不久,關(guān)內(nèi)四城被明軍收復(fù),阿敏率殘兵敗將逃歸。
后金天聰七、八年間(1633-1634年),明朝叛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來降,大為增強了后金的實力,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又命阿濟格等入長城,破昌平,焚天壽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后繞過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獲人口牲畜十八萬。明朝督師張鳳翼等皆按兵不敢戰(zhàn),聽任清兵從容退去。
清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又命多爾袞、岳託等越過長城,大舉深入。明朝以盧象昇為督師,宦官高起潛為監(jiān)軍。負(fù)責(zé)督軍迎敵。而高起潛與兵部尚書楊嗣昌皆不欲戰(zhàn),結(jié)果盧象昇孤軍奮斗,在矩鹿賈莊血戰(zhàn)而死。這年冬,清兵大蹂畿輔,連下四十三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東,攻破濟南,俘明德王朱由樞。然后清兵由山東回師出塞,明軍皆尾隨不敢擊,這次出塞,清兵俘漢人四十六萬余,獲白金百余萬,滿載而歸。
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發(fā)兵圍攻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吳三桂等八總兵領(lǐng)兵十三萬來援,進師松山;侍珮O聞知,親率大軍陳師于松山、杏山之間,切斷明軍糧道。明軍大亂。清軍趁勢掩殺,前堵后追。明兵十?dāng)?shù)萬土崩瓦解,先后被斬殺者五萬三千多人,自相踐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更是無計其數(shù)。最后,總督洪承疇等被圍于松山,于次年被俘,歸降于清朝。錦州守將聞之祖大壽率眾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使明朝完全喪失再戰(zhàn)的能力。山海關(guān)外,僅存寧遠(yuǎn)一座孤城。
清崇德七年(1642)十月,皇太極又命阿巴泰等作皇太極生前最后一次入關(guān)攻明,兵分兩路入長城,共會于薊州,直抵山東兗州而還,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殺明宗室魯王,俘獲人民三十六萬余口、牲畜五十萬頭。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軍經(jīng)通州徐徐凱旋。清兵南北往返,明朝諸軍皆尾隨其后,始終未敢一戰(zhàn)。
清朝歷史篇三:清朝歷史知識
太祖高皇帝 努爾哈赤
孝慈高皇后 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皇太極生母,由于皇太極的生母生前只是側(cè)福晉,為提高生母身份,并未追封太祖的其他三位正妻,仍稱大妃。三位大妃分別是:元妃佟佳氏哈哈納扎青,繼妃富察氏袞代,繼妃烏拉那拉氏阿巴亥)
孝烈武皇后 烏拉那拉氏阿巴亥(多爾袞當(dāng)上攝政王之后追封的,多爾袞死后被褫奪攝政王封號,阿巴亥的皇后封號也被廢除。乾隆年間,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復(fù)其王爵,但未復(fù)阿巴亥的皇后封號)
努爾哈赤十大功:統(tǒng)一女真各部;統(tǒng)一東北地區(qū);制定滿族文字;創(chuàng)建八旗制度;促進滿族形成;建立后金政權(quán);豐富兵壇經(jīng)驗;制定撫蒙政策;推進社會改革;決策遷都沈陽。
太宗文皇帝 皇太極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哲哲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福臨生母)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16個兒子中的第八個兒子,在貝勒中他排行第四。他8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24歲時,努爾哈赤登基稱汗,35歲時父親就死了;侍珮O是繼努爾哈赤之后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改族名女真為滿洲,改國號大金為大清。他這一生有兩個遺憾:一個是儲位未定,他52歲死的,白天還在處理政事,晚上就與世長辭了,沒來得及處理后事,另一個是大勛未集,就是他要遷都北京,統(tǒng)一中原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
世祖章皇帝 順治福臨
廢皇后(靜妃) 博爾濟吉特氏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玄燁生母)
孝獻皇后 董鄂氏(內(nèi)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的姐姐。傳說曾是順治的弟弟博穆博果爾的妻子,博果爾死后被順治娶作董鄂妃,正史中無記載。董鄂氏生前封號為“賢”,位號是皇貴妃。追封皇后,徽號端敬,謚號孝獻,但不祔宗廟,也就是靈位不入太廟,所以謚號中沒有順治的謚號“章”字)
6歲登基,14歲聽政,24歲就英年早逝。死于天花。他因追求真愛而無視皇權(quán),他因人生跌宕而看破紅塵。
六大功績:定都北京,保護故宮(周朝滅了商,沒有用朝歌,還是回到陜西去了;秦朝統(tǒng)一之后,也沒有用原來的都城,到咸陽去了;漢朝滅了秦,也沒用它的都城;唐朝也一樣,宋朝呢,搬到汴京(現(xiàn)在的開封),也沒用唐朝的都城,遼金一直到元,明朝也是,開始在金陵建都,后來才搬到北京。所以歷來大一統(tǒng)的王朝,對前一任王朝都是或毀、或焚、或拆、或遷。而多爾袞卻沒有);攻占南京,統(tǒng)一中原;廢除三餉,興利除弊;親善蒙古,治理西藏;懲治貪官,整頓吏治;崇文興教,傾心漢化
六大弊政:剃發(fā)(孔子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大家都不愿意剃發(fā),結(jié)果有個說法就是留發(fā)不留頭,留頭不留發(fā),再加上不斷的鎮(zhèn)壓,最后漢人不得不屈服。)、易服、圈地(在京畿地區(qū)占用大量土地)、占房(入關(guān)之后,八旗官兵跟家屬占奪漢人的房子)、
投充(把漢人投充到他們名下做奴隸)、逋逃(凡是漢人不愿忍受欺壓而逃走的,抓回來就殺)
圣祖仁皇帝 康熙玄燁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廢太子胤礽生母)
孝昭仁皇后 鈕祜祿氏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胤禛養(yǎng)母)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胤禛生母)
8歲即位,14歲親政,16歲就除掉了壓在頭上的輔政大臣鰲拜,削弱了八旗旗主的權(quán)勢,20歲即迎戰(zhàn)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經(jīng)過八年奮戰(zhàn),一舉平定了戰(zhàn)亂,維護了統(tǒng)一。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他是一位很愛學(xué)習(xí)的皇帝,康熙幼年憂患的生活,不幸的遭遇,砥礪著他更加勤奮地學(xué)習(xí)(8歲,父親死了,10歲母親死了,兩年內(nèi)父母雙亡,一個孤兒形影相吊,實在是可憐,由祖母孝莊撫養(yǎng)。他身上有三種血統(tǒng),有三種文化,有三種品格。無論是嚴(yán)寒酷暑,沒有一天中斷過,他自己說“早晚讀書年無間日”,累得咳血了,仍然堅持學(xué)習(xí)。他說每天老師都會給他指定一段文章,他就把這段文字反復(fù)念,念120遍,然后背誦120遍,然后再接著背下一段文章。就這樣,把《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完全120遍背下來,所以后來康熙就可以做到你隨便指一段文字,他可以一字不落的背下來。;他是一位渴求西方知識的人,他學(xué)會了種痘(他學(xué)習(xí)自然科學(xué)知識,他學(xué)習(xí)天文、數(shù)學(xué)、歷法、物理學(xué)、化學(xué)、生物學(xué)、地理學(xué)、醫(yī)藥學(xué)、甚至于學(xué)人體解剖學(xué),他親自動手解剖一只冬眠的熊,在皇宮里
面有制藥的實驗室),減少了很多人得天花。在皇帝的西園(現(xiàn)在的中南海豐澤園)他搞試驗田,種水稻,培育新稻種。現(xiàn)在北京故宮里頭還珍藏著康熙時期的手搖計算機,可以進行加減乘數(shù)和開方的運算;他是一位勤政慎政的帝王,每天早上辰時開始御門聽政。(明朝絕大多數(shù)皇帝不親政,太懶了。以萬歷來說吧,整天在宮里面,和宮女太監(jiān)廝混,荒淫無度。二十幾年不上朝啊 !孟森先生說他不止二十年,說他”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明朝的皇帝不務(wù)政到什么程度,碰到軍國緊急大事要處理,皇帝不親政,有的大臣在那兒跪著求皇帝親政,一跪跪十個小時,皇帝不予理睬;天啟皇帝喜歡做木匠活兒,刀鑿斧鋸?fù)鎯旱煤荛_心,大太監(jiān)魏忠賢就專等皇帝做木匠活兒的時候才奏報,皇帝就會說“你看著辦吧”,魏忠賢就借機對軍國大事假傳圣旨)每天早上辰時開始御門聽政,在這個會上,討論大臣的奏報,議商軍國大事,無論寒暑,無一例外。北京的冬天是很冷的,康熙就在乾清門前,舉行最高朝廷會議。這實在是不容易,而且,清朝的御門聽政,從康熙到光緒,一直堅持了下來。這在中國歷史上,皇帝每天御門聽政是空前絕后的。他在他的宮廷柱子上寫了三藩及河務(wù)、漕運三件大事,就是他重點要抓這三件大事,我們常說座右銘,他這可是“柱右銘”啊,來每天提醒自己。就治理黃河來說,他要求凡是在京的官員,只要家在黃河附近的都寫一篇自己治理的意見,他就一篇一篇的看,集思廣益,來治理黃河。
他相繼平定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叛亂,收復(fù)了臺灣,還打敗了沙俄,簽訂了清王朝對外的唯一一個平等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
康熙三十四年,重修太和殿,太和殿的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啟年間,此時已過去69年?滴跞,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儀式的進行,不僅是一座宮殿的重建,更昭示著一個新的盛世的開端。
他有35個兒子,有的早死了,沒起名兒就死了,排順序的是24位。有20個女兒
世宗憲皇帝 雍正胤禛
孝敬憲皇后 烏拉那拉氏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弘歷生母)
47歲即位。喜怒無常、脾氣暴躁。
雍正嚴(yán)厲打擊朋黨、政敵?滴醯幕示抛迂范K發(fā)往西寧,由年羹堯監(jiān)視并名其為“賽思黑(狗)”,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為“阿其那(豬)”。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脅后,雍正帝又對倚功自傲或倚親自矜,結(jié)黨營私,企圖爭奪九鼎的年羹堯、隆科多開刀。年羹堯歷任川、陜巡撫、總督,有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的功勞。驕縱攬權(quán),用人自專,企圖奪權(quán)。雍正三年(1725),雍正調(diào)他任杭州將軍,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盡。隆科多是皇親貴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嫡母孝懿皇后?滴踉谑罆r用為一等侍衛(wèi),臨終時被任為惟一的傳詔大臣。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為總理事務(wù)大臣、吏部尚書。他恃親自矜,招權(quán)納賄,籠絡(luò)黨羽。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將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高宗純皇帝 乾隆弘歷
孝賢純皇后 富察氏
廢皇后 烏拉那拉氏(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永璂生母。自行削發(fā),備受冷遇。乾隆三十年忤旨收回金冊金寶,相當(dāng)于被廢,喪葬規(guī)格等同于皇貴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清朝 歷史 清朝那些事兒 正說清朝十二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