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鄧羽騰:“后美國”之全球戰(zhàn)略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大國經(jīng)略天下,有可變者,有不變者。可變者手段,不變者利益。從前冷戰(zhàn)凱南獻(xiàn)計圍堵蘇聯(lián)[1],到后冷戰(zhàn)布熱津斯基重提歐亞腹地[2];
從1980年卡特主義彈起大英帝國之老調(diào)[3],到2002年布什主義祭出先發(fā)制人之大旗[4]:60年來,美國利益,即在于維持其戰(zhàn)后霸權(quán)。戰(zhàn)后霸權(quán)所賴以維持者有五:能源、軍事、貨幣、科技、價值。而世局常變,如何利用此五者消解對霸權(quán)的威脅,即為手段。

  手段或剛或柔:小布什用飛機大炮(配以將士的鮮血與噩夢)打垮了薩達(dá)姆[5];
老里根藉增加軍費及壓抑油價[6](加上連年不斷的軟性文宣)瓦解了蘇聯(lián)。柔者既為美國消滅了頭號敵人,更為美國進(jìn)一步和平改變世界鋪好了路,自然飲譽民間,垂名史冊;
而剛者雖趕走了中俄法三國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并為美國奠下了對伊壟斷,緊握能源要道,為下一輪爭雄做準(zhǔn)備,卻招天下憤怨,黯然離任。

  黑人總統(tǒng)入主白宮,膚色一樣的淚見老夢成真,膚色不一樣的深慶更車易轍:舉國歡騰,一時無兩。然而,出一個黑人政治家易,出一個黑人企業(yè)家難:《福布斯排行榜》要比《華盛頓誰是誰》白得多,這是現(xiàn)實;
而這個“白”,將決定那個“黑”的活動空間。一場金融風(fēng)暴,令華爾街鋒芒稍挫;
財政部財大氣粗,國會山莊上兩黨鬧個不亦樂乎,而聯(lián)儲局更是信心莊家,準(zhǔn)備好為債券托市跟投資者豪賭一鋪[7]。的確,對內(nèi)而言,美國很可能歷經(jīng)里根以來最全面的經(jīng)濟整頓,重招羅斯福—肯尼迪的老魂;
但對外而言,總統(tǒng)無論黑白,國會無論紅藍(lán),背后還是受美國利益所宰制。而美國利益,始終是維持戰(zhàn)后霸權(quán),維持一個有助長期維持霸權(quán)的格局。這個格局,就制度論,即戰(zhàn)后布雷頓森林體系諸組織[8]、北約、美日安全條約;
就非制度論,即美國在全球駐軍,掌控油氣要道,從而為美元制造需求,使龐氏游戲得以繼續(xù)[9]。制度與非制度相輔相成,格局遂得鞏固。茍受威脅,美國將為霸權(quán)而做出反擊,或柔或剛。

  過去8年,小布什因為太剛,令美國事倍功半,且在國際社會失分不少;
而奧巴馬上臺,化剛為柔,固然有其陣營的理想,但對于國會山莊廊道上的美國利益,又何嘗不是明智之選?反恐戰(zhàn)爭[10]變成文明對話[11],茍能換來伊朗歸順、歐盟擊節(jié),進(jìn)而抑制俄羅斯,鞏固里海;
里海既得,加上對中東油氣的控制,若能進(jìn)一步滲透非洲,則為打壓中國,必將大添籌碼。當(dāng)然,欲鞏固里海,必先解決高加索與阿富汗;
黑人總統(tǒng)決意增兵后者[12],即為明著;
至其暗著,則繼續(xù)利用高加索地區(qū)的民族主義與反俄情結(jié),時或拉攏伊斯蘭圣戰(zhàn)組織進(jìn)行滲透,就算不能建立親美政權(quán),至少可以牽制俄軍,使莫斯科后院失火,無力經(jīng)略中亞[13]。

  準(zhǔn)此,更車易轍、多邊對話,料將成為奧巴馬政府力圖建立的姿態(tài);
在美國內(nèi)外人心思變之際,即使對話效果不彰,姿態(tài)本身已可為總統(tǒng)以至美國贏得美譽。然而,維持霸權(quán)、經(jīng)略中亞,始終是美國利益的核心,并將為奧巴馬政府所遵從。奧巴馬的全球戰(zhàn)略固然包括中、俄、日、歐、非;
而在金融風(fēng)暴下,如何與諸國諸地共商解決之道,必為年來頭等大事[14]。唯全球戰(zhàn)略終以長遠(yuǎn)計;
由是以觀,則美國霸權(quán)終以掌控能源為最后擔(dān)保。

  

  當(dāng)前形勢

  

  美元

  

  2009年,美國經(jīng)濟持續(xù)惡化。1月份失業(yè)率攀升至7.6%[15];
企業(yè)方面,美國有超過7千億企業(yè)債務(wù)今年到期[16],標(biāo)準(zhǔn)普爾預(yù)料,年底美國企業(yè)債務(wù)違約率將高達(dá)13.9%[17]。不景氣、減薪、失業(yè)導(dǎo)致消費下滑,企業(yè)紛紛見紅。既不能償債,銀行又因壞賬增加和資產(chǎn)貶值而大幅減少向企業(yè)再貸款,企業(yè)遂雪上加霜。一旦違約,卻將令持有大量信用違約掉期(CDS)之對沖基金和保險公司蒙受巨大損失。據(jù)國際清算銀行(BIS)2008年6月估計,全球CDS 總值高達(dá)57萬億美元[18];
而美國財政部貨幣監(jiān)理署(OCC)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美國金融機構(gòu)共持有CDS約16.1萬億[19]。次級危機以來,金融風(fēng)暴已陸續(xù)波及實體經(jīng)濟,從多家英美制造商和零售商被迫申請破產(chǎn)保護可見;
而CDS之杠桿效應(yīng),加上場外(OTC)交易增加交易對手風(fēng)險,企業(yè)違約飆升料將成為第二波金融風(fēng)暴之導(dǎo)火線,爆發(fā)時間估計為2009年下半年。

  聯(lián)邦政府多方救市,令聯(lián)邦赤字大幅增加。至今美國國債已攀升至10.7萬億[20],占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60.8%[21] 。財政部大舉發(fā)債[22],市場供過于求,加上中日兩國本身經(jīng)濟下滑,難以大幅增持美債,收益率勢將上升。執(zhí)筆之際,10年期債券收益率已幾突破3%;
長期貸款成本上漲,將進(jìn)一步打擊房市。而利率上升,又將導(dǎo)致持有大量利率掉期之金融機構(gòu)面對虧損;
據(jù)上述OCC報告,美國金融機構(gòu)共持有利率掉期約137萬億,遠(yuǎn)超CDS的規(guī)模[23]。聯(lián)儲局買債,除了要為財政部保底以外,更要防止利率攀升引發(fā)第三波金融風(fēng)暴[24]。

  金融風(fēng)暴令一個龐氏游戲(房貸)終結(jié),卻令另一個龐氏游戲(國債)更堪憂慮。過去,低利率政策鼓勵國民超前消費,導(dǎo)致泡沫連生[25];
長遠(yuǎn)而言,三大福利開支[26]將令聯(lián)邦債務(wù)拾級而上,終至不勝負(fù)荷[27]。準(zhǔn)此兩項,當(dāng)今美國與若干新興市場(如泰國)陷入貨幣危機前相似;
而美國所賴以免災(zāi)者,僅全球?qū)γ涝枨蠖。需求有實質(zhì)因素支撐,則價值得以維持;
否則與龐氏游戲無異。

  實質(zhì)因素有二:資產(chǎn)回報與支付需求。金融風(fēng)暴前,國際投資者視美元資產(chǎn)相對穩(wěn)健,中長期而言,美國茍能維持創(chuàng)新科技所帶動之經(jīng)濟增長,加上人口老化問題遠(yuǎn)不如歐盟、日本、中國嚴(yán)重,則資產(chǎn)回報料可維持一定水平,吸引國際游資[28]。至于支付需求,則在乎國際貿(mào)易相當(dāng)部分仍以美元清算;
其中尤以能源、糧食、工業(yè)原料等戰(zhàn)略商品為重。金融風(fēng)暴以來,地區(qū)貿(mào)易以非美元清算之呼聲日高;
雖然短期內(nèi)不會動搖美元之儲備貨幣地位,然而一旦國債泡沫爆破,或因投資者避險需求下降而導(dǎo)致美元再次持續(xù)貶值,則地區(qū)貿(mào)易勢將加快擺脫美元清算;
由是以觀,戰(zhàn)略商品以美元計價,將成為美國日益賴以維持支付需求之手段。

  貨幣戰(zhàn)略固為美國全球戰(zhàn)略之一環(huán)。然而,除非美國孤注一擲,重復(fù)1973年油價4倍飆升之故事[29],否則以長遠(yuǎn)計,必須解決經(jīng)濟失衡(雙赤)所帶來之貨幣危機。奧巴馬上臺,銳意更車易轍,勢必約束政府、私人兩部門之過度消費:一、改革三大福利制度、令開支回歸合理水平;
二、促使中國改變發(fā)展模式、以逐步減低對華貿(mào)易赤字。前者政治阻力極大,后者并非美國意愿所能決定。唯金融風(fēng)暴下,美國縮減開支的空間很小,短期內(nèi)幾不可能,亦不合宜。況且,逐步約束過度消費總比硬著陸(如美元劇貶)為妙。但無論如何,對內(nèi)打破聯(lián)邦財政困局、對外重建美元強勢地位,符合美國利益,當(dāng)屬奧巴馬之中期大計。

  

  里海

  

  美元地位與美國霸權(quán)相輔相成,固非市場天擇;
而維持美國霸權(quán),又不能單靠貨幣一途。奧巴馬履新翌日,即分別委任參議院米切爾(George Mitchell)和前駐聯(lián)合國大使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 為中東特使和阿富汗—巴基斯坦(阿巴)特使,持節(jié)斡旋。日前,副總統(tǒng)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fā)表外交演說,強調(diào)奧巴馬政府愿與伊朗就核武問題展開對話[30]。其實,奧巴馬的一連串舉動,皆指向西起地中海、東抵阿拉伯海、南及紅海、北接里海此一兵家必爭之菱形區(qū)域,而波斯灣介乎其中。欲使霸權(quán)得以維持,美國必須掌控此地。

  中東中亞擁有豐富油氣資源,自不待言。但各國對中東中亞油氣之依賴程度差異很大。以原油為例,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數(shù)據(jù)顯示[31],美國原油進(jìn)口國別分布如(表1):

  

  從2001年至2007年,美國對海灣國家的原油依賴程度已由3成下降到2成,差額則由進(jìn)口非洲原油所填補。此外,一直有超過4成之原油來自周邊三國:加拿大、委內(nèi)瑞拉、墨西哥。與此相比,2000年,中國從海灣國家和非洲國家進(jìn)口原油分別已高達(dá)54% 和24%[32];
而國際能源署(IEA)估計,2006年中國之中東原油進(jìn)口約58%,到2015年勢將升至70%[33]。由此可以總結(jié)三點:

  一、對中東原油之依賴,美國遠(yuǎn)低于中國,而且差距日大;
二、美國有接近一半原油來自周邊三國,運輸路線容易保衛(wèi),而中國則相反,有超過一半、且越來越多之原油需要通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方抵國門;
三、美國對非洲之能源依賴急速增長,此將深深影響美國之全球戰(zhàn)略[34]。

  美國既對海灣原油依賴程度不高,為何如此重視海灣的控制權(quán)?無他,控制海灣,即可控制依賴海灣能源的國家,比如中國。2007年1月國際能源署總干事芒迪(Claude Mandil)指出[35],以2004年計,全球石油出產(chǎn)之3成必需通過蘇伊士運河(Suez)、曼德海峽(Bab el-Mandab)或霍爾木茲海峽(Hormuz);
到2030年料將高達(dá)37.4%(表2)。

  

  控制海灣,固為美國二戰(zhàn)以來奉行不悖之國策。面對中國之崛興、俄國之南伺、歐盟之整擴,美國更急于北望,以鞏固東起阿富汗、西際高加索之里海腹地:如此一來,也許中東中亞之油氣資源將盡入美國囊中;
即便未能全面宰制,只要壟斷了區(qū)內(nèi)油氣管道航道,則任何國家將難以與美國抗衡[36]。美國的里海戰(zhàn)略,《能源博弈大戰(zhàn)》作者韓立華總括為四點:

  一是促使外高加索—里海地區(qū)國家脫離俄羅斯,并依靠美國實現(xiàn)獨立;
二是擴大美能源供應(yīng)基地,實現(xiàn)其能源來源多元化,并最大限度地控制這些能源來源基地;
三是保證里海地區(qū)國家在脫離俄羅斯的情況下實現(xiàn)一體化;
四是支持美國石油公司在該地區(qū)進(jìn)行能源開發(fā);
對伊朗施加壓力,以改變其現(xiàn)行政策[37]。

  控制里海,除可制衡中俄,同時亦控制了歐盟未來的一大能源命脈。須知歐盟油氣供應(yīng),主要來自俄羅斯、挪威、中東和非洲。歐洲委員會2006年數(shù)據(jù)顯示:[38]

  歐盟27國能源總消耗占比:石油(37%)、天然氣(24%);

  原油進(jìn)口:俄羅斯(33%)、挪威(16%)、OPEC(38%)、哈薩克斯坦(5%);

  天然氣進(jìn)口:俄羅斯(42%)、挪威(24%)、阿爾及利亞(18%)、尼日利亞(5%)。

  俄羅斯壟斷油氣供應(yīng),歐盟早已深受其苦;
未來20年,對俄依賴更將日益嚴(yán)重。故此,歐盟力求鋪設(shè)一條天然氣管道(Nabucco),不取道俄國,直接將天然氣從里海經(jīng)高加索、土耳其、巴爾干輸送至歐洲諸國。然則,自北約空襲南斯拉夫、美國成功瓦解大塞爾維亞以后,巴爾干儼然成為美國之新保護地,堪稱伊拉克之前科。歐盟若要擺脫俄羅斯之威迫,則必須接受美國之牽制。美國使能進(jìn)一步掌控里海,則歐盟縱然整擴(毅然超越一切宗教與民族之成見,悅納土耳其),勢亦難成大器。美國遂得維持戰(zhàn)后之北大西洋格局,全力對付中俄。

  伊朗、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富汗、巴基斯坦

  里海戰(zhàn)略之一大障礙,乃伊朗核問題[39]。奧巴馬政府絕不能容忍里海與印度洋之間再冒出一個核子國(印巴兩國之核威脅已夠麻煩),成為區(qū)內(nèi)小霸王。美伊兩國皆欲消滅阿富汗境內(nèi)之激進(jìn)伊斯蘭圣戰(zhàn)分子:塔利班治下,阿富汗毒品產(chǎn)量激增[40],不但美國相當(dāng)頭痛,伊朗亦深受其苦。然而,伊朗一直以精神兼武器支援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與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Hamas);
以色列據(jù)此一直認(rèn)為,即便兩國方案,因不能確保猶太國之安全,終不能解決以巴紛爭。美伊若就核問題談判,則真主黨、哈馬斯、兩國方案等都必須放上議程[41]。

  其實,伊朗壯大,沙特阿拉伯亦不愿見:伊朗乃什葉派之大本營(89%);
二次海灣戰(zhàn)爭后,伊拉克之什葉派崛起(65%),兩地什葉互通消息,對遜尼大國沙特威脅不小。平衡之道,則美國與伊談判,除要穩(wěn)住以色列(尤其國會山莊上之以色列游說團[42]),更要安撫沙特,以免后者一不高興,實行跟中國走得太近,令布什討薩達(dá)姆功虧一簣[43]。

  里海戰(zhàn)略之另一條,乃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素為兵家必爭之地;
美國得之,可以東守印度、西制伊朗、北拒強俄,南握運油要道,而且伊朗將陷于兩美保護國之間,益難成為小霸王。不過,從2004年至2008年,阿富汗全國簡易引爆裝置(IED)襲擊即從307起飆升至3276起[44],情況幾已失控;
如今塔利班重新占領(lǐng)境內(nèi)70%的地方,(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而且趨勢凌厲[45]。奧巴馬若果放棄阿富汗,事同宣布反恐戰(zhàn)爭全盤失敗,而里海戰(zhàn)略亦將崩潰。如今伊拉克局勢有望漸穩(wěn),將注意力重投阿巴兩地,實為關(guān)鍵[46]。

  美國向俄羅斯釋出善意,期望共同反恐,料屬緩兵之計:前有南奧塞梯之失利,近有阿巴兩地之動蕩,復(fù)有伊朗之冥頑不靈,里海戰(zhàn)略一時頹勢難止。多邊會談不能忽略俄國,加上金融風(fēng)暴下,國債待沽,激怒俄國只會令中俄走近;
此時此刻,鋒芒還需少斂[47]。

  

  歷史鏡鑒

  

  大國經(jīng)略,鑒古、辨今、卜來。美國之長遠(yuǎn)利益,在乎維持全球霸權(quán);
維持霸權(quán)之手段可以變化、但千變?nèi)f化,終為精英網(wǎng)絡(luò)之利益服務(wù)。所以仁厚的花生農(nóng)夫需要招大英舊魂;
講求共識的小石城律師需要殖民巴爾干;
笑面演員以12元一桶的石油沖窮了莫斯科;
南部牛仔或許亦想以120元一桶的石油榨窮北京?有評者斷言:這是一個后美國的世界[48]。

  黑人總統(tǒng)的魅力,加上聆聽、對話、綠色革命、減債滅貧等等理想,縱使世界不一定“后美國”,但至少“后布什”:似乎明天會更好[49]。這種“好人VS壞人”的觀點不一定錯;
但全球戰(zhàn)略可以由壞人實現(xiàn),亦可以由好人實現(xiàn),更可以由好人壞人分工合作逐步實現(xiàn)。拉開歷史的長鏡,追蹤帝國的舊痕:當(dāng)夕陽落到米字旗上,舊權(quán)新貴催生了美英特殊關(guān)系,使帝國得以延續(xù),使精英得以延續(xù)。假如有一天美國真要沒落,三邊委員會就會去北京招客[50],領(lǐng)頭的沒準(zhǔn)就是基辛格。

  可變者手段,不變者,利益。

  

  注釋:

  --------------------------------------------------------------------------------

  [1]見 Kennan (1947)。關(guān)于凱南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史家John Lukacs 有新書(2007)細(xì)述。

  [2]見Brzezinski(1997)。布氏受地緣政治鼻祖Harold Mackinder所啟發(fā);
事見頁38。

  [3] Jimmy Carter,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Jan 1980):

  “[…] Let our position be absolutely clear: An attempt by any outside force to gain control of the Persian Gulf region will be regarded as an assault on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such an assault will be repelled by any means necessary, including military force.”

  卡特主義視任何企圖控制波斯灣的外國勢力為對美挑釁;
早于1903年,英國外長Lord Landsdowne即為大英帝國提出類似主張。

  [4] George W. Bush,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 2002):

  “[…]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will constantly strive to enlist the sup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 will not hesitate to act alone, if necessary, to exercise our right of self-defense by acting preemptively against such terrorists, to prevent them from doing harm against our people and our country […] To forestall or prevent such hostile acts by our adversaries, the United States will, if necessary, act preemptively in exercising our inherent right of self-defense.”

  Preemptive strike不是什么新鮮事:17世紀(jì)初荷哲Hugo Grotius即主張,一國若受威脅,可先發(fā)制人攻擊威脅國,理不違反自然法;
論見De Iure Belli ac Pacis, Book II。

  早于1992年,時任副國防部長的Paul Wolfowitz即為時任國防部長的Dick Cheney草擬一份密件,主張確立以美國單極為目標(biāo)之全球戰(zhàn)略,其中不排除先發(fā)制人、攻擊潛在敵對勢力。后密件為紐約時報所得。背景見Engdahl(1992,頁251前后)。

  [5]至于戰(zhàn)爭的經(jīng)濟代價,見Bilmes & Stiglitz (2008)。

  [6]事見Schweizer(1994)和Norman(2008)。

  [7]聯(lián)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1月28日決議,若情況需要,聯(lián)儲局將購入較長期的國庫債券。截至2月8日,10年期債券收益率已攀升至2.99%;
市場相信,聯(lián)儲局會于收益率升至3.5%前入市干預(yù),以免長期債券收益率持續(xù)上升,拉高如房貸等長期借貸的利率。

  [8]目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世界貿(mào)易組織(WTO)。

  [9]關(guān)于龐氏其人其事,見Zuckoff(2006)。

  Engdahl(1992,頁127-38)認(rèn)為,有證據(jù)顯示1973年美國為挽救金匯體系崩潰后勢將大幅貶值的美元,策動若干石油輸出國家(包括伊朗)大幅提高油價,并維持石油以美元計價,以制造對美元的需求;
主事者即為時任國務(wù)卿之Henry Kissinger。

  雙赤(預(yù)算赤字、貿(mào)易赤字)壓力下,美元會否崩潰,固為各方關(guān)注。悲觀分析,可見Duncan(2006)。

  [10]美國之反恐戰(zhàn),無論體制內(nèi)外皆罵聲如潮;
Scheuer(2008)即其一。Scheuer長期供職于中情局,2004年辭任。

  [11] 1月26日,奧巴馬在白宮接受總部位于迪拜的阿拉伯語電視臺(Al Arabiya)專訪,為其上任后第一次電視專訪;
當(dāng)中奧巴馬強調(diào)美國需要聆聽;
見報道。2月7日,副總統(tǒng)拜登(Joe Biden)于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fā)表演說,表示美國愿意與伊朗對話,并期望與俄羅斯加強反恐合作;
見報道。其中, 拜登明確反對布什主義(先發(fā)制人攻擊)與Samuel Huntington之文明沖突論:

  “[…] Our Founders understood then,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now, that the example of our power must be matched by the power of our example. And that is why our administration rejects a false choice between our safety and our ideals. […W]e’ll strive to act preventively, not preemptively, to avoid whenever possible, or wherever possible the choice of last resort between the risks of war and the dangers of inaction. […]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believe, our administration does not believe, in a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re is nothing inevitable about that.”

  [12]目前美國于阿富汗駐軍37,000;
見 Brookings(2009),頁10.。奧巴馬料將于2月稍后批準(zhǔn),對阿增兵7,000;
見報道。

  [13]唯車游與塔利班沆瀣一氣,美國借以制俄,或如當(dāng)年扶植阿富汗圣戰(zhàn)組織對付蘇聯(lián)一樣,最終引火自焚。車游,見Bodansky (2007);
塔利班,見Rashid(2001);
扶植阿富汗圣戰(zhàn)組織,見Johnson(2000,頁xiii)。Johnson引Gates(1996)自傳,以及Brzezinski 1998年《Le Nouvel Observateur》之專訪 ,力證美國扶植阿富汗圣戰(zhàn)組織,并非于蘇聯(lián)入侵之后,乃于入侵之前6個月,以為挑釁。Gates為當(dāng)今美國國防部長。

  [14]美國國務(wù)卿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將于2月16至22日先后訪問日本、印尼、南韓、中國。而4月2日20國集團倫敦峰會,與會國將討論抗擊金融風(fēng)暴、改革全球金融體系等。

  [15]當(dāng)中白人6.9%、黑人12.6%、拉美裔9.7%;
見勞工部數(shù)據(jù)。

  [16]見《紐約時報》1月19日報道。

  [17]而穆迪估計,全球企業(yè)債務(wù)違約率到今年8月將高達(dá)6.3%,年底更可能高達(dá)10%;
俱見此摘要。

  [18]見BIS報告。

  [19]見OCC報告。

  [20]見財政部數(shù)據(jù)。國債中40.8%為公眾持有;
其余則為如社保信托基金(Social Security Trust Fund)等政府機構(gòu)所有。

  [21]占比雖高,卻低于眾多工業(yè)化國家比率:日本(170.4%)、 意大利(103.7%)、 新加坡(92.6%)、 比利時(80.8%)、 法國(64.4%)、 德國(62.6%)、 加拿大(62.3%)。而英國(47.2%)、 俄國(6.8%)、中國大陸(15.7%)則低于美國。見中情局(CIA)數(shù)據(jù)。

  [22] 2008年底已重新每月發(fā)行3年期債券;
今年2月,又重新每月發(fā)行7年期債券(1993年以來首次);
而今年5月,財政部將決定,是否每月發(fā)行30年期長債。市場對財政部頻密發(fā)債深表憂慮。

  [23]見注18。

  [24]聯(lián)儲局買債(見注7),誠屬應(yīng)急之計。有謂聯(lián)儲局印鈔,一為增加流動性,二為承擔(dān)不良資產(chǎn),三為平抑國債收益率,俱將導(dǎo)致流動性泛濫,埋下高通脹之計時炸彈。然而,消費下跌、失業(yè)率攀升、信貸枯竭、消費者負(fù)債日益沉重:美國目前面對之挑戰(zhàn),乃債務(wù)—通縮之惡性循環(huán)。在失業(yè)率料將突破8%,而能源、糧食價格維持低位之際,美國并無通脹壓力。

  [25]當(dāng)然,利率得以走低,又與中美貿(mào)易、中國增長模式有關(guān),姑此不贅。

  [26]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醫(yī)療保險(Medicare)、補助醫(yī)療保險(Medicaid)。

  [27]見美國審計局(GAO)2008年政府財政報告指略。

  [28]見 Cooper(2008)。Cooper 對全球不平衡得以維持,相對樂觀。同期,F(xiàn)eldstein(2008)則對美國儲蓄率持續(xù)偏低、有礙調(diào)整全球不平等,深表憂慮。兩文可以并讀。

  [29]見注9 。

  [30]見注10。

  [31]見EIA美國原油進(jìn)口國別數(shù)據(jù)。比例為筆者自行計算。

  [32]見韓立華(2008,頁135)。

  [33]見報道。

  [34]美國之非洲戰(zhàn)略,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 (2006)有詳細(xì)分析。至于非洲石油資源之爭奪,則可見Ghazvinian(2007)。

  [35]見資料。

  [36]近代里海資源之爭,見LeVine(2007)。

  [37]見韓立華(2008)頁63。在索羅斯基金(Soros Foundation)4.3千萬美元支助下,2003年之玫瑰革命成功在格魯吉亞(Georgia)扶植親美政權(quán);
這自然是美國給予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Baku—Tbilisi—Ceyhan)輸油管道之最佳保障。BTC取道格魯吉亞,(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完全不經(jīng)俄境;
2006年成功啟用后,里海石油自可源源不斷的送到南土耳其出地中海,船運歐美。唯美國之里海戰(zhàn)略近年屢遭重挫:首先,2008年8月,美國默許格魯吉亞揮軍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以圖鎮(zhèn)壓當(dāng)?shù)胤蛛x運動。南奧親俄,雖屬格境,唯蘇聯(lián)解體后一直未受格魯吉亞統(tǒng)治,儼然獨立。俄不理美國、北約之警告,出兵格魯吉亞,大勝而歸。此事令高加索以至中亞一眾親美政權(quán)猛然發(fā)現(xiàn),強俄之前,美國、北約實鞭長莫及;
而俄軍入南奧,亦令格魯吉亞境內(nèi)油氣管道深受威脅。Friedman(2008)有精辟分析。

  另外,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建立親美政權(quán)。后美國于境內(nèi)馬納斯(Manas)建立空軍基地,屬美空軍中亞之唯一基地。2009年2月3日,吉爾吉斯斯坦總統(tǒng)訪俄,得1.5億美元援助、1.8億美元債務(wù)免除、20億美元貸款,隨即宣布關(guān)閉馬納斯空軍基地,美國阿富汗部隊之補給亦受影響。

  [38]見歐洲委員會(2008)報告。

  [39]伊朗核問題背景,見Howard(2004)。

  [40]據(jù)布魯金斯學(xué)會阿富汗指數(shù),阿富汗之罌粟出產(chǎn),9/11總計82,200英畝,占世界產(chǎn)量37%;
2008年總計157,000英畝,占79%:其中超過10萬英畝位于南部赫爾曼德(Helmand)。另外,鴉片產(chǎn)量9/11前占全球70%,2008年占93%:其中66%來自赫爾曼德?梢娗闆r急速惡化。指數(shù)見Brookings(2009)。

  [41]見Luers, Pickering & Walsh (2009)。

  [42]見Mearsheimer & Walt (2007)。

  [43]布什討薩達(dá)姆,蓋后者于90年代、當(dāng)伊拉克仍受聯(lián)合國制裁時,已暗與中、俄、法等國石油公司接觸,承諾一旦聯(lián)合國撤銷制裁,彼等即可于伊投資,并以“產(chǎn)品分成協(xié)議”(production sharing agreement)方式獲利。此事一旦成功,不但伊拉克將獲得大量投資,且因石油出口遞增而壯大,中、俄、法三國亦將分享石油利益;
當(dāng)中尤以中國將大幅增加可靠之石油供來源,為美國所不喜。事見Norman(2008)頁124-29。

  [44]見Brookings (2009)。

  [45]見Dalrymple(2009)。

  [46]如何處理巴基斯坦之聯(lián)邦直屬部落區(qū)(FATA),Abbas(2009)有所建言。

  [47]此外,今年6月12日,伊朗總統(tǒng)大選;
8月20日,阿富汗總統(tǒng)大選。兩選當(dāng)前,徒添變數(shù)。

  [48]見Zakaria(2008)。Ryan(2008)有所評斷。

  [49]奧巴馬所繼承之布什政治遺產(chǎn),Sanger(2009)有詳盡分析。

  [50] Trilateral Commission。領(lǐng)軍的說不定就是Henry Kissinger。

  

  參考書目

  

  中文類:

  韓立華。能源博弈大戰(zhàn):影響人類未來命運的最大挑戰(zhàn)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英文類:

  Abbas, Hassan. President Obama’s Policy Options in Pakistan’s Federally Admnistered Tribal Areas (FATA) (2009). Report by the Institute for Social Policy and Understanding. Available at: http://www.ispu.org/files/PDFs/fata_report.pdf (last visited on Feb 8, 2009).

  Art, Robert J.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and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9).

  Bilmes, Linda J., and Joseph E. Stiglitz. The Three Trillion Dollar War: The True Cost of the Iraq Conflict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 2008).

  Bodansky, Yossef. Chechen Jihad: Al Qaeda’s Training Ground and the Next Wave of Terror (New York, NY: Harper, 2007).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NV: Basic Books, 1997).

  Brookings Institution. Afghanistan Index: Tracking Variables of Reconstruction & Security in Post-9/11 Afghanistan (Feb 2, 2009). Available at: http://www.brookings.edu/foreign-policy/~/media/Files/Programs/FP/afghanistan%20index/index.pdf (updated every Monday; last visited on Feb 8, 2009).

  Cooper, Richard N. “Global Imbalances: Globalization, Dem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2(3): 93-112 (Summer 2008).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More Than Humanitarianism: A Strategic U.S. Approach toward Africa. Independent Task Force Report No. 56.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cfr.org/content/publications/attachments/Africa_Task_Force_Web.pdf (last visited on Feb 8, 2009).

  Dalrymple, William. “Pakistan in Peril.”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LVI (2): 39-42 (Feb. 12, 2009).

  Duncan, Richard. The Dollar Crisis: Causes, Consequences, Cur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06).

  Engdahl, William. A New Century of War: Anglo-American Oil Politic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Ann Arbor, MI: Pluto Press, 1992).

  Feldstein, Martin. “Resolving the Global Imbalances: The Dollar and the U.S. Saving Rat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2(3): 113-125 (Summer 2008).

  Friedman, George. “Georgia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LV (14): 24-26 (Aug. 27, 2008).

  Gates, Robert M. From the Shadows: The Ultimate Insider’s Story of Five Presidents and How They Won the Cold War (New York, NV: Simon & Schuster, 1996).

  ------. “A Balanced Strategy.” Foreign Affairs 88 (1): 28-40 (Jan/Feb 2009).

  Ghazvinian, John. Untapped: The Scramble for Africa’s Oil (New York, NY: Harvest, 2007).

  Howard, Roger. Iran in Crisis? Nuclear Ambitions and the American Response (New York, NY: Zed Books, 2004).

  Johnson, Chalmers. Blowback: The Costs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Empire (New York, NV: Henry Holt & Co., 2000).

  Kennan, George. [X.]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July 1947). Available at: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19470701faessay25403/x/the-sources-of-soviet-conduct.html (last visited on Feb 8, 2009).

  Lukacs, John. George Kennan: A Study of Character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LeVine, Steven. The Oil and the Glory: The Pursuit of Empire and Fortune on the Caspian Sea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2007).

  Luers, Bill, Tom Pickering, and Jim Walsh. “How to Deal with Ira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LVI (2): 45-48 (Feb. 12, 2009).

  Mearsheimer, John J. and Stephen M. Walt. 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7).

  Norman, James R. The Oil Card: Global Economic Warfare in the 21st Century (Walterville, OR: Trine Day, 2008).

  Rashid, Ahmed. Taliban: Militant Islam, Oil & Fundamentalism in Central Asia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Ryan, Alan. “What Happened to the American Empir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LV (16): 59-62 (Oct. 23, 2008).

  Sanger, David E. The Inheritance: The World Obama Confronts and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NY: Harmony Books, 2009).

  Scheuer, Michael. Marching Toward Hell: America and Islam after Iraq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008).

  Schweizer, Peter. Victory: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s Secret Strategy That Hastene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 NY: The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994).

  Zakaria, Fareed. The Post-American World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 2008).

  Zuckoff, Mitchell. Ponzi’s Scheme: The True Story of a Financial Legend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2006).

  

  鄧羽騰,哥倫比亞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碩士及金融工程碩士。2004年哈佛法學(xué)院畢業(yè),并考獲紐約州執(zhí)業(yè)律師資格,F(xiàn)為哈佛經(jīng)濟系博士生,專業(yè)研究范圍包括貨幣理論、國際金融及經(jīng)濟歷史。

  本文發(fā)表于《領(lǐng)導(dǎo)者》(雙月刊)2009/2月號,總第26期。天益網(wǎng)受權(quán)發(fā)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美國 戰(zhàn)略 全球 鄧羽騰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