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恒:奧斯威辛的血色記憶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豐富著歷史的細節(jié),完善著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的理解。
在《辛德勒的名單》之后,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二戰(zhàn)中納粹的死亡集中營已經固化為單一的表象:毒氣室。其實,正如一位奧斯威辛的幸存者所說,奧斯威辛也是一個世界,即便是一個更接近于地獄的世界。人類在這個世界里掙扎于生死邊緣,承受著命運的盲打誤撞和翻云覆雨。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者似乎與死者一樣不幸,因為他們在失去親人的同時,無法回答別人和自己的提問:為什么數(shù)以十萬計的人死去,而你竟然活了下來?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每個幸存者都有不同的答案。
萊昂·格林曼
萊昂·格林曼是個94歲的孤獨老人。他獨自住在英國鄉(xiāng)間一所破敗的大房子里。房子外表已經陳舊,有著顯眼的網狀百葉窗。那是10年前新裝上去的,因為一伙新納粹分子用磚頭砸碎了他的玻璃。兩年前,他又收到了法西斯分子的賀年卡,所以,不要試圖說服格林曼,納粹主義已經成為歷史僵尸。
在格林曼的房子里,到處掛著他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他們全部死于納粹大屠殺。還有一些物品記錄著他戰(zhàn)后的歷程,像“披頭士”一樣當過歌手,也像“披頭士”一樣賣過二手貨。他20年前就從二手市場退休了,所以有些存下來的物品在今天看來頗為時髦。
在臥室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他兒子巴內特·巴尼· 格林曼的肖像。巴尼生于1940年 3月17日,兩歲半時死于奧斯威辛毒氣室。照片上的孩子,天真地笑著,小手伸向未來,卻不知道那是一個把他埋葬的未來。年輕時代的格林曼是名拳擊手,他在戰(zhàn)后60年來一直與種族主義作斗爭,并因此獲得獎章,但他承認,從失去兒子之后,他就再也沒有緩過來。
格林曼生于倫敦,有5個兄弟姐妹。他的祖父是荷蘭人,5歲那年,全家從英國遷移到鹿特丹。后來,他母親去世,父親為了一家老小,續(xù)弦娶了女房東。在家里,格林曼被后媽打,在學校,又被同學欺負,于是這個小個子開始練拳擊。成人之后,他先是在肉鋪干活,后來又幫著老婆家做書店生意,經常往返于倫敦和鹿特丹之間。
格林曼沒能在1940年5月納粹德國占領荷蘭之前逃回英國,個中經歷簡直荒誕。1938年,他就試圖離開荷蘭,但那時《慕尼黑協(xié)定》剛剛簽署,英國駐鹿特丹領事館的官員向他保證,一旦戰(zhàn)爭來臨,他會馬上走上撤離船只,因為他擁有英國護照。后來,這一天真的來了,但領事館的官員早就逃之夭夭。為了安全起見,格林曼又把護照交給一個朋友保管,結果那個膽怯的朋友居然把它燒了。于是,格林曼就成了一個沒有國籍、沒有證件、沒有朋友的人。1942年,他和老婆孩子一起被關進鹿特丹附近的維斯特波克集中營,4個月后被送到奧斯威辛。與格林曼一起被送到那里的有700名荷蘭猶太人,只有格林曼和另外一人生還。
在格林曼寫的《奧斯威辛的一個英國人》一書中,他這樣描繪抵達奧斯威辛的那一天:“女人和男人被分開。艾麗絲和巴尼排在女人那一隊,距離我大概20米遠……我試圖看著艾麗絲,她在藍色的逆光之下,很清晰。她也能夠看到我,她向我飛吻,還抱起我們的孩子給我看。那一刻,她到底在想些什么,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也許她只是感到高興,旅行終于到了終點。我們曾承諾,等活兒干完了就在周末相見。我們有很多話要說,我思忖著!
“我認為他們一定還活著,”格林曼說,“我不知道,在抵達奧斯威辛幾個小時后,他們就被送進了毒氣室。我那時不知道有毒氣室。在我心中,他們沒有發(fā)生任何意外。我告訴自己,我將找到他們,他們就在集中營里的某個地方,我們等著瞧。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這種我將見到他們的想法成為支持我活下來的動力!
格林曼的理發(fā)手藝救了他:在奧斯威辛,他所干過的工作之一就是幫犯人剪胡子。1943年9月,他被派到莫諾維茨勞動營充當苦力,擴建那座營地。戰(zhàn)爭結束前,他同樣經歷了“死亡行軍”,直到1945年 4月11日被美軍解救。
格林曼為奧斯威辛和莫諾維茨總結出一條存亡規(guī)則:“你在那里干活或者死亡,個子大的家伙總比小個子死得更快。”格林曼只有1.6 米的個頭兒,但英國《衛(wèi)報》說“他有一顆最大的心,和他的小屋一起包容了一個世紀!
阿妮塔·拉絲克·沃爾費什
沃爾費什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音樂是她的生命,音樂也在奧斯威辛挽救了她的生命:她在集中營的女子樂隊里演奏。這個樂隊每天在犯人們離開營地時演奏軍樂,并在他們回來時奏樂迎接——如果他們還能回來的話。樂隊同時給黨衛(wèi)軍看守演奏。像許多德國人一樣,黨衛(wèi)軍中有不少樂迷,制定“最終解決方案” 的雷恩哈德·海德里希就是一個頗有才華的小提琴手。
今年已經79歲高齡的沃爾費什依然因為音樂而煥發(fā)著光彩。每個周末,她會和另一名大屠殺的幸存者一起演奏,那人已經101歲。在沃爾費什看來,奧斯威辛并不是生命的全部,那只是其中的一個樂章。
戰(zhàn)后,沃爾費什嫁給了一位鋼琴家,加入了英國管弦樂團。她的兒子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她的孫子也是音樂家。戰(zhàn)爭也好,集中營也好,都不能阻斷一個家族的傳統(tǒng)。
沃爾費什出生于布雷紹,當年屬德國,現(xiàn)在是波蘭的一部分,已更名為沃洛克勞。她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是小提琴家,她還有兩個姐姐瑪麗安和雷納塔。
從1933年起,種族歧視已開始讓這個家庭受害。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們的景況更是每況愈下。“我的父親曾在一戰(zhàn)中上戰(zhàn)場,得過鐵十字勛章!蔽譅栙M什說,“他總是讓自己往好處想,覺得情況不會變得那么糟糕,但慢慢地,情況糟得無法更糟了。”
沃爾費什的父母1942年4月被抓走了。從此,她再也不知他們的命運。此前,大姐瑪麗安已去了英國,二姐雷納塔和沃爾費什一起在一家造紙廠工作。在那里,他們遇到了法國戰(zhàn)俘,開始幫助那些戰(zhàn)俘偽造證件逃回法國。1942年9月,姐妹倆也準備逃往法國,但在布雷紹車站被蓋世太保抓住。當時,他們的箱子已送上火車。
關在納粹的監(jiān)獄里,沃爾費什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的隨意和荒謬。在那里,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被打死,這全憑看守的心情好壞。而將殺人視作兒戲的蓋世太保卻為她丟失的皮箱而焦慮。她記得蓋世太保詳細登記了皮箱的尺寸和顏色,竟然在很長時間以后把它找了回來。當然,皮箱和里面的東西再沒有還給沃爾費什,但她注意到有一天,一個女看守穿著自己的裙子。
后來,沃爾費什和雷納塔被分別送上載客列車,到了奧斯威辛。她說這是一種比較好的運輸方式,至少比悶罐車強,沒那么危險和骯臟——反正誰也無法選擇如何抵達集中營。
“當我抵達奧斯威辛的時候,一個女看守問我戰(zhàn)前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說拉大提琴。接下來她的反應讓人驚異!盍,’她說,‘你將被留下來。’她找來樂隊指揮阿爾瑪·羅絲。那時,他們正好缺一個大提琴手。你知道,樂隊里的樂器有多全——他們有曼陀鈴,甚至手風琴——但是竟然沒有大提琴手。所以,我就像被上帝從天堂派下來的!
在40人的女囚樂隊里演奏救了沃爾費什也救了她的姐姐!爸灰麄冞需要樂隊一天,他們就不會把我們送進毒氣室。”沃爾費什說,“他們不會那么蠢。他們知道我們是無法替代的,而背石頭的人是可以被替代的!
戰(zhàn)后,曾有人問過沃爾費什是否因為擁有這樣的一技之長得以逃生而產生罪惡感。她回答說:“你不會有負罪感。你到了奧斯威辛,你認為自己將被毒死。但有些不同的事發(fā)生了。有人給你一把大提琴說:‘拉點什么’你會這么回答嗎?‘對不起,我不能在這演奏,我只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不,你太幸運了,那時是驚喜,不是罪惡感!
1944年10月,指揮羅絲死了,樂隊演奏水平也不比從前。這時,蘇聯(lián)紅軍越來越近,一切都到了最后時刻。沃爾費什和其他3000人被送到貝爾森集中營。
“我們去的時候,那是一個非常小的集中營!蔽譅栙M什說,“不像后來。當時連營房都沒有,只有帳篷。我們就住在帳篷里,后來下大雨,帳篷都塌了。后來,突然之間,營房就建起來。人們曾問我,哪里更糟糕,貝爾森還是奧斯威辛。它們真的完全不同。奧斯威辛是一個組織嚴密的地方,有各種功能。在貝爾森,他們不需要任何功能,你就聽天由命地活著。沒有食物,到處是疾病,后來又是死亡行軍。我們在那里呆了6個月,沒有任何吃的,偶爾有人發(fā)現(xiàn)一朵郁金香,就是美食了。在解放之后,聯(lián)軍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好多食物,德國人就是不給我們!
雷納塔因為能說英語后來成了英軍的翻譯,她把妹妹沃爾費什也拉進了英軍。后來,姐妹兩人聯(lián)系到大姐瑪麗安,1946年移民英國。雷納塔后來在英國廣播公司就職,嫁到了法國,并在那里拍電影。而逃過集中營恐怖經歷的瑪麗安在戰(zhàn)后不久就死于難產!熬瓦@樣,”沃爾費什說,“這就是命運的嘲弄!
最有意思的是,作為成功的音樂家,沃爾費什曾有一次接受一名女記者的采訪。那名愚蠢記者竟然問了這么一個傻問題:“你還在用奧斯威辛那把大提琴演奏嗎?”當時,沃爾費什差點把她扔出去,她說:“如果你對我的故事一無所知就不要來采訪我。我們是被德國黨衛(wèi)軍從奧斯威辛遣送到貝爾森去,你覺得當時你能這么說嗎?‘對不起,我得回去拿一下我的大提琴’。”
特魯?shù)隆ち芯S
1944年,納粹開始將他們的目光對準匈牙利猶太人。在3個月內,43.7萬匈牙利猶太人被抓起來,大部分被送入奧斯威辛集中營,只有極少數(shù)人幸存下來,列維就是其中一個。戰(zhàn)后,列維寫了兩部書:《一只叫阿道夫的貓》和《小姐,你見過希特勒嗎?》,成為著名的猶太學者。
列維出生在靠近奧地利的城市索姆巴斯利,當納粹開始抓捕猶太人的時候,她正在布達佩斯。本來非猶太的朋友愿意為她提供避難所,但列維決心回家去看一眼,因為當初離家的時候,她正和父母鬧別扭?墒,當她回到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精神崩潰,父親剛剛被蓋世太保抓走。那一天是列維20歲生日后的第2天。
5月,列維和母親被送入猶太隔離區(qū),幾經輾轉竟然又與父親重逢。7月1日,在烈日之下,他們一家和120名猶太人一起被送上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旅程。這段5天的旅程因為缺乏空氣、水和食物讓人們瘋狂。
列維的媽媽就是在旅程中徹底垮掉的,一抵達奧斯威辛就被送進毒氣室。列維和父親也在那一天分離,再也沒有相見。列維后來查看資料顯示,父親至少在8月2日還活著,但她相信在那天之后的大甄別中,父親遇害了。
列維和其他1200名婦女被關在一個沒有床鋪的大營房里。“我們只能像在悶罐車里那樣坐著,背靠背,地上是一些黃色和灰色的粉末,我們就坐在上邊。那些日子是無休止地點數(shù),在集中營里每項數(shù)字都必須絲毫不差。”
“我們就在那里呆到8月2日,”列維回憶說,“我們被從營房里叫出來,5人一組,站在空地上。我們被命令脫掉所有衣服——那時天還很黑很冷——因為我們要接受身體檢查。我們在那里站了14個小時,直到天又快黑的時候,蒙格利來了,我們必須挨個從他面前走過,給他看我們的手掌。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明白為什么是手掌,然后蒙格利就說:‘張嘴’我想他大概是要看你是不是有金牙。最后,他說左邊或者右邊。我猜有金牙的人都被發(fā)到了右邊。我被挑到左邊。”
列維被挑在了活下去那一隊。她被送到德國中部的一個勞動營,在那里的一家軍火工廠工作。在那里,她和她的匈牙利同事們一有機會就偷偷地破壞自己制造的炸彈。后來,隨著盟軍的接近,“死亡行軍”開始了。列維所在的一隊囚犯在易北河沿岸來來回回地前進后退。
在行軍中,盟軍的飛機不斷飛過來向地面德軍掃射,所以那些黨衛(wèi)軍看守也都穿著囚犯的衣服。整整10天,只有雪,偶爾,人們能找到馬吃的草料或者沒蒸煮過的大米,許多人的牙齒都掉了,走不動的人被黨衛(wèi)軍就地槍殺。
“我?guī)缀踉僖沧卟粍恿耍彝耆钇AΡM了,”列維說,“我們跨過易北河的一座橋的時候,太陽開始升起來。我經歷了一生中最美麗的日出。當我走到對岸的時候,太陽掛在天空中,我再也支撐不住。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終點,現(xiàn)在他們就要走過來給我一槍了。兩名看守走過來,他們一開始對我大聲呵斥,叫我起來,但我起不來。所以他們拉動槍栓對準我。這時,他們中的一人說:‘算了,別管她了,她不值一顆子彈!缓,他們調頭走開,驅趕其他人繼續(xù)前行!
戰(zhàn)后第3年,列維到了南非的德班,在那里和她丈夫、一名匈牙利音樂家一起生活。也是在南非,她第一次開口向人們講述她的故事。(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我是最早到南非的奧斯威辛幸存者。”列維說,“當?shù)氐莫q太社團邀請我告訴人們,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戰(zhàn)后,我的記憶嚴重衰退,很多事我都記不起來了,所以當時我講的大概只有真實情況的一半。那時,我身無分文,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從猶太慈善機構那里撿來的,不那么合身!
“我講完我的故事,一個女人走過來對我說:‘親愛的,我肯定你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但我也肯定你有夸大之辭。’另一個女人走上前說:‘你如果能穿得好看一點,你會非常漂亮。’我看著她們,一句話都不想再說,她們根本不理解奧斯威辛所發(fā)生的一切。”
幸存的象征
不僅列維一個人在戰(zhàn)后曾面對人們的懷疑,另一名奧斯威辛的幸存者梅爾·赫什也有過同樣的遭遇。他在戰(zhàn)后移居曼徹斯特,成了一名著名高級裁縫,20世紀70年代退休。在戰(zhàn)爭結束30年后,赫什才告訴人們他在集中營的經歷,但沒人感興趣!叭藗兒翢o興趣,不光是英國人,就連猶太人也如此。我記得有個猶太人曾在1946年前來看望我們這些幸存者,他問我們是否曾在集中營里受教育。我們當時幾乎殺了他,掐著他的脖子。作為一個人,一個猶太人,怎能問出如此沒感情的問題!
好在現(xiàn)在人們愿意聽他們的故事了,赫什說,講述奧斯威辛,有助于緩解他失去親人的痛苦。他相信,講述是唯一能讓人們了解真相,記住這段歷史的方法,也是唯一戰(zhàn)勝那些殺人兇手的途徑。“因為我在講述我的家族歷史,他們的生命已經消逝,他們的聲音已經消逝。那些兇手們還希望關于他們的記憶全部消逝。這是我所不能允許的,我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讓記憶保存到永遠!
牛津大學波蘭-猶太研究所副主任喬納森·韋伯認為:奧斯威辛之所以成為大屠殺的象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幸存者。
從死亡數(shù)字看,奧斯威辛的確是二戰(zhàn)中最大的墳墓,有超過100萬的猶太人、波蘭人、吉卜賽人和俄羅斯人在那里被劫掠、屠殺,最后變成灰燼,灑在周圍的河流與田野中,但是依然有數(shù)以萬計的人幸存下來,這些人成為歷史的見證和口述歷史的中介。
而對建在波蘭的另外幾個集中營,包括特布林卡、貝爾澤克、馬丹尼克、索比堡和切莫諾,人們甚至很少聽說。其實,那里也許更恐怖,因為幾乎沒任何幸存者。
韋伯說,奧斯威辛包含40個小集中營,里面有大量的苦役勞工。其中一部分被送進奧斯威辛的人并不是直接送進毒氣室,而是在勞動營里干活,這就給了人們活下來的一線生機。在貝爾澤克集中營,那里與奧斯威辛不同,沒有勞動營,只有毒氣室,所以在那片只有三四個足球場大的集中營里,有將近50萬猶太人被屠殺,只有不到10個人幸存下來。
另外,奧斯威辛是一個最“國際化”的集中營。那里的人們來自全歐洲,北至挪威,南到希臘羅得島。所以,戰(zhàn)后全歐洲都知道,有這么一個叫做奧斯威辛的波蘭小鎮(zhèn),有這么一個死亡集中營。在口耳相傳間,那里就成了納粹德國暴行的化身。
韋伯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在奧斯威辛之外,還有數(shù)千萬遭到屠殺的平民。他們被火焰噴射器集體燒死,埋在散落東歐各地的萬人坑中;他們被囚禁在猶太隔離區(qū)里,因為缺少食物和藥品無聲死去。人們至今無法知道他們的確切數(shù)量和具體名字,也許以后也不會知道。
“感謝歷史學家和那些幸存者吧,”韋伯說,“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在有生之年,豐富著我們關于歷史的細節(jié)。即便大屠殺幸存者這一代慢慢離去,我們還有電影工作者,還有其他的藝術家和許多人一起,不斷完善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的理解。”
。ū疚恼浴犊词澜纭2005年第3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