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同化效應 社會比較:對比效應還是同化效應?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 要 社會比較直接影響人類的自我評價,對其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即對比效應和同化效應。本文系統(tǒng)地回顧了社會比較的對比效應和同化效應的相關研究;并從關注自我、關注比較目標和關注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的關系三個不同方面,闡述了對社會比較效應產生調節(jié)作用的各種不同因素;最后,從一種整合和信息的視角,闡述了產生對比效應和同化效應的心理機制――選擇性通達(SA)模型。
  關鍵詞 社會比較,對比效應,同化效應。
  分類號B849:C91
  
  我是誰?人們如何評價自我?如何獲得認同感?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所關注的問題。但是,人類很難直接地獲得有關自我的信息,個體對自我的知覺和評價是通過與周圍參照框架(如他人)相比較而獲得的[1,2],人類自我評價的效價(valence)和強度強烈地受到社會背景的影響[3]。因而,從本質上說,人類個體的自我評價具有相對性,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比較直接影響著個體的自我評價。那么,社會比較究竟如何影響人類個體的自我評價?
  
  1 對比效應和同化效應
  
  在最近幾年的社會比較研究領域,關于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即比較性評價(comparative evaluation)的相關研究不斷地涌現。綜觀這些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社會比較對個體的自我評價主要會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即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和同化效應(assimilation effect)。
  
  1.1 對比效應
  1954年,Festinger提出社會比較理論以來,就有研究者開始關注社會比較的方向(direction)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即上行比較(與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比較)和下行比較(與比自己差的人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作用。他們普遍認為,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與其比較方向具有一種內在的聯(lián)系,產生對比效應。
  所謂對比效應是指個體面對社會比較信息時,其自我評價水平背離(displace away)比較目標的現象,即個體面對上行比較信息時會降低其自我評價水平,或面對下行比較信息時會提升其自我評價水平[4]。例如,一項經典的研究發(fā)現,當求職者面對一個衣著整潔、具有勝任力的其他求職者時,其自我評價水平會降低;而當面對一個邋遢且不具勝任力的求職者時,其自我評價水平會得到提升[3]。基于對比效應機制的存在,Wills提出下行比較理論,認為當個體遭遇失敗、喪失等消極生活事件威脅時,傾向于進行下行比較,以使自己得以維持主觀幸福感和積極的自我評價[1]。因此,下行比較可以通過降低個體自我評價的參照體系,以維持積極的自我評價,是壓力事件和心理健康的一種應對機制,具有很好的適應功能[5]。1984年,Marsh將社會比較的對比效應引用到教育情境中,提出了大魚小池塘效應(the Big-Fish-Little-Pond Effect),認為具有相同能力的學生,當他們與更高能力的同伴進行比較時,就會具有較低的學業(yè)自我評價,當他們與能力較低的同伴進行比較時,就會擁有較高的學業(yè)自我評價[6]。
  在任何社會背景和條件下,上行比較一定都會降低個體的自我評價,而下行比較一定會提升個體的自我評價嗎?社會比較一定會產生對比效應?
  
  1.2 同化效應
  盡管幾十年來,研究者一直都強調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對比效應,然而在很多社會情境和條件下,我們也可以看到與之相反――同化效應的存在[7]。所謂同化效應是指當個體面對社會比較信息時,其自我評價水平朝向(displace toward)比較目標的現象,即個體面對上行比較信息時會提升其自我評價水平,或面對下行比較信息時會降低其自我評價水平[4]。例如,Lockwood和Kunda研究發(fā)現,給那些具有抱負的教師呈現優(yōu)秀教師的角色模范,結果發(fā)現這些教師對自己教學技能和動機水平會擁有更高的評價[8];此外,Vander.Zee和 Oldersma等人研究也發(fā)現,癌癥病人會花費更多的時間閱讀其他病人的積極內容,而且閱讀積極內容越多,病人積極的情緒體驗就會越多,對自己病情的評價也會越好。如果病人獲知其他病人的惡化信息時,反而會降低病人應對疾病的信心[9]。
  此外,研究者還發(fā)現,個體面對同一社會比較目標時,其自我評價還可能同時產生兩種完全相反的效應――對比效應和同化效應。Mussweiler和Strack研究發(fā)現面對同一社會比較目標,被試對自己毒品消費(drug consumption)的判斷會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如果讓被試對毒品消費進行絕對數量(absolute number)的自我判斷時(每個月吸毒次數),則會產生同化效應;如果讓被試對自己毒品消費進行主觀判斷(subjective judgment)時(你的毒品消費量是多少?進行1~7點評分),則會產生對比效應[10]?梢,僅僅是判斷的類型不同,同一社會比較目標則能夠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應。
  由此可見,無論是上行比較還是下行比較,對個體的自我評價不僅可能產生對比效應,或是產生同化效應,還有可能同時產生兩種完全相反的效應。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和情緒等方面的影響較少地取決其社會比較方向,而是更多依賴于社會比較發(fā)生的具體社會情境和個體運用社會比較的方式[11]。
  
  2 調節(jié)變量
  
  那么,在何種社會情境和條件下,社會比較對自我評價產生對比效應,在何種條件下又會產生同化效應呢?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所產生的不同效應依賴許多調節(jié)變量(moderators)的存在。根據變量的關注點不同,這些調節(jié)變量可以歸為以下三個方面:(1)關注自我(即比較者),如個體的自尊水平和自我確定性(self-certainty);(2)關注比較目標,如比較目標的特殊性或可達性;(3)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的關系,如心理親近性和團體成員等[3]。
  
  2.1 關注自我(self focus)
  社會比較對人類自我評價影響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促使研究者開始思考個體差異在其間所起到的調節(jié)作用。以往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以下幾個個體變量:
  2.1.1 快樂水平(happy)
  Lyubomirsky和Ross對比考察了不同的社會比較信息對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的影響,結果發(fā)現(1)在面對下行比較信息時,快樂的個體和不快樂的個體對社會比較信息的反應不存在群體差異,均產生對比效應。(2)但是,面對上行比較信息,不快樂的人會對此信息更加敏感,大大地降低其自我評價水平,產生明顯的對比效應。相反,快樂的人依然會提升其自我評價水平,產生一種同化效應。由此可見,與不快樂的人相比,快樂的人能夠選擇性、策略性地運用社會比較信息,以維護其自我評價和主觀幸福感[11]。
  2.1.2自尊水平(self-esteem)
  自尊水平也調節(jié)著社會比較對人們自我評價的影響作用。Aspinwall和Taylor研究發(fā)現,高自尊者在上行比較中傾向于產生同化效應,其自我評價得到提升,因為上行比較能夠產生希望;而低自尊者則在下行比較中會提升其自我評價,產生對比效應[12]。
  2.1.3 自我確定性(Self-certainty)
  當個體自我具有不確定性時,為了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會進行外顯的社會比較,這時社會比較信息對個體自我評價產生對比效應。相反,如果個體自我具有確定性時,不需要確定自我的相對位置,社會比較信息對個體自我評價產生同化效應[13]。
  
  2.2 關注比較目標(comparison target focus)
  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的相對位置是靜態(tài)(static)還是靈活的(flexible),對社會比較效應也具有調節(jié)作用,影響著社會比較的同化效應還是對比效應的產生。研究者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探討:
  2.2.1 比較目標的可達性(attainable)
  Lockwood和Buunk研究發(fā)現比較目標的可達性,即個體對自己未來成就狀態(tài)的知覺,調節(jié)著上行比較信息對其自我評價的影響:(1)如果個體知覺自己同樣可以取得比較目標的成功時,上行比較信息會產生同化效應;(2)如果個體知覺自己盡最大努力也無法達到比較目標的成就水平,上行比較信息會使個體感到挫折感,產生對比效應[8,14]。同樣,個體對自己未來狀態(tài)的知覺和預測,也調節(jié)下行比較信息對其自我評價的影響,如果個體感覺自己不會像比較目標那樣不幸時,下行比較信息會產生對比效應,提高個體的自我評價;如果個體感覺自己也會像比較目標那樣不幸時,這時下行比較信息就會產生同化效應[15]。
  2.2.2 比較信息的特異性(distinctness)
  Stapel和Koomen研究發(fā)現,究竟社會比較信息對個體的自我評價產生對比效應還是同化效應,是個體所知覺的社會比較信息特異性(distinctness)和其自我概念的可變性(mutability)兩個變量交互作用的結果,特異性和可變性共同決定了社會比較信息在個體建構其自我評價過程中所起的效應。假如比較目標激活具有特異性的行動者-特質的社會比較信息鏈時(actor-trait links),如“斯坦利很富有”,這時社會比較信息就會成為個體評價自我的參照標準,對比效應就會隨之出現,產生“我很窮”的自我評價。假如比較目標激活非特異性特質(indistinct trait)信息,如“富有”,這時個體的自我評價可能會呈現出同化效應,尤其是當個體的自我概念具有一定可變性和整合(inclusion)外部信息的空間時;當個體具有清晰、穩(wěn)固的自我概念,不具有整合外部信息的空間時,同化效應則不會產生[16]。
  
  2.3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的關系(self -target relation)
  2.3.1心理的親近性(psychological closeness)
  Tesser提出了自我評價維護模型(self- evaluation maintenance, SEM),該模型認為,心理的親近性會鼓勵個體兩種類型的評價過程,一是對比過程(contrast process),另一個是反射過程(reflection process)。在對比過程中,親近的他人被看作是個體評價自我的標準,從而產生對比效應;而在反射過程,親近的他人不是被個體看作是評價自我的標準,而是被看作是自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自我的一種表征,從而產生同化效應。例如,當親近的他人成為個體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戀人、伴侶或父母等),這些重要他人的成功對個體產生的是同化效應,而不是對比效應[17]。
  令人不解的是,一些非常微不足道的因素(trivial factors)也會使個體與比較目標之間產生心理親近性,影響著對比效應還是同化效應的產生。Brown和Novick等人研究發(fā)現,給被試呈現一張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相片,被試對相貌吸引力進行自我評價時,同化效應還是對比效應的出現,僅僅依賴于被試與比較目標之間是否在同一天出生(the same birthday),如果被試與比較目標擁有相同的生日,則判斷自己更具有吸引力,產生同化效應;反之,則產生對比效應[18]。
  2.3.2 群體成員(shared group membership)
  自我類別理論認為可以運用社會同一性和個人同一性來描述人類自我,當個體以社會同一性為中心時,這時個體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群體可以相互替換的“樣例”,而不是一個獨立個體。根據社會同一性和個人同一性,可以將社會比較分為人際比較(inter-personal comparison)和群際比較(inter- group comparison)兩大類。Brewer和Weber研究發(fā)現當群體外成員(out-group members)對個體的自我評價幾乎不存在影響時,人際比較會對個體的自我評價產生對比效應;當同一性從“我”(me)轉變?yōu)椤拔覀儭保╱s)時,這時人際比較會產生同化效應,群際比較則會產生對比效應[19]。我國研究者也考察了在群際情境下上行社會比較信息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結果發(fā)現在群際情境下,上行社會比較信息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有賴于個體自身所從屬群體的大小,大學生作為多數派群體的成員時,其群際比較會產生對比效應,而作為少數派群體的成員,群際上行比較信息對其自我評價幾乎不產生影響[20]。
  此外,Stapel和Koomen研究進一步發(fā)現,不同的自我建構(self-construal)水平影響個體對社會信息的加工過程,當個人同一性被激活時,個體采用“求異”(differentiation)的社會信息加工模式,尋找自我與他人的不同之處,產生對比效應;當社會同一性被激活時,個體采用“求同或整合”(integration)的社會信息加工模式,以使自我隸屬于某一社會單元(social unit),產生同化效應。因而,自我建構水平影響了個體對社會信息加工的模式,進而影響了個體自我評價的建構[21]。
  2.3.3 競爭與合作(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Stapel和Koomen探討了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是屬于競爭關系還是屬于合作關系,是否會調節(jié)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結果發(fā)現,以競爭為取向或處于競爭情境下的個體,傾向于產生對比效應,這源于個體關注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相異點的心理機制;以合作為取向或是處于合作情境下的個體,傾向于產生同化效應,這源于個體關注自我與比較目標之間相似點的心理機制[22]。
  
  3 整合視角――選擇性通達(SA)模型
  
  如何解釋上述各種不同的觀點?難道不同的調節(jié)變量之間毫無關聯(lián)?社會比較過程產生對比效應和同化效應的心理機制是什么?為了回應上述疑問,Mussweiler從信息和整合視角(informational and integrative)出發(fā),提出了一個理論框架――選擇性通達模型(Selective Accessibility , SA,見圖1)。該模型最基本的假設是,要想理解社會比較過程如何影響個體的自我評價,必須考察其信息基礎(informational underpinnings)是什么,同化效應還是對比效應的產生依賴那些在個體的判斷過程所激活的目標知識(信息)的運用[23]。
  
  因此,從這個視角出發(fā),理解個體在比較過程中所激活和通達的自我知識,是理解社會比較對自我評價產生同化效應還是對比效應的關鍵所在。SA模型認為,信息比較的效應是假設檢驗過程(hypothesis-testing process)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包含兩個選擇性的假設,即相似性檢驗和相異性檢驗,相似性檢驗是指檢驗目標與標準之間一致性假設的過程,相異性檢驗是指檢驗目標與標準之間不一致假設的過程。在信息比較過程中,個體會集中注意那些與假設檢驗具有一致性的信息或自我知識,因此,這兩個選擇性的比較機制包含兩個尋求和激活不同自我知識的過程。也就是說,在相似性檢驗過程中,個體會選擇性地注意目標與標準之間存在一致性的信息內容;而在相異性檢驗過程中,個體會選擇性地注意目標與標準之間存在不一致性的信息內容,這些通達的不同信息使得個體的自我評價產生了兩種相反的結果,即相似性檢驗產生同化效應,相異性檢驗產生對比效應。后來,Mussweiler等人進一步證實了上述理論模型[24]。
  
  4 結束語
  
  在本質上,人類的自我評價具有相對性,強烈地受到個體與他人之間比較過程的影響。從以往文獻中,我們發(fā)現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的影響和塑造是非常復雜和多面的(multifaceted),同化效應還是對比效應的產生與其社會比較方向之間并不存在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為了深入探討同化效應和對比效應各自產生的條件,國外研究者發(fā)現了很多不同調節(jié)變量,如自尊、目標可達性和心理親近性等,Mussweiler等人從整合的視角提出了選擇性通達(SA)模型,深入探討了社會比較效應產生的心理機制,并把各種不同的調節(jié)變量通過相似性檢驗和相異性檢驗兩種不同的心理機制關聯(lián)在一起,開辟了社會比較效應研究的新途徑,然而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
 。1)不同研究所采用的社會比較研究范式不同,即激活被試進行社會比較的方式不同(如社會比較信息啟動、回溯等),是否也會影響到同化效應或對比效應的產生?
 。2)SA模型的相似性檢驗和相異性檢驗假說揭示了社會比較影響個體自我評價的心理機制,這一模型是否同樣適合于解釋社會比較影響人類行為和情緒等其他方面的心理機制?需要實證研究的進一步考察。
  (3)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上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進行考察的,在我國文化背景下社會比較對個體自我評價效應的文化普適性,尚需要我國學者進一步思考和驗證。
  
  參考文獻
  [1] Suls J M & Wheeler L. Handbook of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Plenum press, 2000
  [2] 邢淑芬, 俞國良. 社會比較研究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 心理科學進展, 2005, 13(1): 78~84
  [3] Stapel D A., Suls J. Method matters: effects of explicit versus implicit social comparisons on activation, behavior, and self-view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6): 860~875
  [4] Blanton H. Evaluating the self in the context of another: The three-selves model of social comparison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In: G Moskowitz (Ed.), Cognitive social psychology: The Princeton Symposium and the legacy and future of social cognition. Mahwah, NJ: Erlbaum, 2001. 75~88
  [5] Buunk B P, Oldersma. Enhancing satisfaction through downward comparison: the role of relational disconten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1, 37(3): 452~467
  [6] Marsh H W, Hau K T. Big-Fish-Little-Pond Effect on academic self-concept.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3, 58 (5): 364~372
  [7] Collins R L. For better or worse: the impact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on self-evalu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19 (1): 51~69
  [8] Lockwood P, Kunda Z. Superstars and me: 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role models on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73 (1): 91~103
  [9] Vander zee K, Oldersma F, Buunk B P, Bos D. Social comparison preferences among cancer patients as related to neuroticism and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75(3): 801~810
  [10] Mussweiler T, Strack F. The “relative self”: informational and judgmental consequences of comparative self-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 (1): 23~38
  [11] Lyubomirsky S, Ross L. Hedonic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omparison: a contrast of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73(6): 1141~1158
  [12] Aspinwall L G, Taylor S E. Effects of social comparison direction, threat, and self-esteem on affect, self-evaluation, and expected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 (5): 708~722
  [13] Pelham B W., Wachsmuth J O.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the social self: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in soci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 (5): 825~838
  [14] Lockwood P, Kunda Z. Increasing the salience of ones best selves can undermine inspiration by outstanding role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6(1): 214~228
  [15] Lockwood P. Could it happen to you? the impact of downward comparison on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2): 343~358
  [16] Stapel D A, Koomen W. Distinctness of others, mutability of selves: their impact on self-evalu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6): 1068~1087
  [17] Tesser A, Millar M, Moore J. Som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omparison and reflection processes: the pain and pleasure of being clo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8, 54 (1): 49~61
  [18] Brown J D, Novick N J, Lord K A. When Gulliver travels: social context, psychological closeness, and self-apprais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2(4): 717~727
  [19] Brewer M B, Weber J G. Self-evaluation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versus intergroup soci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6 (2): 268~275
  [20] 付宗國, 張承芬. 群際情境下向上社會比較信息對自我評價的影響. 心理科學, 2004, 27(1): 84~87
  [21] Stapel D A, Koomen W. I, we, and the effects of others on me: how self-construal level moderates social comparison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0(5): 766~781
  [22] Stapel D A, Koomen W.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others on 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 (6): 1029~1032
  [23] Mussweiler T. Comparison processes in social judgment: mechanism and consequences.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3, 110(3): 472~489
  [24] Mussweiler T, Ruter K, Epstude K. The ups and downs of social comparison: mechanisms of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 (6): 832~844

相關熱詞搜索:效應 同化 社會 社會比較:對比效應還是同化效應? 對比效應是一種社會 社會比較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