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一级黄,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99久久精品国产9999高清,乱人妻中文字幕视频4399,亚洲男人在线视频观看

[國際關系互動理論初探] 國際關系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感悟愛情 點擊:

  摘要本文擬先簡要介紹現(xiàn)有國際關系理論對于“互動”的相關論述,并指出它們的不足;然后對“互動”概念作出比較詳細的界定和解釋;最后根據(jù)國家行為體互動的性質將互動分為沖突型、合作型和競爭型三類,并對之進行定性分析。
  關鍵詞行為體 互動 沖突型 合作型 競爭型
  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812(2008)02-0060-66
  
  “互動”(interaction或interact)在國際關系理論中出現(xiàn)的概率并不算低。美國學者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認為:“從定義上看,國際關系有別于政治學的其他研究,因為它關注的是主權國家之間的互動!盵1] 然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國際關系理論更加關注的是與國家行為體間的互動過程、方式和結果等相關的經(jīng)驗事實,而非“互動”概念本身;或是雖然對互動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關注,甚至其本身就是一種互動理論(如博弈論和鏡像理論等),但由于它們的種種缺陷,從而難以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互動理論。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賦予“互動”概念以“本體”地位,并試圖構建一套較完整的互動理論。
  
  一、“互動”概念研究現(xiàn)狀
  
  國際關系理論的三大主流學派及其他一些分支學派如微觀心理學派和英國的“國際社會”學派都有對“互動”概念的相關論述,但它們對“互動”的關注程度及所給予“互動”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國際關系理論中,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一般被稱為“理性主義”,以與建構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等學派相區(qū)別。對于理性主義而言,“互動是通過博弈理論進行探究的。”[2]
  新自由制度主義者通過強調國家行為體多次重復的互動來說明合作的可能性。在他們看來,任何行為體的互動都會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發(fā)生;[3] 同時,制度又是在行為體的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當行為體不是獨立決策時,就要求各方共同建立起行為規(guī)范,實現(xiàn)共同希望的共識安排,這時制度就形成了。[4] 在強調制度背景的同時,新自由制度主義者更加重視行為體多次重復博弈情況下合作的可能性。他們認為,由于博弈者在長期的互動中會形成一種互惠(reciprocity)的機制,國家會發(fā)現(xiàn)共同合作是它們最好的選擇。新自由制度主義者的結論是:博弈中的多次互動會促使理性的行為體選擇合作以實現(xiàn)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與新自由制度主義者關注重復互動中合作的可能性相比,新現(xiàn)實主義者更加關注囚徒困境中相互欺騙的互動模式,更加關注相對收益和權力等因素對博弈進程的影響。他們認為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低估了國家在合作中所需克服的危險和不確定性,因為各國都不能確定其他國家未來的利益和目標;即使它們相信武力在將來無效,它們同樣不能確定對手是否也這樣認為。[5] 正是由于對相對收益、權力和武力等因素的關注,新現(xiàn)實主義才得出結論:作為博弈者的國家在多次的互動后并不能形成自愿的合作。
  “互動”概念是建構主義學者用來闡述其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工具。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聲稱他要做的三件事之一就是關注“體系理論應該考慮的國家間的互動或曰進程”。[6] 溫特將“符號互動社會學”引入他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國家作為“具有意圖性、理性和利益考慮等人的特征的行為體”,[7] 它們之間的互動就構成了國際社會和國際體系。在互動發(fā)生以后,由于有了自我角色和他者角色的區(qū)別,國家的身份得以確定,而身份決定利益。對于溫特來說,身份和利益不僅是在互動中習得而來,而且也是由互動所支撐的。[8] 總之,建構主義認為國家間的互動不僅是國際體系結構形成和存在的基本條件,而且是國家的身份和利益得以建構的重要條件。正如溫特所言:“正是通過相互間的互動,社會的結構才能得以建構并具體呈現(xiàn)出來,國家的身份和利益才能得以界定!盵9]
  國際關系理論中的微觀認知學派也給予“互動”概念以一定的關注。羅絲•斯塔格納(Ross Stagner)的鏡像理論(mirror-image theory)認為:當沖突雙方疑心極重時,一方采取的防御行為可能會被對方視為挑釁,從而使對方作出進一步的防御性反應,而這一反應只能證實前者的懷疑。[10] 同關系惡化的過程一樣,緊張局勢的緩和也是一個相互反應的過程。另一種與鏡像理論相似的簡單互動理論是理查森(Lewis Richardson)的“反應過程”理論。他用線性微分方程分析了軍備競賽中的雙方在互相反應或作用-反作用模型中的行為。他的分析模型顯示:國家和人一樣,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11]
  英國的“國際社會”學派將“互動”看作是國際體系形成的條件。赫德利•布爾(Hedley Bull)認為,當國與國之間進行經(jīng)常性的交往,而且它們之間的互動足以影響各自的行為時,就可以說它們構成了一個體系。[12] 巴里•布贊(Barry Buzan)和理查德•利特爾(Richard Little)則將互動分為軍事互動、政治互動、經(jīng)濟互動和社會-文化互動四個層次,并根據(jù)這些不同的層次將國際體系分為完全國際體系、經(jīng)濟國際體系和前國際體系三類。[13] 可見,布爾和布贊等人都利用“互動”概念來解釋國際體系形成的條件。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現(xiàn)有國際關系理論對互動論述的兩點不足:
  一是缺少對“互動”概念的明確界定。學者們多將“互動”當作一個不證自明的術語。在(新)現(xiàn)實主義那里,互動是零和性的相互背叛關系;在新自由制度主義那里,互動是一種互惠與合作關系;在建構主義那里,互動是作為符號間的相互建構關系來理解的;在微觀學派那里,互動更多是一種相互間的刺激與反應的過程。對于“互動”本身,學者們的界定不甚明確。
  二是上述對互動的論述,除了博弈論和微觀學派理論外,都不算嚴格的互動理論。溫特似乎對“互動”一詞更加情有獨鐘,不過“互動”概念在他的建構主義理論中也只是個輔助性概念;“互動”是作為“條件”而非“本體”而存在。在布爾和布贊等人那里,“互動”也是作為“條件”而存在――互動被看作是國際體系形成的條件。微觀學派的鏡像理論和“反應過程”理論可以算是互動理論,但它們的“刺激-反應”型的闡述模式過于簡單,難以解釋復雜的國際關系問題;而且它們并沒有給予“互動”概念本身以應有的地位。博弈論也是一種互動理論,但博弈論關注的是“C”(cooperate,合作)與“D”(defect,欺騙)的所謂“戰(zhàn)略互動”問題,而沒有向人們描述國家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上的互動問題;而且,博弈論對“互動”概念本身也語焉不詳。
  正是由于現(xiàn)有國際關系理論對“互動”論述的一些不足,本文才試圖構建一套自己的互動理論。
  
  二、“互動”概念界定
  
  在幾本權威的中文詞典中很難找到關于“互動”一詞的具體解釋;英文詞典對“interaction”的解釋也只是寥寥數(shù)語,如《韋式新大學詞典》(第9版)將“interaction”定義為“相互作用的行為或影響”。在學術著作中,也很少有專門對“互動”含義的界定。但該詞匯還是頻頻出現(xiàn)于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領域,在國際關系學中出現(xiàn)的頻率也不算低。不過,人們只是將“互動”簡單地理解為行為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或是相互反應的一種關系。這是一種浮于表面的“關系論”。如沃爾茲在《國際政治理論》中就將“互動”理解為“關系”(relation),認為單元的相互關系(relate with one anther)就是互動。[14] 如果要深入研究行為體的互動機理,這種簡單的“關系論”是不夠的,因為它僅僅表明了行為體相互作用或影響的一種狀態(tài),而不能以一種動態(tài)的姿勢告訴人們行為體怎樣和為什么相互作用或相互影響。
  本文認為,可以將“互動”理解為行為體在特定的背景下所進行的、帶有一定利益目標的相互作用的持續(xù)不斷過程。首先,行為體的互動應該在特定的背景下進行。背景是指約定的傳統(tǒng)、習慣、習俗或制度環(huán)境等等。廣義的互動論認為只要完成一次性的相互交往或作用,互動就存在。但本文認為,如果相互的交往由于是自發(fā)性的而沒有形成任何約定的規(guī)定或習慣等,互動就不存在;有枰p方角色的相互依存,而確定這種相互依存角色就必須借助于某種傳統(tǒng)或制度形式。其次,互動應該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只是“關系”。一次性的相互交往就可以形成一種關系。要形成特定的制度背景,一次性的相互交往是不夠的,需要行為體重復不斷的交往活動。在重復的交往中,一方的行為才會形成對對方行為的影響,反之亦然。這是互動得以產(chǎn)生的前提。這種重復不斷的相互交往就是過程。再次,互動的行為體一定帶有某種利益的目標。一般的互動理論并沒有否認這一點,但也沒有突出這一點。不存在沒有利益關系的互動,因為利益是促使行為體產(chǎn)生相互作用力的源泉和黏合劑。沒有利益動機,互動就失去了存在的動力;互動的過程是一個利益交錯的過程。
  國家互動的內在機理是寓于過程中的。研究作為一種過程的互動,必須要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分析圖式。為了解析的方便,可以將兩個國家的互動機理圖示如下: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行為體互動圖。整個圓柱體的表面代表著互動的外在環(huán)境(背景);兩端的A和B代表著互動的兩個國家,豎軸線的左邊是A的活動區(qū)域,右邊是B的活動區(qū)域;長的橫軸線代表雙方互動的利益線,中間的點代表著雙方互動時達成的利益平衡(利益線貫穿于整個互動的全過程);中間的圓弧形虛線代表A和B相互作用的軌跡;兩條虛線A2和B2分別代表外在環(huán)境對A和B的作用力,虛線A1和B1分別代表A和B對外在環(huán)境的反作用力。另外,圓柱體的兩端可以無限延長,這意味著A和B的互動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互動的機理可以大致解釋如下:
  如上圖所示,在一個基本的行為體互動模型中,存在著兩個層次上的互動:一是行為體(A和B)之間的互動,二是行為體與外在環(huán)境的互動。A和B之間要形成最低要求的互動,至少要完成一次“去-回-去”的相互作用過程。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一個完整的行為過程包括三個層次:首先形成對外在環(huán)境特別是對手實力、意圖和行為后果等方面的基本認知,然后在這些認知的基礎上根據(jù)本國的目標和國情制定政策,最后將政策付諸實施。A國的“認知→決策→行為”的過程只是“一去”。B國同樣以“認知→決策→行為”的過程反作用于A國,這是“一回”。然后A國再以同樣的過程完成“一去”。一個完整的互動過程應該是:認知(A)→決策(A)→行為(A)→認知(B)→決策(B)→行為(B)→再認知(A)→再決策(A)→再行為(A);泳褪沁@種循環(huán)的反復過程。另外一個層次上的互動是國家認知和外在環(huán)境的互動:國家根據(jù)對對方的認知做出決策和行為,形成與對方的互動,從而產(chǎn)生一種外在的客觀環(huán)境;客觀環(huán)境反過來又對國家的認知產(chǎn)生影響。相對于行為體的互動來說,國家認知和外在環(huán)境的互動是附屬性的,但卻不是可有可無的。
  
  三、互動的類型及定性
  
  可以根據(jù)互動的領域、議題、形式等來對互動進行類型劃分。國家互動的領域,正如布爾所說,可以產(chǎn)生于政治、戰(zhàn)略、經(jīng)濟和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活動中。[15] 但考察每個領域的互動,不僅沒有必要,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對于國際關系的研究者來說,要了解國家在重大決策和行為上的互動,重點在于探討幾個關鍵性領域。約翰•加爾騰(Johan Galtung)在探討冷戰(zhàn)期間東方陣營與西方陣營的互動時將互動設定在五個領域:外交關系、政治關系、經(jīng)濟關系、文化關系和旅游;[16] 布贊和利特爾則限定在軍事、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四個方面。在筆者看來,外交屬于政治范疇;而社會-文化及旅游等也要受到政治互動的制約和影響,它們在國家總體性的互動中處于附屬地位。所以本文將互動的領域限定在軍事、政治和經(jīng)濟三個領域。
  根據(jù)互動的形式進行類型劃分是另外一種常見的類型劃分法。布爾認為:“國家間互動關系的形式可能是合作,也可能是沖突,甚至可能是中立國或者對對方的目標毫不關心! [17] 他的話部分是對的;拥男问郊扔泻献鳎钟袥_突。但如果雙方對對方的目標毫不關心,就否定了心理層次上對對方認知的反應,如此便不足以構成互動的動力。艾爾娜•奧洛娃(Elna A. Orlova)將國家間決策的互動分為合作式、競爭式(沖突式)和對話式三類。在合作式互動中,參與者的目標、總體戰(zhàn)略、實現(xiàn)目標的手段以及對進程的評估等都是一致的;他們主要的期望是相互理解,盡量避免一切可能阻礙他們達成一致的潛在的危險因素;他們不存在任何的心理緊張狀態(tài)。在競爭式(沖突式)互動中,行為體的互動目標、對情景的定義及其評估標準等都是不相容的;他們的意圖在于達成自己的目標并阻止對方目標的實現(xiàn);他們都刻意隱瞞自己的意圖、戰(zhàn)術和資源等,并且存在著一種心理上的緊張關系。在對話式的互動中,參與者承認他們之間的分歧,認為這些分歧并不意味著他們地位的完全不相容;他們的意圖是在分歧的基礎上達成建設性的決議;他們都準備進行妥協(xié);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狀態(tài)。[18] 而在國際政治實踐中,盟國間的互動應當可以劃歸為合作式互動,但它們同樣也存在分歧;而處于沖突式互動的國家也有一些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所以奧洛娃的合作式互動和競爭式互動難以準確描述現(xiàn)實中的國家決策和行為(她本人也承認這一點)。另外,由于不同文字之間的表達差異,從中文字面意義來理解的合作與競爭和奧洛娃的理解是不同的。本文擬借鑒奧洛娃的三個互動范式,同時對它們的表述和性質做出修正。
  可以從國家對互動對象國的基本認知和行為情況來考察互動的形式。大體上可以將一國對別國的認知分為三種類型:敵意型、友好型和非敵非友型。一國對他國行為的反應也有三種情況:與該國一致、相反或是漠不關心。[19] 在現(xiàn)實的國際政治中,最常見的國家間相互反應排列如下表:
  
  如上表黑體字所示,假使A國與B國在完成一次性互動過程中的行為全部是一致的,就可以確定它們互動的形式:如果兩國都持敵意則屬于沖突型互動;如果兩國都相互示好則屬于合作型互動;如果兩國都持非敵非友的認知,則它們的互動就是一種競爭型互動。不論國家以哪種形式互動,它們對對方的認知、決策和行為都是穩(wěn)定的,兩國關系的性質(互為敵人、互為伙伴或非敵非友)也是穩(wěn)定的。但在其他一些情況下,兩國對對方的認知和行為并不一致。從一次性的互動中難以看出這些互動屬于哪種形式,因為這些互動是不穩(wěn)定的:A和B都摸不清對方的意圖,對對方的認知搖擺不定,它們的政策都處于調整階段,而行為也難以定型。筆者將這些互動稱為轉型中的互動。[20] 在一段時間的重復互動以后,雙方逐漸會了解對方的意圖,它們的相互政策逐漸定型,它們的行為也會趨于穩(wěn)定。這時雙方又回到穩(wěn)定的互動狀態(tài)。
  按照上面的分析,大致可以將國家間互動分為沖突型、競爭型和合作型三類。本文認為,在任何互動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利益,也存在著某些分歧。不同的是,在沖突型互動中,導致分歧的因素要遠遠大于合作的因素;而在合作型互動中則恰恰相反;競爭型互動處于兩者之間。但由于三者之間的界限并非涇渭分明、甚至會模糊不清,所以本文擬對這三種不同的互動形式進行定性。
  對于沖突型互動(奧洛娃又稱為競爭型互動),奧洛娃認為互動雙方處于完全的緊張和對抗狀態(tài),雙方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共同利益。顯然,她過于強調沖突的一面而忽視了沖突雙方存在的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認為,雙方利益完全對立的純粹沖突狀態(tài)是非常罕見的,只有在大規(guī)模毀滅性戰(zhàn)爭中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相互沖突的雙方往往還存在著某種共同的利益。[21] 所以沖突型互動并不意味著雙方完全處于分歧狀態(tài)而沒有共同利益。但這種共同利益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國家都互持敵意,不存在信任可言。本文認為,存在著兩種情況的沖突型互動:一種是雙方的沖突無法調解,直至在戰(zhàn)場上兵戎相見;另一種是雙方相互進行武力威懾,但沒有兵戎相見?梢栽谲娛隆⒄魏徒(jīng)濟三個領域來對沖突型互動進行大致的考察。在軍事領域,國家可能在一定的時期內處于有限的戰(zhàn)爭狀態(tài),但更多的時候是相互之間的軍事威懾。相互威懾時雙方的互動頻率低,更不具互動的多樣性,但是相互的作用力卻很大。“威懾理論是一門關于如何巧妙地避免使用現(xiàn)實武力的理論,”[22] 威懾的目的在于防止別國的侵略和避免陷入戰(zhàn)爭。進行威懾的雙方至少有一個最低的共同利益,那就是各自的生存與安全。所以兩國最終都會在互動中形成一定的利益平衡。總之,沖突型互動表現(xiàn)在軍事領域的作用力還是比較明顯的。在政治領域,處于沖突狀態(tài)的國家一般不會建立任何外交關系。雖然雙方在異地進行的特定議題會晤是可能的,但高層次的互訪基本不存在;雙方在國際組織(特別在聯(lián)合國)中的交流也非常有限,一般限于解決爭端和問題的方面。在經(jīng)濟領域,雙方可能會通過第三國有著少量的貿(mào)易,但直接的金融、技術投資與商品貿(mào)易是不可想象的;它們在經(jīng)濟上的相互依賴性很小?傊幱跊_突型互動的國家政治上相互隔絕,經(jīng)濟上相互封鎖,所以表現(xiàn)在這兩個領域的互動頻率低,缺乏多樣性,相互作用力也小。處于沖突型的國家互動主要體現(xiàn)在軍事領域的相互對抗上。
  競爭型的互動是國際關系現(xiàn)實中最為常見的國家互動形式。奧洛娃認為在對話式互動中,參與者承認他們之間的分歧,并且存在一定的心理上的緊張關系;但他們都愿意妥協(xié),都謀求在分歧的基礎上達成某種建設性的決議。這樣的狀態(tài)用“競爭”來形容更為適合,因為競爭就是這種分歧與合作參半、非敵非友的狀態(tài)。在大部分時期,國家之間既不會處于政治相互隔絕、經(jīng)濟相互封鎖的沖突狀態(tài),也不可能處于完全的合作狀態(tài)。在競爭型互動中,國家要比在沖突型互動中更易達成利益的平衡,因為雙方共同利益的范圍和程度都擴大了。怎樣判斷國家的互動是競爭型互動呢?下面來對競爭型互動進行定性。在軍事領域,處于競爭型互動的國家間決不可能在戰(zhàn)場上兵戎相見,相互的軍事威懾不能說沒有,但程度非常低;國家可能會在諸如聯(lián)合搜救等軍事演習、聯(lián)合國維和、非核心的軍事情報資源共享和低層次的軍事技術與產(chǎn)品的交流等方面存在有限的合作。在政治領域,國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關系;雙方各層次、多議題的政治性互訪與其他形式的交流比較頻繁,在聯(lián)合國等國際性組織中的政治接觸也較多;解決分歧的磋商基本與尋求共同利益的磋商持平。在經(jīng)濟領域,雙方維持一定數(shù)量的金融和商品貿(mào)易額(甚至總額比較大),但核心的技術投資和交流不足。總之,處于競爭型互動的兩個國家在軍事領域的互動頻率不高,多樣性不足,相互作用力也不大;它們的互動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和經(jīng)濟領域。
  合作型互動是國家間合作的一面要遠遠大于分歧一面的狀態(tài);國家互持友好的態(tài)度。奧洛娃所認定的合作型互動幾乎不存在分歧的一面,這是不對的。就像純粹的沖突不存在一樣,純粹的合作也不存在。奧洛娃所說的純粹的一致狀態(tài)就是基歐漢制度主義理論論述的“和諧”;鶜W漢認為,和諧是行為者的政策能夠自動地促進其他行為者目標實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和諧狀態(tài)既沒有紛爭,也不需要任何的合作;而且在和諧狀態(tài)里,溝通是沒有必要的,也不需要施加任何影響力。[23] 這種和諧狀態(tài)是不存在的。合作型的互動也會包含沖突和分歧的成分,只不過分歧的范圍和程度都較小而已。在這種類型的互動中,國家間最容易達成利益的平衡。本文認為,處于合作型互動的國家一定是盟友關系。盟友之間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一般大致相同,它們之間的共同利益要遠遠大于分歧。本文對合作型互動的定性為:在軍事領域,國家間的軍事互信度高,合作的議題廣,程度深;在政治領域,各種形式的政治性互訪和溝通非常普遍,相互間的磋商更多的是尋求共同利益而非解決分歧,在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中能夠相互配合、達成默契;在經(jīng)濟領域,商品貿(mào)易和投資額都比較大,而且在核心技術上的交流較多,雙方基本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的局面?傊,處于合作型互動的國家無論在軍事、政治還是在經(jīng)濟領域,互動的頻率都比較高,形式多樣,而且相互作用力大。
  
  四、結語
  
  國際關系學是以研究國家間的互動為重點的,但如果沒有對“互動”理論本身的研究,國際關系學就顯得不完整。以上內容是筆者對國際關系互動理論的初步探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不可能做到像自然科學那樣精確和客觀。本文所構建的互動理論也僅是一家之言,紕漏之處在所難免。理論的最終目的在于對現(xiàn)實問題的分析和解釋。但愿本文對互動理論的粗淺論述,能夠對人們更好地理解國際關系的現(xiàn)實與本質有一定的幫助。
  
  注釋:
  [1] [美]彼得•卡贊斯坦等編,秦亞青等譯:《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6頁。
  [2] 同上書,第399頁。
  [3] Robert Axelrod and Robert Keohane, “Achiev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Strategies and Institutions”, World Politics , Vol. 38, No. 1, October 1985, p.238.
  [4] Arthur A. Stein,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l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 2(Spring 1982), p.311.
  [5] Joseph M. Grieco,“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2, No. 3, Summer 1988, pp.502-503; Robert Powell , “Absolute and Rela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5, No. 4, December 1991, pp. 1309-1311.
  [6]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1.
  [7] Ibid, p.10.
  [8] Ibid, p.311.
  [9]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2, Spring 1992, p.406.
  [10] James E. Dougherty and Robert L. Pfaltzgraff,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Fifth Editi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001, p.245.
  [11] Ibid, pp.292-294.
  [12] [英]赫德利•布爾著,張小明譯:《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第7頁。
  [13] [英]巴里•布贊、理查德•利特爾著,劉德斌等譯:《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頁。
  [14]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9, p.80.
  [15] [英]赫德利•布爾著,張小明譯:《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8頁。
  [16] Johan Galtung, “East-West Interac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 Vol. 3, No. 2, 1966, p.150.
  [17] [英]赫德利•布爾著,張小明譯:《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8頁。
  [18] Elna Orlova, “Interaction Paradigms of Decision-Mak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3, No. 2, 1982, pp.213-214.
  [19] 在國際政治實踐中,一國因為利益問題而不可能對別國對自己的政策行為毫不關心。所以這種“漠不關心”的反應最多僅是在理論上存在,本文將不予分析。
  [20] 從國際關系的現(xiàn)實來看,互動的轉型大多在合作型與競爭型、沖突型與競爭型之間進行,鮮有合作型與沖突型互動之間的直接轉化。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一般要通過競爭型互動進行過度,也就是依照“合作型→競爭型→沖突型”或“沖突型→競爭型→合作型”的順序進行。筆者還認為,只要有一個國家對他國做出“非敵非友”的認知和行為,無論它的互動對象國怎樣反應,它們的互動都會表現(xiàn)出競爭型或類似于競爭型的特征。這也是筆者在上表中沒有列出對“非敵非友”型認知的其他反應的原因。
  [21] Thomas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980, p.4.
  [22] Ibid., p.9.
  [23] [美]羅伯特•基歐漢著,蘇長和等譯:《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jīng)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4頁。
   (作者簡介: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2005級博士生,上海,200433)
  收稿日期:2008年1月

相關熱詞搜索:互動 國際關系 初探 國際關系互動理論初探 國際關系研究 理論與實踐互動關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91ma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