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光:可以為我唱一首你知道的歌嗎?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采詩官,是商周時代的一種特殊職業(yè),他們巡游各地,采集民間歌謠,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并將其及時報知于國王。每在路上與他人相遇,采詩官都會輕聲問道:“你會唱歌嗎?可以為我唱一首你知道的歌嗎?”然后,就用一柄鋒利的小刀在竹簡上把聽來的歌記錄下來。后來,就成了今天的我們讀到的動人詩篇——《詩經(jīng)》。
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與文化有關(guān)的職業(yè)中,采詩官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種,一般由文化素養(yǎng)深厚且十分敬業(yè)的人擔任。他們在民間巡游,如同蜜蜂一樣飛行在花叢中,深受人們的歡迎。民間疾苦常常就是以民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采詩官的傳達,為周王、諸侯們所了解,所借鑒。這里,采詩官事實上擔當了國家的“民意調(diào)查員”的角色。如《漢書·藝文志》所說:“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fā),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也!
中國的后世無論怎么發(fā)展,無論經(jīng)歷過多少年代,統(tǒng)治者和民間再也沒有形成過如此緊密、和諧的關(guān)系。
《詩經(jīng)》采錄詩歌的時間跨度相當長,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涵蓋地域亦十分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都是其來源地。《詩經(jīng)》中的十五國風,均是出自各地的民歌,有對愛情、勞動、美好生活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對壓迫、欺凌的怨嘆與憤怒。流傳至今的三百零五篇詩文,以這一部分文學(xué)成就為最高。
人們談《詩經(jīng)》,常說是孔老夫子及其弟子的功勞,其實,首先是當年采詩官的辛勞和功績不可磨滅。在那個離我們已經(jīng)非常遙遠的時代,中原大地上的黃塵古道上,處處可見他們奔波的身影。
我們的老祖宗們似乎比今天的我們更開朗、更熱愛生活,更講究情調(diào),更能坐下來安靜地享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愉悅。否則,那個時代的人們怎開口就能唱出那樣美麗的歌謠呢?
詩歌,本來就是萌生于社會大眾的最私人、最樸素、最原始、最難以剝奪的藝術(shù)樣式,它只屬于遇見它、喜歡它的人。樸實,并不影響它的高貴。
如今,采詩官的職業(yè)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中了,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名字,無法看清他們的臉,那些來自春天的、鄉(xiāng)土的、花間的臉。那一張張比我們質(zhì)樸得多的臉上,曾經(jīng)有著怎樣的一種動人的光輝?
“你會唱歌嗎?可以為我唱一首歌嗎?”
如果路上有人這樣問我,我一定也會忍不住為他唱一首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