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蒸:顧頡剛史學與歷史符號學---兼論中國古史學的理論發(fā)展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蓋棺論定顧頡剛?
十月下旬,本人作為非史學界獨立學人,有幸受邀前往山大參加顧頡剛史學研討會。顧頡剛史學辨?zhèn)嗡枷,二三十年代曾風靡中國,而其后70年間,在兩岸四地,由于不同原因,卻遭遇普遍冷落。是次會議邀集了大陸史學界傾向于史藉疑古派和傾向于反疑古派這兩方面的學人與會,交流不同學術意見,收獲甚豐,在大陸人文科學界,應當說是一件盛事。本人提交的論文《顧頡剛史學和歷史符號學》,事先刊載于會議論文集,會間曾受到會議主持人和一些與會者的肯定,允為對顧頡剛畢生學術所做的較全面總結。二十年來本人在現(xiàn)代中國學人間,研讀最多的即為顧頡剛先生的著作,但在未讀將出的《顧頡剛全集》之前,是談不到對顧頡剛學術思想做出全面結論的。在本人論文中,我企圖從跨學科角度,分析顧頡剛思想在當代人文科學整體內(nèi)所可能牽扯到的方方面面,以為史學專業(yè)者提供多方面的史學認識論視角。自然,我們尚不可能對顧頡剛學術“蓋棺論定”,而且也許永遠不須蓋棺論定,因為顧頡剛思想將會是通向人文科學四面八方的“歷史文本分析學基地”,可供后來的研究者時時回顧和參照。顧頡剛思想將會是屬于全球人文學術界的。
海外60年來對顧頡剛學術研究的忽略,主要不在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方面,而在于漢學界和國學界內(nèi)史學認識論的“實用主義轉向”,從而導致漢學界和國學界長期忽略了史學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行前我曾與伯克利加大倪德衛(wèi)(Keightly)教授(《劍橋先秦史》[1999] 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談及此會,他說因事務煩忙,無法與會。去年我曾專門拜訪這位漢學界內(nèi)比較重視科學理論的胡厚宣先生弟子,談到我在自己兩部有關中國古典倫理學和學術意識形態(tài)分析的英文著作中所相當依重的顧頡剛思想,并征詢了這位殷商史專家對所謂二重證據(jù)法的看法。在西方漢學家中倪德衛(wèi)的著作我是每書必讀的,但我發(fā)現(xiàn)漢學家們難以處理殷商史中一個最深刻的史學認識論問題:即考古學和文獻學的關系問題。早在1997年拙著剛才發(fā)表之后,我還曾與后來《劍橋先秦史》的另一位撰稿人、藝術考古學家羅泰(Falkenhausen)先生(張光直先生弟子),用他流利的中文,在德國尼海姆鄉(xiāng)間作竟日談。羅泰也在哈佛燕京研究所待過,我們對新儒家思潮所體現(xiàn)的學術民族主義的批評當然是一致的。但是,就廣義漢學系統(tǒng)而言,西方漢學家和西方史學理論主流之間在理論層次上的對話較少,而對于漢學界華裔學者來說,由于教學系統(tǒng)內(nèi)語言本身的限制,又難以深入開展對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五四時代學人的學術背景及文化環(huán)境,和戰(zhàn)后海外華裔學人的學術背景和及文化環(huán)境,是非常不一樣的,盡管二者都被簡單地劃在中國史學界或“中國學”界。也許這正是導致海外漢學界長期忽視顧頡剛學術的根本原因之一。結果,擁有世界上最多華裔學者的、陣容強大的美國漢學界,競然無一人參加山東大學此一國際學術研討會!漢學界對此會的忽略和冷淡,大概和他們對顧頡剛學術的長期忽略和冷淡是一致的。
不無反諷的是,在此國際會議上結果就由本人(并無資格地)“代表”了美國學界(體制外的“學界”)與會。而上世紀末由美國漢學界和華人史學界組辦的一次國際中西史學理論研討會,卻拒絕了我自費參加會議的請求,盡管該會主講人之一伊格爾斯本人歡迎我這個于1980年在中國首次介紹他的學術思想的人與會。本來我在該會上打算鄭重介紹顧頡剛思想以及歷史符號學與中國古史學的關聯(lián)的,不想水牛城該次盛會競否定了我的與會資格,并且也沒有安排一名大陸學者在此“四地”聚會中宣讀論文(僅安排張芝聯(lián)教授做一次評論),F(xiàn)在山東大學古史學研討會卻認定了我的參與“史學討論”的資格,并使我有機會在會議期間能與各地專家充分交流意見,從而反映了新時期正在出現(xiàn)的一種學術民主精神和對前沿學術理論開放的態(tài)度。對比之下,我的感慨自然也是錯綜復雜的。
本人作為唯一來自美國而又身處漢學系統(tǒng)之外的獨立學者,企圖從歷史符號學角度對顧頡剛學術的時代意義予以評估,并幸得一些與會者的認可,也可謂不虛此行了。大會主辦方在會間和會后告知,拙文將于近期內(nèi)在刊物上全文發(fā)表。為了使本文定稿獲得改善,現(xiàn)特將初稿發(fā)布于網(wǎng)上,以期獲得各方面的批評指正,用以作為論文修改時的參考。讀者如有批評指正,歡迎于2007年元月中旬以前將意見寄至下址:
youzheng_li@yahoo.com (@符號前面是:youzheng_li)
顧頡剛史學與歷史符號學---兼論中國古史學的理論發(fā)展問題*
題旨
五四時代以來20間的古代史研究,屬于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的最高成就,杰出史家比比皆是,其主要貢獻集中于對傳統(tǒng)史學的批評整理方面。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一突出的史學史階段也表現(xiàn)出理論認知方面的時代局限,其影響延伸至今,已成為我們必須加以反省和克服的方面。傅斯年主張“史學就是史料學”,卻未蠡清史料學范疇及其在歷史科學中的適當?shù)匚。胡適提倡“整理國故”,卻未能思考此“整理”實應涉及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理論。顧頡剛選擇的“典藉科學考據(jù)學”這一專門領域,因其遵循著徹底的科學理性主義,得以和現(xiàn)代人文社會科學理性精神充分協(xié)調(diào)一致,并因此開通了中國古史學與世界主流歷史理論溝通的可能性。顧頡剛史學實踐的方式和目標,與今日體現(xiàn)在歷史符號學領域內(nèi)的諸多要求頗多契合。按照符號學理論的最新發(fā)展,符號學為研究社會人文科學各學科結構和功能以及彼此相互關系的研究,語義含混的文本之解剖,則為其主要工作領域之一。顧頡剛學術,不僅是現(xiàn)代歷史文本分析之成功實踐,而且有助于我們今日進一步深化對“先秦史”學科之結構和功能的理解。和王國維、熊十力、牟宗三等人的具有民族特殊寫作風格的學術話語不同,顧氏學術話語不僅是現(xiàn)代的、并且是可與國際學術話語相溝通的,因而成為國學領域內(nèi)少數(shù)可與國際主流人文理論“接軌”的學術之一!敖榆墶辈粌H是指有能力與之“對話與合作”,而且是指有能力與之“辯論和對峙”。因此,顧氏學術因其杰出的學術理性主義成就,而可成為未來可與世界非理性主義主流思想對峙的民族優(yōu)秀思想之一。余英時先生因受“新亞”和“漢學”雙重學術保守主義傳統(tǒng)之累,在顧氏去世時競言:“顧先生由于早年遽獲大名之累,反而沒有時間去做沉潛的工夫”;
并在將顧氏和洪業(yè)的成就相比時說,“最后三十多年間,他們兩人的學術生命尤其相差得很遠。(指顧不如洪---本文作者)” (《史學與傳統(tǒng)》,時報公司,1982,p。265)余氏所據(jù)以和顧先生晚年成就對比的卻是洪業(yè)的兩部英文譯著(《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和《劉知幾史通》)而已,由此可見“新亞”系統(tǒng)史學眼光之局限。我們今日須在人文社會科學全局脈絡里來理解顧氏史學思想所具有的劃時代重大意義。顧頡剛學術不僅肯定屬于現(xiàn)代中國史學理論主流,而且有朝一日亦將屬于世界人文科學理論主流。本文試圖從跨學科認識論和方法論角度來評估顧頡剛史學成就及其對古代史理論和一般歷史理論所具有的意義。
序言
中國古史學在兩個方面與現(xiàn)代人文理論密切相關:作為一般歷史理論的相關分支之一和作為一般倫理學的歷史學根據(jù)之一。由于這兩點也涉及歷史哲學和道德哲學,中國古史學甚至可與一般哲學相通,后者當然也包括西方主流哲學。西方哲學需要研讀中國古史學,這是一個不大被注意的、但可能會成為未來人類學術最前沿的課題之一。擴大來說,現(xiàn)代人文理論包括文史哲三大片,中國古史學不僅與歷史學其他各領域直接相關,也與史學以外的人文科學各個領域間接相關。此外,它也與人文科學整體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相關。按此觀點,中國古史學決不是甚麼隔離于其他現(xiàn)代學科的“冷門學科”,而很可能將成為現(xiàn)代人文學科及其理論所極其需要了解和應與之對話的重要學科。長期以來,由于學科分劃過嚴,中國古史學和世界人文學術難得相互學習受益,F(xiàn)在,當中國古史學界呼喚理論建設之時,首先應該認識到,其內(nèi)容不應限于對現(xiàn)代史學史的回顧,而應深人文科學跨學科的理論對話范圍。我們已知,所謂“史學理論”這樣一門當代學科乃是跨學科的理論實踐結果,沒有學際對話,就沒有史學理論。在嚴格的意義上,現(xiàn)代中國古史學的成立,也已經(jīng)是初步“跨學科”學術實踐的產(chǎn)物。因此,也只有從現(xiàn)代跨學科歷史理論的角度,我們才能更有效地評價現(xiàn)代古史學的過去以及規(guī)劃其將來。此一擴大的古史學觀,今日尤其有助于我們充分理解和積極運用顧頡剛先生的史學研究成果。
1。歷史理論和符號學
1,1歷史符號學
按照我本人的符號學觀點,符號學在狹義和廣義兩方面,都與歷史理論密切相通。
狹義符號學是指人類話語系統(tǒng)和其所指稱的歷史現(xiàn)實的相關關系分析,其特例即歷史話語和歷史現(xiàn)實的意指關系研究;
廣義符號學則指人文科學理論話語構成的普遍語義學分析。百年來現(xiàn)代符號學的發(fā)展,使其成為當代和未來人文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進一步現(xiàn)代化的語義學工具之一。按照符號學觀點,人文科學實踐程序宜于劃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有關人文科學話語本身及其與社會現(xiàn)實之關系的語義學研究;
其次才是有關社會現(xiàn)實本身、也即有關歷史現(xiàn)實之因果關系和評價關系的研究。(簡言之,應區(qū)分書話語對象和現(xiàn)實對象)人文科學現(xiàn)代化的一個目標就是全面調(diào)整傳統(tǒng)人文科學的結構,以實現(xiàn)“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目的。此處之“事”,即我們對學術和現(xiàn)實的真知,此處之“器”即包括語言學和考據(jù)學在內(nèi)的廣義符號學工具。按此簡略的論述,我們即可理解為什么要給顧頡剛史學思想“扣上”一個時髦的方法論帽子了。要想把握顧頡剛史學思想的深刻意義,宜于從這樣一種“話語---現(xiàn)實兩段論”的現(xiàn)代學術認識論角度切入。
1。2 話語和現(xiàn)實
眾所周知,在西方,history這個詞一直具有二義性(作為:歷史1:歷史實在過程〔史實〕;
和歷史2:作為表達此過程的文字表現(xiàn)〔史書〕),二者的區(qū)別也是到了晚近才趨于明確的。但是直到今日,史學家中還是有不少人把二者混同,這表現(xiàn)在,有意無意地會把歷史古籍所記內(nèi)容當作歷史現(xiàn)實的直接報導;
以為研究歷史就是研究古籍文本內(nèi)容本身,因而欠缺須先行考查該文藉本身及其與所指涉的歷史現(xiàn)實之關系的性質(zhì)。而古史辨派的古籍批評運動,可以說是自發(fā)地傾向于區(qū)分了history的這兩層意思,意識到史書(歷史2)不僅不等于史事(歷史1),而且史書不一定正確“代表”史事。其次他們意識到,古史學家的研究對象,應當是指歷史2,而不是指歷史1。也就是,歷史學家并無可能把已經(jīng)消失的歷史1(史事)當作觀察和分析的對象,而只能是把歷史2(史書)當作研究對象。這就是說,雖然史學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了解歷史1,但他只能通過對歷史2的研究來間接地、相對地達此目的。嚴格來說,古史學家的“真正”對象是歷史2和歷史1之間的“意指關系”,也就是歷史2如何“指涉”歷史1。這種歷史學科所需的研究原則,恰恰相關于現(xiàn)代符號學的思維傾向:即一般話語之“表達面”和“內(nèi)容面”之間的意指關系問題。應當說,古史辨派諸人都程度不同地體現(xiàn)了這種“文本反思優(yōu)先”的態(tài)度,而顧頡剛先生是其中觀點最明確、方法最徹底的一位。
中國古代考據(jù)學史,特別是清代以來達到頂峰的考據(jù)學研究,也均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直觀地體現(xiàn)了符號學式的思考傾向。但是只有當中西文化全面交流的二十世紀,區(qū)分歷史1和歷史2的意識才全面成熟,其標志是,學者認識到史書不等于自然具有“代表”史實的資格;
因此,學者應該首先研究有關二者之間聯(lián)系的方式以及導致二者并不相等的諸多原因(包括“歷史2”的形成、結構和運作方式等等)。可以說,古史辨派對史書和史事的辨?zhèn)喂ぷ,大致反映著一種具有符號學旨趣的時代學術理性主義思潮。
區(qū)分歷史1和歷史2概念的必要性,還由于學界長期以來普遍混淆了“歷史學論述”和以歷史1為對象和以歷史2為手段的任何一種政治、社會、文化論述。結果,對歷代“歷史現(xiàn)實”的任何一種議論,往往會被含混地稱作“歷史論述”。這也是歷史學論述的學科結構至今難以蠡清的原因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借助歷史話題進行各種文化社會性議論的所謂“歷史思想”完全排除于討論之外。
2。
顧頡剛史學思想
顧頡剛史學思想的主要特點是:在其史學研究中始終一貫地堅持一種徹底的理性主義。顧頡剛史學理性主義,雖然并未表現(xiàn)在對理論本身的研究中,(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卻充分體現(xiàn)在他的大量具體史學分析實踐中,并體現(xiàn)在其貫徹史學理性主義的精神、態(tài)度和意志中。理性主義學術實踐涵有濃厚的倫理學方面,我們需要向顧頡剛先生學習的,首先是他追求客觀真理的這種學術倫理態(tài)度。中國古史學術發(fā)展中的問題,首先還不是什么追求時新理論的問題,而是導正學人治學倫理態(tài)度問題。在這方面,《古史辨》第一冊的編輯精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久的精神示范。*
2。1 “求真” 和“證事”
顧頡剛先生早先既學哲學又學外語,雖然沒有選擇理論研究的道路,卻表現(xiàn)出比其他同時期一些史學家更敏銳的史學認識論意識:這就是意識到應當區(qū)分從經(jīng)驗到理論各個不同層次上的求知實踐范圍,而不能任意將其混同。此學術實踐理性主義表現(xiàn)在:首先選定恰當?shù)倪\作范圍(辨?zhèn)螌W),之后在其內(nèi)嚴格貫徹科學方法論實踐(理智分析)。顧頡剛的所謂古史辨學派的方向,本質(zhì)上是一種“古典文本意義分析”的方向,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選擇,是和同時代很多偏于保守的史學運作立場對立的。因為雖然任何史學研究必然同時涉及到史書和史事,但研究者關注的“重心”不同。顧頡剛雖然以辨析已不實際存的史事為目標,其直接的分析對象確是實際存在的史書(文本實體)(考古學產(chǎn)生的掛一漏萬的歷史“物質(zhì)殘余”,與原初作為人際關系過程的生動史事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他認識到歷史1和歷史2截然不同,在研究歷史學全體之前,必須先研究文本本身的(在“代表”史事能力上的)“質(zhì)量”問題;
因此,按照科研程序,文本分析必定在史事分析之先。
顧先生比其他同時代史學家更能堅持此文本分析中心主義,不是因為顧先生比別人眼光更狹小,反而是因為比別人眼光更寬廣(戰(zhàn)略眼光之幅度為一事,戰(zhàn)術實踐之幅度為另一事)。顧說:“古書是古史的史料,研究史料就是建筑研究歷史的基礎。由古史辨變?yōu)楣艜妫粌H不是怯退的表示,恰恰相反,正是研究向深入發(fā)展的表現(xiàn)!保ā豆攀繁妗稸。1,22)顧先生青年時代曾充滿情感地表白自己治學的雄偉抱負,對于若干主要現(xiàn)代社會科學學科都提到了。就是說,顧氏的文本分析學是被(合理地)安置在一個現(xiàn)代化的整體學術框架內(nèi)的,從而反映了一種符號學式的理性主義學術實踐整體觀。顧氏高人一籌的學術整體觀意識,導致他為整體內(nèi)選擇的特定辨?zhèn)螌W領域,具有著合理的學科自足性。后者其后才有可能與其他現(xiàn)代學術領域進行有機結合。其學術理性主義,又表現(xiàn)在能夠確定學術操作的適當范圍和程序方面。于是我們可以由顧先生史學之“小”(集中于文本分析之具體細節(jié),如尚書學分析)以見其眼光之“大”(千里足下:為各種相關歷史科學的其他領域奠定共同的“史學材料學”〔而不是考古學材料學〕基礎)。我們正可以從其“砸基”動作之堅實,見其(潛在的)建筑設計圖理想之雄偉(顧頡剛未能實行的通史寫作或其他系統(tǒng)研究目標,卻可成為其大量具體課題的“視界”;
后者對前者具有著運作上規(guī)定的作用)。顧先生希望帶動別人一起工作,也是出于同樣的追求真理志愿和學術研究方式之必要:真理追求乃眾人事,非一人之力得以完成。如果學術實踐不是以有價值、可操作的方式來安排的,盡管選擇主題本身宏偉,也是欠缺學術思想價值的。許多宏觀史學并無自詡的思想價值即因此故。史學的目標在于學術研究中判斷之“真”,至于由此引生的史事認知結果,并非屬于科學程序之列。史學研究的“價值”表現(xiàn)在“真”之程度上,而非表現(xiàn)在其“結果”之“好”(史事認證之多和長)或“壞”(史事認證之少和短)上。
2。2 對象和目標
顧頡剛的史學研究的根本目標雖然是為了把握歷史現(xiàn)實(重建古史),而其直接研究對象卻是歷史文本(典藉)。我們指出過,顧頡剛史學理性主義表現(xiàn)于在整體認知框架內(nèi)選擇特定的運作域(文本辨?zhèn)危┖头椒ㄕ摚ㄒ饬x分析),故不妨礙其具體研究結果日后與其他現(xiàn)代思想溝通。而其他同時代人因雜采中西學,特別是諸子學思想(墨子、荀子、董仲舒等),而將現(xiàn)代研究方法和(來自舊學思想的)傳統(tǒng)式思想主張隨意混雜。*
顧頡剛的研究側重于歷史文本內(nèi)部各類“真?zhèn)巍敝急,而非側重于史事因果之猜測,雖然表面上他往往通過對事件因果的猜測(有關劉歆、王莽造偽的猜測等等)來支持其文本分析的正當性,并使之成為文本分析運作的合理性工具。人們往往據(jù)此責備顧氏以主觀推測史事,實際上,在我看來,史事推測只是顧氏使用的假設工具之一而已。與史藉辨?zhèn)蜗嚓P的史事猜測本身之正誤當然無法確證,但這一情況并非文本辨?zhèn)芜\作的相關性(relevant)部分,而是一種輔助性說明或一種相關于史事可能性的假設。因此,顧頡剛辨?zhèn)螌W中有關史事因果的推斷,特別是有關古人動機的推斷,都可視之為一種工具性假設,此史事推證本身當然并應該加以質(zhì)疑。由于晚清今文學派的影響,顧氏采取了通過“史事猜測”(作為研究“目標”的史事因果)來推斷文本真?zhèn)涡再|(zhì)的方法,但其實際著眼處首先是文本的真?zhèn)危ㄗ鳛檠芯俊皩ο蟆钡恼鎮(zhèn)沃妫骸氨鎮(zhèn)问隆睘椤氨鎮(zhèn)螘钡募僭O性工具而已。因此其辨?zhèn)螌W的價值不在于此類相關史事的猜測本身,而在于借助此類猜測而組織起來的文本內(nèi)在分析的成果:文本的性質(zhì)分析和其形成的外部原因的猜測,可以相互分離(有關堯舜禹的辨析,亦可如此理解)。
2。3 文本和史事
我們所說顧頡剛的“偽書辨”之自足域觀念,當然只是相對而言。他本人并非已從理論上認識到需要先隔絕一切有關史實的考辨,而是其堅強的理智分析習慣要求他自發(fā)地堅持推理范圍的合理限制性(領域、層次、方面的限制性)。他的有些關于史實的判斷,只是屬于傳承的思考習慣,有些是從方法論上希望使史實和文本相互支持。(如晚年有關商周史實推斷的部分)但是和許多其他現(xiàn)代先秦史家不同(如和后來方向大變的楊寬不同),顧頡剛始終是以文本考辨為主的(楊寬《西周史》的立場使其與著《上古史導論》時期迥然不同)。這也正是他畢生堅持理智實踐一致性的證據(jù):雖然研究目標朝向著史實推測,研究對象則始終落實在文本分析上。
顧頡剛畢生辨?zhèn)螌W工作的“現(xiàn)代性”,也反映在其潛在的跨學科策略意識上。我們稱此為“潛在的”,因為顧氏只是運作著他的堅實的理智分析力,卻并非事先研究了相關理論系統(tǒng)。* 結果,他的理智力所體現(xiàn)的理論性思維水準,反比那些專門放談理論者具有著更高的理論性價值。讓我們再次指出,他對辨?zhèn)螌W或文本分析學這個狹窄領域的選擇,正是參照著眾多相關學科的存在來定位的:因此這是在整體中的定位。而在此專門領域內(nèi),他又能貫徹全面的理智分解和綜合的運作,從而使其成績具有長期性價值。為什么他越來越專注于經(jīng)學,而非子學?這一研究課題的選擇,除了批判封建意識形態(tài)的目的外,更反映著一種深刻的史學理論意識:在嚴格的意義上經(jīng)書是“史藉”,子書不是“史(學類書)藉”,而是思想史書藉。五四時代許多繼承晚清潮流而重視諸子學價值者,往往是著眼于思想內(nèi)容層面的,從而將史學分析和哲學分析混為一談。表面上現(xiàn)時代重視子學是從封建主義意識形態(tài)制約下的解放,以表彰先秦時代的自由思想價值,但現(xiàn)代之人是否應該在現(xiàn)時代思想界全局中來對待傳統(tǒng)思想內(nèi)容呢?(胡適急于證明先秦思想已有的價值,而緩于深入新時代更有價值的新思想方法,這是他與顧頡剛后來分道揚鑣的個性因素之一)兩千年前的思想史今日還有多少時代性價值呢?五四時代那些積極鼓吹墨子思想者為什么不比較一下世界上各種遠比墨子思想高明的相關思想類別呢?反之,顧頡剛只是把舊藉當作史學分析對象,而并未簡單地過渡到思想層面來對遠離科學時代的古代思想進行哲學性研究。顧頡剛的興趣和選擇,是在內(nèi)在的、持久的、統(tǒng)一的理智力主導下進行的。這正是同時代人所望塵莫及之處。表面上侈談理論名詞和表面上炫示博學多聞,都是外在于學理的內(nèi)在價值的。堅強的理智能力(獨排眾議、一意求真的意志和行動),才是人文學術的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2。4 影響和創(chuàng)造
在研究顧頡剛史學思想形成的問題上,我們應該區(qū)分其“外緣”部分(從何人最初獲得有關學術信息;
從何人最初受到方法論啟發(fā))和其本人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部分。在其學術發(fā)展過程中,最初的思想方法之“引介”(這往往是時代的共同財富,不過是某些人適巧先出國而略微早知而已)所起的作用比例,遠不能和其本人后來的創(chuàng)造力相提并論。由于他的學術思想的特殊表現(xiàn),決不宜將其思想“根源”歸結為若干具體師友的偶然接觸;
更不是由于一時追隨過什么主義(今文學,實驗主義),而是緣于其本人的理智力和意志力。* 這一事實,甚至于須要超出顧本人有關其思想淵源之自述來加以客觀理解。盡管他本人也會以為在遵照什么前人的路子前進,實際上是在走自己的路子。日本史學思想和胡適的影響固然屬于上述情況,顧頡剛所深入考研的所謂今文學(康有為)和古文學(章太炎)對他的影響也只是表現(xiàn)在資料的歸類和組織的吸納方面。在各種中外知識吸收之中,重要的是他本人的文本分析觀點和辨析智慧,這才是使他既不同于傳統(tǒng)史學家、也不同于那些雖然曾經(jīng)共同有過辨?zhèn)问方?jīng)歷而未能像他一樣貫徹始終的同輩人士之原因。
在回顧顧頡剛思想發(fā)展史時,應該區(qū)分兩個線索:他一方面以其深厚的國學根底嚴守史學典藉脈絡,體現(xiàn)了他的史學經(jīng)驗實證主義立場(而非憑空造論);
另一方面,按照科學時代引生的現(xiàn)代理性,對前者進行獨立的解剖和拓展。♣ 雖然在直接的意義上是按照所謂今文學、辨?zhèn)螌W的老路子進行研究,實際上在此傳統(tǒng)的資料學路徑上,他獨立于傳統(tǒng)地發(fā)揮著大大超出古人的辨?zhèn)纬晒,從而達到了全新的辨?zhèn)螌W結論。古人和同時代的師友為他開啟的最初一步(如康有為、章太炎、胡適等)所體現(xiàn)的思想啟發(fā),早為他本人其后的獨創(chuàng)性思想成就所超越。所以,我們不必拘泥于時間上思想影響的先后,而應看重思想能力本身成長的速率和方向。相比之下,“引介”固然是必要的,但也是時代遲早要為其所知悉的“公言”,而其本人對推進新思想的潛力,才是思想史上因果分析之關鍵。同樣的,一個人雖然時間上先于他人懷有科學式思維,但因個人思想力的局限而會中途松懈下來,以至于前勇后懦,卒致以情害理。出身于五四時代的一些學人以及五十年代到了海外的學人中間,頗有這類例子。他們的學術實踐方向的選擇,更不應扯上周圍的政治環(huán)境。他們往往把政治與學術扯在一起,作為自身進行避難就易學術選擇的借口,這只不過進一步暴露了時代人文學者理智力相對蛻化的表現(xiàn)。
學際間不適切的互動與適切的互動效果迥異,而人文學術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人文話語意義含混之累,致使學術思維混雜。顧頡剛思想過人之處,正在于能夠存有關于不同學術運作間之適切性與不適切性的敏銳意識,故能異中見同,同中見異。史學材料,與文學材料和哲學材料相比,其構成更為復雜,因此更須細致地予以“抽絲剝繭”,因此所要求于史學家的是更高級的理智、意志、勇氣和毅力,從而能使其得以亂中取序,偽中見真。這才是史學家的才賦和工夫的最上乘表現(xiàn)。*
3。
顧頡剛和王國維
3。1 《古史辨》和《古史新證》
現(xiàn)在我們來看圍繞著《古史辨》第一冊展開的現(xiàn)代中國史學史上一種持久的史學認識論對比:這就是以顧先生為主要代表的歷史文本批評學派(疑古派)和以王國維為主要代表的二重證據(jù)法學派(信古派或釋古派)之間的理論對峙。第一冊的編選學本身是極富理論象征性涵義的。它不僅文體特異,包括長序、書信、正反論辨,而且引人注目地收進了與本書觀點對立的《古史新證》兩章。而顧先生為此兩章寫的跋文則尤其有趣:對王國維的主題“二重證據(jù)法”,只加以刊布而不予評論,卻又巧妙地從中摘引對自己“有利”而對王氏“不利”的證據(jù)(即借助王國維等所證“禹”出現(xiàn)之最古的說法,來瓦解傳說上更古的“堯舜”的真實性)。結果卻客觀地展示了王國維晚年在證明邏輯上的失誤。顧頡剛的“證”是證文本之性質(zhì)真?zhèn),可落實在“文本實體”上,而王國維之“證”的對象為證假想之史實。*
我們不必反對一些當代信史派人士將二重證據(jù)法和古史辨加以對立的企圖:《古史新證》是“沖著”古史辨而來的。1923年顧、錢兩人之間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通信,一定給予王國維很大的沖擊。顧頡剛將《古史新證》兩章納入第一冊的編輯動機中,未嘗不是有意在暗示一種“史學思想認識論對比:理智 vs 信仰”。我們還可以想象,王國維非?赡苁艿筋欘R剛的這一編輯方式的強烈刺激:畢竟王氏受過現(xiàn)代教育,從而難以忽略顧氏以其現(xiàn)代理智力所發(fā)出的有力詰難。在此冊中顧氏使“理性話語”和“信仰話語”并列,(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從而反諷地留下了一次史學認識論沖突的時代記錄。結果,王國維強烈的信仰主義,在其自負的古史學領域內(nèi)(他的精神生命之寄托處),承受著來自顧頡剛理性之堅強“壓力”。于是,王國維錯綜復雜的自沉原因中,也包含著科學時代加予一位儒教懷鄉(xiāng)主義者的精神痛苦。同為新舊交替時代的史學家,王國維在技術理性層面上進入了現(xiàn)代,而在思想理性層面上仍然屬于古代。(嚴復、章太炎等亦如是)顧頡剛雖然讀過十幾年古書,進入民國以后則毅然決然地邁入了現(xiàn)代新世紀,遂成為現(xiàn)代中國史學界 真正的承前啟后者,他既是傳統(tǒng)學術的終結者,又是新時代中國古史學方向的主要奠基者之一。顧頡剛以其一貫的君子風度,既尊重學術對手的表達權,又以或語或默的方式堅持表達自己和對手方不同的立場(如此才不是鄉(xiāng)愿,如此才是誠實),以貫徹其惟真理是問的學術理想。
3。2 二重證據(jù)法
我們來看王氏名言:“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贝司渲攸c在前半,它成了其后信古派的座右銘,大家得以假王氏之權威瓦解疑古派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但此句并不能成為明確可操作的研究原則。幾十年來對此斷言所做的批評很多。首先王氏未明確區(qū)分懷疑和否定這兩個概念,因懷疑不等于否定。當懷疑足可成為否定時,正是達到了求真的目的。如按“不能證偽,即應視為真實”原則,則可為任何虛假話語的制作大開方便之門。如果“不能否定”指可存疑,則古史辨派的主要工作正在于對古書的“史實代表性”資格提出合理的存疑。要點在于,文本分析的目的不在于通過直接觀察來證事之真?zhèn)危谟谕ㄟ^文本分析來間接證明:文本指涉關系之或真或偽。王氏的證偽要求建立在:沒有區(qū)分不同的文本形成背景,而假定一切歷史文本在指涉證偽能力上的等價性。顧頡剛的先秦史辨?zhèn)螌W,主要是針對漢魏以前文本形成的初始狀態(tài)而言的,那時的歷史文本“可靠性”遠比漢魏以來的正史系統(tǒng)和現(xiàn)代史系統(tǒng)為弱(在學術、技術、意識、思想等各個方面)。唐宋以來寫出的筆記和著述,可以在較大比例上被視為真實,乃因后世思想和技術條件可以被今人多方面加以間接合理推斷。結果,正是二重證據(jù)法的含混觀念(考古學式的古史學由此而來),才成為古史辨派之后的科學文本史料分析學未能有力繼續(xù)開展的直接原因。
在這里,顧頡剛和王國維史學理論觀的對立表現(xiàn)在:王的重事主義和顧氏的重真主義。王代表的信史派以“建設”可靠史事為第一目標,而以顧氏為代表的疑史派,則以探得史藉話語真?zhèn)螢榈谝荒繕。真(zhèn)危皇侵笇κ肥碌闹苯域炞C,而是指對文本和史事對應關系的驗證。求真派目的在于搞清歷史文本“所言”究竟為何,以及所指涉的史事真確到什么程度!扒笳妗标P心的是文本對其“所指”的意指關系本身,真假即指二者的相符關系。而所得結論之或真或偽,均為科學研究之正當結論(科研成績和此成績之社會效用為截然之兩事)。對于科學態(tài)度而言,合理的或真或偽結論,是同樣有價值的。至于有關傳說史事之獲驗證與否,以及被推倒的史事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社會文化效應等等,乃屬科學程序以外之事。一如研究數(shù)學物理者只論實驗、推理結果之正誤,而不論結果正誤的社會性效應如何。因為后者已是另一領域內(nèi)的問題(應由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處理的社會“工程”類問題)。
從歷史符號學角度看,所謂“二重證據(jù)法”顯然不是一個嚴格科學性的概念。因為它簡單化了兩個不同學科(考古學和古史學)運作程序之間的關系問題。例如,就殷商史研究中的二重證據(jù)法而言,問題還不在于實物史料和史書史料在指涉時間上是否相合,而在于兩類史料對象的構成不同。何況先秦史書的指涉時間和制作時間二者也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盡管先秦史書偽作甚多,但編寫者在竹帛上刻制文字時具有的記錄和編寫意識和技能,是和甲文時代書寫者在龜骨上刻句時的記錄意識和技能極不相同的。因此也就是,二者在各自文字實踐中體現(xiàn)的觀察、記錄、目的、慣習、技術條件等等情況非常不一樣。二重證據(jù)法打算將兩套文本類型統(tǒng)一處置,乃因簡單化地以為二者都“體現(xiàn)”著(實僅“指涉”著)同一客觀歷史對象。但是我們并不能以史事或史實“為對象”,而只能夠以史事之“代表”(文字記錄和非文字實跡)為對象。因此須先研究直接對象(書寫文本)的各種意義表達層面和其成分構造。此外,應當指出,一門有關古典文本的符號學研究,當然是包含著古典時期各種語史考據(jù)學類別的(小學,分類學,書藉制作史等等)。另一方面,考古學、古文字學和古史學諸不同的相近學科之間,不僅可能而且必須進行密切合作,這也完全合乎跨學科運作的要求。然而問題相關于學科之間溝通和合作方式的合理性問題,不能根據(jù)研究者的主觀信仰,來對不同學科間的材料和方法予以隨意搭配。順便指出,史前史學、考古學、歷史人類學和古史學之間的學科互動關系,實為今日西方史學理論界正在探索的前沿課題之一。有鑒于此,我們在處理考古學、古文字學和古史學的關系時,也應當關注國際相關科研探討的進展。
3。3 疑、信、釋三派的劃分
所謂疑古派、信古派、釋古派三分法,作為現(xiàn)代史學思想史的三組學者群的稱呼,實際上當然均有確指,但其中衍生出了派別之所指和派別所含字義間問題的混淆:“疑”、“信”、“釋”三個關鍵字成為三個派別的學術原則區(qū)別的標志。其實這三個字可以并必然適用于任何學術思考步驟,本來與學術立場無關。疑為疑問,即提出問題,無問題即無思想;
信為對所得結論的認定;
釋為解釋,即對內(nèi)容涵義的闡發(fā)和說明,任何學術思考均須對研究對象進行解釋。故以此三字作為三個不同史學派別的區(qū)分原則,殊為不妥。一些海外學者基于表面上的意識形態(tài)認知,誤將五四時代的理性學術思想也稱之為“激進”,因此才有余英時等對顧頡剛晚年學術的如下評語:“從勇猛的疑古轉而為審慎的釋古了!*
懷疑即提問,此即為與“學”相對而言的“思”之表徵,應屬任何科學實踐的基本特征,F(xiàn)代期中國史學之所以特別突出這個特點,乃因現(xiàn)時代與古代在文化觀和研究寫作的環(huán)境和條件之間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斷裂”,現(xiàn)代學術應該對“前現(xiàn)代期”學術進行系統(tǒng)的批評整理,此乃理性與科學必有之義。正當此批評性研究工作開始之際,反理性批評的學術勢力一涌而出,其所謂信古派者,乃欲將古代典藉神圣化和古玩化,使之,象儒教時代一樣,成為信仰膜拜工具,從而抵制現(xiàn)代科學對歷史和史學的客觀認知努力。一些學者雖未必如此明確意識,但因受到傳統(tǒng)思想方式和個人功利主義意識的影響,遂欲把歷代史藉的解釋權作為建立民族“自信心”的手段。*不知道,個人和集體的自信心應當建立在求真的學術目標之上,而非建立在為祖先編造偉大神話的愿望之上。今日所謂學術空氣浮躁,其根本在于學者欠缺顧頡剛一代所有的求真理之熱情和意志力。所以,今日的學術問題,包括史學學術問題,首先還不是學術性問題,而是學術實踐涉及的心術問題。在二十世紀中國學者之中,顧頡剛先生畢生的學術實踐,首先表現(xiàn)出來的是其作為一位現(xiàn)代仁者的端正心術。
4。
中國史學的學科類別劃分
為了進一步理解顧頡剛辨?zhèn)螌W今日具有的時代意義,有必要對歷史科學內(nèi)部的進行合理的學科劃分。
4。1 中國史學的四個類型
“中國歷史學”領域,應當說含有四類不同的材料對象群:a。甲文金文(考古學的出土文物暫不論),b。先秦史藉,c。正史系統(tǒng),和d,F(xiàn)代史學。四者大致對應著歷史過程的四個先后階段。這一提法同樣相關于前述歷史1和歷史2的區(qū)分概念。我們不以文本“指涉”的歷史時期為標準(客觀歷史階段),也不以文本制作的時期(史書編成時代)為標準,而是以史料的組成方式為標準,雖然史料的構成自然聯(lián)系于其內(nèi)容指涉的歷史以及相關于史料形成的歷史。史學學科的劃分,根本上說,不是由于所指涉的歷史階段的不同,而是由于學科史料構成類型的不同。因此我們不僅不宜于將歷史學和人類學、考古學等不同學科的史料和方法論,按相同方式隨意加以運用,也不宜于對“歷史學”諸不同階段學科加以隨意混同;
也就是不能把各時期的史料當作同一類史料加以統(tǒng)一處理。此外,四種不同的史料構造,也對應著四種不同的方法論要求,從而也就對應著四種不同的學者知識準備的要求。嚴格來說,廣義“歷史”作為客觀社會過程,可以成為一切社會人文科學所朝向的研究目標,但這個在不斷逝去中的歷史過程,不可能被研究者直接加以“觀察”。我們只能通過作為狹義史學(即現(xiàn)行職業(yè)史學)中現(xiàn)有的“表達材料”(歷史2)去間接把握“歷史現(xiàn)實”(歷史1)。如果說歷史1可視作在其構成上具有著高度客觀統(tǒng)一性,歷史2 中的諸類別則不具有此構成上的統(tǒng)一性,因為它們,作為學科運作實體,都只是人為加工的“制成品”,各自帶有不同時代的史學制作中的不同技術性特點和歷史功能。
其中最易發(fā)生的混淆發(fā)生在彼此“所指稱之歷史”(歷史1)大量重疊的第一類和第二類之間,前者涉及考古學、古文字學、人類學,后者涉及傳說史學、考據(jù)學、經(jīng)學解釋學以及現(xiàn)代文本批評。對于歷史科學建設來說,我們不應以所指歷史階段,作為史學類別的劃分標準,而應以材料的構成方式和其相關方法論類型,作為劃分標準。上述四類史學彼此之間存在有明顯區(qū)別,不可互相隨意溝通。不能因為均相關于“歷史”(歷史1)這個總稱,而認為都“屬于”一個“大學科”(“唯一的”歷史2),認從而把各階段的歷史都看作是“同質(zhì)性”的。實際上,現(xiàn)代期史學與前三種類史學非常不同。甚至于當代西方史學理論家對此問題的態(tài)度,也不免表現(xiàn)出嚴重的誤會,例如以為可以把十八、十九世紀歷史著作群,當作歷史學一般分析的典型對象(懷特,伊格爾斯等)。如果連考古學和歷史學都被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混為一談的話,把前三種史學混為一談也就不足為奇了。實際上“甲骨文學術史”(其他出土文物和金文暫不論),“先秦典藉史”,“正史”以及“現(xiàn)代史”,作為四種歷史學術話語及其研究類別,彼此的構造非常不同(包括材料和方法兩方面)。不能因為四者均含有對同一時間段(如殷商)的指涉性,就可以將四種歷史話語放在同一運作平面上加以混同論述。
4。2 “現(xiàn)代史”和史學認識論
科學工業(yè)時代的到來,使得人類知識的結構和功能發(fā)生了本質(zhì)改變,前科學時代的史學和科學時代以來的史學,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學術實踐形式。* 而時至今日人們還在歷史系內(nèi)將“歷史學”諸科目看作具有著統(tǒng)一的研究對象:“歷史”。我們的歷史知識,雖然來源于社會現(xiàn)實,但是通過主觀的認知意識和客觀的技術工具來構成的。至于現(xiàn)代以來的所謂“歷史學”,應該打上引號了,因為現(xiàn)代歷史過程的觀察、記錄、分析、編寫的工具已經(jīng)空前豐富化,從而使得現(xiàn)代歷史知識和以往各種歷史知識在類別構成上迥異。也就是說,今日歷史話語的“近真度”已經(jīng)大為提高,原則上使得現(xiàn)代人類已可以近乎充分地把握現(xiàn)代歷史因果之真理。(現(xiàn)代史學學術的危機,乃源于人為的政治性、技術性障礙,而非源于學術方法論的缺欠)換言之,自現(xiàn)代時期以來,歷史1和歷史2在原則上已非常接近,也就是大量的歷史話語接近于直接反映現(xiàn)實本身。例如,經(jīng)濟、政治、軍事等主要社會過程,均具有詳盡的文本記錄和分析結果,社會媒體如報章和電視類觀察、記載、分析手段等等,更是與現(xiàn)實過程近乎同步形成。(現(xiàn)代史的成就足以反駁后現(xiàn)代主義虛無認識論,如為納粹歷史辯護的謬論等等)對現(xiàn)代歷史學的對象而言,首先“歷史”這個標稱的涵義已經(jīng)空前擴大化和復雜化了,以至于應當把它和前科學時代史學研究分離開來,對此暫不詳論。但重要的是,現(xiàn)代期史學的特殊構成,可成為我們檢討和分析前現(xiàn)代期諸史學類型的身份和構成的某種有效參照系,對于我們認識前現(xiàn)代期歷史的真理問題,提供了更可靠的參照規(guī)范,因此可以間接促進了我們對前現(xiàn)代期史學認識論的理解。
前現(xiàn)代期史學中的前述三主要類別可規(guī)定為:狹義的史前史類,傳說史類(先秦史)和古典史類(正史系統(tǒng))。從史學認識論角度看,三者之中又以顧頡剛古史辨一代處理的傳說史類最值得注意。♦ 就正史系統(tǒng)話語而言,其政治、社會、文化、寫作方式等等,呈現(xiàn)某種突出的統(tǒng)一性和相對可查證性。它的文本系統(tǒng)和歷史現(xiàn)實的關系也較比明確,也就是其歷史話語的似真度或失真性,均具有內(nèi)在結構性的特點,便于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遠古時期出土文物,包括文字類文物(甲骨金石),數(shù)量上先天限定,所提供的歷史信息不可能充分擴大,而且此類“呆滯性”歷史信息,更多地屬于社會文化層次,(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而非屬于歷史事件層次(因此在性質(zhì)上遠離“歷史現(xiàn)實”)。一些古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混淆了考古學和古文字學在學術世界內(nèi)的存在層次,以為可以通過社會物質(zhì)類文化性知識,自然地過度到歷史事件性知識。實際上,現(xiàn)代中國古史學所面對的認識論問題,又比一般考古學和歷史學關系問題更為復雜,質(zhì)言之,這主要關系到古文獻學和甲骨文學的學科互動關系問題。(跨學科方法論不僅處理學科間合作的可能性,也須處理二者互動關系中的合理條件和限制)
4。3 “先秦史”學科的特質(zhì)
從史學角度研究經(jīng)學的性質(zhì),成為宋代以來千年辨?zhèn)螌W傳統(tǒng)的共同傾向。五四學人在科學時代,更在全新的高度上,發(fā)展了這一歷史的實證思考傳統(tǒng)。為什么說先秦經(jīng)學和子學的史學內(nèi)容,應該納入一種特殊的古典史學類別?首先因為,和正史不同,“先秦史”中諸歷史文本的“來歷”難以查證,正如《圣經(jīng)》的文本來歷難以查證一樣。與正史話語不同,先秦歷史話語中史事、傳說、神話混合難分,其文本構成方式遂成為一種特殊的研究對象,F(xiàn)代時期一種完全非科學的說法是:既然古籍中史事與傳說不可分,就應均視其為正當?shù)氖穼W材料。這類看法完全欠缺顧頡剛所具有的科學求真意識。他們關心的不是“真知”有多少,而是關心“可(促進信仰之)用”的材料有多少。從史學認識論角度看,先秦史的主要特點還不是其“三重”成分構造性,而是現(xiàn)代學者對其制作之歷史過程欠缺合理推斷的條件。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的“造書過程”是發(fā)生在秦后的。研究者對各代“造書過程”的推斷能力,決定了相關史學學術運作的特點。
現(xiàn)代國學者因為與古人分享同一批文本典藉對象,遂傾向于認同于古人治學方式,以為身為現(xiàn)代人的自己和身為古代人的古代史家,為同一類學者(遂產(chǎn)生了繼承古代“道統(tǒng)”、“學統(tǒng)”的自期)。實際上,這一誤解乃因未知學術之本質(zhì)在其方法和材料的構成,而非在于文本所指涉的歷史現(xiàn)實之異同。在史學話語編寫方式上,古今完全不同,因此現(xiàn)代學人不能直接援引古代話語作為今人話語的現(xiàn)成組成部分(直接援引未加整理的歷史舊藉資料是不妥的,顧頡剛對此多有警告)。對于先秦典藉更加需要這樣的區(qū)分意識,這就是為什么古史辨派大多能夠堅持這一古今史學話語區(qū)分原則。其結果就是須先對歷史典藉文本進行“解剖”或“重釋”(分析批評),認識到兩種不同史學方法論之間需待“辨證地”溝通而非隨意混同。
中國古史學研究,是人類一切古典史學和傳說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三重(史事、傳說、神話)構成性成為最具特色的人類古典史學類型之一。而古史辨派對此類歷史文本的實證式批評解剖又相當成功,足以成為人類“比較古典史學”(中東史、猶太史、希臘史、東亞史)進一步開發(fā)的普適模型之一。這一歷史階段的各國史學,均以史事和體現(xiàn)信仰的神話傳說之混合為特色,除史學意義外,它們也是研究人類信仰形成和歷史行為互動關系的珍貴資料。
4。4 考古學和古史學
考古學、史前史學、歷史人類學、古文字學和古史學等學科之間,由于指涉著共同的歷史過程,彼此存在著密切的學術關聯(lián)性。但是我們所強調(diào)的跨學科方法論,不是指不同學科材料的隨意搭配,而是指相關學科間在理論邏輯上的有效溝通和有機配合。就中國古史學而言,一方面考古學和古史學需要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卻又須防止簡單化地將兩個學科內(nèi)的內(nèi)容任意搭配。不適切的(irrelevant)學科內(nèi)容搭配,反而會成為學術邏輯混亂的原因。古史學中的“物質(zhì)類史料派”固然也是強調(diào)以整理包括文本在內(nèi)的一切史料為古史學研究之優(yōu)先,但他們沒有嚴格區(qū)分史書(歷史2)和史事(歷史1)的“構成”不同;
史書絕非史事的直接代表,不是在處讀解史書時就已觸及到了史事。當現(xiàn)代考古學形成后出現(xiàn)的非文本史料和原始文字史料(甲金文),表面上似乎開辟了史學研究的新天地,但物質(zhì)史料派未注意到,史書的史料意義不僅與出土實物的史料意義不同,它也與甲金文一類書寫類史料的構造和功能不同。當初中研院史語所不僅忽略了歷史理論建設,而且在考古學和古史學的關系上,還犯了已經(jīng)不少人指出過的簡單化毛病?脊艑W雖與古史學指涉同一歷史階段,但對象在時間段上的疊合,不等于兩個學科可簡單互通,因“學科”主要指的是材料對象之構成方式和相應的方法論類型。很多現(xiàn)代優(yōu)秀考古學家們并沒有可與古史學家相比的文獻學訓練,又忽略了古史辨派對古籍真?zhèn)窝芯康闹匾獌r值,而憑借本學科 屬于“現(xiàn)代科學”的自信,對復雜的古史材料進行未必適切的(relevant)學理判斷。實際上,考古學和古史學的材料和運作程序應當嚴格劃分,彼此在證據(jù)上的相互支持,也只能是間接的。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固然屬于跨學科方向,但“交跨方法”的適切性是要特別探討的,不能隨意“比附”。特別有趣的是,考古學作為偏重自然科學方法論的社會科學學科,卻往往會將研究者個人的感情因素引入研究過程,結果,準自然科學式的考古學學者最后可能不以求真為最終目標,反而以在對象域上“求用”為目標。(如以“拉長”時間、“擴大”地域之結果為科研之成就準繩之類)不以分析出土文物之史學學術涵義為目標,而以發(fā)現(xiàn)和積累物質(zhì)性史事之多少(所謂挖寶)為目標。結果,學術民族主義,不僅在方法論上趨于保守,而且在為學目標上也違反了科學原則。
5。超越“現(xiàn)代中國學術思想史”學科的局限
5。1 現(xiàn)代學術思想史:成就和局限
一方面,古史學的科學發(fā)展不可能只在傳統(tǒng)古史學資料的基礎上經(jīng)驗主義地完成;
另一方面,應當分清作為學科的“古史學”和作為此學科指涉歷史時段的“古史學”。前者更多地相關于方法論,后者更多地相關于經(jīng)驗材料。古史學理論的建設當然首先是指方法論的建設,因此更多地相關于現(xiàn)代社會人文科學的理論部分。作為“材料”的古史學甚為古老,而作為“方法論”的古史學則須與時更新;
方法學與歷史時間段無關,它永遠是現(xiàn)代性的。考慮到符號學和中國古史學的關系可能比任何其他歷史科學部門的關系都更具有相關性(relevance),中國古史學的理論更新,可以說,反而偏偏會與最新型的人文理論,例如符號學和解釋學,發(fā)生密切關系。為什么?因為在上述四類中國史學分支中,先秦史類別在構成上和意義上最為含混,而符號學的主要任務就是以含混性文本為其主要分析對象的。
二十世紀初以來,中國的思想史明顯地是中西思想?yún)R通的歷史。早期梁啟超、王國維一代在文化和學術方面發(fā)揮的開風氣之先的作用,受到來自日本的西方思想和方法論的啟發(fā)。他們談論的材料都是中國歷史上的,但觀點和方法已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思想有著明顯的差別。不能因為他們使用的歷史材料與清末以前學者使用的歷史材料相同,遂以為僅僅是“一脈相承”關系。再下一代胡適、傅斯年等,將此中西匯通的潮流進一步向前推進,而且他們的知識是直接來自歐美的。五十年代以來,海外中西學術匯通的工作更進一步落實在西方本位的學術制度上;
即隨著歐美漢學界的發(fā)展,海外形成了中西學術匯通的機構實體,研究的重心也已轉移到了海外。因此,現(xiàn)代時期每個階段上中國國學和古史學的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中西學術匯通的產(chǎn)物。問題在于,此一中西學術匯通的范圍、方面和理論程度究竟如何。情況是,百年來中西學術匯通的方式是相當欠充分和相當片面的。目前探討人文科學學術方法論提升的各種努力,主要局限于回顧和思考現(xiàn)代中國學術思想史的得失,從而在范圍和視角方面嚴重自我設限。只不過由于在特定國學-漢學學科共同體內(nèi),形成了“行內(nèi)”共同話語世界,人們遂習以為常,并形成了學科內(nèi)維持理論共識的穩(wěn)定循環(huán)。
五四以前梁啟超一代的初期啟蒙時代不談,后來的歐美漢學界因為成為了中西混合的學術實踐,也可暫切不談。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學術思想史的重要一支,是由胡適、傅斯年等歐美派確立的,最后并落實在中研院史語所的建立和其運作方向的規(guī)定。在此過程中,作為官方學術組織者的傅斯年先生所起的作用最為關鍵。傅先是參加顧頡剛、胡適等通過古代文獻批判進行的“疑史運動”,史語所成立后又成為依賴考古文字學建立“準信史 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在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思想史中,文史哲三科內(nèi)又以史學具有第一重要性。這個現(xiàn)代時期唯物史觀以外的中國史學及其理論主干,大致是由歐美留學生領導的,所取得的學術成績方面,勿庸置疑。但此中西學術匯通的方式,也表現(xiàn)出忽略理論建設的明顯片面性,其結果不僅影響到中國史學的理論建設,而且影響到現(xiàn)代史料學的發(fā)展。五四一輩“海龜學人”的長處短處應該區(qū)別看待。作為最早一批接受西方文科教育者,他們的西學知識還是非常初步的,卻在不成熟的中國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意外地發(fā)揮了主導的作用。那些雖然待在海外但主要關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術的二十年代留學生們,他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海外研讀當時西文社會科學經(jīng)典書藉、特別是理論書藉呢?這一情況相關于他們那時對于當時西方的學術思想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回國后,他們在國內(nèi)學界立即成為西學解釋“權威”,這種情況究竟利弊如何?事實上,他們的學養(yǎng)和態(tài)度的確決定著當時和其后中國的文化、學術、乃至思想的方向,甚至于時至新世紀的今日,復又卷土重來。實際上他們對當時西方學術思想的主流及其理論的了解自然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在當時中國具體社會文化環(huán)境內(nèi),加上一些人欠缺內(nèi)在的求真沖動,他們選擇了實質(zhì)上是短線功利主義的國學研究至上的決策。當時中研院的重點不放在中國學界急待提升的現(xiàn)代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的知識研習上,而放在利用初步經(jīng)驗科學方法論來“整理國故”的目標上(“史學就是史料學”為此精神的確切寫照),而對于現(xiàn)代“整理”的方法卻不甚講究,這一狀況反映著一種什么樣的時代知識分子性格呢?另一方面,按照此一不重視基本理論建設的中研院史語所所擬制的“旨趣”,連其“史料學”觀念,其實也是相當有局限的。從此大家不忙于促進(在材料和理論兩方面)“求真”所需的高級大腦活動,而是滿足于“動手動腳”、“到處挖寶”,并長期壟斷此“寶”(見胡厚宣、陳夢家等人之批評)。此一科研方向幾十年來一直影響到海內(nèi)外古史學界主流,這對于中華民族精神和學術的發(fā)展又意味著什么呢:急于積累中華物質(zhì)史之遺跡(政治、文化、學術各個層次上的“求用”技術),緩于追求中華學術現(xiàn)代化所需的科學理論武器(各個分析層次上的“求真”工具)!
物質(zhì)類史料派的學術交流環(huán)境中含有兩個關系面:傳統(tǒng)學術和西方漢學。對于前者而言,他們擁有了新知,分析能力明顯較為優(yōu)越;
對于后者,他們的國學修養(yǎng)當然是洋人望塵莫及的。這兩種優(yōu)越感,后來一直延續(xù)下去,直到延申至今日海外。因此對于什么是“歷史科學”這個整體,他們連考慮都不考慮;
以至于在學術宏觀的視野上,還趕不上最早一代的梁啟超。他們的史學“經(jīng)驗主義”對于后來“國故研究”的范圍和方向則帶來了嚴重的理論局限,未能認識到:和“學術思想”有關的,究竟是材料呢,還是理論呢?即使是“材料”,也應該是用現(xiàn)代方法論整理過的材料,而這個現(xiàn)代方法論是要花大力氣來研習的。
二十年代文科留學生鳳毛麟角,國內(nèi)沒有可與首批海龜相對比的現(xiàn)代知識力量,從而導致他們滋生了“過早成熟的”自信心(傳統(tǒng)儒家“以天下為己任”志向中壞的一面:以不知為已知)。首先,胡適、傅斯年一輩最早的歐美人文科學留學者所掌握的基本科學觀念,只是來自十九世紀主要以自然科學為模型的早期社會科學知識。他們對于二十世紀初葉發(fā)展迅速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進展還非常隔膜。胡適所謂實驗主義,不過是初步哲學常識而已,今日史學界因其說出的一個常識性口號,而認為其中含有甚麼深奧學理根據(jù)。由于兩人基本隔膜于當時的價值哲學、心理哲學和社會學理論,對于有關于歷史科學的復雜認識論和方法論要求,了解十分有限。其情況肯定還不如今日中國留學生。而人所共知,留學生在國外學習時,尚處于較低學術等級,回國后還需另行努力才能逐步提升各自的理論修養(yǎng)水平。比起今日留學生西學水平不如的胡、傅二人,回國后基本上并未再提高各人之西學修養(yǎng),如何能說是長期保持中西貫通之眼光?他們的長處是舊學的家學淵源與西學常識之結合。因此他們80年前提出的有關中西學術結合方式的史學策略,只能視之為階段性目標,不可能看作具有持久性意義。實際上,今后中國史學理論建設,反而首先須要檢討其中國現(xiàn)代史學史之得失,并克服其時代性的認知局限。一般來說,他們那時還不能區(qū)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認識論上的的不同,尤其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不同。(在嚴復科學觀影響下的當時新派人士中不少人都是如此。(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是可以理解的時代局限,而新時期的中國學界中還有人以為應該以他們那一代的理論認知為基礎。知識差距的盲點,競然可跨越80年。┑,五四時代學人不少都是“暴得大名”;
問題是,在中國社會環(huán)境內(nèi),“學術聲名”本身有自動增值能力,學術的影響力遂與名人效應同步增長。后代學界遂有不問學術本身而只問學者積累的知名度大小的社會慣習,F(xiàn)代學術史反思,遂充滿著一種大家爭炒偶像知名度的智性娛樂。(排比大師席次等等均反映了學界多麼重視學術的社會性“影響”大小,而不問此影響究竟有何內(nèi)在學術價值,因為要判斷后者是有賴于另一種較高理論知識準備的。)
現(xiàn)代中國學術思想史的研究,恐怕不能夠因為非屬唯物史觀派的一批批著名學人,在新時期獲得了“政治上的平反”,遂以為他們幾十年前的學術可以代表新時期學術的新方向,并傾向于將其學術偶像化。顧頡剛辨?zhèn)螌W動機,是和他反對學術權威神圣化的動機完全一致的。新時期三十年來,我們的西學知識已然大增,應該有能力對百年來中國學術史進行批評性的檢討。中國史學理論的建設,首先需要這種批評檢討的求真態(tài)度。須知,二十年代時學習西方社會科學的中國留學生的西學認知,不僅必然是初步的而且是片面的。他們待在柏林時,不是象日本留學生那樣知難而進、勇于關注周圍知識理論主流,以期在較高層次上理解西方知識,而是避難就易、稍獲西學常識后就轉向對他們遠為容易的國故整理工作,于是在海外大讀流失的中國典藉;貒螅詾橹袊鴮W術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初步掌握的西方科學來解釋中國古典學術,于是匆忙地選定了一條“史料學民族主義”的學術國策。在此情況下,他們的史學認識論主要缺欠有二:未能明確區(qū)分事實和價值(因為對于自然科學來說如此區(qū)分不大必要);
以及未能區(qū)分事實與意義。這兩點不僅與學者的真理觀直接相關,而且恰恰與古典史料整理方法論密切相關。前者與區(qū)分信仰和真實相關,后者與區(qū)分書寫話語和歷史現(xiàn)實相關。胡適和傅斯年二人從早年的疑古健將到后來傾向于“信古”,并傾國家機構力量,企圖通過“自然科學式”的考古學程序,來重建所謂“信史”,其根本原因乃源于其史學認識論之局限。
傅斯年的史學真理觀不如顧頡剛的史學真理觀,這主要表現(xiàn)在二人有關區(qū)分事實和真理的基本觀念不同。從根本上,這是學人在治學之倫理學態(tài)度方面的不同。結果,留洋者的西方理性主義,反弱于未留洋者的西方理性主義。這種情況,今日依然可見。結果則是,顧頡剛能以經(jīng)辨?zhèn)味白R真”為喜,傅斯年則以經(jīng)編成古歷譜而“證事”為喜。求真目標主要為西方傳統(tǒng),重事目標主要為中國傳統(tǒng),結果倒是留學西方者堅持后者,未曾留學者則堅持前者。實際上顧頡剛所堅持的文本實證辨?zhèn)螌嵺`,是符合于人類普適的理性主義精神的。
5。2 現(xiàn)代學術民族主義和跨學科方向
百年來具有濃厚信史派傾向的若干學術派別之局限性,可通過跨學科方法論的溝通加以克服。只有通過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性交流,才能認識本學科理論框架的局限。* 學科自身的理論性建設不可能在本學科內(nèi)部加以經(jīng)驗性的解決。對于中國古史學而言,首先需要超越現(xiàn)代中國學術思想史內(nèi)形成的學術觀之局限,要像顧頡剛一樣不為“大師”和“權威”的聲名所震攝。♦在現(xiàn)代中國學術史上,唯物史觀以外存在有四大史學主流,他們一方面對史學的現(xiàn)代化做出過各自積極的貢獻,而另一方面又程度不同地成為導致中國史學界理論知識不足的歷史性原因:
a。王國維二重證據(jù)法系統(tǒng):涉及文本分析和史實推證關系問題
b。傅斯年史語所系統(tǒng):涉及甲骨文史學和先秦文獻史學關系問題
c。錢穆新亞書院系統(tǒng):涉及史實信仰態(tài)度和歷史求真態(tài)度之關系問題
d。當代漢學系統(tǒng):涉及東方考古學、漢學教養(yǎng)學和中國歷史科學的關系問題
王國維青年時的一般哲學愛好,自然有助于他在技術層面上所進行的文本科學考證工作,但這并不說明他的文化觀和史學觀是建基在中西學術匯通之上的。應當說他的人生觀仍然屬于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范圍。很多人都是在某一層次或某一方面采取某種立場,而在其他層次和其他方面采取不同的另一種立場。陳寅恪對王國維自沉后對其文化精神之稱揚,應該說是“意思不明”或者說是感情用事的。(顧頡剛的有關感言則真切而公正)我們今日必須不為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框架(涉及到有關諸“大師”的故事,形象,聲名之形成和效果等等)所局限,重新選擇更寬廣的人類學術視角,以客觀地重估二十世紀中國學術的得與失:既要認真學習五四時代學人的積極知識成果,又須超脫其理論上的時代局限性。百年前梁啟超“新史學”一代的文化學術環(huán)境早已時過境遷,今日必須在更全面的學術知識框架內(nèi),設定我們的當前“新史學”之身份。應該記住顧頡剛史學實踐的意義:我們的任務是為今人和后代求往事之科學真理,不是為了美化古人及其事跡以求感情安慰。民族的信仰應該建立在自身對真理追求的信念上,而不是建立在對奴隸主、封建主權威系統(tǒng)的懷念上。
在對比顧頡剛和錢穆的古書考辨的工作時,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兩人的不同。新亞書院階段以及后來錢穆成為兩蔣“國師”,都與其強烈史學信仰主義有關。當他把信仰主義帶入思想史考察和政治史分析后,其學術民族主義立場遂正式成形,并成為海外各地五十年來國學、甚至華人漢學的思想方向根源,其突出特點是:忽略當世世界思想大勢,宣揚史學懷古主義。以至于其身處西方高等學府的后繼者,會在時至90年代還能公開提出甚麼“天地君親師”口號!這是多麼令人驚詫的時代倒退觀!(這樣的保守學術思想,會被國內(nèi)國學界看作海外先進理論代表,難道不正因為跨學科思想交流之不足么?)學術民族主義者的根本問題,并非因為他們更尊重孔子思想,而恰恰是因為他們未能遵循孔子之教導,結果往往已不知或淺知為已知。人生有限,誰也不可能不學而盡知,于是在知識膨脹之今日,必須講求“合作問學之道”:這就正是跨學科方法論的宗旨之一。為此不同學科的專家之間應該相互問學,而不是謹守學科本位,維持本學科的“論述自治區(qū)”。就古史學而言,開展跨學科對話尤其必要。
五四時代以來,一些學習自然科學的人,他們在對待史學的態(tài)度上,也不免一定程度上采取封建信仰主義,因為他們對現(xiàn)代人文社會科學比較隔膜,而又以為數(shù)理化需專門訓練,文史哲則人人可為。結果在文史哲領域內(nèi),他們聽任常識和習慣支配,有時不免會以其自然科學的背景掩蓋其對文史哲理論的非科學態(tài)度。對此嚴重學理問題,國學界和古史學界至今未能明確認識。這種情況也因為史學界長期以來存在的學科本位主義之限制。因此,如果以自然科學的眼光來規(guī)劃中國古史學研究,就會受到理解條件的限制;
科學和科學是不一樣的。(同理,80年代中國青年一代倡導的以自然科學為模型的“三論史學”,也闖入了同一簡單化的理論誤區(qū)。)于是即使在處理有關考古學和古史學關系的現(xiàn)代史料學概念上,也會出現(xiàn)學術民族主義和自然科學觀傾向于相互“配合”的現(xiàn)象。例如晚近在臺灣中研院,已故張光直副院長要把中研院文科辦成世界“漢學中心”一事表明,他以為中國的人文科學中心就是“漢學”(傅斯年當初要把史語所辦成“東方學”中心,其基本觀念,如出一轍)。學術民族主義甚至于誤認為堅持對傳統(tǒng)學術進行批評整理的觀點,表現(xiàn)了學者欠缺愛國主義或“數(shù)典忘祖”(徐復觀語)。海內(nèi)外不少自以為具有科學觀的學術民族主義者,其實所欠缺的正是顧頡剛氏具有的那種求客觀真理之心念和意志。為什么五四時代一些知識分子先是以“求真”為目標,后來反而轉為以“求用”為目標呢?因為:一以貫之為難,擇善固執(zhí)為難。此亦相關于孔子所教導的“學為己”(求真)、“學為人”(求利)之別。
所謂跨學科科研方向,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片的錯綜復雜互動關系問題。此一學際關系學,也是今日符號學的重要課題之一。如果不注意研究適切的學際溝通關系,而是在論述中隨意進行跨學科比附和裝飾,當然也達不到學科間相互溝通的效益。現(xiàn)代中國史學史上出現(xiàn)的各種學科關系學,遂應當成為中國古史學理論未來發(fā)展的重任務之一。
6。中國古史學的世界學術意義
6。1 五四時代史學家的獨特成就
五四時代眾多杰出史學家的個人“知識組合“,不妨稱之為思想史上的“絕配”。一方面他們曾作為儒教社會史上最后一代學人,有幸自幼受過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教育,近乎和古人一樣熟悉舊藉;
另一方面,在進入青年期后又逢科學時代興起,結果,在他們身上,中華學術史上重實證的積極方面(體現(xiàn)于“良史觀”、考據(jù)學和辨?zhèn)螌W),得以匯通于現(xiàn)代科學思考方式,從而使他們得以空前絕后地完成了對古籍文本進行科學批評整理的階段性任務。前清儒士沒有現(xiàn)代科學觀念,即使具有一定的實證性批評精神,如崔述、康有為、崔適等,但因時代所限,不可能對歷史文本進行充分、徹底的理性分析(如仍然迷信六經(jīng)思想內(nèi)容和相信孔子為經(jīng)學祖師之類),盡管他們?yōu)槲逅臅r代史學家們準備了革新考據(jù)學和辨?zhèn)螌W的學術條件。五四學人達到了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人文科學史上至今仍屬最高水平的人文學術成就。當然,時代所限,他們還來不及處理中國史學學術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下一階段任務:提升國學和史學研究的理論化水平。* 新時期的古史學家和人文科學家,將在五四時期史學 家研究的基礎上,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xù)探索。
6。2 古史辨派“文本實證主義“之現(xiàn)代意義
顧頡剛的理性主義文本考據(jù)學研究,基本上沒有受到80年來海內(nèi)外各種保守主義史學觀點的影響。古史辨派的史學研究,在摧毀封建主義意識形態(tài)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乃人所共知;
而他們在歷史文本分析方面積累的學術成果,才是該派、特別是顧頡剛本人的更為重要的貢獻方面。♦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史學思想,不僅在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和史學史上具有持久的重要意義,而且在未來中國古史學和中國的乃至世界的史學理論建設方面,也將發(fā)揮重要作用。♥正是在國際非理性主義史學思想廣為流行的今日,古史辨派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學術理性主義,進一步增附了其世界意義。這一意義甚至于不限于史學界,而應影響到人文科學各域。
歷史符號學的主要目的是對原始文本進行意義和功能的分解和組合。顧頡剛先生畢生的事業(yè)可以說都屬于這一方向。歷史符號學的重要分支之一正是史學材料學的分析研究,F(xiàn)代史學理論包括史料學理論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其關鍵正在于從相關學科中吸取理論性和技術性資源。現(xiàn)代化的史料學,既包括傳統(tǒng)的小學和考據(jù)學(作為現(xiàn)代史料學的材料來源和技術層面的傳統(tǒng)方法論技術),也包括現(xiàn)代語言學、語義學、符號學和解釋學。后幾種現(xiàn)代學科,恰恰屬于今日西方人文科學主流之前沿。中國古史學作為歷史1,固然屬于遠古史事范疇,而作為歷史2,則完全可以屬于現(xiàn)代科學范疇。重要的是注意到,顧頡剛學術,比其他現(xiàn)代中國史學家,更適于與當代前沿史學理論“接軌”,即成為當代史學理論、語史學、符號學和解釋學的組成部分。因為他所使用的古史辨派“術語”都可轉化為時代的科學語言。(“信古派”者的史學話語則包含著過多的、難以翻譯的信仰修辭學話語)這類廣義的現(xiàn)代化的史料學,可以接著與其他眾多人文社會科學部門,進行“有機的”結合(而非隨意“拚合”)。
我們不妨把顧頡剛的學術遺產(chǎn)看成是一個龐大的、有關史學提問的個人筆記系統(tǒng)。* 它并為后世古史研究奠定了堅實的“設問學”基礎。由其《古史辨》和《讀書筆記》為主體形成的這個“筆記系統(tǒng)”,由于其課題廣泛、構成復雜和意義深刻,必然會成為未來中國史學理論乃至世界歷史理論的科學史料學基礎之一。*
顧頡剛學術思想的理性主義特色和今日結構主義學術方法論也有相符之處:這就是首先選擇學術思想的適切性運作域策略。在承認各種其他歷史學部門(社會史、經(jīng)濟史、政治史、宗教史等研究)的重要性同時,將這些實質(zhì)性史學課題,合理地劃在自己研究范圍之外(加上括號):但在上述被擱置的科研領域和自己所從事的文本分析領域之間仍然隱存著邏輯性關聯(lián),二者之間的“重新聯(lián)接”將可在其他運作域(相關學科)中繼續(xù)展開。顧頡剛史學思想相當于一種史學語義學分析,其學術話語的“語義學同質(zhì)性”,使其得以“適切地”外接于其他歷史科學研究課題。
6。3 中國古史學的普遍學術意義
顧頡剛為古史學研究奠定的廣義史學材料學基礎,有助于后世學者在歷史科學的兩大方面向前發(fā)展:在史料學的全面現(xiàn)代化方面和在歷史科學其他部門研究方面。五四時代史學家在史料科學整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已成為中國古史學研究發(fā)展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越過五四時代史學成果來研究中國古代史。史學家應該一方面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現(xiàn)當代理論,擴大和深化現(xiàn)代史料學的科學建設,另一方面,在現(xiàn)代史料學發(fā)展的基礎上,結合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理論,來拓展中國歷史科學內(nèi)部的各種“上層建筑”(經(jīng)濟史、政治史、思想史、宗教史、文化史等等)研究。因此中國史學,特別是古史學,需要在兩個方向上開展跨學科研究:在現(xiàn)代史料學(包括符號學、解釋學)層次上和在現(xiàn)代人文社會科學(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層次上。大致來說,歷史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關系主要存在于技術層面上(胡適、傅斯年基本上停留在這個階段),而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關系才是存在于認識論和方法論層面上。
中國歷史科學,由于已擁有世界最豐富的原始歷史資料和可能將擁有世界最前沿的理論工具,必將有朝一日對世界史學發(fā)揮重大影響。就古史學而言,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把有關中國古代史研究的科學真理貢獻于全人類,以豐富人類共同的歷史知識!皩W術是天下之公器”,如確,“國學”就也是屬于全人類的,而非僅“屬于”本民族的。我們研究中國古史學,也有一個對世界學術盡責的意義在。因此中國史學同樣地有一個如何與世界史學建立有機聯(lián)系的問題。世界史學及其理論必然有助于中國史學及中國古史學的理論化發(fā)展。反過來,世界史學也期待著中國史學及其古史學部分所提供的獨特研究成果。為此中國古史學必須進一步使其學術話語的組織和風格現(xiàn)代化或科學化,以便使其成為可在世界學術界參與交流和對話的通行學術話語。如果在史學研究中以激發(fā)信仰的目標來代替追求真理的目標,所傳達的就只能是本民族的信仰話語,其他民族科學家是無法與之溝通的。(例如,已被一些人予以“神圣化”的《殷周制度論》的論述風格,就是難以為世界人文科學家理解的)學術民族主義或史學實用主義表現(xiàn)在:不是以追求本民族歷史之真相為目的,而是以“證明”本民族偉大為目的,此種信仰主義自然會招致世界其他民族學者之不解或誤解。如此一來,古史學與世界學術、哪怕是只與漢學學術“接軌”的目標,也將遇到困難。結果,學術民族主義方向的古史學,將有蛻化為“史學類信仰學”之虞。
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全球化的時代要求下,一個更具學術戰(zhàn)略性的深刻問題是:一方面中國史學是世界史學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世界史學也是中國史學的一部分。后者的意思是:中國學界應當把全世界、全人類的史學學術都納入自己的史學實踐范圍之內(nèi),并在此廣闊、全面的史學實踐框架內(nèi),策劃其中國學術區(qū)內(nèi)的各種史學研究方略。
“中國史學”,不僅指各種傳統(tǒng)史料本身(民族性遺產(chǎn)),而且特別指依據(jù)現(xiàn)代觀點和科學方法(世界性工具)對傳統(tǒng)史料進行解剖分析后的成果。符號學和解釋學理論是來自西方的,但它們正是在此地所說的意義上必定也要“屬于”中國學術,其道理和來自西方的自然科學現(xiàn)已完全屬于中國社會文化一樣。中國古史學的“材料”固然甚老,但有關此古老材料之“學”卻可能很新。實際上我們應該運用西方最前沿的史料學方法和技術及其解釋說明之前沿理論,來研究東方古老文明的材料。在此基礎上,中國古史學還將進一步積極參加人類歷史理論整體的重建事業(yè)!爸袊-古代-歷史”和“西方-現(xiàn)代-理論”之間的“相反相合”學術對話,在我看 來,乃是新世紀中屬于人類學術最前沿的思想探討領域。對于這一重要的人類共 同學術目標來說,中國歷史學家和中國人文科學學者,應當說是責無旁貸或當仁不讓。在此意義上,仁學倫理學理念也是與現(xiàn)代古史學學術發(fā)展息息相通的。顧頡剛先生追求史學真理的畢生努力,則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現(xiàn)代學界仁者之典范。(2006年10月初初稿)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