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若天下(一):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下一句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感恩親情 點擊:
作者的話: 中國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發(fā)展足以令許多國家羨慕。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書,最早以法文出版,后來又分別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書出版后,時間又過去了幾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國,中國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對一個用那么短的時間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國家,我們充滿了樂觀。如今,這種樂觀是很多發(fā)達國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中國徹底地改變了我
你們大概已經(jīng)注意到,我本人用“外國人”一詞來表示我們這些“移居國外”的人?墒,讓我感到奇怪的是,當我回加拿大休假時,有一天,一些移民加拿大的中國人卻對我說:“你們這些外國人……”
開始時,我一騎車出去就冒充俄國人,因為我的自行車是俄羅斯制造的。在哈爾濱,中國人和為數(shù)眾多的俄羅斯人都對我說俄語,而我卻把自行車留在了北京。
有一天,一個出租車司機也像所有中國人一樣,問我是哪國人。我讓他猜。他猜“英國人”、“德國人”、“美國人”。我對他說我是加拿大人,他聽了以后回答說:“差不多!辈!根本不是“差不多”。加拿大人一般都不愿意被人當做美國人,美國不能把北美、中美和南美20多個國家的人都變成美國人。
還有一天,我冒雨登上一輛出租車,聊了一會兒天之后,司機問我:“你不是本地人,對不對?”他是憑我那難改的口音這樣判斷出來的。我朝他轉過身,以中國人的方式,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我?”于是,他偷偷地看了我一眼,得出結論說:“啊!你是新疆人!”我為自己被當成中國人而感到十分自豪,而且,我在云南的時候,也曾經(jīng)利用這一點冒充中國人進入一個禁止外國人出入的地方。
我去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時候,那里的人把我當成回族人。在新疆,維吾爾人把我當成哈薩克人,哈薩克人則把我當成維吾爾人。在北京的新疆餐廳里,維吾爾服務員用他們的家鄉(xiāng)話跟我說話,當他們發(fā)現(xiàn)我聽不懂時,都感到非常詫異。
在從加拿大回來坐滿中國人的飛機上,我的鄰座對我說,一看就知道你“基本上中國化了”。因為我在中國生活了很多年了。
我在觀看一個中國畫家的畫展時,他問我:“你是不是外國人?”
難道我永遠是另外一個我?我到底是誰?中國徹底地改變了我,因為她是在我對一切都產(chǎn)生懷疑的時候走進我的生活的。我首先徹底拋棄了自己原來的文化,自己的哲學思想和自己的世界觀,然后,我重又逐一審視我的文化、哲學思想和世界觀的每一個因素,進行取舍,再從中國文化中擷取我所希望接受的東西,從我原來的文化中擷取我所希望保留的東西,就這樣,我為自己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文化。這既不是統(tǒng)一、同化,也不是模仿,而是一種新生。
有時,我覺得自己有22個中國兄弟姐妹,因為我在北京已經(jīng)獻血22次,而我的血可能已經(jīng)在很多我或許永遠都不會結識的人的血管里流淌。我還有7個中國孩子,因為我通過“希望工程”為10名兒童支付學費。我正資助一個西藏女孩在拉薩學習醫(yī)學。這些都是可以使我融入一個民族,成為其中一員的行動。
生活中充滿了驚喜,從來沒有兩天相同的日子
對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來說,這難道不是一種難得的機會嗎?當我想到那個在北京開餐館的意大利人像個囚犯似的每天在日歷上劃掉受苦受難的一天,一天一天地數(shù)著離回家的日子還剩下幾天的時候,我覺得他真糊涂,因為,他從來沒試著去跟中國人交流,他從來沒坐過公共汽車,也從來沒親自去過商場。
有些外國人不喜歡別人叫他“老外”,這大概是因為那個“老”字的緣故。其實,一個老兄弟、老朋友,這稱呼里一點兒不好的意思都沒有!你在中國旅行的時候,除了在那些幾乎所有人都見過外國人的大城市,你去市場時,還必須做好被人圍觀的準備;人們會注意我們討價還價的情況,估計我們的能力,或者憑我們所給的價錢來估計我們在中國生活時間的長短;有時候,他們甚至試著用手觸摸我們的“黃”頭發(fā);在餐館里,他們會等著看我們?nèi)绾问褂每曜印?
前不久,一個記者問我,當我與我的中國丈夫走在街上,別人看我們的時候,我有何感覺。我回答說:“其實,當我看到一對中外夫婦在一起時,我也會看他們一眼!”難道你們不也是這樣嗎?
有一天,我在街上散步,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超過我,認出我是個老外,就回過頭來繼續(xù)看我。而這時,他前面停著一輛裝滿大白菜的卡車,他就一直朝卡車騎過去。我拼命給他打手勢也沒用。白菜倒是沒有抗議,可那個可憐的騎車人卻在那兒停了好幾分鐘,擦掉額頭上流下來的血。
在中國,最有意思的是生活中充滿了驚喜,從來沒有兩天相同的日子。下面是我初到中國時的另外一次“歷險”。我想買點紅糖,可我忘了問人家紅糖用漢語應當怎么說,就徑直去了食品店,走到賣糖的柜臺前,說:“我想買糖,但不是白糖,是咖啡色的糖(在中國,咖啡色指紅褐色)!庇谑牵圬泦T就給了我一包咖啡,還補充說,咖啡里沒有加糖!安,這不是我要的糖。”于是,她又給我拿方糖,放在咖啡里的糖。旁邊柜臺上的女售貨員聽著我們的對話,就打著手勢叫我,給我拿咖啡果糖。在漢語里,果糖和白糖發(fā)音相同,都叫糖。最后,我們?nèi)齻人都笑了起來。我到底想買什么?我又懊喪又尷尬,準備打道回府。就在這時,我突然看到第三個柜臺旁有個人,手里拿著一包糖,好像正是我想要的那種糖。于是,我就問那是什么,售貨員說那是紅糖,“紅色的砂糖”,就是這么簡單。紅糖就這么說!意大利人不是管蛋黃叫“蛋紅”嗎,法國人不是管中國人的紅茶叫“黑茶”嗎?
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講英語
有時候,當中國職員碰到一個外國顧客的時候,他會叫一個會講外語的同事來幫忙,而外語就是英語。很多中國人都不記得,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講英語,也不知道他們自己的語言對外國人來說已經(jīng)越來越普及了。因此,他們總是要求我們在登記表格上寫上我們的“英文”名字。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開玩笑說:“我只有一個意大利姓名,您說我該怎么辦呢?”
另外,他們想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的努力有時也勞而無功,比如,飯店里的食譜讓人看不懂,說明書也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因為那都是照著字典一個字一個字硬譯過來的。我經(jīng)常會指出這類翻譯錯誤,比如,把No smoking(禁止吸煙)說成No burning(禁止燃燒),把No flashing(禁止用閃光燈)說成No photo taking(禁止照相)。好多年以來,我總是在邀請信或賀卡上看到“wish you happy”的字樣,其實應當寫“happiness”(祝你愉快)。人們經(jīng)常堅持請我教英語課或修改英語翻譯稿子,這說明很多中國人都想把工作做好,但他們總是誤以為所有的外國人都能熟練地掌握英語。一次,我向一個女孩付3角錢的公用電話費時,她問我為什么不講英語而說漢語。我回答說,首先,我是跟一個中國人說話,其次,我不會說英語。我這句讓她目瞪口呆的“好心的謊言”,是想讓她明白,除了英語之外,世界上還存在其他外語。
為了向世界開放,早在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前好幾年,很多中國企業(yè)就給自己和自己的商品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墒,在很多情況下,把這些名字再翻譯成中文時,就變得十分可笑了。比如,有一家企業(yè)覺得英語詞“moron”(傻瓜)發(fā)音好聽,就給自己起了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在俄羅斯的中國甜食商,把一個一個包裝好的帶有“kaka”(俄語和法語里都有“大便”之意)牌字樣的小蛋糕作為禮物送給俄羅斯人。
因此,當你接觸到一種外國文化的時候,一定要從這種文化和本國文化的諸多方面去對比、領會。
一種新的跨國文化
我也和中國人一樣觀察外國人,尤其是那些初到中國的外國人。十來年的經(jīng)驗使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外國人沒有羞恥感,換句話說,他們太過于自信。比如,一個剛到中國六個星期的年輕外國女子應聘用單位邀請,到外地參加一個聯(lián)歡節(jié)。在第一次午餐時,她跟大家一樣也吃自助餐,但她回到餐桌上時,手里端著四個盤子,然后又回去拿了好幾盤,每個盤子里都只盛著一個菜。其實,她本來可以觀察一下那些常吃自助餐的人,他們都是把所有的菜放在一個盤子里,她也應當照此辦理。從此,她就給人留下一個負面印象,一個無視自己周圍的人與環(huán)境的印象。
另外一個已經(jīng)在北京生活了3年的外國女子對這個新來的人說:“當中國人請你去餐館吃飯的時候,兩個人都要付款;如果有好幾個客人一起用餐,外國人應當付自己的那一份。”然而,事實正相反,每當中國人看到外國人按照客人多少來計算自己應當支付的餐費時,總是覺得好笑。由于很多外國人總是堅持說“請讓我付‘自己’的那一份”,他們也學會了“尊重”外國人的習慣,以免冒犯客人,但依然覺得這種分擔餐費的做法很奇怪。于是,就產(chǎn)生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既然中國人接受了這種做法,外國人就認為中國文化本來就要求人們這么做。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其他國家和其他文化氛圍里。意大利比薩餅被美國人引進,在他們的必勝客比薩餅店里出售。顧客以為自己吃的是意大利的比薩餅,其實他們吃的是一種夏威夷式的菠蘿餡比薩餅!而中國人則為他們的外國朋友“發(fā)明”了一種用蛋黃醬拌的水果色拉,因為西方人喜歡做水果色拉,而蛋黃醬在漢語里被稱為“色拉醬”。
我認為,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推行,這種新文化現(xiàn)象有在全球越來越發(fā)展、越來越強化的趨勢。這將是一個很大的不幸,因為這完全是一種文化混血,是本色文化的喪失,也就是說,當人們從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從同一個國家的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時,再也體味不到原來的那種異國情調(diào)了。在中國,人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須親自到那些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地區(qū),就可以在首都買到各個少數(shù)民族的紀念品了。在浙江省可以買到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特產(chǎn)蠟染布,在廣東可以買到寧夏賀蘭山的玉制品,在山西可以買到安徽的硯臺。如此等等!在中國內(nèi)地市場甚至可以買到鄰國俄羅斯或泰國的手工藝品。而外國游客很難區(qū)分中國產(chǎn)品與外國產(chǎn)品。
自中國向世界開放以來的不到25年的時間里,所有來自外面的東西都被視為好的或者高級的,這大概是因為中國所借鑒的那些國家都比自己先發(fā)展起來的緣故。而西方人始終就覺得,凡是與他們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都是低級的,都應當擯棄。過去,別人告訴中國人該怎么想,如今,中國真的對外開放了,尤其是在經(jīng)濟領域中的對外開放,而今又加入了世界貿(mào)易組織,中國人正在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學會為自己做出選擇。
。ㄗ髡呤亲骷、翻譯,曾在《北京周報》擔任法文專家。所選內(nèi)容經(jīng)過本刊編輯。)
(信息反饋請發(fā)至xiaotanzhen@126.com,歡迎交流。)
責編:譚震
相關熱詞搜索:天下 大若天下(一) 此物天下絕響大忠若奸 此物天下絕響 大忠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