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101到故宮博物院 [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臺北是一座繁華的歷史古城,這里花木扶疏,綠葉成蔭,既有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筑,也有高聳云天的摩天大廈,還有殿堂般的藝術館和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
上世紀30年代初,為躲避戰(zhàn)火破壞,當時的國民政府將陳放在故宮、文物陳列所及頤和園等處的文物菁華,裝了近兩萬只木箱,南運上海,后又輾轉于南京、貴州、重慶等地。1949年,遷臺的學者們從中主要擇取青銅器、書畫、玉器與陶瓷中的極品,裝滿2972大箱,運抵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陽明山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其西南即著名的“中國電影文化城”。此“故宮”雖非彼故宮,但兩故宮卻是樹同根來水同源。它們雖然一南一北,遙隔萬里,卻同樣珍藏著中國古代文化的稀世珍寶,同樣見證了數千載中華民族文明史的燦爛輝煌,同樣向世人宣示了兩岸同胞剪不斷、割不斷的歷史聯系。
臺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約1200畝,背山面溪,得地理之勝。身臨其境,人們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北京故宮的身影;身后的陽明山逶迤起伏,山勢峻峭,又極易勾起人們對南京紫金山的憶念。博物院按照中華傳統宮殿的建筑風格設計:屋頂用淡藍色的硫璃瓦覆蓋;四周墻體則用米黃色涂料裝飾;潔凈的雕欄玉砌環(huán)繞著青石鋪墊的基臺,顯得既典雅而又清麗。
從遠處眺望,整個博物院就像一個座落在青山綠水之中巍峨壯麗的宮殿,同時又像屹立在藍天綠地之間的一顆璀燦明珠。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于士林區(qū)至善路,沿著臺階向上,穿過刻有“天下為公”的高大石牌坊。它于1960年破土動工,1965年11月12日落成,此時,恰逢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因此,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中山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從表面看僅2層,實際上有4層,整體上呈梅花形羅布。其第1層為院內講演堂、辦公室和圖書館;第二層為展室、大廳與畫廊。其8間展室陳列銅器、瓷器及部分出土文物;第3層陳列書畫、文獻碑帖、玉器、砝瑯器、雕刻和織繡;第4層為各個專題研究室。第3層之后架設一座長廊天橋,一直延伸到后面山中,是一個深180米、高6米、寬3.6米的山洞。洞中分布著許多小型儲藏室,用以收藏文物。為安全與保護文物起見,其中全部設置有空調與防潮、防火、防盜等多種系統或設備,以備常年或不時之需。
據臺北故宮博物院內部資料盤點統計,院內目前收藏的文物大約有書法、古畫、碑帖、銅器、陶瓷 、文房用品、雕漆、砝瑯器、雕刻、雜項、刺繡與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其中每一類均可舉辦10個以上特展。
院內經常性的書畫文物展出一批達5000件,還時常舉辦一些不定期的文物、書畫特展。館內展品一般每3個月更換1次,但即使這樣頻繁,要把如此繁多的文物全部展示一遍,也至少要30年才能完成。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文物精品殆分7個大類:其中源自殷墟的甲骨文2萬多片,列世界甲骨收藏機構的第二位;自原始時期至明清兩朝的瓷器2萬多件,是全世界各博物館中最精、最多的;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龍紋盤、獸面紋壺、西周毛公鼎、戰(zhàn)國犧尊等;玉器5萬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書畫真跡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后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萬冊;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朱批奏折、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堪稱是一座巨大的中華文物寶庫。
早年曾為瑾妃陪嫁品的那只“翠玉白菜”,如今似乎成了“鎮(zhèn)館之寶”。它的展臺前每每觀者如堵。“白菜”恰巧上青下白,寓意清清白白;菜葉上的那只蟈蟈兒,更有子孫綿延之意。這件工藝品,當推中華玉器巧雕中最圓滿的杰作。西周毛公鼎一如當年威嚴肅穆,鼎上鑄就的497字銘文為迄今發(fā)現的世界最長銘文。而那些毛公告誡子孫勤公無私的文字,因其典雅懇切,一直為文史學者稱頌。
隔絕在紫禁城的皇帝們原本讓今人感到既陌生又神秘。可展出的一本本清朝皇帝《起居注冊》,便讓人們清晰地窺見到皇帝們一年到頭忙忙碌碌的生活。展品中有一幅佛家尊者的畫像形貌生動,與旁邊另一件清乾隆年間制作的玉雕“玉羅漢山子”形態(tài)一模一樣。
原來,乾隆皇帝愛玉之至,且在時下流行的諸多玉器樣式中,僅認同文人品位的“圖畫之樣”。此玉雕作品,即為當時受乾隆鼓勵而創(chuàng)作的“仿古”與“畫意”之作。
有人將兩岸故宮博物院文物加以比較,發(fā)現它們各有千秋、難分軒輊。如果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60-70萬件藏品堪稱國寶,則北京故宮博物院100多萬件的超巨量珍品更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兩處文物在歷史性、文化性和藝術性方面均登峰造極、無與倫比。雖然它們分置兩地,卻都有著相同的民族身份和無法抹殺的時代標記,都同樣是研究漢族文明史、民族史、經濟史、文化史、考古學等方面的權威實證。然而,平心而論,北京故宮是源,臺北“故宮”是流,兩者整體上則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不論歷史的塵埃封存多久,不論地域隔離多遠,也不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它們的骨子里都永遠銘刻著中華民族的深深烙印。
隨著兩岸“三通”的實現,大陸與寶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熱絡,海峽兩岸故宮博物院之間在文物保存和展出方面的合作研究和交流也正在逐步展開;而建立和著手故宮學研究一事也日益成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北京和臺北這兩個天各一方的故宮博物院也必將成為兩岸之間文化交流的又一個重要基地和心靈溝通的橋梁。
Taipei is a prosperous ancient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With flourishing flowers and trees and green leaves, Taipei is a place that embraces not only Chinese style buildings with antique beauty and towering skyscrapers, but also the palace-like art galleries and museums of which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of Taipei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inventory statistics from the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14 types of historic relics are in the present collection, including calligraphy works, ancient paintings, tablet inscriptions, bronze ware, pottery, study materials, carved lacquerware, enamelware, sculptures, embroidery and kesi(a type of woven tapestry in fine silks and gold thread ), books and documents. And more than ten special exhibitions could be held for each type of relic. 5000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works are normally on exhibition in the museum. And some nonscheduled special exhibition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are often held. The articles on display are usually renewed per three months. Though replaced with such frequency, it would take 30 years to show all the cultural relics with such a large number.
相關熱詞搜索:故宮 臺北 博物院 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 臺北故宮 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
熱點文章閱讀